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榆林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8-29 点击:

  2022年,榆林高新区真抓实干、接续奋斗,加快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全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3年,榆林高新区将坚持创新引领,实施“1225”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壮大主导产业,精心培育新兴产业,持续强化要素保障,不断跃升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创新策源力、现代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承载力,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勇开新局、再上台阶。
 
  砥砺奋进谋发展,追赶超越谱新篇。作为榆林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2022年,榆林高新区真抓实干、接续奋斗,加快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全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榆林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2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火炬营业收入1280亿元,同比增长11.3%;完成工业总产值586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同比增长8.9%……
 
  这份成绩是榆林高新区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挥洒汗水拼搏的成果。如今,榆林高新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围绕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在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阔步前进,凝心聚力谱写新时代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产业链招商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2022年8月,在西安市举行的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投资贸易洽谈会专场活动“榆林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峰论坛”上,榆林高新区成功签约项目20个,引资额达625.2亿元,其中合同项目5个,引资额61.6亿元;协议项目15个,引资额563.6亿元。
 
  招商引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
 
  2022年,榆林高新区坚持以产业链招商为核心,聚焦高端烯烃新材料、风电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梳理出上下游企业,建立项目清单,制定产业链项目推介手册,谋划储备一批引领性强的产业优质项目,建立与链主型企业的联动招商机制,实施链式精准招商。
 
  同时,榆林高新区广泛利用各类平台招引项目,包括借助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峰论坛”、榆林市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等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先后与上海唯赛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中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签约。
 
  项目引进来,也要留得住。榆林高新区坚持“项目为王”,秉承“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的理念,坚持以产业链招商为核心,采取“一企一策一人”的方式精准帮扶,全力推进入区项目建设。
 
  数据显示,2022年,榆林高新区实现利用外资3650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6.1%;陕西省外到位资金10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2.8%;陕西省内到位资金52.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0.8%;新引进项目23个,引资额688.5亿元;包装策划项目31个,总金额341.6亿元;新开工招商项目13个,完成年度任务12个的108.3%。
 
  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带动榆林高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榆林高新区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基础、政策支持、丰富的应用场景等优势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推进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紧密结合,依托兰石化引进探微日新、咸阳三精、乌江化工、液态二氧化碳增稠剂、洪宇环保、艾克莱特等一批化工新材料项目;依托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4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围绕上海创力集团、沈鼓集团、远景集团、昆明嘉和,引进中德智能电气、SEW减速机、新能源车动力总成、隆基绿能、三峡能源、彩虹集团等企业,已逐渐形成连片发展的产业集群;打造煤机设备制造、风电装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煤化工装备制造、光伏装备制造、环保设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链条”,构建以创新为引领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实做强秦创原平台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月14日,榆林高新区召开以“助力秦创原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工作大会,发布了榆林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线上平台和榆林高新区创新积分企业30强榜单,同时为榆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揭牌,为获评陕西省创新联合体、陕西省榆横能源化工综合中试基地、陕西省新型研发机构称誉的单位授牌。
 
  这次会上还举办了榆横多能中试及示范基地标准化厂房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开工标志着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也标志着榆林高新区在打造“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创新模式中迈出关键步伐。
 
  据悉,榆横多能中试及示范基地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是榆林高新区实现科技成果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是打造立足高新、服务榆林、辐射陕甘宁蒙晋的区域中心级中试基地。该基地目前已引进千吨级乙醇制乙烯中试项目、50万吨/年低碳绿色环氧树脂全产业链及新材料产业园项目、PBS可降解塑料项目等6个中试示范项目,总投资207.56亿元。
 
  这只是榆林高新区助力秦创原平台建设、激发创新活力的一个缩影。榆林高新区坚持以助力“秦创原”建设为核心,高起点谋划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做优创新创业生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实现科技创新工作从“火种”到“火炬”的嬗变,先后获批国家火炬煤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被确定为国家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首批实施单位和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首批试点单位。
 
  2022年,榆林高新区率先出台《榆林高新区助力秦创原平台建设“科学家+工程师”人才团队项目建设方案》,引进“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0个。建设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全力搭建集资源共享、研究与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驱动、综合创新服务“五位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新增陕西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陕西省级中试及示范基地1个、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榆林市级创新平台6个。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培养一支50余人的专业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不断强化技术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高技术、高投入、高标准产业。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水电解制氢装备制造与氢能源综合应用的高科技企业,榆林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围绕氢能产业链,集聚创新要素,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目前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已形成多种规格“水电解制氢(氧)设备”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船舶、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
 
