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国家高新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规划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1-14 点击:次
2015年以来,我们以启动实施国家高新区首批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为契机,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大力推进以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和发展接续产业为核心的各项工作,深入谋划“十三五”和2016年发展思路,现将有关情况做一汇报。

(一)启动实施国家高新区首批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按照《科技部火炬中心关于开展国家高新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工程的通知》要求,将推进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大力发展继续产业示范工程建设列入高新区重要工作日程,成立由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为组长,经济科技发展局、各产业发展局、园区载体为成员单位的示范工程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示范工程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实际组织编制了具体实施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行动路径和保障措施,正式启动实施了《大庆高新区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发展接续产业示范工程》。
(二)大力推进产业组织方式创新。转变组织引导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创新思路招法,加快研究建立新的产业组织模式,增强引领、服务、推动产业和企业发展的能力。一方面,完善产业服务体系。按照前端产业推进部门谋划研究、中端国有平台公司专业服务、后端产业基金跟进支持的思路,在充分发挥产业发展局产业统筹作用的基础上,新组建了产业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国有独资企业,按照市场化原则和现代企业制度,为产业转化化服务;与市政府合作设立了大庆市产业引导基金和大庆市创业股权投资企业基金,同时正在运作设立高新区重点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并依托高新区产业投资公司,通过与银行金融机构合作方式,谋划设立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金。另一方面,创新产业组织模式。以产业服务为导向,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对综合服务部门、产业推进部门、平台公司、园区载体之间的产业服务工作分工进行了调整优化,初步形成了分工配合、运转高效、链条完整的产业组织模式。综合服务部门负责对内汇总、对外协调、对上争取工作,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环境;产业推进部门对相关产业领域的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配套、企业服务等实施一体化统筹;平台公司按照市场化方式,拓宽融资渠道、兑现优惠政策,打造专业化、规范化的产业服务平台;园区载体履行属地管理和服务职责,在抓好环境建设的同时,配合产业推进部门开展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和企业服务等工作。
(三)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速壮大以石油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新材料为核心的主导产业,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生物医药、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重点的现代新兴产业,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大庆接续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石化产业,抢抓中石油等中直大企业进一步加强与地方合作建设项目的有利契机,采取高新区管委会投资建项目、委托中石油大庆炼化公司经营管理的方式,启动建设了15万吨丙烯项目。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加快全国唯一的沃尔沃整车生产基地建设,正在加快推进SPA平台及L541项目,到2018年预计整车生产达到10万辆,2021年达到20万辆。发挥黑龙江大油田、大农机市场优势,培育壮大石油装备及农机装备制造企业。新材料产业,抢抓忠旺集团在全球进行产业布局的时机,发挥土地空间、生产要素等优势,大力推进忠旺特大高精铝及铝合金板带箔项目建设,项目计划总投资450亿元,2018年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可实现销售收入750亿元、税收近百亿元。现代新兴产业,加强与新华社合作,调整优化了新华(大庆)国际石油资讯中心、商品交易所、产权交易所的股权构成和商业模式,其中,产权交易所正在加快打造区域股权交易中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黑龙江省域登记结算中心和政府采购交易平台;福瑞邦生物医药产业园、联想云计算中心、华为公司云计算中心项目等都在加快建设。
(四)完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加快引进银行、保险、金融中介、创投机构入驻,进一步完善科技金融合作平台,目前已累计入驻各类金融及服务机构75家,今年重点与拥有多年小微金融和中小企业金融实践的民生银行合作,设立民生银行大庆分行,正在抓紧推进挂牌准备工作,正式运营后将主要针对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整体化融资解决方案。同时,大力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鼓励支持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依托新三板、新四板准入门槛低、融资效率高的优势,积极申请在新三板、新四板上市,年初以来,已有正方软件、亚兴安全、恒通电子、发现者机器人4家企业实现成功挂牌,高新区上市企业总数达到18家。
