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东北振兴提供产业支撑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1-23 点击:次
当前东北地区经济最大的挑战应该是经济地位不断下降,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不断扩大。新中国成立之初,东北地区经济占全国比重较高,到1999年时东三省总产值为8730亿元,超过当时广东省,但是到2014年时,东三省产值加起来低于广东、江苏、山东,
位于全国第四位。从出口看,2003年东北出口总额为210亿,当时山东为277亿,但到2014年,东三省出口总额为705亿,而山东达到1153亿,差距从30%扩大到60%;与江苏比,差距则从当时的3倍扩大到5倍。

一是完善人才机制。虽然东北地区人口数量在下降,但人口红利并没有消失。东三省人口总和约1.09亿,与其他省份相比并不少。要把人口红利转化成人才红利,地方政府应大力吸引人才、利用人才,杭州、深圳、成都等很多地方都出台了很好的政策,东北地区也要抓紧跟上。
二是加快产业转型。除了装备制造业,东北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装备制造业是东北龙头产业,但并不面对大众消费,如果教育、医疗、旅游、健康服务等服务领域能达到全国一流水平,那么发展的潜力是巨大的。东北服务业资源非常丰富,但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找到途径把市场开发出来,不断建设和完善基础设施。
三是加大金融创新。建议修改《银行法》,允许银行和企业相互融通,在这方面地方可以先试先行。对东北地区来说,还要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推动建立碳排放交易所、知识产权交易所。传统金融要寻求新突破,要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数据共享水平,简化审贷流程、缩短放贷时间,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务。
四是走新型工业化之路。传统工业产业要注重节能环保,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并不意味增加投入,而是能够获得更大产出。同时,解决空气、土壤、水污染问题以及能源紧缺问题也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东北装备制造企业要抓住这一机遇,要大力开发节能环保领域技术和设备。
五是要大力推动“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出口少、对外开放不足是东北地区一个劣势,同时我们的装备制造业与国际相比差距也较大,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吸引利用外资,允许外商设立独资企业,助力国内企业实现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我们再进行互联网+,这样企业“走出去”的前景就广阔了。我们的海外市场在哪里?要紧紧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深化与俄罗斯、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现在印度、越南、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发展很快,我们要紧盯这些国家还没有发达起来的装备制造业机遇,不断扩大自己的产业优势。此外,我们的海洋制造也要发展起来,东北在这方面具有非常大的潜力,相信未来一定可以发展得更好。
国家行政学院进修部副主任陈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