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产业经济专家栏 >

以产业结构优化力促海陆经济一体化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7-14 点击: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存在三大发展短板
  
  高端配套服务业发展缓慢。2015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中,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5.1%、42.5%、52.4%。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配套服务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海洋金融服务、海洋物流服务、海洋工程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
  
  产业发展同构化明显。通过计算我国11个沿海省市区的海洋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可以看出,大部分省市区间的产业同构系数值高达0.9以上。这说明海洋产业结构相似度非常高,产业同构化现象十分明显。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加剧各地恶性竞争,加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发展效率低下等问题
  
  海陆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通过计算反映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耦合度指标,发现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系统与陆域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程度较低,协调度也不高。除个别年份、个别地区是高强度耦合外,其余都是中强度耦合。这说明我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程度普遍不高
  
  我国自2012年11月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以来,海洋经济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经济新引擎。但与此同时,海洋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海洋产业同构化程度明显,岸线资源利用率较低,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拉动力不强,海洋经济系统与陆域经济系统耦合度不高。
  
  对此,有必要采取相关应对策略。
  
  集约化——完善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一是创新发展海洋先进制造业。借力“中国制造2025”之东风,对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业、邮轮游艇制造业等制造业植入“智慧基因”。二是提升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现代海洋服务业处在海洋产业链的高端,是现阶段海洋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改造提升滨海旅游、海洋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海洋金融、海洋信息服务等新型海洋服务业。三是培育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海洋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要大力发展海陆产业关联度较高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转型发展海洋现代渔业。居于主导地位的海洋渔业,需要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体化——推动海陆产业要素流动。这具体体现在资源流动、资金循环、技术传播和劳动力转移上。要构建全要素耦合的海陆一体化经济体系,首要的是破解陆海分割、部门分割、区域分割的制度短板,加强海洋行政部门的交流沟通,减少事务的交叉重复,积极推进海洋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对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实现海陆资源开发的统一协调和规划。
  
  高端化——驱动海洋科技创新。要完善海洋科技管理和政策机制,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在海洋科技创新中的行为边界,研究制定海洋科技创新的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和服务清单;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共享”分配机制;要瞄准世界海洋科技前沿,聚焦重大关键性和共性技术,在载人深潜器、深海水下油气生产、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底探测、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养殖生物遗传育种、海水淡化、海洋信息技术、海洋灾害预警与减灾、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要以重大项目为纽带,建设涵盖政、产、学、研、金的海洋科技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协同化——整合区域海洋协作。一是沿海省市区要加强与主要流域经济带的省市合作,实施“通江达海”策略,扩大经济和资源腹地,打通江海大通道,提高国际海运通道保障能力。二是沿海省市区要加强海洋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内陆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三是加强沿海沿江港口分工协作,增强江海、海陆、海空多式联运能力,培育内河集装箱市场发展,加快形成便捷高效的港口、航运信息交换系统。
  
  可持续性——注重海洋资源开发保护。要认识新常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充分认识海洋资源分布特点,合理开发海洋资源;要适应新常态,挖掘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加快海洋资源勘探、测绘和开发可行性论证,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要引领新常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优化海洋资源开发。总之,应该始终坚持在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加强海洋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上海大学副校长徐旭、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陈秋玲


 

主页 > 产业经济专家栏 >

以产业结构优化力促海陆经济一体化

2016-07-14 来源:未知 点击:

       当前我国海洋经济存在三大发展短板
  
  高端配套服务业发展缓慢。2015年,我国海洋产业结构中,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5.1%、42.5%、52.4%。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在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及配套服务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距,海洋金融服务、海洋物流服务、海洋工程技术服务、信息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发展较为缓慢
  
  产业发展同构化明显。通过计算我国11个沿海省市区的海洋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可以看出,大部分省市区间的产业同构系数值高达0.9以上。这说明海洋产业结构相似度非常高,产业同构化现象十分明显。这一问题得不到解决,将加剧各地恶性竞争,加剧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发展效率低下等问题
  
  海陆经济一体化程度不高。通过计算反映海陆经济一体化的耦合度指标,发现我国沿海地区海洋经济系统与陆域经济系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程度较低,协调度也不高。除个别年份、个别地区是高强度耦合外,其余都是中强度耦合。这说明我国沿海地区海陆经济一体化程度普遍不高
  
  我国自2012年11月提出海洋强国战略以来,海洋经济迅猛发展,已经成为沿海地区经济新引擎。但与此同时,海洋经济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海洋产业同构化程度明显,岸线资源利用率较低,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拉动力不强,海洋经济系统与陆域经济系统耦合度不高。
  
  对此,有必要采取相关应对策略。
  
  集约化——完善现代海洋产业新体系。一是创新发展海洋先进制造业。借力“中国制造2025”之东风,对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业、邮轮游艇制造业等制造业植入“智慧基因”。二是提升发展海洋现代服务业。现代海洋服务业处在海洋产业链的高端,是现阶段海洋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在改造提升滨海旅游、海洋运输等传统服务业的同时,大力发展海洋金融、海洋信息服务等新型海洋服务业。三是培育发展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随着海洋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要大力发展海陆产业关联度较高的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四是转型发展海洋现代渔业。居于主导地位的海洋渔业,需要运用先进技术进行改造,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体化——推动海陆产业要素流动。这具体体现在资源流动、资金循环、技术传播和劳动力转移上。要构建全要素耦合的海陆一体化经济体系,首要的是破解陆海分割、部门分割、区域分割的制度短板,加强海洋行政部门的交流沟通,减少事务的交叉重复,积极推进海洋综合管理试点工作,对管理职能进行整合,实现海陆资源开发的统一协调和规划。
  
  高端化——驱动海洋科技创新。要完善海洋科技管理和政策机制,科学界定政府和市场在海洋科技创新中的行为边界,研究制定海洋科技创新的权责清单、负面清单和服务清单;完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利益共享”分配机制;要瞄准世界海洋科技前沿,聚焦重大关键性和共性技术,在载人深潜器、深海水下油气生产、海洋新能源、海洋工程装备、海底探测、海洋生物医药、海水养殖生物遗传育种、海水淡化、海洋信息技术、海洋灾害预警与减灾、海洋生态保护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要以重大项目为纽带,建设涵盖政、产、学、研、金的海洋科技协同创新战略联盟。
  
  协同化——整合区域海洋协作。一是沿海省市区要加强与主要流域经济带的省市合作,实施“通江达海”策略,扩大经济和资源腹地,打通江海大通道,提高国际海运通道保障能力。二是沿海省市区要加强海洋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增强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内陆地区的辐射和带动能力。三是加强沿海沿江港口分工协作,增强江海、海陆、海空多式联运能力,培育内河集装箱市场发展,加快形成便捷高效的港口、航运信息交换系统。
  
  可持续性——注重海洋资源开发保护。要认识新常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充分认识海洋资源分布特点,合理开发海洋资源;要适应新常态,挖掘现有海洋资源开发潜力,加快海洋资源勘探、测绘和开发可行性论证,提高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要引领新常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优化海洋资源开发。总之,应该始终坚持在资源约束和环境承载力的条件下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加强海洋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实现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上海大学副校长徐旭、上海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陈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