(五)突出抓好创新创业。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安排部署,把创新创业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以培育壮大一批高技术科技型企业为核心,进一步增强内生发展新动力,年初以来新设立科技型企业超过300家,其中,新增收入500万元以上科技型企业超过50家。一是制定出台政策。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高新区“创业六条”)及其实施细则,直面创新创业关键问题,针对不同创业人才、不同创业阶段,量身打造相应的扶持办法。二是建设完善载体。今年新建汽车、电商等4家孵化器,高新区孵化器数量达到11家,其中7家成功申报了省科技企业孵化器资助项目。开发高新区创新创业免费服务平台“众创网”,目前已正式上线运行。建设完善众创空间,重点推进石油化工检测评价中心等公共服务平台免费向企业开放。三是加快成果转化。出台扶持政策,对2015年4月1日后完成科技成果转化的,给予政策专项扶持,促成朗润科技高韧性固体环氧树脂、华龙详耐高温粘弹聚合物、工大用军汽车引擎清洗尾气治理等一批科技成果顺利实现产业化。四是积极营造氛围。引进中关村大学生创新创业就业促进会等中介机构,设立创业咖啡、创业沙龙等公益性交流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国家和省级创新创业赛事,今年共有11家企业晋级省级大赛,4个团队入围国家级大赛。
(六)大力发展新兴业态。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生产要素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主导产业和创新创业之中,积极推进业态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为产业智能化提供支撑,提升产业创新力和生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一方面,与国裕集团合作,启动“创业云+”项目。该项目已签订入驻协议,东北首个全要素众创空间“创业云+”项目正式落户高新区,项目计划总投资1.5亿元,目前已启动运营,2016年将重点构建智慧云创空间,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开展云+企业、云+农业、云+政务、云+金融等方面的创业服务,项目初期投入运营后,年可实现收入1亿元以上。另一方面,依托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电商产业。重点推进本地企业卓创公司销售宝平台项目,目前卓创销售宝平台已获批国家工信部信息化消费示范项目,平台已入驻企业4000家,实现销售收入4亿元,已成为东北地区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商务平台。
(七)强化服务体系保障。一是优化人才服务。依托区内大学和科研院所资源,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打通人才引进和培养之间的通道,年初以来帮助企业引进各类人才700人,目前高新区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经营管理和技术型、技能型人才总量达到5.4万人,其中列入国家千人计划4人。二是优化政务环境。清理压缩行政审批项目和时限,精简审批程序和公共服务流程,搭建网上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网上申报、预审、办理、查询、结果反馈和监督问效。三是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加快引进工商税务登记注册代办、咨询策划、管理培训、融资担保等中介服务机构,以市场化手段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同时,针对龙头企业积极帮助争取大用户直供电、天然气门站价加基本运营费;对符合条件的技术服务企业给予适当网络设施成本补贴和电费补贴。四是建立重点企业“一对一”服务制度。落实责任领导和具体责任人,逐个企业建立台账,一企一策、一对一服务,重点落实好国家、省市及高新区各项扶持政策,帮助企业研究商业模式、发展战略等问题,积极引导企业转型和创新。
(八)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顺应全球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趋势,坚持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和两个市场,积极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通过海外投资、扩大产品和技术服务出口等形式,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大力拓展国外市场。引导大丰集团积极实施海外投资,在印度投资建设油田三次采油集成装备总包服务项目,合同金额超过6000万美元,目前项目主体工艺部分已全部建设完成,4条生产线已投入运营。引导力神泵业积极扩大产品和技术服务出口,企业生产的潜油电泵和螺杆泵不仅占据了国内各大油田67%的市场份额,还远销苏丹、印尼、阿曼、哈萨克斯坦等十几个国家,依托大庆油田装备制造基础和企业品牌优势,在巩固扩大产品国际市场份额的基础上,引导企业大力拓展技术服务业务,打造集测量安装调试到工艺流程改进、技术诊断为一体的技术服务商,2015年企业产品和技术服务出口超过1亿美元。
二、2016年发展思路
2016年是落实国家高新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大庆高新区全面实施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发展接续产业示范工程的关键之年,我们将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积极探索适合新经济、新常态、新形势条件下的创新驱动路径。推动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实现由经济管理者向产业组织者的创新转变;推动机制创新,不断优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动业态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产业”的新业态。以推动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坚持调整存量和做优增量有机结合,推动现有企业上规模上水平,推进重点项目快建设早投产,实现存量项目早启动见成效,不断培育壮大主导产业。以保障2016年任务目标完成为重点,推进创新创业,大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强经济内生动力;强化资本运作,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公司化运营国有资产,强化金融服务支撑;提高项目承载能力,搞好规划布局,释放发展空间,完善园区综合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