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区域经济研究 >

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来源:未知 日期:2016-11-07 点击:

  国家级新区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是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试验田,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市开放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值得认真研究分析。
  
  一、部分国家级新区发展基本情况

  
  国家级新区概念核心是国家战略中心城市、开放型区域经济引擎、改革发展创新试点、高端产业基地、生态示范园区。国家级新区尽管区位不同、基础不一、定位各有侧重,但通过发展战略上的高起点定位、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系列国家优惠新政的支持和制度创新,已成为产业集聚与转型升级的领跑者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上海浦东新区
  
  一是利用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示范窗口,经过20多年发展,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先行发展金融贸易和高技术产业,成为中国东部最集中、辐射面最广、服务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并为长三角21万平方公里、9000万人口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二是产业发展与当地资源紧密结合。结合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特点,顺应产业发展方向,从二、三产业同步发展转型到大胆实践以金融贸易、高技术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方针,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三是依托政策扶植和国家产业战略布局。抓住APEC峰会和世博会等重大战略机遇,紧紧围绕“两个中心”建设战略和迪斯尼等重大项目建设等,强化浦东新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地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谋求新一轮快速发展。四是充分体现生态优先原则。积极推进黄浦江沿岸综合开发,加快沿江地区旧城改造和郊区小城镇建设步伐,整合浦东居住小区规划,全力打造绿色浦东、生态浦东。
  
  (二)天津滨海新区
  
  一是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现代制造业优势明显,经过10多年发展,是天津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环渤海区域33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利用天津地区雄厚的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造船和物流等工业基础和滨海新区大量可供开发成本低廉的荒地和滩涂资源,通过引进外资和国家重大工业项目,转移原有产业以及科技资源的创新孵化,如空客A320大飞机项目、中俄1300万吨炼油、国家原油储备库等引擎项目,形成了典型的“三元产业结构”。三是依托国家级重大产业项目布局,推动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支柱产业有石油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制造,港口物流等。四是制定清洁能源规划,要求生态城清洁能源使用比例100%;吸引了众多国际一流水平的风能光能应用、地源热泵交换应用、真空垃圾系统等企业竞相投入资金和新技术,并建成一批新项目,成为生态城清洁能源建设的亮点。
  
  (三)其他新区
  
  重庆两江新区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新载体”,通过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的布局,辐射西部地区680多万平方公里。
  
  舟山群岛新区是中国唯一拥有正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区。为发挥海洋资源优势,规划瞄准新加坡、香港等世界一流港口城市,以临港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一批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特色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初步形成了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海洋医药、海洋渔业等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二、经验分析
  
  (一)发展定位
  
  甘肃兰州新区定位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带动甘肃及周边地区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向西开放。陕西西咸新区定位是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把西安建设成为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拓展我国向西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二)全力争取落实政策
  
  重庆两江新区建设初期,对于中央领导讲话中有关重庆工作的任何只字片语,都能挖掘出很多内涵,然后将之变成政策条款,向中央国务院申请并主动协调相关部委落实。重庆市各分管副市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驻京,负责对口部委对接落实相关政策,成立专门的监督考核小组,狠抓“政策落地”,争取政策效应最大化,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特色产业
  
  广东南沙新区产业发展定位是南中国的国际化产业绿色新城,把绿色环保作为开发理念,以平板显示器件、汽车零配件、智能家电、半导体照明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五大龙头产业为主导,把软件园作为创新重心,大、中、小企业有效结合,以生态集约和高新科技为核心,研发、生产、商贸、居住、教育等多种城市功能融为一体,成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佛山)显示器件产业园”、“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南海·中国家用电器创新工业园”。
  
  (四)管理模式
  
  重庆市委市政府立足新区实际,在不调整现有行政区划基础上,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三名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的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负责开发建设日常工作。在管理探索中,新区和各行政区顾全大局,服从市委市政府决策,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健全。
  
  (五)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主要有三种实践模式。一是借鸡生蛋。如福州市平潭县是国内最早尝试“飞地经济”的地区之一,这个离台湾最近的县由126个岛屿组成,因为没有土地,无法完成招商项目落地。2002年,平潭县向福州市委、市政府申请在隔海相望的金山工业区建一个“飞地”工业园。转出地负责进行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地项目形成的引资额、工业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全部归转出地,七成的税收也留在转出地。二是筑巢引凤。如海口在发展飞地工业时,将“半拉子”的狮子岭开发区辟为飞地工业试点园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区开发、税收共享”的合作开发模式,把园区分为5块,四个区政府和市本级各一块,基础设施由市政府统一建设,各区按照园区区域划分自行组织招商引资,并按一定比例分享税收。三是净地托管。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即是其中的一例。“广东四小龙”之一的顺德,土地稀缺。同属广东的英德市为争取顺德来落户,把周边几个镇的用地指标都给了产业园。合作区由顺德计划投资300亿元,一次性向英德购买园区用地36平方公里,由顺德主导成立园区管委会,英德下放除司法以外的行政管理权限给管委会。同时,顺德组建投资公司进行开发,25年后再全部移交英德。
  
