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对标“国家级” 蔡甸经开区增大做强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1-10 点击:

  在武汉锦瑞技术有限公司100亩的国家级“发动机缸盖绿色制造数字化车间”里,一条条高精度的发动机缸盖生产线显示器上闪烁着各种参数,生产线上很少见到作业的工人,但这里却保持着年产50万件发动机缸盖和150万件涡轮增压器壳体的高产出。
 
  这间由企业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率高达86.4%,实现了与沃尔沃、宝马等名车相匹配的“锦瑞造”高端发动机汽缸盖批量化、高精密生产。
 
  从2015年试生产,到2017年实现年销售产值3亿元,锦瑞实现了大幅增长,2018年目标产值力争达到4亿元。
 
  在蔡甸经济开发区,像锦瑞这样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2018年蔡甸经济开发区新建、续建14条总长30公里的主次干道,完成重点片区场平1.2万亩。
 
  建成福兴、龙王庙还建社区40万平方米。星光小学投入使用,沌口实验小学主体工程封顶。科学编制“常福之星”规划。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
 
  深入开展“项目开工建设竞赛年”活动,全年举办项目集中开工活动9场,开工招商引资项目38个。新锐合金等30个制造业项目启动建设,博格华纳等24个制造业项目建成完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蔡甸经济开发区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等支柱产业。
 
  蔡甸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成绩得益于蔡甸区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动摇。
 
  近年来,蔡甸区推进省级开发区和省级经济发达镇(奓山街)融合发展的改革,实现开发区、奓山街一体化发展,省级蔡甸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由61平方公里,拓展到123.74平方公里,规划面积由原来31平方公里,拓展到61平方公里,新拓展3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
 
  作为武汉市工业倍增发展的主战场之一,蔡甸经济开发区提出对标国家级开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优化营商软环境,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开工,打造具有特色的先进产业集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代产业园布局“一核两轴四区”
 
  推动传统优势企业
 
 
  蔡甸经济开发区聘请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高标准编制《蔡甸经济开发区“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和《中国·武汉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规划》。
 
  规划明确了蔡甸经济开发区未来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确定了现代产业园布局在蔡甸经济开发区工业倍增区核心区规划范围,总规划面积约24平方公里。
 
  现代产业园将着力打造“一核两轴四区”,其中,“一核”指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创新研发区;“两轴”指东西方向横向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聚轴,南北方向纵向打造现代化、多元化综合性商务轴;“四区”是指高端智能装备片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片区、高端海工装备片区、智能工厂与数字车间示范片区。
 
  蔡甸经开区紧紧围绕新编制的产业规划,推动园区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以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传统优势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推广工业机器人应用,重点实施一批“机器换人”项目;全面掌握园区闲置用地和低效土地情况,针对性制定处置方案,探索实施退出机 制,大力引进具有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园区开发商,实现“腾笼换鸟”。
 
  紧盯世界及国内500强大型企业
 
  招商引资“增质”
 
  打造先进产业集群
 
  坚持招大引强,招商引资增质,以此打造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集群。
 
  蔡甸经济开发区以招商引资为一号工程,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 围绕产业招商。结合新编制的产业规划和“新两园”建设,依托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智能装备、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重点引进一批与现有产业相关联的核心部件生产企业和智能制造龙头企业,打造引领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智能制造产业园。
 
  二 运用平台招商。在充分运用好现有招商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掘新的招商平台和平台招商模式,寻找有实力、有资源、有队伍的第三方公司,充分利用平台公司招商资源,引进优质企业
 
  三 精准招商。利用好存量企业所参与的各类商会等社会企业家组织等平台,深入首都功能区及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开发区招商专题推介会,宣传推介蔡甸和蔡甸经济开发区,力争引进一批首都功能区及沿海地区功能转移企业落户。
 
  四 实行以商招商。进一步优化对现有入区企业的服务,通过良好的软环境,吸引一批现有入区企业的上下游关联企业落户。
 
  目前,园区现已集聚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12家,还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即将落户。下一步,开发区将严格执行项目准入标准,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大型企业,确保引进项目质量,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确保当年签约、当年供地、当年开工项目10个以上,打造先进产业集群,快速推动开发区产业提档升级。
 
  提升开发区功能品质和承载能力
 
  今年政府投资
 
  续建新建项目41个
 
  蔡甸区大力推进蔡甸经济开发区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开发区功能品质和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十三五政府投资项目库,坚持高标准建设,打造优质精品工程,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促进园区基础设施、功能区块提质、提效、提速,力争在3年至5年,基本完成园区的整体建设。
 
