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高度关注!2023全国多地都在重点押注特色产业园区!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2-15 点击:

  特色产业园,就是围绕特定产业领域做精做深并形成特色,其显著特点就是特定产业资源的高密集度,有上下游的交易便利、有集成的供应链需求、有流动的人才资源、有接力的技术研发等等,形成了企业经营和产业经营的规模效应。
 
  01上海:特色产业园区是上海园区发展的2.0!
 
  上海以特色产业园区引领集群发展,自2020年起发布了三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空间规模为210平方公里,有力支撑了“3+6”产业体系集群发展。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强调,特色产业园区是上海园区发展的2.0阶段,原来1.0阶段引进了很多好项目,2.0阶段我们更加讲究产业链相关性,以形成产业集群,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前两批特色产业园区2021年营业收入约为2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141亿元/平方公里,高出上海市平均值的70%。围绕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上海今年又推出一批新的特色产业园区。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介绍,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加速园以及试验场,是根据未来产业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形成的未来产业载体布局。其中,先导区主要承担创新策源、产业引领和制度示范功能;加速园主要承担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加速功能;试验场主要承担未来技术和产品应用场景示范功能。未来产业加速园,将依托全市特色产业园区和重点大学科技园,瞄准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加快推动一批未来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目前上海已经发布三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是上海未来产业的核心承载区;还将谋划更多以未来产业为主题的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上海特色产业园区案例:上海张江药谷
 
  上海张江药谷为张江科学城的核心板块,与上海医谷(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在产业链上紧密联系。基地一期占地约1.5平方公里,以国家级科研院所等服务机构和跨国公司产业化项目为主,还有部分创业孵化企业;基地二期占地约1.5平方公里,建设生物医药科技园、研发A区、研发B区等,培育了一大批生物医药瞪羚企业、准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
 
  张江药谷已树立了创新药的“张江品牌”,布局有中科院药物所、国家新药安评中心、张江药物实验室、蛋白质设施等数十家科创基础设施,拥有完善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形成了创新要素密集、创新药成果突出、产业综合实力突出的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张江药谷培育的一类新药上市数量近全国的1/3,张江药企在长三角辐射溢出项目超200个,在全球开展的创新药临床试验项目超50个,2020年跨境技术许可交易量占全国的近30%。
 
  02广东省:将建“万亩千亿”特色产业园!
 
  新年伊始,广东就召开了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强调,2022年广东培育19个特色产业园,两年合计培育38个、覆盖21个地市,主导产业平均贡献度超过60%。接下来广东将实施“大平台”提升行动,积极打造一批“万亩千亿”园区载体。一是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有新作为,瞄准打造新增长极,加快形成高水平的产业承接能力;二是推动主平台建设有新进展,指导各地完善配套政策,建好开发运营平台,加强招商引资,尽早形成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有新成果,深化特色产业园培育,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在珠三角打造一批省产业园,加大批而未供、闲置用地处置力度,推动“双碳”战略在园区落地;四是推动园区管理水平有新提升,加强各类园区监测考核,落实差别化支持政策,优化运营机制,形成有序竞争、比学赶超势头。
 
  接下来,广东各地将聚焦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建设,结合本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强化政策引导、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壮大园区特色产业,擦亮区域产业“金字招牌”,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广东在本次大会上还对19个特色产业园获集体授牌。
 
  广东各个地市也在争创特色产业园区。2月14日,东莞印发《东莞市镇村工业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到2025年,争创3-5家省产业园、特色产业园,培育建设5-10家市级试点工业园、市特色产业园,打造“一镇一园”,推动低效园区改造提升和闲置空间盘活,拉动投资2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投资100亿元以上;力争引进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各类优质企业50家以上,新增规上企业200家以上。
 
  03无锡:全面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园区!
 
  2月14日,无锡市召开“4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新闻发布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锡将坚持以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为主要抓手,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首先,聚力“点上突破”,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市政府即将出台《无锡市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园区走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道路,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要素链深度融合,通过高质量产业空间保障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到2025年,打造50个以上集聚度高、承载力强的特色产业园区。
 
  其次,强化“链上协同”,着力优化项目招引机制。聚焦“465”现代产业和“3010”产业链,全市将实行定向招商、专题招商,构建全市一盘棋、更具战斗力的项目招引机制,制定产业创新地图,为产业链招商提供精准导向,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总部型、龙头型、平台型重大项目以及产业链短板和关键核心项目,不断积聚上下游企业、集中产学研主体、优化产业链生态,推动集群企业由“物理相加”到“化学相融”。
 
  无锡惠山区也把特色专业园区作为发展重点,酝酿出台《惠山区先进制造业特色专业园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了惠山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区”模式。区委书记吴建元强调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功能园区”作为重塑经济地理、优化要素配置的关键一招,机制要优化,规划要先行,格局要放大,贡献要提升,开启存量变革的“园”时代;要强引领、强示范、强支撑,全维度开展数字未来产业的提前布局,全链条补足数字新兴产业上下游缺环,争创更多国家级、省级标准、标杆、标识企业,开启增量崛起的“云”时代;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实力能力、创新资源要素上谋求突破,开启变量突破的“创”时代。
 
  要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重大项目引领、科创项目支撑、链式项目配套补充的项目梯队,以项目引建做大“投资总量”;围绕“三新四强”产业体系,突破性地打造一批旗舰园、专业园、特色园,重点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绿色低碳等产业园建成运营,以特色园区做强“投资载体”;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升资源、资金、资产集中统筹能力,以深化改革提升“投资效能”。
 
  04昆山:将特色专业创新园区作为2023重点全局工作!
 