  榆林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红艳说:“作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企业主体,作为榆林市针对氢能产业发展布局的首个项目建设单位,我们深切感受到榆林市委、市政府,榆林高新区对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人才以及新能源产业的高度重视,备感振奋,倍受鼓舞。2023年我们将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创新优势与活力,坚持自主创新,围绕“双碳”目标,在氢能装备创新制造、氢能产业链创新应用、人才引进与培养、平台建设等领域全面升级,推动榆林市传统能源产业向绿色低碳产业转型。”
 
  榆林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是榆林高新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的一个缩影。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榆林高新区不断健全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持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行动,持续加大力度招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围绕企业发展需求配套资源、精准服务,推动企业高速成长,2022年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90家、高新技术企业62家、潜在瞪羚企业2家;全面打造陕西自贸试验区榆林高新区协同创新区,加强平台建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科创服务,全力推动奖补政策落地,近期向符合条件的176企业真金白银兑现奖补资金2235.5万元,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榆林高新区在榆林市率先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通过构建评价体系、搭建系统平台、开展企业评价等工作,对企业创新积分制开展了全面探索。目前,榆林高新区已对全区349家企业完成企业创新积分试点评价,覆盖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瞪羚企业。其中,初创期企业147家、成长期企业102家、稳定期企业100家。
 
  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创新。榆林高新区围绕能源化工、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等产业链,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重点发力打造专业化孵化载体,促进各类双创孵化载体规范运行、良好发展,进一步激发全区创新创业活力;2022年获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颐高榆林高新区科技创新基地)1个,新增入孵企业78户。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榆林高新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聚焦重点产业和“四新经济”领域,精准实施高层次人才平台载体搭建激励政策,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作,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汇聚高新;2022年,引育“陕西省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人、新双创队伍400人;打造“院士之家”,聘请郑晓静、王小云、周卫健3位院士为科技创新顾问和榆林“院士之家”科学家,聘请翁志黔等7位教授为“院士之家”指导专家,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纵深推进全面改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榆林高新区纵深推进全面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依照《榆林高新区管委会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榆林高新区坚持纵深推进园区改革,不断强化考核评比,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格局,更好地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
 
  榆林高新区坚持盘活土地资源提升发展空间,完成了高新区南区土地资源盘活整合方案、收储地价评估,编制、评审了《高新区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行“标准地+承诺制”试点改革,向城投佰盛等5个项目实施供地700多亩。
 
  榆林高新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积极与陕西省1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榆阳区建立协调机制,实现168项“跨区通办”和160项“同城同办”业务;持续优化陕西省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行高新政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5项,推出“两件事一次办”审批模式,简化申报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出台《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程帮办代办制度》,择优选聘10名营商环境观察员,提高自检能力;持续提升“高兴办”服务品牌,主动承接陕西省、榆林市委托的91项行政许可,已签订委托书58项,目前办理各类审批事项共计67件;推进“政务一体化”改造工作,建成投运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服务不打烊。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2022年办件量超38万件以上,群众办事满意度高达99.95%。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榆林高新区实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榆林高新区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对标国内排名前列的国家高新区,实施“1225”发展战略(1个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2个战略定位:榆林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高端化工、装备制造;5个区中园:科技创新、中试示范、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氢能产业),坚定不移壮大主导产业,精心培育新兴产业,持续强化要素保障,不断跃升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创新策源力、现代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承载力,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勇开新局、再上台阶。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榆林高新区: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

2023-08-29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2022年,榆林高新区真抓实干、接续奋斗,加快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全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3年,榆林高新区将坚持创新引领,实施“1225”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壮大主导产业,精心培育新兴产业,持续强化要素保障,不断跃升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创新策源力、现代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承载力,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勇开新局、再上台阶。
 
  砥砺奋进谋发展,追赶超越谱新篇。作为榆林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2022年,榆林高新区真抓实干、接续奋斗,加快能源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全力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创新成果和产业发展紧密对接,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榆林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42亿元,同比增长10.5%;完成火炬营业收入1280亿元,同比增长11.3%;完成工业总产值586亿元,同比增长16%;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同比增长8.9%……
 
