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研究 >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2022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申报项目(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申报条件)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3-04 点击:

 
   创建要求
 
  空间范围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现代农业示范区要“以县(市、区)为单位77开展创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其空间范围在县域范围内,至于是整县推进还是其中的一个片区,目前还不确定,但前者的可能性较大。
 
  主导产业
 
  综合分析之前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和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我们认为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会弱化(不是没有)主导产业概念,对项目区的粮油、蔬菜、畜牧、渔业、种业等农业产业分别提出现代化建设路径。
 
  创建数量
 
  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2021年创建100个,以后每年创建数量在100个左右。
 
  申报条件(推测)
 
  示范区土地利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保护耕地,不存在各种圈地、滥占耕地以及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等行为。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存在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
 
  优先申报条件。县域内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地区优先申报。
 
  示范区具有专门的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规划和实施方案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示范区设施装备和科技水平处于当地领先地位。种苗统供、良种覆盖率基本达100%,主推技术基本普及,实现病虫害防治专业化。农作物单产和畜禽个体生产能力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至少有1家省级以上(含省级)科研教育或技术推广单位作为示范区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或依托单位。
 
  示范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种植业示范区应具备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设施,综合机械化率平原地区达到95%以上;养殖业示范区应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施和污染处理设施,符合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健康养殖以及疫病虫害防控要求。综合型示范区生产、加工、服务等产业链条合理健全。
 
  示范区具有较完善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生产过程符合良好农业规范,主要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重点任务
 
  虽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目前还没有直接下发《申报指南》等详细指导文件,但是从现有的文件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关键词,已经可以对其重点任务做出大概判断:绿色导向、标准引领、质量安全监管、补短板、强弱项、产业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
 
  (一)产业体系现代化
 
  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重点为产业链条健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重点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贯通供应链、完善农产品流通设施,提升价值链、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重点布局五个工程,即农产品加工业强链工程、乡村产业融合工程、农产品区域特色品牌提升工程、农业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工程和农业园区转型升级工程。
 
  (二)生产体系现代化
 
  生产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重点为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将重点推进设施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示范推广适用高效农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着力打造智慧农业。重点布局五个工程,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四高”(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蔬菜基地、高标准畜禽养殖场、高标准养殖池塘)工程、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绿色发展工程和智慧农业建设工程。
 
  (三)经营体系现代化
 
  经营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重点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重点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大力培育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重点布局四个工程,即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工程、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工程、龙头企业联农带农工程。
 
  支持方式
 
  初步判断没有直接的财政资金补助,但肯定是其他涉农项目优先向示范区倾斜,不排除后期有财政奖补的可能。截止到目前,虽然具体的申报文件没有下发,但农业农村部今年下发的涉农项目中,已经开始体现出向现代农业示范区倾斜的趋势,例举如下:
 
  1、《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21﹞10号)提出:“县域内有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农业产业强镇、科技支撑典型示范村镇、国有农垦场等园区或省级以上示范基地的,优先推荐”。
 
  2、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1年)》的通知(农办计财〔2021〕15号)提出:“围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为核心,建立社会资本投资指导服务机构,发挥园区平台的信息汇集、投资对接作用,增强各类园区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聚集功能,不断提升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
 
  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规〔2021〕1号)提出:“重点区域先行示范促动,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全域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打造一批示范典型。”。
 
  

主页 > 专题研究 >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2022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申报项目(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申报条件)

2022-03-04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创建要求
 
  空间范围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现代农业示范区要“以县(市、区)为单位77开展创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其空间范围在县域范围内,至于是整县推进还是其中的一个片区,目前还不确定,但前者的可能性较大。
 
  主导产业
 
  综合分析之前的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和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我们认为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会弱化(不是没有)主导产业概念,对项目区的粮油、蔬菜、畜牧、渔业、种业等农业产业分别提出现代化建设路径。
 
  创建数量
 
  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2021年创建100个,以后每年创建数量在100个左右。
 
  申报条件(推测)
 
  示范区土地利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严格保护耕地,不存在各种圈地、滥占耕地以及改变土地性质和用途等行为。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存在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行为。
 
  优先申报条件。县域内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地区优先申报。
 
  示范区具有专门的建设规划或实施方案。规划和实施方案应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
 
  示范区设施装备和科技水平处于当地领先地位。种苗统供、良种覆盖率基本达100%,主推技术基本普及,实现病虫害防治专业化。农作物单产和畜禽个体生产能力高于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至少有1家省级以上(含省级)科研教育或技术推广单位作为示范区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或依托单位。
 
  示范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种植业示范区应具备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设施,综合机械化率平原地区达到95%以上;养殖业示范区应具有规模化、标准化生产设施和污染处理设施,符合标准化规模养殖、水产健康养殖以及疫病虫害防控要求。综合型示范区生产、加工、服务等产业链条合理健全。
 
  示范区具有较完善的标准化生产和质量控制体系。生产过程符合良好农业规范,主要农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定或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
 
  重点任务
 
  虽然现代农业示范区项目目前还没有直接下发《申报指南》等详细指导文件,但是从现有的文件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关键词,已经可以对其重点任务做出大概判断:绿色导向、标准引领、质量安全监管、补短板、强弱项、产业体系现代化、生产体系现代化、经营体系现代化。
 
  (一)产业体系现代化
 
  产业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重点为产业链条健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将重点延伸产业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贯通供应链、完善农产品流通设施,提升价值链、发展新产业新业态。重点布局五个工程,即农产品加工业强链工程、乡村产业融合工程、农产品区域特色品牌提升工程、农业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工程和农业园区转型升级工程。
 
  (二)生产体系现代化
 
  生产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重点为现代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建设,将重点推进设施化、机械化、绿色化、数字化,示范推广适用高效农机,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着力打造智慧农业。重点布局五个工程,即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四高”(高标准农田、高标准蔬菜基地、高标准畜禽养殖场、高标准养殖池塘)工程、农业机械化推进工程、绿色发展工程和智慧农业建设工程。
 
  (三)经营体系现代化
 
  经营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重点为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将重点推动家庭农场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大力培育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经营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重点布局四个工程,即家庭农场培育工程、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工程、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组织培育工程、龙头企业联农带农工程。
 
  支持方式
 
  初步判断没有直接的财政资金补助,但肯定是其他涉农项目优先向示范区倾斜,不排除后期有财政奖补的可能。截止到目前,虽然具体的申报文件没有下发,但农业农村部今年下发的涉农项目中,已经开始体现出向现代农业示范区倾斜的趋势,例举如下:
 
  1、《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的通知》(农办科﹝2021﹞10号)提出:“县域内有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国家或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暨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先试区、农业产业强镇、科技支撑典型示范村镇、国有农垦场等园区或省级以上示范基地的,优先推荐”。
 
  2、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国家乡村振兴局综合司关于印发《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农村指引(2021年)》的通知(农办计财〔2021〕15号)提出:“围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和农业绿色发展试点先行区为核心,建立社会资本投资指导服务机构,发挥园区平台的信息汇集、投资对接作用,增强各类园区对社会资本的引导和聚集功能,不断提升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水平。”
 
  3、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规〔2021〕1号)提出:“重点区域先行示范促动,在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以及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等,全域推行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打造一批示范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