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 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 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 创新型产业集群
- 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
- 国家高新区
- 创新型城市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 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 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 国家农高区
-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
- 国家生态工业园
青海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案例(2022年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工作)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2-11 点击:次
河南县是青海省唯一的蒙古族自治县,史称青海黄河南部蒙古,俗称“河南蒙旗”,地处亚洲四大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和三江源自然保护区,位于九曲黄河第一弯曲部、青甘川三省结合部,平均海拔3600米以上,因属高原亚寒带湿润气候,不利于病原滋生,无污染源,空气、水质、土壤均纯净优良,拥有青海省生态最好的草场资源,堪称“亚洲一流、青海最美”,草场可利用面积高达932万亩,是全国面积最大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2018年河南县政府提出“一优两高有机大牧场建设”战略构想,把政府的着力点放到有机畜牧业上,推行“大牧场”理念,创建大牧场连着大基地、大基地培育大企业、大企业创立大品牌、大品牌开拓大市场的“高原新西兰模式”,在全力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探索出了新路子。
PARTONE
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背景
河南县独有的无污染、超净区和优良的品种,以及潜力巨大的功能带动和辐射作用,造就了其发展有机畜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全国三大名马之一的河曲马,青海优良畜禽品种欧拉羊和被誉为“高原之舟”的雪多牦牛三大优良畜种是河南县“你无我有、你有我优”的优势畜种,为发展现代畜牧业和有机畜牧业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早在2004年,河南县便率先在青海省提出发展有机畜牧业的思路,成立了河南县有机畜牧业产业园区管委会,明确了发展有机畜牧业的工作思路和目标。为有序推进有机畜牧业发展。2007年,河南县成立了有机畜牧业开发中心,并于同年取得有机畜牧业基地、生产、贸易三个认证证书,全面完成了有机认证工作,成为全国基地面积最大、牲畜头数最多的有机畜牧业生产基地。2010年3月,国家环保部批准其为部级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河南县地方农牧生产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坚持施行分群养殖、科学放牧、合理补饲,严格控制畜牧数量;还建立了有机产品网站和中心数据库,给所有牲畜佩戴二维识别码,建立养殖、加工、流通可追溯体系;还引进肉类加工和奶业加工龙头企业,现已有雪多牦牛肉、苏呼欧拉羊、瀞度矿泉水、奶制品及羊毛制品等数十种系列有机畜产品。
PARTTWO
河南县有机畜牧业发展五大经验
2.1求索生态,夯实大牧场发展之路
河南县坚持生态优先,夯实有机畜牧业发展基础,持续十七年推进“禁塑令”,垃圾分类分拣中心全面建成投用;加快推进水污染防治,境内主要流域、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质达标率均达100%;开展扬尘治理等专项整治,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8%;累计治理黑土滩30万亩、草原鼠虫害3800万亩、毒害草28万亩,退牧还草补播30万亩;对牛羊粪便进行无公害化处理,生产有机肥料,补充草地肥力,2020年荣获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到2020年底,河南县有机畜牧业科技示范园区已列为省级示范园区,完成5个有机畜产品生产基地、23处特色标准化养殖示范场建设,选育优良畜种核心群52个,制定发布欧拉羊繁育、选育、生产性能测定、饲养管理4个地方行业标准。
2.2锁定有机,践行特色品牌之路
自2007年河南县首次获得基地、生产、贸易认证证书后,连续14年获得再认证,有机草场认证面积931.98万亩,涵盖县域全境天然草场,先后荣获第一批和第二批全国有机农产品基地、第三批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等称号。河曲马、雪多牦牛、苏呼欧拉羊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目前全县已培育出1家上市公司、5家规模以上企业和一批不断培育孵化的小微企业,先后完成26项143类商标注册,打造出了绿草源、阿米雪、瀞度矿泉水、乐乐玛手工艺制品等绿色有机产品品牌和特色地方品牌,雪多牦牛、欧拉羊12个系列产品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认证。另外,河南县还制作推出专题纪录片《一水万物生》、推介宣传片《一张来自河南县的名片》,并在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呼和浩特、杭州等地举办招商引资暨有机产品推介会30余场,从草原“深闺”走向都市餐桌。经过不断的努力,“天赐蒙旗·全域有机”的区域形象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在不断地提升。
2.3注重研发,形成特色产品体系
河南县持续加强与天津科技大学、青海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的合作,成立河南县绿色有机畜产品研究院,创建政、产、学、研、销共同参与的产品开发创新平台,加速科研成果转化,畜牧业系列产品拓展到33种,创新研发出雪多牦牛肉休闲系列、青稞白啤、青稞黑啤、舒脂牦牛酸奶系列、雪山咖啡系列、雪多牦牛欧拉羊冷鲜系列、瀞度矿泉水系列等23个系列产品,涉及县级企业四家,为打造“绿色有机畜产品输出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河南县还充分挖掘肉奶皮毛头骨血粪的利用价值,进一步开发有机牛羊肉、奶酪奶贝、骨肽骨粉、血块血粉、阿胶、牛皮地毯、头骨工艺品、羊毛被、针织品、羊肚菌、有机肥料等新而活、精而美、特而强的新产品,提高了生产效益。
2.4创新经营,引导集约规模生产
在2007年发展初期,鉴于群众认知度不高,河南县采取政府扶持的办法,以“公司+合作社+牧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在加工企业和养殖户之间建立起相互拉动生产的紧密利益联结点,促进了加工企业与养殖户的有机联合。后来,借鉴学习“梅陇”和“拉格日”模式,引入生态牧场发展理念,建立了“基地+合作社+牧户”的有机畜牧业发展模式,以保护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整合畜牧业优势资源为原则,加快养殖体系、加工体系、销售体系全产业链股份制形式发展。以兰龙村为例,2010年建立生态有机畜牧业牧民专业合作社,对草场、牲畜规范流转进行备案,建立了天然草地产草量动态监测体系。2012年成立雪多牦牛养殖基地,建设暖棚牛舍、贮草棚、防疫室、兽医室等设施,并对基地的粪污处理实现了资源化利用;同时,引进现代化企业管理理念,组织并加强学习雪多牦牛高效养殖技术,提高牲畜出栏率和商品率。2013年建立了雪多牦牛风干肉加工厂,2018年新建乳制品加工厂。兰龙村养殖基地还利用“互联网+”实现了有机养殖数据的追溯和产业数据的融合共享,最后形成了以牧民为生产核心、基地为技术核心、以加工企业为销售核心的产业集群,经营收入远超周边村庄。
2.5数字赋能,实现草原智慧畜牧
河南县扎实推进“互联网+智慧畜牧业”模式,借助3S、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完成三江源生态大数据平台建设项目和生态空间展示厅建设项目,建成5个智慧生态畜牧业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试点平台,河南县三江源生态大数据平台和生态科研园也已投入运营,统筹管理三江源地区生态资源、生态资产,为合理保护与利用生态资源提供了强大的科技支撑,实现了生态体检、生态资源摸底调研、动态监测与预警监测精准对接,草地生态管护治理数据“一张图”,管理“一张网”,服务“一平台”。河南县三江源生态大数据平台定制化设置“生态体检、草畜平衡、生态治理、草原灾害预警”四大核心模块,可提供监测、评估、计算等服务,推动河南县生态有机畜牧业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
PARTTHREE
小结
河南县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等优势,立足特有畜种资源,以新发展理念和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发展有机畜牧业,着力构建现代畜牧业生产体系、产业体系、经营体系,打造了高原、生态、有机、绿色的现代化畜牧业示范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