-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 创新型产业集群
-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 国家高新区
- 创新型城市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国家农高区
-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 国家生态工业园
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案例分享:平度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3-10 点击:次
平度市地处山东半岛咽喉地带,是山东省面积最大的县级市,约占青岛市陆地面积的1/3,是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最长的县级市。平度市是全国唯一的粮油肉果总产均跨入百强的县市,连续14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8次荣获“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粮食产量居山东省县级市首位,是全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品种最多的县级市,有“胶东金粮仓”和“青岛菜篮子”之美誉。2021年,平度市作为全国100个县市区之一,成为首批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路径一
产业为基
粮食生产方面,平度市划定了129.7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集成推广绿色高质高效技术,2016-2020年每年全市的粮食总产均稳定在28亿多斤,约占青岛市的47%,每年都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和全国超级产粮大县,粮食总产稳居山东省县市首位。
蔬菜产业方面,倡导绿色生产理念,创建绿色蔬菜园,通过项目实施推广绿色高效蔬菜种植模式,2020年全市蔬菜(包括西瓜、甜瓜等)种植面积约75.1万亩,总产量295.2万吨,平度大葱在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占大葱销量的50%以上,云山樱桃的电商销售500万公斤,一直保持全国第一。平度市被商务部认定为蔬菜类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也是青岛市唯一的蔬菜类转型升级基地。
果品产业方面,林果业是平度市重要的高效特色产业,苹果、葡萄、大樱桃和草莓四大主导产业竞争优势强,综合效益高,栽培面积均居青岛市之首,是青岛市名副其实的“后花园”和“花果山”。目前平度市已建成果品绿色示范基地17个、绿色标准园区15家。
现代种业方面,平度市作为传统农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加快育、繁、推一体化进程,培育了以山东省青丰种子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全市共有40余家。目前,平度市已成为重要的小麦、花生、葡萄等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砧木南瓜子销售中心,已有花生、大白菜、豌豆等国家非主要农作物登记新品种38个。其中,葡萄种苗获得2017年国家第一批国家区域性葡萄良种繁育基地,花生良种繁育获得2019年山东省区域性花生良种繁育地、2019年国家区域性花生良种繁育基地。
路径二
技术加持
智慧农业方面,平度市投资研发基于人工智能的植保服务平台——“很准”小程序,能够准确、简单、高效地帮助农民识别病虫害。平度市人民政府和海尔数字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联合打造COSMOPlat农业物联平台,将平度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与平台优势互补,完成从农田、农机、农技到分拣、储存、加工、包装、物流全流程的物联网设备接入,共同打造物联网智慧农业示范区。平度市气象局主动对接农业现代化园区,在全市布设了23套区域自动气象站、3套土壤水分站和2套设施农业小气候站,与农业技术部门联合发布农业气象服务信息,面向种植大户和农业合作社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
技术升级方面,平度市在山东省首创粮食水肥一体化种植的“平度模式”,平均节水30%以上、节肥20%以上、减药15%以上,肥料利用率提高20%,灌溉水利用率可达到90%,增产10%以上。平度市还首创了三个重要技术:一是宽幅精播技术,有效提高单株成穗率,并且解决了高产田小麦倒伏的问题;二是无畦背种植技术,通过自动喷灌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实现了水浇地小麦无畦背种植,土地利用率提高15%以上,解决了增加亩穗数的难题;三是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解决了灌浆期干热风影响千粒重提高的制约因素。平度市集成小麦全程机械化暨水肥一体化高质高效栽培技术,创造了连续两年小麦实打亩产超800公斤的青岛纪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从根本上实现粮食耕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有效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绿色生产方面,平度市深入推进农业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通过推广保护性耕作、深松、秸秆回收综合利用等绿色生态项目,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全市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加大有机肥推广应用力度,2016年以来,以国家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项目为支撑,通过采集土壤、化验、设置试验示范、建立示范区等途径,测土配方施肥平均每亩减少化肥用量(纯量)2.75公斤,平均每亩增收41.58元,共减少化肥施用量(纯量)4400吨、增收节支6652.8万元。另外,还通过推广新型环境友好型高效农药、推进绿色防控技术和专业化统防统治等,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还对农药包装废弃物进行回收处理,以减少农业安全隐患。
农机使用方面,平度市的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全市农机合作社达到150家。2017年,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2019年,成功创建全省“两全两高”农业机械化示范县。通过举办中国青岛春季农机展、2019中国农机地头展等展会,提高群众认知度和农机普及率。
路径三
品牌带动
2016年平度市启动“食在平度”旅游品牌战略,把食品和旅游体验双重叠加,极大的推动了当地农业的发展。2018年,平度市共有5个品牌荣获“青岛农品”公用品牌称号,获得“青岛农品”品牌标识的三年使用权,并纳入到“青岛农品”品牌的整体构建系列中,其中大泽山葡萄、马家沟芹菜成为“青岛农品”区域核心品牌,大黄埠西瓜、樱桃西红柿和喜燕花生油成为“青岛农品”企业产品品牌。全市拥有“三标一品”农产品总数达168个,其中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9种,为全国县级市最多。全市获得“三品一标”认证的农产品占地面积达到152万亩,其中无公害农产品认证面积4.87万亩,绿色农产品认证面积2.3万亩,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面积151.93万亩,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54.97%。
另外,平度市结合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挖掘线上销售潜力。2020年,平度市委宣传部联合青岛市广播电台、平度市融媒体中心以“广播+新媒体”方式发起平度农产品电台“赶大集”50多次,5月-12月举办的“声”动平度新媒体创业大赛,参赛选手达617人,涉及食品、饮料、化妆品等12个行业,为樱桃节、葡萄节、啤酒节、西瓜节等赛事带货销售产品,大赛还积极参与云山樱桃节、胶东经济圈农产品展销会、2020春季农产品洽谈会、旧店慈航机场等10余场活动,为平度地标农产品、扶贫项目、旅游产品等做了全方位宣传推广和营销。
路径四
龙头拉动
平度市始终把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突破口,努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产品经销、农产品种养殖等涉农民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个体工商户,逐步形成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基础,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为骨干,多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截止2021年1月,平度市青岛市级及以上龙头企业达88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13家、青岛市级7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近8000家,其中市级以上示范合作社143家、示范家庭农场205家、农业生产性服务示范组织32家。以青岛天祥食品集团产业园为例,企业年加工转化农产品30余万吨,带动30万户农户致富,扩展农产品种植面积50万亩。平度市通过组建合作社联合社,建立了资金互助、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合作经营的新模式。如大黄埠西瓜合作社,对20多家分散合作社实行整体管理,最大限度发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生产效益,合作联社共种植西瓜5万多亩,年实现经济效益4亿元,比分散经营增加效益15%。
平度市在传统农业中融入现代科技手段,注重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通过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和规模化水平;以品牌打造和节事活动开拓市场,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认知度。平度市通过发展现代农业,改变了传统农业落后的面貌,引领了全市的农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