  2019年续建、新建政府投资项目达41个。完成常北大道、福北一路等4个道排工程,加快实施常欢大道西延伸段、常禄大道西延伸段等18个道排工程。完成物流园等片区场平8000亩。实施200万平方米还建社区建设,力争40万平方米千子山还建社区建成交付。积极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实施。建成沌口实验小学,启动建设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实施沌口和奓山集镇污水管网工程,新建污水提升泵站2座,同步推进水、电、气、讯等基础配套设施。
 
  加快推进“常福之星”建设,打造以“青年城—经开智谷”为核心的集创新、研发、孵化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新区,提速园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
 
  紧盯实体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
 
  项目落地开工
 
  2019年,蔡甸经济开发区将紧盯实体经济,发挥项目引擎拉动作用,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重要领域提升行动,完善招商项目落地机制,力促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全面推广武汉市优化审批服务十条具体措施,推进重点项目容缺审批、工业项目先建后验,实现制造业项目边报地边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落实“1+3+1”帮服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程优质高效的代办、协办、帮办服务。
 
  进一步深入推进省级开发区和省级发达镇一体化改革,结合“放管服”行政体制改革,探索相关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进一步做到简政放权;进一步明晰“七大办”“五大中心”和“四大分局”的职能职责,抓好责任落实,形成权责一致、运转协调、便民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扩大事权范围,完善管理功能,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人员组合更加合理,进一步调动现有人员工作积极性,形成“建设比速度、赶超比业绩、工作比智慧、敬业比奉献”的干事创业新常态。
 
  确保已供地的龙山汽配、三环电器等32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开工的航天电工、伟巴斯特、长华长源二期等28个项目建成投产,保障全年投产、在建、新开工项目达到70个以上。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对标“国家级” 蔡甸经开区增大做强

2019-01-10 来源:未知 点击:

  在武汉锦瑞技术有限公司100亩的国家级“发动机缸盖绿色制造数字化车间”里,一条条高精度的发动机缸盖生产线显示器上闪烁着各种参数,生产线上很少见到作业的工人,但这里却保持着年产50万件发动机缸盖和150万件涡轮增压器壳体的高产出。
 
  这间由企业自主研发的数字化车间智能化率高达86.4%,实现了与沃尔沃、宝马等名车相匹配的“锦瑞造”高端发动机汽缸盖批量化、高精密生产。
 
  从2015年试生产,到2017年实现年销售产值3亿元,锦瑞实现了大幅增长,2018年目标产值力争达到4亿元。
 
  在蔡甸经济开发区,像锦瑞这样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三分之一。
 
  2018年蔡甸经济开发区新建、续建14条总长30公里的主次干道,完成重点片区场平1.2万亩。
 
  建成福兴、龙王庙还建社区40万平方米。星光小学投入使用,沌口实验小学主体工程封顶。科学编制“常福之星”规划。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
 
  深入开展“项目开工建设竞赛年”活动,全年举办项目集中开工活动9场,开工招商引资项目38个。新锐合金等30个制造业项目启动建设,博格华纳等24个制造业项目建成完工。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淀,蔡甸经济开发区已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等支柱产业。
 
  蔡甸经济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成绩得益于蔡甸区坚持工业强区战略,不断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战略不动摇。
 
  近年来,蔡甸区推进省级开发区和省级经济发达镇(奓山街)融合发展的改革,实现开发区、奓山街一体化发展,省级蔡甸经济开发区版图面积由61平方公里,拓展到123.74平方公里,规划面积由原来31平方公里,拓展到61平方公里,新拓展30平方公里发展空间。
 
  作为武汉市工业倍增发展的主战场之一,蔡甸经济开发区提出对标国家级开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提升园区承载力,优化营商软环境,加快推进项目落地开工,打造具有特色的先进产业集群,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现代产业园布局“一核两轴四区”
 
  推动传统优势企业
 
 
  蔡甸经济开发区聘请工信部赛迪研究院,高标准编制《蔡甸经济开发区“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和《中国·武汉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规划》。
 
  规划明确了蔡甸经济开发区未来的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确定了现代产业园布局在蔡甸经济开发区工业倍增区核心区规划范围,总规划面积约24平方公里。
 
