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 创新型产业集群
-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 国家高新区
- 创新型城市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国家农高区
-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 国家生态工业园
2022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认定条件)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2-23 点击:次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是要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是十四五时期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重要抓手,是农业农村部为主导实行的,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其他部委的配合。其建设要从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支持保护等4方面着手。 产业体系 要突出粮食安全,农业的三次产业, 生产体系 要考虑科技设施数字化绿色发展, 经营体系 要考虑农业组织方式和生产效果, 支持 保护 要考虑到财政保险和金融等支持, 1个合格的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要在4个方面都要齐头并进,相互促进发展 。今年刚发布的1号文件指出:把农业现代化示范区作为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围绕提高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现代化水平,建立指标体系,加强资源整合、政策集成,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创建,到2025年创建500个左右示范区,形成梯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格局。这将为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工作,特别是为县委书记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县域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重要的抓手。
从工作情况看,各地对申报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积极性很高,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三部委坚持优中选优,突出重点产业和重点区域,适度向申报粮食产业、脱贫地区“小而精”特色产业的创建单位倾斜。进入名单的示范区普遍都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生产基础较好。农业生产结构优化,主导产业优势明显,基本形成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的生产结构。
二是装备水平较高。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比例较高,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农业用电等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机制初步建立,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数字化技术应用普遍。
三是产业链基本健全。已建成一批规模化标准化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加工能力较强,物流设施初具规模,产业链条较为完整,产业集中度、融合水平较高。
四是经营体系较为完备。社会化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质量较高,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水平较高,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较好。
五是农业环境较为友好。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农业现代化建设全过程,农业生产清洁,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较高,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技术广泛应用,基本实现绿色化转型、生态化发展。
六是政策支持保障有力。地方政府积极性高,支持力度大,在用地保障、金融服务、科技创新应用、人才支撑、县域城乡融合等方面制定了创新性强、实用管用的政策措施。
在认定程序上,我们将按照“先创后认、严格评审、动态管理”的要求,分三步走开展创建认定。
第一步,按照“县级政府申请、省级部门择优遴选、省级政府同意、中央部门批准创建”的程序,遴选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目前的100个县(市、区)就是第一批名单。
第二步,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按照创建条件,对申报创建单位每2年组织一次评审认定,评审通过的授予“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单位”称号。
第三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单位经过努力,达到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标准的,经验收通过后授予“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