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研究 >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大荔县努力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022年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3-11 点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作为全省农业大县和农机大县,近年来,大荔县以“双轮驱动”为引擎,以“三个率先”为抓手,努力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通过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鼓励农民引进农机新产品、新装备,不断提高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耕、种、管、收环节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改变。
 
  在新颖现代农业园区的黄瓜培育中心,这里建设了全省首个实现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的智慧大棚。与传统温室大棚不同的是,这个大棚跨度16米、高7米,棚内没有设计立柱,作物改南北种植为东西种植,同时引进大棚深耕机、旋耕机、地垄机、移栽机、水肥一体化等设备,试验设施农业育苗、耕整、起垄、移栽、施肥、收获预冷等机械化技术,用中大型机械取代小型机械作业,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
 
  大荔县新颖现代农业园区大棚管理员霍新慨说:“咱这个苗子现在栽植的话,原来用人工,四个人一天能栽一棚,现在用机械化栽,一个人一个小时就可以栽完这一棚,非常的省时省力。
 
  此外,智能温室大棚还配备了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温度自动放风,通过网络和电子监控设备,对水肥实施精确管控,只要通过手机操作,就可以远程控制,实时控制温度、湿度等,保障了作物的口感和品质。
 
  2021年,大荔县承担省级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建设项目,这一智慧大棚就是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的产物。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出的可视化智慧管控云服务平台,在摄像头、智能终端,配备空气、土壤温湿度传感仪等设备的作用下,对棚内的灌溉、通风、降温、施肥、用药等实施远程自动化控制,从而实现了温室棚智能化远程管理。
 
  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业务股股长李军说:“通过试验示范,预测人工减少35%,节肥20%,节水25%,提高产量15%,综合效益能提高20%。通过这个示范,我们将来要形成设施蔬菜大棚全程机械化模式。”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小麦进入了返青期,种植户抢抓农时,开展田间管理。在大荔县赵渡镇乐合村一块绿油油的麦田里,记者看到,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工作人员驾驶着施肥机械正在紧张地作业。
 
  大荔县赵渡镇赵西村村民韩建海种植小麦已将近10年,近两年他开始使用机械化种植,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收获都采用机械完成。这不仅让他们的种植轻松许多,还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大荔县赵渡镇赵西村村民韩建海说:“以前上肥料就是20个人,这撒肥料得一星期左右,一星期时间撒还撒不匀称有些地方,现在有了这机械以后,两天一个人就撒完了,这费用相对来低了,这上肥料的匀称度比人工省时、省力、还省钱了。原来(产量)八百来斤,现在打到1200斤左右,甚至还能打1300,比原来多三四百斤。”
 
  为韩建海提供全程农机服务的是当地的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引进了不同种类的农机装备,为小麦种植提供全程服务,开展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收获机械化作业服务。
 
  大荔县清林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吴清林说:“服务这块的话就是以机械为主,从种到收到管理,田间的每个操作流程,我们都辐射到了,辐射范围就是大荔县赵渡镇黄河滩区面积可以到3到4万亩,辐射农户一千多户。”
 
  截至目前,大荔县拥有农机大户426个、农机合作社19个,是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为确保农机装备在春耕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保障农业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大荔县农机化发展中心积极开展农机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动落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种植业增效提供技术保障。
 
  大荔县农机化发展中心推广股股长王国栋说:“通过深入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等形式,了解各类机具维修保养情况,指导农机手认真做好农机具的检修和调试工作,确保各类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同时鼓励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优质高标准的社会化服务,保障粮食生产农民增收。”
 
  近年来,大荔县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围绕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和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引领先进农业机械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大荔县农机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涛说:“全县目前有大中型拖拉机17000余台,全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农机总动力116.8万千瓦。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粮食安全和我县的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为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发展智能化数字化农机,让农民群众科学、舒适的种地,真正为农业、为农村服务,为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

 

主页 > 专题研究 >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大荔县努力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022年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

2022-03-11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作为全省农业大县和农机大县,近年来,大荔县以“双轮驱动”为引擎,以“三个率先”为抓手,努力建设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通过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技术,鼓励农民引进农机新产品、新装备,不断提高农作物全程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耕、种、管、收环节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农业生产方式得到根本改变。
 
