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区域经济研究 >

生态文明视域下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来源:未知 日期:2016-11-07 点击:

  产业结构作为连接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桥梁和纽带,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产业结构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关注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统一的产业结构,本质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文章在对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南省产业结构存在诸多不足,应采取以下路径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推进三次产业结构内部生态化转移;提升产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生态法规建设等。
  
  为应对日益紧迫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彰显了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河南省作为中部人口大省、传统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其生态环境保护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资源需求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将更加艰巨,环保压力将更加突出。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矛盾,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河南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自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河南省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重点围绕水、大气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河南省境内河流水质总体稳定,森林资源保护和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等情况都得到有效控制,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也提升到一定水平。然而河南省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扭而河南省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扭转,大气和水环境接近或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要素需求的增加与环境容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加大。2015年2月发布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显示,河南省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生态文明指数排名中居倒数第3位。
  
  (一)生态文明理念薄弱,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河南省经济总量虽然比较靠前,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表现在产业结构上是资源消耗型产业和重工业比重过高,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大,生态产业发展缓慢。2015年2月发布的《河南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显示,河南省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左右,且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造成第二产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比重过高,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四大行业能源消耗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耗的70%,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仍高于12.9%的全国平均水平。另外,河南省节能减排任务艰巨。2014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公告显示,河南省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物排放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位列第3位、第4位、第4位、第3位,污染物排放强度总体偏高。
  
  (二)城市空气质量较差,农村环境保护水平低
  
  近年来,河南省很多地市出现了连续的雾霾天气,PM2.5居高不下。河南以雾霾为特征的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城市空气质量尤其是省辖市空气质量呈现恶化态势,给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一些城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郑州市时常出现在“中国十大污染城市”之列。河南省塑料薄膜、农药、化肥使用量居高不下,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夏收和秋收时节,秸秆焚烧污染了空气,给环境治理带来较大压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三)地表水污染程度较高,不容忽视
  
  《河南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2014)》显示,河南省地表水水质级别为中度污染,其中,省辖海河流域为重度污染,淮河流域为中度污染,黄河流域为轻度污染。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业生产、产品质量,而且还破坏生态环境,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此外,83个省控河流水质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有37个,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有22个,符合Ⅴ类标准的断面有4个,水质为劣Ⅴ类的断面有20个。与上年相比,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减少1个,Ⅳ类水质断面增加6个,Ⅴ类水质断面减少5个,劣Ⅴ类水质断面持平。总的来看,河南省地表水污染程度较高,地下水污染不容忽视。
  
  (四)矿产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河南省矿产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对全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广大矿区,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普遍,给水土保持、景观地貌造成了严重影响,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进展缓慢。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南省产业结构的不足
  
  近几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从2005年的17.4%下降到2014年的11.9%;第二产业比重在2008年达到最高值后,开始不断下降,但始终稳定在50%以上;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从2005年的30.8%上升到2014年的37.1%(图1) 。
  
  2014 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 11.9 ∶51.0∶37.1,而全国的比例是9.2∶42.7∶48.1。河南省的第一、第二产业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7和8.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总的来看,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这种状况不利于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
  
  (一) 第一产业内部传统农业比重过高,林牧渔业占比较低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但不是农业强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化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内部结构不平衡。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传统农业比重过高,种植业仍偏重于传统种植业,蔬菜、水果、园艺作物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低。2014年,河南省传统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达到 59.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这种失衡的产业结构反映了河南省第一产业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此外,在河南省历年农林牧渔的增加值中,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大,牧业、林业增加值远小于农业增加值,渔业增加值最小,畜牧业虽获得较快发展,但其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较低,说明河南省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失衡较为严重(表1) 。
  
  (二) 第二产业内部工业重型化结构突出,轻工业发育不足,高耗能行业占比较大
  
  第二产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主力,但其内部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偏大,新型工业比重偏低,轻工业发育不足,整个工业仍然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型工业的特征比较明显,这种结构必然造成高消耗、高污染。2014年全省轻工业、重工业之比为34∶66,重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 35.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6个百分点。这种偏重的生产结构必然造成资源消耗量大,破坏生态环境,不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三) 第三产业内部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第三产业规模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模式以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传统服务业会消耗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破坏。
  
  近年来,河南省第三产业总体规模继续扩大,但从河南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行业仍居主导地位。2014年,这三大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38.2%,而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等现代服务业占比为21.08%,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更是发展较慢。现代服务业可以减少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共享和环境保护,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河南省实现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促进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
  
  (一) 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宣传,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生产和消费主体以生态文明理念进行自我规范。只有生态文明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社会才能跳出“重增长、轻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为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引导产业结构向生态化、向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方向发展,当前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公众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在全社会宣传绿色消费观,大力倡导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观,自觉抵制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三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环保教育,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四是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
  