  现代产业园将着力打造“一核两轴四区”,其中,“一核”指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创新研发区;“两轴”指东西方向横向打造高端装备产业集聚轴,南北方向纵向打造现代化、多元化综合性商务轴;“四区”是指高端智能装备片区、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片区、高端海工装备片区、智能工厂与数字车间示范片区。
 
  蔡甸经开区紧紧围绕新编制的产业规划,推动园区产业发展质量提升,以此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推动传统优势企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零土地”技术改造,推广工业机器人应用,重点实施一批“机器换人”项目;全面掌握园区闲置用地和低效土地情况,针对性制定处置方案,探索实施退出机 制,大力引进具有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园区开发商,实现“腾笼换鸟”。
 
  紧盯世界及国内500强大型企业
 
  招商引资“增质”
 
  打造先进产业集群
 
  坚持招大引强,招商引资增质,以此打造先进制造业的产业集群。
 
  蔡甸经济开发区以招商引资为一号工程,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 围绕产业招商。结合新编制的产业规划和“新两园”建设,依托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智能装备、现代物流、生物医药等主导产业,重点引进一批与现有产业相关联的核心部件生产企业和智能制造龙头企业,打造引领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智能制造产业园。
 
  二 运用平台招商。在充分运用好现有招商平台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掘新的招商平台和平台招商模式,寻找有实力、有资源、有队伍的第三方公司,充分利用平台公司招商资源,引进优质企业
 
  三 精准招商。利用好存量企业所参与的各类商会等社会企业家组织等平台,深入首都功能区及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开发区招商专题推介会,宣传推介蔡甸和蔡甸经济开发区,力争引进一批首都功能区及沿海地区功能转移企业落户。
 
  四 实行以商招商。进一步优化对现有入区企业的服务,通过良好的软环境,吸引一批现有入区企业的上下游关联企业落户。
 
  目前,园区现已集聚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12家,还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即将落户。下一步,开发区将严格执行项目准入标准,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等大型企业,确保引进项目质量,力争新引进亿元以上项目30个,确保当年签约、当年供地、当年开工项目10个以上,打造先进产业集群,快速推动开发区产业提档升级。
 
  提升开发区功能品质和承载能力
 
  今年政府投资
 
  续建新建项目41个
 
  蔡甸区大力推进蔡甸经济开发区一体化发展,全面提升开发区功能品质和承载能力。进一步优化十三五政府投资项目库,坚持高标准建设,打造优质精品工程,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促进园区基础设施、功能区块提质、提效、提速,力争在3年至5年,基本完成园区的整体建设。
 
  2019年续建、新建政府投资项目达41个。完成常北大道、福北一路等4个道排工程,加快实施常欢大道西延伸段、常禄大道西延伸段等18个道排工程。完成物流园等片区场平8000亩。实施200万平方米还建社区建设,力争40万平方米千子山还建社区建成交付。积极推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实施。建成沌口实验小学,启动建设开发区九年一贯制学校。实施沌口和奓山集镇污水管网工程,新建污水提升泵站2座,同步推进水、电、气、讯等基础配套设施。
 
  加快推进“常福之星”建设,打造以“青年城—经开智谷”为核心的集创新、研发、孵化于一体的产城融合示范新区,提速园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综合配套设施建设。
 
  紧盯实体经济发展
 
  加快推进
 
  项目落地开工
 
  2019年,蔡甸经济开发区将紧盯实体经济,发挥项目引擎拉动作用,深入开展营商环境重要领域提升行动,完善招商项目落地机制,力促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全面推广武汉市优化审批服务十条具体措施,推进重点项目容缺审批、工业项目先建后验,实现制造业项目边报地边审批,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落实“1+3+1”帮服体系,为企业提供全程优质高效的代办、协办、帮办服务。
 
  进一步深入推进省级开发区和省级发达镇一体化改革,结合“放管服”行政体制改革,探索相关行政审批权限下放,进一步做到简政放权;进一步明晰“七大办”“五大中心”和“四大分局”的职能职责,抓好责任落实,形成权责一致、运转协调、便民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通过扩大事权范围,完善管理功能,管理职能进一步强化,人员组合更加合理,进一步调动现有人员工作积极性,形成“建设比速度、赶超比业绩、工作比智慧、敬业比奉献”的干事创业新常态。
 
  确保已供地的龙山汽配、三环电器等32个项目开工建设,新开工的航天电工、伟巴斯特、长华长源二期等28个项目建成投产,保障全年投产、在建、新开工项目达到70个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