  2月8日,江苏省昆山市召开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暨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大会,将特色专业创新园区作为全年重点工作。
 
  现场发布了《昆山市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力争到2025年,昆山特色专业创新园区总量达到50个以上,产值超5000亿元。同时,各类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500家、“瞪羚”企业超200家、“独角兽”企业超20家、上市企业超25家,引育创新创业硕博士超2000人。
 
  目前,昆山累计建设、培育特色专业创新园区40家。产业园区历来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创新发展的主引擎,而特色、专业、创新是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昆山将把特色专业创新园区作为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用心谋划、精心布局、悉心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以特色专业创新园区为载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努力实现资源整合聚变、创新提能裂变、产业升级蝶变,为昆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积蓄最大动能、构筑最优生态、提供最强保障。
 
  昆山要求各区镇紧扣特色、专业、创新三个关键词,推动园区从功能单一的生产型载体向功能复合的创新型平台转型,打造主题明确、配套完善、生态优良的高能级创新集聚区。瞄准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从各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出发,按照“一园一品”原则,因地制宜谋划建设特色园区,让自身的优势更优、长板更长。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昆山加快谋划布局一批具有支撑度和引领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增强亩均产出乘数效应,推进落后产能腾退、低效用地盘活、产业用地更新,在“有限”空间里争取“无限”发展;定下时间表、画好路线图、拿出任务单,有序推进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高度关注!2023全国多地都在重点押注特色产业园区!

2023-02-15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特色产业园,就是围绕特定产业领域做精做深并形成特色,其显著特点就是特定产业资源的高密集度,有上下游的交易便利、有集成的供应链需求、有流动的人才资源、有接力的技术研发等等,形成了企业经营和产业经营的规模效应。
 
  01上海:特色产业园区是上海园区发展的2.0!
 
  上海以特色产业园区引领集群发展,自2020年起发布了三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空间规模为210平方公里,有力支撑了“3+6”产业体系集群发展。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强调,特色产业园区是上海园区发展的2.0阶段,原来1.0阶段引进了很多好项目,2.0阶段我们更加讲究产业链相关性,以形成产业集群,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前两批特色产业园区2021年营业收入约为2万亿元,工业总产值超过8000亿元,地均产出达到141亿元/平方公里,高出上海市平均值的70%。围绕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新赛道,上海今年又推出一批新的特色产业园区。
 
  上海市经信委主任吴金城介绍,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加速园以及试验场,是根据未来产业不同领域、不同环节、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形成的未来产业载体布局。其中,先导区主要承担创新策源、产业引领和制度示范功能;加速园主要承担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加速功能;试验场主要承担未来技术和产品应用场景示范功能。未来产业加速园,将依托全市特色产业园区和重点大学科技园,瞄准未来产业细分领域,加快推动一批未来产业技术成果转化。目前上海已经发布三批53个特色产业园区,是上海未来产业的核心承载区;还将谋划更多以未来产业为主题的特色产业园区建设。
 
  上海特色产业园区案例:上海张江药谷
 
  上海张江药谷为张江科学城的核心板块,与上海医谷(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在产业链上紧密联系。基地一期占地约1.5平方公里,以国家级科研院所等服务机构和跨国公司产业化项目为主,还有部分创业孵化企业;基地二期占地约1.5平方公里,建设生物医药科技园、研发A区、研发B区等,培育了一大批生物医药瞪羚企业、准独角兽和独角兽企业。
 
  张江药谷已树立了创新药的“张江品牌”,布局有中科院药物所、国家新药安评中心、张江药物实验室、蛋白质设施等数十家科创基础设施,拥有完善的生物医药创新体系,形成了创新要素密集、创新药成果突出、产业综合实力突出的千亿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张江药谷培育的一类新药上市数量近全国的1/3,张江药企在长三角辐射溢出项目超200个,在全球开展的创新药临床试验项目超50个,2020年跨境技术许可交易量占全国的近30%。
 
  02广东省:将建“万亩千亿”特色产业园!
 