  (二) 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第三产业
  
  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第三产业可极大地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目前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4年服务业占河南省经济比重仅为37.1%,而全国平均水平48.1%。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造成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重视第三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其比重,是未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鉴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现状,河南省应采取多种措施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通过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缓解河南省能源、经济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
  
  (三) 推进三次产业结构内部生态化转移,实现绿色经济发展
  
  1.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种向着健康、环保方向发展的新型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农业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农村资源、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整体良性循环。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河南省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还田,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控制农药化肥使用。发展农牧结合的循环经济,推进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的资源化利用。推进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循环经济发展,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通过水土保持技术的利用、生物肥料的使用,还原土地自然肥力;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提升土地资料利用率。在种植业中,减少传统种植业比重,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林业具有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发展生态经济,必然强调林业的重要战略地位,河南省应加快植树造林步伐,提高生态公益林和天然阔叶林比重,提高林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和地位。
  
  2.推动工业绿色转型,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方向,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一定带动作用,其不仅能突破环境、资源制约,也能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河南省要依靠现有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自主创新、政策扶植等一系列举措,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新增长点。②用高新技术与节能环保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河南省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其发展阶段决定了传统优势产业在河南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将在很长时期占据主导地位。
  
  而河南的煤炭、冶金、钢铁、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由于技术水平不高,产业深加工程度低,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当前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高新技术与节能环保被广泛应用于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不仅能够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延长产业价值链,也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传统产业的内部结构向着生态化进行深度转型。当前伴随着资源、环境成本的提高,企业进行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意愿非常强烈。因此,河南应抓住机遇,立足省情,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一是利用现代科技和新的工艺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优化,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二是实行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绿色生产。
  
  对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传统产业进行强制改造,对无法改造和提升的落后技术和设备坚决淘汰。
  
  3.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服务业。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绿色产业。河南省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旅游基础条件好,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以发展旅游业为突破口,促进旅游业迅速发展。要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弥补传统服务业不足,并能为第一、二产业的生态发展提供支持。
  
  河南省要立足于现有资源,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能耗低、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把金融、物流、休闲旅游、创意经济、会展经济等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大力发展以文娱演出、动漫游戏、广告会展等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做大文化产业规模。
  
  (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生态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不能忽视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作用。高科技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科技的进步、创新和运用,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环境污染的控制、能源消费的下降、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河南需要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在生产、消费、技术、产业等多方面开展以保护资源环境为目的的创新,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防治污染效果好的高新设备。在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的科技攻关方面,建构起政府支持、企业自主、科研机构和高校积极参与的创新体系;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新技术转化,从而促进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河南省生态结构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和经济协调发展。
  
  (五) 加强生态法规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要确保河南省环境不受破坏,生态文明和生态产业更好发展,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一是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河南应在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完善促进资源节约、有效利用和发展生态产业的地方性法规。当前,尤其要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制定有关森林、矿产、水等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注重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方面的立法工作。二是要进一步落实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加强与产业生态化相关的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严格查处各种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同时要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公众和企业环保行为,提高公众和企业环保自觉性。



主页 > 新闻中心 > 区域经济研究 >

生态文明视域下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2016-11-07 来源:未知 点击:

  产业结构作为连接经济增长与环境、资源的桥梁和纽带,与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密切相关。生态文明视域下的产业结构是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关注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统一的产业结构,本质是可持续的产业发展模式。文章在对河南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指出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南省产业结构存在诸多不足,应采取以下路径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推进三次产业结构内部生态化转移;提升产业生态科技创新能力;加强生态法规建设等。
  
  为应对日益紧迫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彰显了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河南省作为中部人口大省、传统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其生态环境保护在全国生态安全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随着河南省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推进,资源需求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将更加艰巨,环保压力将更加突出。如何解决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矛盾,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前河南省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自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以来,河南省各级政府对此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重点围绕水、大气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做了大量工作。目前,河南省境内河流水质总体稳定,森林资源保护和草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等情况都得到有效控制,自然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也提升到一定水平。然而河南省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扭而河南省长期形成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尚未根本扭转,大气和水环境接近或超过环境承载能力,经济社会发展对环境要素需求的增加与环境容量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环境质量改善压力加大。2015年2月发布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ECI2014)》显示,河南省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生态文明指数排名中居倒数第3位。
  