  在新颖现代农业园区的黄瓜培育中心,这里建设了全省首个实现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的智慧大棚。与传统温室大棚不同的是,这个大棚跨度16米、高7米,棚内没有设计立柱,作物改南北种植为东西种植,同时引进大棚深耕机、旋耕机、地垄机、移栽机、水肥一体化等设备,试验设施农业育苗、耕整、起垄、移栽、施肥、收获预冷等机械化技术,用中大型机械取代小型机械作业,很大程度上节省了人工、提高了效率。
 
  大荔县新颖现代农业园区大棚管理员霍新慨说:“咱这个苗子现在栽植的话,原来用人工,四个人一天能栽一棚,现在用机械化栽,一个人一个小时就可以栽完这一棚,非常的省时省力。
 
  此外,智能温室大棚还配备了智能温度控制系统,可以根据温度自动放风,通过网络和电子监控设备,对水肥实施精确管控,只要通过手机操作,就可以远程控制,实时控制温度、湿度等,保障了作物的口感和品质。
 
  2021年,大荔县承担省级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建设项目,这一智慧大棚就是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技术应用的产物。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搭建出的可视化智慧管控云服务平台,在摄像头、智能终端,配备空气、土壤温湿度传感仪等设备的作用下,对棚内的灌溉、通风、降温、施肥、用药等实施远程自动化控制,从而实现了温室棚智能化远程管理。
 
  大荔县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业务股股长李军说:“通过试验示范,预测人工减少35%,节肥20%,节水25%,提高产量15%,综合效益能提高20%。通过这个示范,我们将来要形成设施蔬菜大棚全程机械化模式。”
 
  随着气温逐步回升,小麦进入了返青期,种植户抢抓农时,开展田间管理。在大荔县赵渡镇乐合村一块绿油油的麦田里,记者看到,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工作人员驾驶着施肥机械正在紧张地作业。
 
  大荔县赵渡镇赵西村村民韩建海种植小麦已将近10年,近两年他开始使用机械化种植,从播种到田间管理再到收获都采用机械完成。这不仅让他们的种植轻松许多,还提高了小麦的产量,带来了更好的经济效益。
 
  大荔县赵渡镇赵西村村民韩建海说:“以前上肥料就是20个人,这撒肥料得一星期左右,一星期时间撒还撒不匀称有些地方,现在有了这机械以后,两天一个人就撒完了,这费用相对来低了,这上肥料的匀称度比人工省时、省力、还省钱了。原来(产量)八百来斤,现在打到1200斤左右,甚至还能打1300,比原来多三四百斤。”
 
  为韩建海提供全程农机服务的是当地的一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引进了不同种类的农机装备,为小麦种植提供全程服务,开展统一耕种、统一施肥、统一浇水、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收获机械化作业服务。
 
  大荔县清林农机合作社理事长吴清林说:“服务这块的话就是以机械为主,从种到收到管理,田间的每个操作流程,我们都辐射到了,辐射范围就是大荔县赵渡镇黄河滩区面积可以到3到4万亩,辐射农户一千多户。”
 
  截至目前,大荔县拥有农机大户426个、农机合作社19个,是全县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导力量。为确保农机装备在春耕生产中充分发挥作用,保障农业机械化生产顺利进行,大荔县农机化发展中心积极开展农机技术指导和培训,推动落实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为种植业增效提供技术保障。
 
  大荔县农机化发展中心推广股股长王国栋说:“通过深入农机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等形式,了解各类机具维修保养情况,指导农机手认真做好农机具的检修和调试工作,确保各类农机具以良好的技术状态投入到农业生产中去。同时鼓励农机合作社和农机大户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供优质高标准的社会化服务,保障粮食生产农民增收。”
 
  近年来,大荔县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惠农政策,围绕发展粮食生产机械化和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引领先进农业机械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进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设施农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大荔县农机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张涛说:“全县目前有大中型拖拉机17000余台,全县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达到95%以上,农机总动力116.8万千瓦。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粮食安全和我县的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为重点,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推广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模式,发展智能化数字化农机,让农民群众科学、舒适的种地,真正为农业、为农村服务,为我县农业现代化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