  新年伊始,广东就召开了全省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大会上,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涂高坤强调,2022年广东培育19个特色产业园,两年合计培育38个、覆盖21个地市,主导产业平均贡献度超过60%。接下来广东将实施“大平台”提升行动,积极打造一批“万亩千亿”园区载体。一是推动大型产业集聚区建设有新作为,瞄准打造新增长极,加快形成高水平的产业承接能力;二是推动主平台建设有新进展,指导各地完善配套政策,建好开发运营平台,加强招商引资,尽早形成示范引领作用。三是推动产业园区提质增效有新成果,深化特色产业园培育,推动村镇工业集聚区升级改造,在珠三角打造一批省产业园,加大批而未供、闲置用地处置力度,推动“双碳”战略在园区落地;四是推动园区管理水平有新提升,加强各类园区监测考核,落实差别化支持政策,优化运营机制,形成有序竞争、比学赶超势头。
 
  接下来,广东各地将聚焦战略性产业集群培育建设,结合本地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强化政策引导、整合优势资源,培育壮大园区特色产业,擦亮区域产业“金字招牌”,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广东在本次大会上还对19个特色产业园获集体授牌。
 
  广东各个地市也在争创特色产业园区。2月14日,东莞印发《东莞市镇村工业园提质增效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下称“《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指出,到2025年,争创3-5家省产业园、特色产业园,培育建设5-10家市级试点工业园、市特色产业园,打造“一镇一园”,推动低效园区改造提升和闲置空间盘活,拉动投资200亿元以上,其中工业投资100亿元以上;力争引进链主企业、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各类优质企业50家以上,新增规上企业200家以上。
 
  03无锡:全面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园区!
 
  2月14日,无锡市召开“465”现代产业体系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新闻发布会,强调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无锡将坚持以集群培育和产业强链为主要抓手,持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
 
  首先,聚力“点上突破”,着力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市政府即将出台《无锡市关于加快特色产业园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引导园区走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道路,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要素链深度融合,通过高质量产业空间保障重点产业集群发展。到2025年,打造50个以上集聚度高、承载力强的特色产业园区。
 
  其次,强化“链上协同”,着力优化项目招引机制。聚焦“465”现代产业和“3010”产业链,全市将实行定向招商、专题招商,构建全市一盘棋、更具战斗力的项目招引机制,制定产业创新地图,为产业链招商提供精准导向,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总部型、龙头型、平台型重大项目以及产业链短板和关键核心项目,不断积聚上下游企业、集中产学研主体、优化产业链生态,推动集群企业由“物理相加”到“化学相融”。
 
  无锡惠山区也把特色专业园区作为发展重点,酝酿出台《惠山区先进制造业特色专业园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明确了惠山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园区”模式。区委书记吴建元强调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功能园区”作为重塑经济地理、优化要素配置的关键一招,机制要优化,规划要先行,格局要放大,贡献要提升,开启存量变革的“园”时代;要强引领、强示范、强支撑,全维度开展数字未来产业的提前布局,全链条补足数字新兴产业上下游缺环,争创更多国家级、省级标准、标杆、标识企业,开启增量崛起的“云”时代;坚持科技自立自强,着力强化教育、科技、人才战略支撑,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实力能力、创新资源要素上谋求突破,开启变量突破的“创”时代。
 
  要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构建重大项目引领、科创项目支撑、链式项目配套补充的项目梯队,以项目引建做大“投资总量”;围绕“三新四强”产业体系,突破性地打造一批旗舰园、专业园、特色园,重点推动集成电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绿色低碳等产业园建成运营,以特色园区做强“投资载体”;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提升资源、资金、资产集中统筹能力,以深化改革提升“投资效能”。
 
  04昆山:将特色专业创新园区作为2023重点全局工作!
 
  2月8日,江苏省昆山市召开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暨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大会,将特色专业创新园区作为全年重点工作。
 
  现场发布了《昆山市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力争到2025年,昆山特色专业创新园区总量达到50个以上,产值超5000亿元。同时,各类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将新增高新技术企业超1000家、“专精特新”企业超500家、“瞪羚”企业超200家、“独角兽”企业超20家、上市企业超25家,引育创新创业硕博士超2000人。
 
  目前,昆山累计建设、培育特色专业创新园区40家。产业园区历来是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创新发展的主引擎,而特色、专业、创新是现代化产业园区的发展方向。昆山将把特色专业创新园区作为推动产业创新集群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用心谋划、精心布局、悉心建设,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以特色专业创新园区为载体,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深度融合,努力实现资源整合聚变、创新提能裂变、产业升级蝶变,为昆山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积蓄最大动能、构筑最优生态、提供最强保障。
 
  昆山要求各区镇紧扣特色、专业、创新三个关键词,推动园区从功能单一的生产型载体向功能复合的创新型平台转型,打造主题明确、配套完善、生态优良的高能级创新集聚区。瞄准新兴产业发展方向,从各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区位特点出发,按照“一园一品”原则,因地制宜谋划建设特色园区,让自身的优势更优、长板更长。综合运用财政、税收、土地、金融等政策,昆山加快谋划布局一批具有支撑度和引领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增强亩均产出乘数效应,推进落后产能腾退、低效用地盘活、产业用地更新,在“有限”空间里争取“无限”发展;定下时间表、画好路线图、拿出任务单,有序推进特色专业创新园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