  (一)生态文明理念薄弱,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河南省经济总量虽然比较靠前,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比较薄弱,表现在产业结构上是资源消耗型产业和重工业比重过高,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大,生态产业发展缓慢。2015年2月发布的《河南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显示,河南省能源原材料等资源性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70%左右,且多处于产业链的前端和价值链的低端,造成第二产业特别是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比重过高,钢铁、有色、化工、建材四大行业能源消耗占全部工业能源消耗的70%,全省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仍高于12.9%的全国平均水平。另外,河南省节能减排任务艰巨。2014年全国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考核公告显示,河南省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二氧化硫排放、氮氧化物排放在全国的排名分别位列第3位、第4位、第4位、第3位,污染物排放强度总体偏高。
  
  (二)城市空气质量较差,农村环境保护水平低
  
  近年来,河南省很多地市出现了连续的雾霾天气,PM2.5居高不下。河南以雾霾为特征的重污染天气多发频发,城市空气质量尤其是省辖市空气质量呈现恶化态势,给人们日常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影响。一些城市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浓度严重超标。郑州市时常出现在“中国十大污染城市”之列。河南省塑料薄膜、农药、化肥使用量居高不下,严重污染水体和土壤。夏收和秋收时节,秸秆焚烧污染了空气,给环境治理带来较大压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乡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滞后。
  
  (三)地表水污染程度较高,不容忽视
  
  《河南省环境质量状况公报 (2014)》显示,河南省地表水水质级别为中度污染,其中,省辖海河流域为重度污染,淮河流域为中度污染,黄河流域为轻度污染。水体污染不仅影响工业生产、产品质量,而且还破坏生态环境,直接危害人类健康。
  
  此外,83个省控河流水质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Ⅰ~Ⅲ类标准的断面有37个,符合Ⅳ类标准的断面有22个,符合Ⅴ类标准的断面有4个,水质为劣Ⅴ类的断面有20个。与上年相比,Ⅰ至Ⅲ类水质断面减少1个,Ⅳ类水质断面增加6个,Ⅴ类水质断面减少5个,劣Ⅴ类水质断面持平。总的来看,河南省地表水污染程度较高,地下水污染不容忽视。
  
  (四)矿产开发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没有得到有效控制
  
  河南省矿产资源丰富,但矿产资源的粗放式开发对全省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广大矿区,矿山生态环境破坏和地质灾害普遍,给水土保持、景观地貌造成了严重影响,矿山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进展缓慢。
  
  二、生态文明视域下河南省产业结构的不足
  
  近几年,河南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一产业比重持续下降,从2005年的17.4%下降到2014年的11.9%;第二产业比重在2008年达到最高值后,开始不断下降,但始终稳定在50%以上;第三产业比重稳步提高,从2005年的30.8%上升到2014年的37.1%(图1) 。
  
  2014 年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 11.9 ∶51.0∶37.1,而全国的比例是9.2∶42.7∶48.1。河南省的第一、第二产业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2.7和8.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总的来看,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河南省三次产业结构不尽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产业大而不强,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这种状况不利于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
  
  (一) 第一产业内部传统农业比重过高,林牧渔业占比较低
  
  河南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但不是农业强省,农业现代化水平、产业化水平不高,生产方式落后,内部结构不平衡。从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来看,传统农业比重过高,种植业仍偏重于传统种植业,蔬菜、水果、园艺作物产值占种植业的比重低。2014年,河南省传统农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达到 59.5%,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9个百分点,这种失衡的产业结构反映了河南省第一产业的资源综合利用率不高。此外,在河南省历年农林牧渔的增加值中,农业增加值所占比重最大,牧业、林业增加值远小于农业增加值,渔业增加值最小,畜牧业虽获得较快发展,但其增加值占农林牧渔业的比重较低,说明河南省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失衡较为严重(表1) 。
  
  (二) 第二产业内部工业重型化结构突出,轻工业发育不足,高耗能行业占比较大
  
  第二产业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主力,但其内部结构中重工业比重偏大,新型工业比重偏低,轻工业发育不足,整个工业仍然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资源型工业的特征比较明显,这种结构必然造成高消耗、高污染。2014年全省轻工业、重工业之比为34∶66,重工业占绝对主导地位。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等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 35.3%,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0.6个百分点。这种偏重的生产结构必然造成资源消耗量大,破坏生态环境,不适应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需要。
  
  (三) 第三产业内部传统服务业比重过高,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
  
  第三产业规模和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一个地区经济增长模式以及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传统服务业会消耗资源,给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破坏。
  
  近年来,河南省第三产业总体规模继续扩大,但从河南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等传统行业仍居主导地位。2014年,这三大传统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38.2%,而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探业等现代服务业占比为21.08%,知识密集型的高端服务业更是发展较慢。现代服务业可以减少经济发展中能源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实现资源共享和环境保护,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河南省实现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三、促进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路径
  
