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专题研究 >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浦北县:启动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4-26 点击:

  2021年是农业农村工作改革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提速提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06.8亿元,增长9.01%,创历史新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7041元,增长11.0%,增幅排全区第三位,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全区0.6个百分点。
 
  二是现代特色农业做强做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9万公顷,产量93.57万吨,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成功申报广西桂系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猪肉产量12.72万吨,增长43.74%,高于全国15.54个百分点、全区2.92个百分点,排全区第二位。全市累计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网点3536个,成为全区首个行政村100%覆盖的设区市,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荔枝数字化产地仓,农业农村市场与信息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获得农业农村部肯定。
 
  三是乡村振兴工作出新出彩。完成农业农村有效投资257亿元,推动基础设施提升等十大工程709个项目建设,我市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经验做法列入全区第二批典型范例复制推广。走好“低成本、有产业、能保持、可推广”路子,建设93个“美丽村屯”示范村,打造出富有钦州区域特色的乡村新风貌。
 
  四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纳入监测对象1.61万人中已有6215人消除风险。全市脱贫人口务工总人数8.47万人,超额完成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年度稳岗就业任务。
 
  主持人:围绕四轮驱动战略,农业农村部门将如何在“美乡村”攻坚行动中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走出一条具有钦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韦戴卓:作为农业农村部门,我们将聚焦“美乡村”攻坚行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首战必胜的信念,深入实施八大工程,坚持“在岗一分钟、干好六十秒”,在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中争当“三牛”“三将”干部,主动给力、形成合力,推动“美乡村”重点任务项目化运作、精细化服务、品牌化引领、常态化考核,聚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是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力推进耕地撂荒治理,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只增不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稳步推进设施蔬菜大棚、畜禽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养殖场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牧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巩固重要农产品产能,强化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实施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工程。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农业,启动建设浦北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快建设浦北县“五皇山”田园综合体、灵山县“古荔”田园综合体,积极创建自治区级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常态化推进“钦品入湾”,积极创建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出口基地,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平台。依托长寿康养、富硒有机生态优势,积极申报“浦北陈皮”“钦州莪术”等国家地理标志,做大做强“钦”字号农产品品牌,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名特优农产品。
 
  四是实施乡村建设扩面提质工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村庄基础设施升级、村庄清洁美化,突出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四项重点,持续推进“美丽村屯”示范村建设,打造具有钦州山海特色、彰显桂风壮韵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五是实施农村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工程。始终把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作为主线,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六是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工程。围绕“一园区、两基地、三中心、四产业、五小镇”整体布局,深化园区土地改革,加强农业产业规划,大力发展荔枝、花卉苗木、奶水牛、茶叶等产业,扶持建设伯劳玉兰花示范区(县级)、中国亚热带种苗产业孵化基地和水果苗木(武利)电商基地等一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倾力打造融合发展高标准“试验田”。
 
  七是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完善县级“5”和村级“3”特色产业规划布局,持续推进产业发展,拓宽贫困地区群众增收渠道,全面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八是实施农业农村综合保障工程。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加强行业执法监管,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提高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守护农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美乡村”攻坚行动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到2025年,千亿元乡村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奋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美乡村”样板。

 

主页 > 专题研究 >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浦北县:启动建设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2022-04-26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2021年是农业农村工作改革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全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是农业农村经济提速提效。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首次突破500亿元大关,达到506.8亿元,增长9.01%,创历史新高;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7041元,增长11.0%,增幅排全区第三位,高于全国0.5个百分点、全区0.6个百分点。
 
  二是现代特色农业做强做优。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8.9万公顷,产量93.57万吨,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任务。成功申报广西桂系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猪肉产量12.72万吨,增长43.74%,高于全国15.54个百分点、全区2.92个百分点,排全区第二位。全市累计建成村级电商服务网点3536个,成为全区首个行政村100%覆盖的设区市,率先建成全国第一个荔枝数字化产地仓,农业农村市场与信息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获得农业农村部肯定。
 
  三是乡村振兴工作出新出彩。完成农业农村有效投资257亿元,推动基础设施提升等十大工程709个项目建设,我市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经验做法列入全区第二批典型范例复制推广。走好“低成本、有产业、能保持、可推广”路子,建设93个“美丽村屯”示范村,打造出富有钦州区域特色的乡村新风貌。
 
  四是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建立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纳入监测对象1.61万人中已有6215人消除风险。全市脱贫人口务工总人数8.47万人,超额完成脱贫户和边缘易致贫户的年度稳岗就业任务。
 
  主持人:围绕四轮驱动战略,农业农村部门将如何在“美乡村”攻坚行动中展现新作为、彰显新担当,走出一条具有钦州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韦戴卓:作为农业农村部门,我们将聚焦“美乡村”攻坚行动,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首战必胜的信念,深入实施八大工程,坚持“在岗一分钟、干好六十秒”,在带头抓落实、善于抓落实、层层抓落实中争当“三牛”“三将”干部,主动给力、形成合力,推动“美乡村”重点任务项目化运作、精细化服务、品牌化引领、常态化考核,聚力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
 
  一是实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工程。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强力推进耕地撂荒治理,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产量只增不减。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稳步推进设施蔬菜大棚、畜禽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养殖场建设,加快推进海洋牧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建设,巩固重要农产品产能,强化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全面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二是实施农业产业化水平提升工程。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农业,启动建设浦北县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加快建设浦北县“五皇山”田园综合体、灵山县“古荔”田园综合体,积极创建自治区级农业示范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等,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是实施农产品品质提升工程。常态化推进“钦品入湾”,积极创建供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示范基地、出口基地,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电商平台。依托长寿康养、富硒有机生态优势,积极申报“浦北陈皮”“钦州莪术”等国家地理标志,做大做强“钦”字号农产品品牌,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名特优农产品。
 
  四是实施乡村建设扩面提质工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统筹村庄基础设施升级、村庄清洁美化,突出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四项重点,持续推进“美丽村屯”示范村建设,打造具有钦州山海特色、彰显桂风壮韵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五是实施农村重点领域综合改革工程。始终把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作为主线,盘活农村资产资源,激发农村资源要素活力,加快推进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六是实施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推进工程。围绕“一园区、两基地、三中心、四产业、五小镇”整体布局,深化园区土地改革,加强农业产业规划,大力发展荔枝、花卉苗木、奶水牛、茶叶等产业,扶持建设伯劳玉兰花示范区(县级)、中国亚热带种苗产业孵化基地和水果苗木(武利)电商基地等一批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基地,倾力打造融合发展高标准“试验田”。
 
  七是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程。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完善县级“5”和村级“3”特色产业规划布局,持续推进产业发展,拓宽贫困地区群众增收渠道,全面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八是实施农业农村综合保障工程。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促进农业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加强行业执法监管,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强化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提高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守护农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美乡村”攻坚行动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到2025年,千亿元乡村产业体系更加完善,农村人居环境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奋力打造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美乡村”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