  这份成绩是榆林高新区上下撸起袖子加油干、挥洒汗水拼搏的成果。如今,榆林高新区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围绕开展高质量项目推进年、营商环境突破年、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三个年”活动,在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阔步前进,凝心聚力谱写新时代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坚持产业链招商
 
  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2022年8月,在西安市举行的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暨中国东西部合作投资贸易洽谈会专场活动“榆林高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峰论坛”上,榆林高新区成功签约项目20个,引资额达625.2亿元,其中合同项目5个,引资额61.6亿元;协议项目15个,引资额563.6亿元。
 
  招商引资,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更是城市发展的后劲所在。
 
  2022年,榆林高新区坚持以产业链招商为核心,聚焦高端烯烃新材料、风电装备制造等全产业链,梳理出上下游企业,建立项目清单,制定产业链项目推介手册,谋划储备一批引领性强的产业优质项目,建立与链主型企业的联动招商机制,实施链式精准招商。
 
  同时,榆林高新区广泛利用各类平台招引项目,包括借助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高峰论坛”、榆林市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等平台,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先后与上海唯赛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信重工开诚智能装备有限公司、上海创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珠海中水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成功签约。
 
  项目引进来,也要留得住。榆林高新区坚持“项目为王”,秉承“提前介入、跟踪服务”的理念,坚持以产业链招商为核心,采取“一企一策一人”的方式精准帮扶,全力推进入区项目建设。
 
  数据显示,2022年,榆林高新区实现利用外资3650万美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6.1%;陕西省外到位资金108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2.8%;陕西省内到位资金52.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0.8%;新引进项目23个,引资额688.5亿元;包装策划项目31个,总金额341.6亿元;新开工招商项目13个,完成年度任务12个的108.3%。
 
  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带动榆林高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榆林高新区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基础、政策支持、丰富的应用场景等优势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大力推进招大引强与延链补链紧密结合,依托兰石化引进探微日新、咸阳三精、乌江化工、液态二氧化碳增稠剂、洪宇环保、艾克莱特等一批化工新材料项目;依托装备制造产业园一期4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围绕上海创力集团、沈鼓集团、远景集团、昆明嘉和,引进中德智能电气、SEW减速机、新能源车动力总成、隆基绿能、三峡能源、彩虹集团等企业,已逐渐形成连片发展的产业集群;打造煤机设备制造、风电装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煤化工装备制造、光伏装备制造、环保设备制造等“六大产业链条”,构建以创新为引领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做实做强秦创原平台
 
  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2月14日,榆林高新区召开以“助力秦创原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科技创新工作大会,发布了榆林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线上平台和榆林高新区创新积分企业30强榜单,同时为榆林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揭牌,为获评陕西省创新联合体、陕西省榆横能源化工综合中试基地、陕西省新型研发机构称誉的单位授牌。
 
  这次会上还举办了榆横多能中试及示范基地标准化厂房项目开工仪式。该项目开工标志着榆横综合中试及示范基地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也标志着榆林高新区在打造“研发—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创新模式中迈出关键步伐。
 
  据悉,榆横多能中试及示范基地聚焦新能源、新材料、精细化工等领域,是榆林高新区实现科技成果工程化、产品化、产业化的重要平台,是打造立足高新、服务榆林、辐射陕甘宁蒙晋的区域中心级中试基地。该基地目前已引进千吨级乙醇制乙烯中试项目、50万吨/年低碳绿色环氧树脂全产业链及新材料产业园项目、PBS可降解塑料项目等6个中试示范项目,总投资207.56亿元。
 
  这只是榆林高新区助力秦创原平台建设、激发创新活力的一个缩影。榆林高新区坚持以助力“秦创原”建设为核心,高起点谋划高新区科技创新发展,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做优创新创业生态,营造良好创新创业氛围,实现科技创新工作从“火种”到“火炬”的嬗变,先后获批国家火炬煤化工特色产业基地、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被确定为国家高新区科技金融创新服务“十百千万”专项行动首批实施单位和国家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首批试点单位。
 
  2022年,榆林高新区率先出台《榆林高新区助力秦创原平台建设“科学家+工程师”人才团队项目建设方案》,引进“科学家+工程师”队伍30个。建设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全力搭建集资源共享、研究与研发、科技成果转化、人才驱动、综合创新服务“五位一体”的创新服务平台,新增陕西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个、陕西省级中试及示范基地1个、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1个、榆林市级创新平台6个。积极构建市场导向的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培养一支50余人的专业技术转移人才队伍,不断强化技术精准对接,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
 