  三、启示及建议

  
  国家级新区产业发展的经验,对我市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在编制规划中明确核心发展定位、产业模式
  
  在全市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城南经贸合作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以及建设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发展定位基础上,乌鲁木齐市各开发区和综保区应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
  
  一是设立反恐装备制造业园区。乌鲁木齐作为全国反恐前沿阵地,把反恐装备制造产业作为重点新兴产业,立足新疆,辐射中亚,在世界反恐装备制造研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设立国际文化产业园区。如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主题乐园作为我市五大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与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提升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和国际影响力。
  
  三是设立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利用国家大数据战略、《中国制造2025》、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等项目开发建设机遇,承接国际及国内中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配套上下游产业。
  
  (二)积极争取并全力落实政策
  
  乌鲁木齐各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在落实自治区、中央政策时,不能只停留在学习阶段,更不能等、靠、要,必须认真研究,梳理现有政策瓶颈及制约因素,细化分解,由市政府各分管领导协同自治区相关部门,亲自到国家部委对接,争取政策落地。同时成立专门的监督考核小组,争取政策效应最大化。
  
  (三)建设核心产业园区,打造“飞地经济”
  
  借鉴内地省市“飞地经济”成功经验,利用我市在全疆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人才聚集和国家级开发区的创新管理能力,积极探索我市与喀什、霍尔果斯及国内发达省市合作发展的“飞地经济”,形成优惠政策叠加,共同开发建设,地区利益“双赢”的良性发展局面。
  
  一是与重庆合作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模式。近年来,重庆通过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以垂直整合产业链的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多项指标名列全国前茅。对于乌鲁木齐来说,学习借鉴“重庆经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与深圳合作打造反恐装备制造业新高地。近几年,全球反恐装备市场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各种反恐装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造就一个成倍递增的庞大市场。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反恐市场增速预测将超过11%,到2017年有望达到17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仅次于美国市场。
  
  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也是全国反恐装备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如果我市与其合作,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和我市优越的区位优势,支持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以中高端反恐应急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一批反恐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基地,在世界反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三是与疆内地州市合作。疆内部分地区享有政策优于乌鲁木齐,如喀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地区依托国家和自治区优惠政策及自身口岸优势,加上兵团政策扶持,其所拥有的“五免五减半”税收政策、贷款资金额度使用政策、金融方面先行先试政策及其它产业扶持、免税额度等政策,兵团也通过地价优惠和全系统土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大规模土地开发,仍然比我市招商引资更具吸引力。乌鲁木齐可与地州合作,利用享有的优惠政策,探索合作开发建设新模式,形成“争抢“为“共赢”的利益共享新机制。
  
  (四)建设国际合作园区
  
  借鉴中新(苏州)工业园、中德(青岛)生态园、中以(常州)国际科技合园建设经验,探索我市与发达国家建设国际合作园。
  
  一是与瑞士等发达国家共同开发冰雪旅游产业。建议抓住成功举办十三冬和迎接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历史性机遇,抢抓冰雪经济蕴涵的巨大商机,引进瑞士等世界冰雪产业发达国家的企业与机构,共享资源,开发冰雪及衍生产业,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打造世界一流滑雪胜地。
  
  二是与德国(或以色列)合作建设高端产业生态园区。积极探索与德国(或以色列)合作建设高端产业生态园区。将生态园建设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示范意义的高端产业生态园区、世界高端生态企业国际化聚集区、世界高端生态技术研发区和宜居生态示范区,创新城市生态建设示范引领作用。
  
  (五)管理模式
  
  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可借鉴重庆两江新区经验,立足精简原则,设置管委会机构,突破体制和行政制约,探索兵地合作发展新模式,联合组建综保区政务中心,推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实现机构设置的扁平化,形成行政区、兵团与新区利益共享的新机制。



主页 > 新闻中心 > 区域经济研究 >

国家级新区开发建设与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

2016-11-07 来源:未知 点击:

  国家级新区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是各项制度改革与创新的试验田,开发建设和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市开放和发展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值得认真研究分析。
  
  一、部分国家级新区发展基本情况

  
  国家级新区概念核心是国家战略中心城市、开放型区域经济引擎、改革发展创新试点、高端产业基地、生态示范园区。国家级新区尽管区位不同、基础不一、定位各有侧重,但通过发展战略上的高起点定位、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系列国家优惠新政的支持和制度创新,已成为产业集聚与转型升级的领跑者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上海浦东新区
  
