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力打造嘉兴“智慧经济核心增长极”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2-17 点击:

  过去5年,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做大经济总量、优化发展质量、提高民生水平,已成为嘉兴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开发区“产业发展主支撑”、“城市建设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的战略功能正在加快形成和强化。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力打造嘉兴“智慧经济核心增长极”
 
  接下来5年,开发区将以何等新谋划引领经济新常态?在市委常委,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党工委书记何炳荣看来,深入实施“产业立区”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好全省外资集聚地,促开放与创新融合、创新与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5年后,一座用“产城一体”理念打造的,拥有现代化城市形态、高端化城市业态、特色化城市文化和优美化城市生态的产业之城、品质之城、宜居之城将阔步走来。
  
  充分自信来源于现实的有力支撑。作为典型的城市型开发区,开发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区传统产业加快“凤凰涅槃”,先进制造业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现代服务业加速集聚……形成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步、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同步、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发展同步的和谐格局。
  
  满满自信还来自于主动拥抱互联网的智慧动能。今年,嘉兴被确立为全国三线城市中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杆市,将打造“一核一城多功能区”的空间布局,作为“多功能区”中的嘉兴国际商务区、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将分别定位为智慧物流产业服务基地、全国重要的智慧产业创新基地、国内智能制造示范园区的打造,加快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
  
  “未来,‘2+2.5+3’三大引擎模式,将引领开发区实现产业发展的新跨越。而‘互联网+’提供的发展机遇,是我们能否跨越式进入网络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管委会主任陈利众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动拥抱互联网,将自身发展规划纳入整体产业转型大局,让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更多“叠加效应”, 才能与这个时代共生共赢。
  
  嘉兴国际商务区
  
  ——筑起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概况:2010年1月,嘉兴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决定依托沪杭高铁,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的嘉兴国际商务区,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
  
  目标:打造成为嘉兴乃至全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窗口和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
  
  无论是坐高铁出嘉兴南站,还是驾车出乍嘉苏高速南湖出口,走在商务大道、纺工路、南湖大道一路向北,两侧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这片热土属于嘉兴国际商务区。
  
  近年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每年增速近20%,占全区税收的30%以上,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尤其是国际商务区,5年多的厚积薄发,现代服务业崭露锋芒。
  
  “国际商务区的建设为我们利用人才、物流、信息、资金等相对集中的优势,加快服务业升级换代提供了机遇。”何炳荣说,这里打造的是物流枢纽、金融高地、总部经济、综合商贸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物联网等产业。
  
  从国际商务区诞生的那一刻起,全区上下便全力以赴、只争朝夕,完善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抓紧抓好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速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仅仅5年的时间,国际商务区的美好画卷已经徐徐在世人眼前展开。
  
  国际商务区拥有与生俱来的地理区位优势,区域内多条城际铁路与高速铁路线路汇聚。这块未来嘉兴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嘉兴南部的重要门户、嘉兴市区的新交通枢纽。“高起点、高品质、大手笔的配套规划,将致力于构建更为成熟的‘产业+交通’双驱动的国际化商务引擎。”国际商务区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这5年来,国际商务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一年强似一年,已累计完成投资130多亿元,安排建设政府投资项目150余个。
  
  总里程55公里的38条道路、60座桥梁,初步形成了“五纵五横”的主干道框架;累计完成拆迁农户2700多户,完成拆迁面积近160万平方米,大征迁的实施极好地破解了土地要素的瓶颈制约;总建筑面积达190万平方米的高端安置房拔地而起,学校、菜场、社区服务、文体设施等区域民生实力全面升级……
  
  正所谓“好女不愁嫁”。国际商务区始终坚持“产业兴城”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这里的现代服务业风光无限。迄今共引进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20多个,总投资达500亿元,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其中,位于高铁南站两侧的阿里巴巴菜鸟网络项目和北大青鸟上海自贸区嘉兴服务中心项目“比翼双飞”。前者作为阿里巴巴公司“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全国重点布局项目之一,总占地1300亩,建成后将运营天猫商超华东地区旗舰店、新型物流仓储等业态;后者主要承接上海自贸区商贸、金融产业及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经验,实现嘉兴与上海自贸区的紧密互动,总投资达110亿元。
  
