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军民融合 > 产业分析 >

高端装备制造业

来源:未知 日期:2016-12-22 点击:

  高端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和国家安全提供各种技术装备的行业,具有产业关联度高、产品链条长、带动能力强和技术含量高等特点,是国家的战略产业。现代化的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在世界经济发展进程中保持自主地位的关键。 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国防科技工业作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面临着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任务,必须大力发展,我国海军、空军、导弹、装甲部队武器更新与实现科技现代化都需要高科技制造装备。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兼国防科工局局长陈求发同志曾经讲过,军工企业的发展方向应当是积极推进产业、技术和能力的军民结合;支持民营企事业单位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积极推进军工先进技术为民所用。 中央军委下发了《关于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寓军于民武器科研体系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除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少数企业外,要以调整和优化产权结构为重点,鼓励符合条件的社会资本参与军工改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公司法人治理机构。
  
  但目前军工企业存在的问题有: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集中度偏低,导致企业难以实现规模效益;
  
  (二)所有制结构依然单一,投资主体相对单调,离多元化投资主体的要求还有差距;
  
  (三)科研、生产的分工过细, 院所体制导致企业间的关联度低和社会化协作差;
  
  (四)国防预算占GDP比重较小,军事工业化程度较低;
  
  (五)“大集团,小公司”模式,军工企业资产证券化程度较低;
  
  (六)军民融合程度较低,部分高端组件依然依赖进口。 为此建议:
  
  1、搞好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应高度重视并加大军民融合力度。继续深化改革,走好军民结合的发展路子。有条件的军工企业,要努力开发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民用产品。军工企业要勇于进入市场,经受市场的考验,这样既可以为企业发展积累资源,减轻国家负担,又可以锻炼队伍。 在原材料、零部件以及中间的加工制造过程中,都尽可能利用全社会的力量来协作完成,军民融合不仅是业务上的融合,还应包括产品研发和设计、销售渠道、品牌宣传等一系列的融合,甚至还应包括股权结构的融合。
  
  2、推进军工企业股权多元化改造。一是有利于打破行业、军民及所有制界限,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国防建设,提升国防科技工业整体能力和水平;二是有利于军工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习主席要求我们做好军民融合这篇大文章,国资委也要求部分军工企业能够实现股权多元化,包括整体上市实现股权多元化,也包括非上市企业股权多元化。
  
  3、高端装备制造既关系到很多产业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又关系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涉及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安全,应全力以赴加快自主高端装备制造业国家战略的发展及扶持力度。 加强国防工业建设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要保障,国防工业投入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内需”,如果使用得当,这种投入不仅可以为产业升级和军事技术民用化提供基础性支撑,更为重要的是,它还可以为国家硬实力的增强、维护宝贵的战略机遇期提供安全保障。 预计我国国防预算在未来五年将继续保持年均15%的增幅,到2015 年将达到1 万亿元,而且国防预算中用于购买装备的比例将有所提高(当前为30%左右,而俄罗斯为44.8%)国民经济准军事化的准备越充分,就越安全。并且,一旦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将是转变发展方式最好的历史途径。
  
  4、我国军工产业要要充分借助资本市场的功能。工信部国防科工局出台的《办法》和《规定》两大文件,彻底扫除了目前制约中国军工行业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的主要障碍和制约因素,就使得军工行业的外延式增长预期更为强烈,加速军工资产证券化进程。一方面降低融资成本、增强“造血”机制和自我发展能力,另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的刚性约束,强力推进军工企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