  一是利用产业集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作为国家改革开放的示范窗口,经过20多年发展,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的战略定位,先行发展金融贸易和高技术产业,成为中国东部最集中、辐射面最广、服务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并为长三角21万平方公里、9000万人口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二是产业发展与当地资源紧密结合。结合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特点,顺应产业发展方向,从二、三产业同步发展转型到大胆实践以金融贸易、高技术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发展方针,努力建设成为国际区域性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三是依托政策扶植和国家产业战略布局。抓住APEC峰会和世博会等重大战略机遇,紧紧围绕“两个中心”建设战略和迪斯尼等重大项目建设等,强化浦东新区国际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地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谋求新一轮快速发展。四是充分体现生态优先原则。积极推进黄浦江沿岸综合开发,加快沿江地区旧城改造和郊区小城镇建设步伐,整合浦东居住小区规划,全力打造绿色浦东、生态浦东。
  
  (二)天津滨海新区
  
  一是作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现代制造业优势明显,经过10多年发展,是天津最大的经济增长点和带动环渤海区域33万平方公里、1亿多人口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利用天津地区雄厚的石油化工、海洋化工、造船和物流等工业基础和滨海新区大量可供开发成本低廉的荒地和滩涂资源,通过引进外资和国家重大工业项目,转移原有产业以及科技资源的创新孵化,如空客A320大飞机项目、中俄1300万吨炼油、国家原油储备库等引擎项目,形成了典型的“三元产业结构”。三是依托国家级重大产业项目布局,推动产业快速发展,重点支柱产业有石油化工汽车及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设备制造,港口物流等。四是制定清洁能源规划,要求生态城清洁能源使用比例100%;吸引了众多国际一流水平的风能光能应用、地源热泵交换应用、真空垃圾系统等企业竞相投入资金和新技术,并建成一批新项目,成为生态城清洁能源建设的亮点。
  
  (三)其他新区
  
  重庆两江新区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新载体”,通过国家级研发总部、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灾备及数据中心等三大战略性创新功能的布局,辐射西部地区680多万平方公里。
  
  舟山群岛新区是中国唯一拥有正省级经济管理权限的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区。为发挥海洋资源优势,规划瞄准新加坡、香港等世界一流港口城市,以临港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一批集聚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特色载体和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初步形成了以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旅游、海洋医药、海洋渔业等为支柱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
  
  二、经验分析
  
  (一)发展定位
  
  甘肃兰州新区定位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平台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带动甘肃及周边地区发展、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我国向西开放。陕西西咸新区定位是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把西安建设成为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拓展我国向西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二)全力争取落实政策
  
  重庆两江新区建设初期,对于中央领导讲话中有关重庆工作的任何只字片语,都能挖掘出很多内涵,然后将之变成政策条款,向中央国务院申请并主动协调相关部委落实。重庆市各分管副市长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驻京,负责对口部委对接落实相关政策,成立专门的监督考核小组,狠抓“政策落地”,争取政策效应最大化,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三)特色产业
  
  广东南沙新区产业发展定位是南中国的国际化产业绿色新城,把绿色环保作为开发理念,以平板显示器件、汽车零配件、智能家电、半导体照明和风力发电设备制造五大龙头产业为主导,把软件园作为创新重心,大、中、小企业有效结合,以生态集约和高新科技为核心,研发、生产、商贸、居住、教育等多种城市功能融为一体,成为“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佛山)显示器件产业园”、“广东省火炬计划特色产业基地”、“广东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南海·中国家用电器创新工业园”。
  
  (四)管理模式
  
  重庆市委市政府立足新区实际,在不调整现有行政区划基础上,成立由市长担任组长、三名副市长担任副组长的新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组建两江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市委市政府派出机构,负责开发建设日常工作。在管理探索中,新区和各行政区顾全大局,服从市委市政府决策,管理体制正在逐步健全。
  
  (五)飞地经济
  
  飞地经济主要有三种实践模式。一是借鸡生蛋。如福州市平潭县是国内最早尝试“飞地经济”的地区之一,这个离台湾最近的县由126个岛屿组成,因为没有土地,无法完成招商项目落地。2002年,平潭县向福州市委、市政府申请在隔海相望的金山工业区建一个“飞地”工业园。转出地负责进行征地拆迁和基础设施建设,落地项目形成的引资额、工业产值和固定资产投资额全部归转出地,七成的税收也留在转出地。二是筑巢引凤。如海口在发展飞地工业时,将“半拉子”的狮子岭开发区辟为飞地工业试点园区,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分区开发、税收共享”的合作开发模式,把园区分为5块,四个区政府和市本级各一块,基础设施由市政府统一建设,各区按照园区区域划分自行组织招商引资,并按一定比例分享税收。三是净地托管。广东顺德清远(英德)经济合作区即是其中的一例。“广东四小龙”之一的顺德,土地稀缺。同属广东的英德市为争取顺德来落户,把周边几个镇的用地指标都给了产业园。合作区由顺德计划投资300亿元,一次性向英德购买园区用地36平方公里,由顺德主导成立园区管委会,英德下放除司法以外的行政管理权限给管委会。同时,顺德组建投资公司进行开发,25年后再全部移交英德。
  
