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轮台工业园区全面推动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升级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1-13 点击:次
近年来,轮台工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创新工作举措,全力突破项目建设,加快培植特色主导产业,把推动发展的着力点转移到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的新活力、新动力、新体系和新优势上来,全面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经济发展呈现增速加快、结构优化的良好局面,园区经济逆势上扬,转型发展势头正劲。
结构升级,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按照“一园两区”的发展模式,不断巩固壮大传统产业,加快培育新兴产业,积极构建“163”现代产业体系。红桥、拉依苏两大产业区产业聚集效应凸显,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电煤化工、石油装备制造和技术服务三大板块三足鼎立,石油天然气化工、石油装备制造和技术服务、煤电煤化工、现代能源、纺织产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六大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做大石油天然气产业,依托中石油天然气提取C3+混烃、凯涟捷顺酐等产业基础,积极引入大企业大集团参与下游产品开发利用,建成新疆重要的石油、天然气精细化工生产基地。做强煤电煤化工产业,依托东辰公司100万吨煤制甲醇等项目,加快以煤炭加工为主的产业发展,推进煤制烯烃、芳烃等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打造煤化工产业链条,形成核心竞争力。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和油田工程技术服务业,依托红桥石油服务的现有产业,以发展石油天然气勘探服务为主着力打造全疆一流的石油装备及技术服务产业集群,建成南疆最大的石油装备制造和油田工程技术服务基地。2016年园区完成工业总产值44.61亿元,同比增长5.97%。
强化招商,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为夯实经济发展基础,积极引导龙头企业苦练内功、提档升级,使之成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时带动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努力形成实体经济发展既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生动局面。牢牢抓住招商引资这条“生命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两条腿走路,围绕石油天然气化工、煤电煤化工、石油装备制造和技术服务三大主导产业,大力推进“精准招商、产业招商、补链招商”。充分利用国家级化工行业管理协会、化工信息联合会、各类展会等平台宣传推介轮台优势资源和产业。通过择商选资,不断健全完善产业链条,壮大产业集群,努力打造产业“航母”。2016年,洽谈对接项目80多个,签约项目12个,签约资金46.82亿元,落实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4.55亿元。目前园区入住企业已达149家,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数1家,500强企业3家,2016年新入园企业10家。
创新驱动,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为真正把经济做大做强,园区提出“整合、共享、服务、创新”的发展思路,以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积极发挥政府在公共科技资源供给中的主导作用,充分整合行业龙头骨干企业、科技中介机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各方力量,为企业搭建集“产、学、研”多功能于一体的科技服务平台。借助平台,园区企业得以将现有优势资源串接起来,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目前,园区共建成国家石油和化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自治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巴州轮台石油服务集聚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各1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2家、企业产品技术研发中心2家,企业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研究中心各1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家、自治区两化融合示范企业6家;自治区创新示范企业1家、园区科技创新型企业9家;自治区知识产权试点单位、自治区知识产权贯标试点单位、自治区级双百企业、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各1家;通过质量认证体系企业10家、获得著名商标品牌企业4家;核心工艺技术在国内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企业4家。园区企业累计获得知识产权187项,拥有中级职称人员111名、高级职称人员29名,目前园区获批为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两化”融合试验区,为园区转型升级提供了新活力、新动力、新优势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深化改革,激发跨越发展新活力。面对经济新常态,园区以转变作风,服务企业为核心,逐个分析现有产业、行业和企业,逐条研究现有政策、机制和措施,不断推进园区改革力度,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优势产业的集聚区,加快实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改进完善服务企业制度,推进行政效能提升,打造便捷、高效、透明的政务环境。大力推行“一线工作、一站服务、一次办结”三个一工作法,有效打破部门壁垒;重点项目专人跟踪,全程靠上服务;在项目手续审批过程中“一条龙”办理,形成了“谋划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投产达效一批”的大项目梯次推进格局。不断完善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优化协同发展制度环境,加快协同发展动力转换,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环境。着力抓好煤、电、油、气、运、资金、用工等方面的协调工作,为企业提能达产和生产经营创造外部条件,开展金融机构“下基层、进园区、入企业”活动,多次组织地方6家金融机构深入企业进行实地对接。2.8亿元,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多次对园区化工企业油气资源原料配置、原料价格进行调研摸底,协调州县两级政府、党委与西北局解决企业生产原料问题,努力破解瓶颈制约。落实低电价政策,协助企业申报直供电,为园区企业节约电费530万元,指导企业申报各类科技项目、“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促进新兴技术与工业不断发展融合,扩展企业影响力,有力推动了园区经济转型升级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