  氢能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更是高技术、高投入、高标准产业。
 
  作为一家专业从事水电解制氢装备制造与氢能源综合应用的高科技企业,榆林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围绕氢能产业链,集聚创新要素,着力解决关键核心技术,目前累计获得国家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40余项,已形成多种规格“水电解制氢(氧)设备”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冶金、船舶、机械制造、石油化工等行业。
 
  榆林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红艳说:“作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企业主体,作为榆林市针对氢能产业发展布局的首个项目建设单位,我们深切感受到榆林市委、市政府,榆林高新区对科技型企业、创新型人才以及新能源产业的高度重视,备感振奋,倍受鼓舞。2023年我们将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创新优势与活力,坚持自主创新,围绕“双碳”目标,在氢能装备创新制造、氢能产业链创新应用、人才引进与培养、平台建设等领域全面升级,推动榆林市传统能源产业向绿色低碳产业转型。”
 
  榆林华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的探索实践,是榆林高新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企业创新主体培育的一个缩影。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榆林高新区不断健全科技型企业梯队培育机制,持续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行动,持续加大力度招引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围绕企业发展需求配套资源、精准服务,推动企业高速成长,2022年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490家、高新技术企业62家、潜在瞪羚企业2家;全面打造陕西自贸试验区榆林高新区协同创新区,加强平台建设,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完善科创服务,全力推动奖补政策落地,近期向符合条件的176企业真金白银兑现奖补资金2235.5万元,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榆林高新区在榆林市率先开展企业创新积分制,通过构建评价体系、搭建系统平台、开展企业评价等工作,对企业创新积分制开展了全面探索。目前,榆林高新区已对全区349家企业完成企业创新积分试点评价,覆盖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瞪羚企业。其中,初创期企业147家、成长期企业102家、稳定期企业100家。
 
  创新带动创业,创业促进创新。榆林高新区围绕能源化工、数字经济、文化创意、信息技术等产业链,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生态,重点发力打造专业化孵化载体,促进各类双创孵化载体规范运行、良好发展,进一步激发全区创新创业活力;2022年获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颐高榆林高新区科技创新基地)1个,新增入孵企业78户。
 
  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榆林高新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区战略,聚焦重点产业和“四新经济”领域,精准实施高层次人才平台载体搭建激励政策,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工作,大力引进培育高层次人才,吸引更多创新创业人才汇聚高新;2022年,引育“陕西省秦创原引用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5人、新双创队伍400人;打造“院士之家”,聘请郑晓静、王小云、周卫健3位院士为科技创新顾问和榆林“院士之家”科学家,聘请翁志黔等7位教授为“院士之家”指导专家,为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纵深推进全面改革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榆林高新区纵深推进全面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依照《榆林高新区管委会深化人事薪酬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榆林高新区坚持纵深推进园区改革,不断强化考核评比,打破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格局,更好地调动干事创业积极性。
 
  榆林高新区坚持盘活土地资源提升发展空间,完成了高新区南区土地资源盘活整合方案、收储地价评估,编制、评审了《高新区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推行“标准地+承诺制”试点改革,向城投佰盛等5个项目实施供地700多亩。
 
  榆林高新区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工作,积极与陕西省1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榆阳区建立协调机制,实现168项“跨区通办”和160项“同城同办”业务;持续优化陕西省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行高新政务“一件事一次办”事项15项,推出“两件事一次办”审批模式,简化申报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出台《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全程帮办代办制度》,择优选聘10名营商环境观察员,提高自检能力;持续提升“高兴办”服务品牌,主动承接陕西省、榆林市委托的91项行政许可,已签订委托书58项,目前办理各类审批事项共计67件;推进“政务一体化”改造工作,建成投运24小时自助服务区,实现服务不打烊。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2022年办件量超38万件以上,群众办事满意度高达99.95%。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榆林高新区实现“十四五”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榆林高新区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创新引领,对标国内排名前列的国家高新区,实施“1225”发展战略(1个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创新型特色园区;2个战略定位:榆林市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2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高端化工、装备制造;5个区中园:科技创新、中试示范、装备制造、高端化工、氢能产业),坚定不移壮大主导产业,精心培育新兴产业,持续强化要素保障,不断跃升城市能级,全面提升创新策源力、现代产业竞争力和综合承载力,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勇开新局、再上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