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未来之门:新型工业化的松江实践——我院赴上海市松江区调研新型工业化示范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28 点击:次
【上海之根、科创之城、智造之心、强国之路】上海之根,植于松江;G60科创走廊,源起松江。“科创之城”、“G60科创走廊”策源地、松江新城成为现代化新松江的闪耀名片。十年来,松江区紧扣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在做深做实做优G60科创走廊中勇当先锋、积极作为,聚焦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加速推进科创“蝶变”、产业“裂变”、要素“聚变”,实现从规模扩张向能级跃升的历史性跨越,在卫星互联网、6G、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开启未来之门,共同建设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与中国创造的先进走廊。松江,不仅承载着6000年历史底蕴,更充满了对未来世界的无限想象,正以昂扬之姿奋力开拓新型工业化的强国之路。
9月25日至28日,我院受邀赴上海市松江区调研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为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提供智力支持。松江区经委组织召开座谈会,主要负责领导陪同专家组到先进制造业集聚区以及重点企业进行调研。此次调研为松江区全面开启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吹响冲锋号,也为松江区“工业强区”建设成果扩大推广按下加速键,对标“全国领先、世界一流”,以创促建推动全区先进制造业迈向更高水平,在以新型工业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场大考中尽显G60科创走廊策源地责任担当。
9月25日上午,松江区创建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交流座谈会在松江区政府召开,区经委主任李磊主持会议,区直主要部门领导参会。座谈会上,李磊主任对李文辉院长一行表示欢迎,表明此项工作是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要求,推动松江区新型工业化加快发展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策源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工程,意义重大、事关全局,需要汇众智、聚合力,做好创建前期各项工作,确保专家组全面了解松江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规划。
图1 在松江区政府召开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座谈会
随后,李磊主任介绍了松江区新型工业化基本情况。松江区拥有厚重的制造业积淀,全国41个产业大类,上海有35个,松江涵盖其中31个,是上海先进制造业重要支撑。近年来,致力于打赢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突围战,松江区努力构建“2+4”现代化产业体系,以智能终端、智算服务、卫星互联网为引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以新能源设施、仪器仪表为代表的高端装备两个千亿级主导产业以及先进材料、生命健康、时尚消费品、文旅影视4个百亿级重点产业聚链成群,新质生产力加速发展。规划建设卫星互联网、6G、新能源电力装备、智能光电装备等一批产业集聚区,在长三角一体化中形成了独特的“松江样本”,松江区实现从“制造基地”向“创新策源”,从“区域协同”向“全球辐射”的全面提升,多项指标走在全市前列。集聚规上企业1757家,连续四年排名全市第一;国家级智能工厂和优秀场景数总和位居全市第一;松江区卫星互联网产业集群、信创产业集群分别获评国家级、市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复评优秀。建设了全国首个工业互联网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了“3+N”人工智能生态圈。探索“专业园区+孵化器+产业基金”联动机制,打造“全区大生态+园区小生态”产业赋能模式,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产业科创生态。李磊主任表示,通过产业生态打造、策源能力提升、发展模式创新,松江区的硬科技和软实力不断增强,尤其是产业集聚区的建设,推动未来产业拔节生长,基于已经取得的发展优势,松江区将以创建全国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为重要抓手,集聚关键资源,持续提升产业技术创新综合实力和制造业数智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水平,在长三角一体化和制造强国战略中展现更大作为。
图2 在6G未来产业集聚区召开调研座谈会
听取松江区基本情况后,李文辉院长讲到,从2016年松江区启动1.0版G60科创走廊到现在九市联动4.0版本,松江区将“策源”和“融合”两篇文章做出了松江特色、松江成果、区域效应以及全国样本,实现了产业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上海之根的现代化崛起之路正是松江区新型工业化强国之路的创新探索。作为策源地,松江引领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开创产业科技协同发展新纪元,各城市和投资集团建立了18个产业协同创新中心,并且联合九市4000余家企业和孵化服务机构形成跨区域投孵机制,卫星互联网、6G等产业能有如此快速的发展,都离不开产业生态的打造和协同机制的创新,松江经验值得推广。此外,在融合方面,产业体系体现出鲜明的两业融合和两化融合特色,打造“天地融合、通智融合”的空天地一体化发展模式。在要素上,这里提供了上海超过50%的算力,腾讯长三角人工智能超算中心及产业基地、仪电智算中心等重大工程的落地,人工智能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融合发展。松江区在深化教育科技人才融合发展方面也体现出独有优势,松江大学城集聚了8所高校超过10万名大学生,同时松江区还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与高端制造业主阵地,这些都为示范区创建提供了有力支撑。李文辉表示,松江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实践探索成果丰硕,未来值得期待。
图3 在商业卫星和终端应用产业集聚区召开调研座谈会
在随后几天的调研活动中,我院团队分别走访了松江国家经开区和四大产业集聚区,召开重点企业和机构座谈会。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集聚区集聚了以正泰电气、正泰电源、诺雅克等为核心的新能源电力装备产业链企业超30家,构建了平台化、专业化、智慧绿色低碳的运营模式,正在以重大项目为牵引,引领松江区迈入全国电力装备第一梯队,建设国内领先的新能源电力装备研发制造服务基地。商业卫星及终端应用产业初步形成集聚,垣信卫星、格思航天两大链主企业根植松江,吸引集聚关联配套企业纷纷落地,正在迸发平台生态型企业的强大磁吸力,卫星互联网产业基地“灯塔工厂”实现日产1.5颗卫星,是“千帆星座”制造、运营和应用产业链的核心承载区,未来发展前景无限。“6G+卫星+AI”融合产业加速发展,6G信通智谷未来产业园、“六极星通”孵化器托起松江未来通信产业高地,围绕“芯片-模组-终端-应用-设施”产业链,已初步集聚企业50家,移远通信全球模组市占率第一,新微泛在的测试验证平台、国科欣脑的沉浸式通信模组尖端创新产品全国领先,松江已形成涵盖核心器件、整机、智能终端的创新集群。在智能光电装备集聚区,半导体装备、激光加工装备、光学精密部件等细分领域已经集聚了一批行业知名企业,链接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资源,推动打造创新孵化基地、研究中心及中试平台,在优势赛道展现出松江智造的全国竞争力。
图4 在智能光电装备产业集聚区召开调研座谈会
调研过程中,我院团队对松江区培育新质生产力和打造创新型产业集群的速度之快、成效之大、生态之优、模式之新表示赞叹,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是松江乘势而上,服务全市发展大局,在更大平台上推动“工业强区”建设的战略举措,在“十五五”跨越发展的关键五年,将为松江区乃至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打造全球先进制造业高地发挥重大作用。双方均表示以创建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为起点,在更多方面谋求长期合作,共促区域经济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