  三、启示及建议

  
  国家级新区产业发展的经验,对我市具有很好的借鉴和启示作用。
  
  (一)在编制规划中明确核心发展定位、产业模式
  
  在全市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现代服务业基地、城南经贸合作基地等“六大产业”基地,以及建设商贸物流中心、金融服务中心、文化科教中心、医疗服务中心等“五大中心”发展定位基础上,乌鲁木齐市各开发区和综保区应创新产业发展新模式。
  
  一是设立反恐装备制造业园区。乌鲁木齐作为全国反恐前沿阵地,把反恐装备制造产业作为重点新兴产业,立足新疆,辐射中亚,在世界反恐装备制造研发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二是设立国际文化产业园区。如引进国内外知名文化主题乐园作为我市五大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对外文化交流合作与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提升我市旅游产业发展和国际影响力。
  
  三是设立产业转型升级园区。利用国家大数据战略、《中国制造2025》、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等项目开发建设机遇,承接国际及国内中东部地区的产业转移,配套上下游产业。
  
  (二)积极争取并全力落实政策
  
  乌鲁木齐各开发区和综合保税区在落实自治区、中央政策时,不能只停留在学习阶段,更不能等、靠、要,必须认真研究,梳理现有政策瓶颈及制约因素,细化分解,由市政府各分管领导协同自治区相关部门,亲自到国家部委对接,争取政策落地。同时成立专门的监督考核小组,争取政策效应最大化。
  
  (三)建设核心产业园区,打造“飞地经济”
  
  借鉴内地省市“飞地经济”成功经验,利用我市在全疆经济实力相对较强,人才聚集和国家级开发区的创新管理能力,积极探索我市与喀什、霍尔果斯及国内发达省市合作发展的“飞地经济”,形成优惠政策叠加,共同开发建设,地区利益“双赢”的良性发展局面。
  
  一是与重庆合作打造产业转型升级新模式。近年来,重庆通过大力实施区域发展战略,以垂直整合产业链的新模式承接产业转移,深化内陆开放高地建设,有力地推进了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多项指标名列全国前茅。对于乌鲁木齐来说,学习借鉴“重庆经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是与深圳合作打造反恐装备制造业新高地。近几年,全球反恐装备市场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率,各种反恐装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造就一个成倍递增的庞大市场。有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反恐市场增速预测将超过11%,到2017年有望达到1700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仅次于美国市场。
  
  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放前沿阵地,也是全国反恐装备制造业发达的城市,如果我市与其合作,设立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依托“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和我市优越的区位优势,支持企业参与全球市场竞争,以中高端反恐应急产品、技术和服务开拓国际市场,形成一批反恐应急物资和生产能力储备基地,在世界反恐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三是与疆内地州市合作。疆内部分地区享有政策优于乌鲁木齐,如喀什、阿拉山口、霍尔果斯等地区依托国家和自治区优惠政策及自身口岸优势,加上兵团政策扶持,其所拥有的“五免五减半”税收政策、贷款资金额度使用政策、金融方面先行先试政策及其它产业扶持、免税额度等政策,兵团也通过地价优惠和全系统土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大规模土地开发,仍然比我市招商引资更具吸引力。乌鲁木齐可与地州合作,利用享有的优惠政策,探索合作开发建设新模式,形成“争抢“为“共赢”的利益共享新机制。
  
  (四)建设国际合作园区
  
  借鉴中新(苏州)工业园、中德(青岛)生态园、中以(常州)国际科技合园建设经验,探索我市与发达国家建设国际合作园。
  
  一是与瑞士等发达国家共同开发冰雪旅游产业。建议抓住成功举办十三冬和迎接2022年冬奥会的重要历史性机遇,抢抓冰雪经济蕴涵的巨大商机,引进瑞士等世界冰雪产业发达国家的企业与机构,共享资源,开发冰雪及衍生产业,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打造世界一流滑雪胜地。
  
  二是与德国(或以色列)合作建设高端产业生态园区。积极探索与德国(或以色列)合作建设高端产业生态园区。将生态园建设成为世界范围内具有广泛示范意义的高端产业生态园区、世界高端生态企业国际化聚集区、世界高端生态技术研发区和宜居生态示范区,创新城市生态建设示范引领作用。
  
  (五)管理模式
  
  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可借鉴重庆两江新区经验,立足精简原则,设置管委会机构,突破体制和行政制约,探索兵地合作发展新模式,联合组建综保区政务中心,推行一站式审批服务,实现机构设置的扁平化,形成行政区、兵团与新区利益共享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