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经典案例 > 十四五规划案例 >

长沙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长沙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长沙市“十四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

  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坚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四个面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湖南考察讲话精神,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湖南“三高四新”战略使命,坚持把科技自立自强、强化战略科技力量作为促进长沙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坚定不移实施“三高四新”战略,以“创新主体最活跃、创业资源最富集、创造能力最持久”为鲜明特色、以“国际化、专业化、众创化、集群化”为主要方向,完善全市创新生态,进一步彰显省会担当、实现更大作为,开创新时代长沙科技创新发展新篇章。

  紧扣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战略目标持续发力,主动抢抓湖南获批自由贸易试验区等政策机遇,对接融入“一带一部”、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等发展战略,全力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助力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提高创新链整体效能。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等前沿领域,实施一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着力打造“两山两区”国家创新高地,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扩大科技开放合作,用科技思维加快构建长沙现代产业体系,着力建设科技人才平台,夯实创新发展基础,迸发科技创新活力,为湖南省和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做出表率,奋力走在中部地区和全国科技创新发展最前列。


  基本原则


  1. 创新驱动,引领发展

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四个面向”,聚焦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紧盯科技和产业发展最前沿,明确主攻方向和突破口,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加强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研发和转化应用,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作用。

  2. 开放合作,协同创新

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加强标准制定、人才培养、知识产权等方面国际交流合作,以更加开放的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加强与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等地区的创新协同,深化部省市和校(院)地合作,推动政产学研金多主体、跨区域协同创新,促进人才、资本、技术、知识等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3. 科技为民,共享共建

坚持科技为民,紧紧围绕人民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把科技创新与改善民生福祉相结合,发挥科技创新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增强全民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点科技问题,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让人民共享更多创新成果,进一步提升民众获得感。

  4. 深化改革,激发活力

紧抓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等重要机遇,积极探索科技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先行先试,破除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励原创突破和成果转化,切实提高科技投入效率,完善人才发展和评价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形成充满活力的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激发创新活力。


  发展思路


    “十四五”期间,长沙市将遵循“1346”的科技创新发展思路,打通“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生态优化”创新发展全链条,支撑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国内领先、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一大定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三大导向:坚持问题导向,加快重点领域突破。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创新成果转化能力。坚持需求导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服务链、供应链有效结合,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坚持改革引领,构建开放创新格局。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协同,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环境。

  四大抓手:以“两山两区”(岳麓山国家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园、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长沙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四大重大平台建设为主要抓手,加强长沙市“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统筹部署,优化科技创新顶层设计。

  六大工程: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创新主体培育壮大工程、高层次科技人才集聚工程、创业孵化平台壮大提升工程、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发展工程、科技成果转化促进工程。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总量、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科技成果转化交易额等科技创新核心指标实现倍增,自主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率10.5%,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3.2%;全市技术合同认定登记突破8000份,成交额达到44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6000家;积极争取落户1-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积极争创1-2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力争获批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1-2家,布局建设20家国家级、100家省级创新平台,围绕创新链、产业链布局建设25家新型研发机构、30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0件以上。在工程机械、新材料、人工智能、集成电路、医疗器械等领域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掌握一批产业核心技术,聚集一批具有世界水平的科学家和研发团队;拥有一批世界知名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骨干企业,基本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科技创新中心。




园区申报,找我们
 

 

我们能为您做什么?

 

十四五规划   农业园区规划
高新区规划   工业园区规划
经开区规划   旅游园区规划

怎么联系到我们?

电话

4001180807

010-52665291 010-52665292

北京丰台区总部基地工商联科技大厦17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