  (一) 积极开展生态环境宣传,强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发展理念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生产和消费主体以生态文明理念进行自我规范。只有生态文明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社会才能跳出“重增长、轻发展、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为使生态文明理念深入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领域,引导产业结构向生态化、向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方向发展,当前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公众环保科普宣传,提高全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二是在全社会宣传绿色消费观,大力倡导节约消费和适度消费观,自觉抵制不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三是加强生态环境教育,特别是要加强对青少年的环保教育,将环境保护列入素质教育的内容;四是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培训。
  
  (二) 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比重第三产业
  
  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其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发展第三产业可极大地促进河南省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目前河南省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2014年服务业占河南省经济比重仅为37.1%,而全国平均水平48.1%。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造成能源消耗强度和污染排放强度相对较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重视第三产业发展,不断提高其比重,是未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战略方向。鉴于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现状,河南省应采取多种措施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逐步提高第三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通过调整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缓解河南省能源、经济和环境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河南省生态文明建设。
  
  (三) 推进三次产业结构内部生态化转移,实现绿色经济发展
  
  1.优化农业结构,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一种向着健康、环保方向发展的新型农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生态农业可以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污染,从而实现农村资源、环境与农业生产的整体良性循环。发展生态农业有利于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河南省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小麦、玉米等农作物秸秆还田,减少秸秆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控制农药化肥使用。发展农牧结合的循环经济,推进畜禽粪便等有机肥的资源化利用。推进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农村生态循环经济发展,规范农业投入品使用。推广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通过水土保持技术的利用、生物肥料的使用,还原土地自然肥力;通过提高单位面积生产效率,提升土地资料利用率。在种植业中,减少传统种植业比重,提高优质农产品比重。林业具有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作用,生态文明建设强调发展生态经济,必然强调林业的重要战略地位,河南省应加快植树造林步伐,提高生态公益林和天然阔叶林比重,提高林业在农业中的比重和地位。
  
  2.推动工业绿色转型,促进生态产业发展。
  
  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着产业结构优化的重点方向,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一定带动作用,其不仅能突破环境、资源制约,也能抢占经济发展制高点,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河南省要依靠现有的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信息技术、节能环保、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自主创新、政策扶植等一系列举措,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河南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新增长点。②用高新技术与节能环保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河南省目前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其发展阶段决定了传统优势产业在河南国民经济发展中仍将在很长时期占据主导地位。
  
  而河南的煤炭、冶金、钢铁、化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由于技术水平不高,产业深加工程度低,不仅浪费了大量资源,而且也严重污染了生态环境。当前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高新技术与节能环保被广泛应用于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采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不仅能够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延长产业价值链,也能够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使传统产业的内部结构向着生态化进行深度转型。当前伴随着资源、环境成本的提高,企业进行产品更新和产业升级的意愿非常强烈。因此,河南应抓住机遇,立足省情,加快改造传统产业。一是利用现代科技和新的工艺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优化,提高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二是实行节能减排,推行清洁生产、绿色生产。
  
  对一些高耗能、重污染的传统产业进行强制改造,对无法改造和提升的落后技术和设备坚决淘汰。
  
  3.立足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服务业。旅游业是第三产业中最具活力的绿色产业。河南省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丰富,旅游基础条件好,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以发展旅游业为突破口,促进旅游业迅速发展。要积极推动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现代服务业能够弥补传统服务业不足,并能为第一、二产业的生态发展提供支持。
  
  河南省要立足于现有资源,加快改造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能耗低、附加值高的现代服务业,把金融、物流、休闲旅游、创意经济、会展经济等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点,提高现代服务业比重。大力发展以文娱演出、动漫游戏、广告会展等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做大文化产业规模。
  
  (四)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为实现生态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持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产业结构,不能忽视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生态化转型的作用。高科技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科技的进步、创新和运用,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环境污染的控制、能源消费的下降、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提高、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河南需要积极实施人才战略,培养一批科技领军人物,推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与成果转化体系建设;在生产、消费、技术、产业等多方面开展以保护资源环境为目的的创新,重点开发科技含量高、防治污染效果好的高新设备。在关键技术和重大技术的科技攻关方面,建构起政府支持、企业自主、科研机构和高校积极参与的创新体系;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新技术转化,从而促进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实现河南省生态结构转型升级,生态文明和经济协调发展。
  
  (五) 加强生态法规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和生态产业健康发展
  
  要确保河南省环境不受破坏,生态文明和生态产业更好发展,必须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一是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立法工作。河南应在国家现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完善促进资源节约、有效利用和发展生态产业的地方性法规。当前,尤其要提高立法的针对性,制定有关森林、矿产、水等自然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注重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方面的立法工作。二是要进一步落实现有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制度,加强与产业生态化相关的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能力,严格查处各种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同时要完善监督机制,规范公众和企业环保行为,提高公众和企业环保自觉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