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研究 >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大荔县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 聚焦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高效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4-08 点击:

  4月7日,市委副书记郑维国到大荔县宣讲市六次党代会精神并调研农业生产、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在丰仓原科技有限公司、赵渡镇平民村和朝邑镇内滩排灌工程排水系统治理现场,郑维国深入生产一线、田间地头和施工现场,详细了解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能源综合利用、果木救治补栽、排灌工程建设等情况。他强调,要立足大荔农业特色产业实际,聚焦一二三产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切实推动农业高质高效。要针对冬枣受灾情况及时开展田间技术培训,提高果树成活率,加强果树救治补栽工作,尽最大努力将群众损失降到最低。要按照系统思维,科学做好排灌工程规划设计,精心谋划包装项目,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加快工程进度,不断提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在赵渡镇严通村,郑维国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并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实现路径、工作举措等方面对市六次党代会精神进行了深入宣讲解读。他强调,市六次党代会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的重要时刻和我市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科学擘画了今后五年渭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紧紧围绕“全面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总目标和“九个更加”奋斗目标,以实施“八大工程”为主线,聚力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迈向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在渭南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聚焦县域经济振兴计划,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发挥优势、深挖潜力,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持续做优做强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园区提档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党政同责,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住保障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筑牢乡村全面振兴坚实根基,为县域振兴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要把深入推进市委主题实践活动同落实“八大工程”发展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在对标对表中深化,在工作实践中拓展,在取得实效中巩固,确保市六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要求

(一)空间范围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现代农业示范区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其空间范围在县域范围内,至于是整县推进还是其中的一个片区,目前还不确定,但前者的可能性较大。

(二)主导产业

综合分析之前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和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我们认为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会弱化(不是没有)主导产业概念,对项目区的粮油、蔬菜、畜牧、渔业、种业等农业产业分别提出现代化建设路径。

(三)创建数量

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2021年创建100个,以后每年创建数量在100个左右。

(四)申报条件(推测)

1、示范区土地利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保护耕地,不存在各种圈地、滥占耕地以及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等行为。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存在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

2、优先申报条件。县域内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地区优先申报。

3、示范区具有专门的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规划和实施方案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4、示范区设施装备和科技水平处于当地领先地位。种苗统供、良种覆盖率基本达100%,主推技术基本普及,实现病虫害防治专业化。农作物单产和畜禽个体生产能力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至少有1家省级以上(含省级)科研教育或技术推广单位作为示范区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或依托单位。

5、示范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种植业示范区应具备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设施,综合机械化率平原地区达到95%以上;养殖业示范区应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施和污染处理设施,符合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健康养殖以及疫病虫害防控要求。综合型示范区生产、加工、服务等产业链条合理健全。

6、示范区具有较完善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生产过程符合良好农业规范,主要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主页 > 专题研究 >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大荔县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 聚焦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农业高质高效

2022-04-08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4月7日,市委副书记郑维国到大荔县宣讲市六次党代会精神并调研农业生产、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
 
  在丰仓原科技有限公司、赵渡镇平民村和朝邑镇内滩排灌工程排水系统治理现场,郑维国深入生产一线、田间地头和施工现场,详细了解农产品精深加工、绿色能源综合利用、果木救治补栽、排灌工程建设等情况。他强调,要立足大荔农业特色产业实际,聚焦一二三产融合,加快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切实推动农业高质高效。要针对冬枣受灾情况及时开展田间技术培训,提高果树成活率,加强果树救治补栽工作,尽最大努力将群众损失降到最低。要按照系统思维,科学做好排灌工程规划设计,精心谋划包装项目,积极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加快工程进度,不断提升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保障水平。
 
  在赵渡镇严通村,郑维国与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群众代表进行座谈,并从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实现路径、工作举措等方面对市六次党代会精神进行了深入宣讲解读。他强调,市六次党代会是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的重要时刻和我市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科学擘画了今后五年渭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领会,紧紧围绕“全面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总目标和“九个更加”奋斗目标,以实施“八大工程”为主线,聚力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迈向现代化,推动共同富裕在渭南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聚焦县域经济振兴计划,以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为契机,发挥优势、深挖潜力,突出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持续做优做强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园区提档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要坚持党政同责,落实“长牙齿”的硬措施,坚决守住保障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三条底线,筑牢乡村全面振兴坚实根基,为县域振兴营造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要把深入推进市委主题实践活动同落实“八大工程”发展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在对标对表中深化,在工作实践中拓展,在取得实效中巩固,确保市六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要求

(一)空间范围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现代农业示范区要“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其空间范围在县域范围内,至于是整县推进还是其中的一个片区,目前还不确定,但前者的可能性较大。

(二)主导产业

综合分析之前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和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我们认为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会弱化(不是没有)主导产业概念,对项目区的粮油、蔬菜、畜牧、渔业、种业等农业产业分别提出现代化建设路径。

(三)创建数量

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2021年创建100个,以后每年创建数量在100个左右。

(四)申报条件(推测)

1、示范区土地利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保护耕地,不存在各种圈地、滥占耕地以及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等行为。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存在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

2、优先申报条件。县域内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地区优先申报。

3、示范区具有专门的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规划和实施方案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4、示范区设施装备和科技水平处于当地领先地位。种苗统供、良种覆盖率基本达100%,主推技术基本普及,实现病虫害防治专业化。农作物单产和畜禽个体生产能力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至少有1家省级以上(含省级)科研教育或技术推广单位作为示范区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或依托单位。

5、示范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种植业示范区应具备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设施,综合机械化率平原地区达到95%以上;养殖业示范区应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施和污染处理设施,符合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健康养殖以及疫病虫害防控要求。综合型示范区生产、加工、服务等产业链条合理健全。

6、示范区具有较完善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生产过程符合良好农业规范,主要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