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 创新型产业集群
-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 国家高新区
- 创新型城市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国家农高区
-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 国家生态工业园
金乡县“六力齐发”聚力打造农业现代化示范区(2022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规划编制)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3-09 点击:次
金乡县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建设,走出一条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2021年12月,金乡县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和国家发改委列入第一批创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名单,是济宁市唯一入选全国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名单的县。
强化组织领导力。高规格成立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协调指导作用,将示范区创建作为全县农业农村工作的首要事项,统筹全县资源支持示范区创建。组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督导小组,加快制定绩效考评标准和办法,明确考核标准、确定考核指标、落实奖罚举措,严督实导,各镇街、各部门既各负其责又全力配合。同时,建立县、乡两级现代农业建设目标责任制,逐级分解任务,层层签订责任状,严格检查考核。
强化考核激励力。建立示范区监测评价制度体系,围绕示范区创建目标和重点任务,跟踪开展示范区统计监测。推行督查督办机制,定期调度进展情况,细化激励约束措施,对整合项目不力、思想懈怠、工作推动缓慢的部门和单位进行督查督办;对示范区建设存在问题及时协调解决。强化资源要素保障,用好用活土地、资金、人才、科技等政策;整合部门力量,打捆项目资金,创新金融、担保、保险产品;引导社会力量、工商资本、农业科技、物质装备集中投入示范区建设。
强化科技支撑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防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公共服务机构,建立科研院校与示范区技术协作机制,引导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联盟落户示范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制定科研经费逐步增长计划,实施技术转让所得税优惠政策。促进科技金融融合,综合运用买方信贷、卖方信贷、融资租赁等金融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措施,健全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制。
强化机制创新力。完善示范区管理机制,制定管理制度,鼓励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发、委托开发,支持科研院所、科研机构、科技企业建立中试转化基地加快成果转化效率。创新生态发展机制,健全生态农户、生态农场、生态乡村评定退出措施,市场化运作生态企业,结合飞地园区建设开展土地轮休试点。构建产销机制,完善田间集配、现代化物流服务、销售终端展销的农产品上行体系;创新“商超/电商+企业/合作社+农民”,联合社一体化,“加工企业+合作社+农户”等一体化发展模式。建立农业品牌激励机制,创新“农业品牌+创新团队+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畅通绿色通道,引领农业从业者结构优化,培育农业职业经理人及农业经纪人。
强化耕地保障力。严守耕地红线,强化用途管制,全面落实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制度,明确耕地质量建设保护相关主体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切实防止耕地“非粮化”。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监管,引导农民在“两区”内种植目标作物;开展“两区”划定回头看,对耕地性质发生改变、不符合划定标准的予以剔除并及时补划。持续推进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配套沟渠路林桥涵电等基础设施,逐步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节水高效的高标准农田全覆盖。加快建设现代农田灌排体系,发展节水农业、旱作农业,因地制宜兴建、提升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打通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
强化示范引领力。利用报纸、广播、网站、微信、条幅等载体,宣传创建重要性、扶持政策、创建内容,激发社会各界尤其是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全社会支持示范区创建的浓厚氛围。大力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示范区大项目建设,为示范区建设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破解建设瓶颈问题。积极提炼总结相关改革模式,提升示范区建设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全国其他区域提供借鉴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