  旨在打造成为长三角小型版“陆家嘴金融城”的嘉兴国际金融广场,是我市重要的金融产业集聚新平台。总面积达15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18幢高层建筑的嘉兴国际金融广场,定位为区域性金融CBD、金融机构集聚地、企业总部区。目前,一期5幢高楼正在建设中,却已引进项目近30个。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为进一步增强我市金融产业活力、提升金融综合能力和辐射力、促进我市金融产业大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此外,总投资60亿元的嘉兴万达广场,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创下了三天开业50万人潮的纪录,成为全市商业的绝对亮点;总投资61亿元的台昇国际广场,涵盖五星级国际知名酒店、国际品牌购物街区、台湾精品商店街等高档商贸业,也正在加速推进……
  
  招商引资、产业兴城,国际商务区已显蓬勃之势。
  
  如今的国际商务区,路网通、高楼起,绿色铺陈。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发展软实力不断实现新提升。与杭州师范大学合作举办杭师大附属嘉兴经开实验小学,引进北大青鸟文教集团建设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美国哥伦比亚太平洋管理集团投资建设三甲综合性国际医院……
  
  “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上台阶”,国际商务区与高铁同行、与沪杭同城、与世界接轨,将成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业的领军板块、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
  
  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
  
  ——注入转型发展“智慧动力”

  
  概况: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2010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是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2.5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园区地处市中心城区西南面,东南到嘉杭路、西到三环西路、北到桐乡大道,占地面积约3.23平方公里。
  
  目标:打造智慧产业聚落,力求在5到10年间,建成长三角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要配套基地,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产业创新基地。
  
  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融合中衍生的“2.5产业”,其典型特征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进“2.5产业”的智慧化发展,是嘉兴智慧城市、智慧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作为我市2.5产业的典范之作,日前成功入围首批市级新经济园。
  
  “智慧产业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产业,如果能打造成新的引擎,未来将有力支撑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何炳荣说,围绕“新经济、新模式、新产业”主题,开发区对智慧产业创新园建设运营创新模式与新经济发展进行富有建设性的探索和前瞻性的思考。
  
  漫步在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水和绿是这里的灵气所在,园区在规划风格上凸显江南水乡文化特色。据悉,该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0万平方米,分四期建设,分为产业培育区、产业发展区、教育培训区、综合商务区、生活配套区等功能区。
  
  其中,一期项目占地156亩,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7亿元,包括智慧大厦、产业用房、人才公寓等,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二期项目占地206亩,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已开工,2016年陆续投入使用。目前,园区内配套道路、绿化景观及水环境项目正在同步建设,一个集生态、景观、人文于一体的智慧园区已初具形象。
  
  园区在产业定位上重点围绕智慧产业和信息经济,重点引进智慧应用研发、智慧装备制造研发、软件研发和服务外包产业;积极引进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主的互联网经济和新型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积极引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成长性快、产值和税收等经济效益较高的智慧产业项目。
  
  今年,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成功引进了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光弘电子项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雄伟科技项目、巨人商学院嘉兴分院项目等一批具有带动性、引领性的好项目,25家新企业入驻。截至目前,园区共吸引世界500强企业甲骨文服务外包及人才实训项目、中航集团智慧城市项目、北斗车载导航云计算数据中心等70多个国内外知名企业项目入驻。
  
  在运作模式上,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也积极探索,与有实力、有品牌、有资源的专业机构和平台在招商和管理上进行合作,加速产业和人才的集聚,提升园区形象。目前园区与杭州向上公司进行合作招商,共同运营“互联网+创业空间”项目;同时还与中建一局、杉杉集团等洽谈PPP合作开发模式。
  
  一年来,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顺利通过市文化产业基地验收工作,并积极创建浙江省特色小镇、市新经济园、市两创基地等。“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将把开发区科技、人才、文化、政府服务的比较优势放大。”据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入围市级新经济园后,园区在土地要素、金融服务、减免规费、贴息补助等方面将获得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
  
  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的建设正着力推进开发区由“制造”向“智造”转变,迈出其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的坚定一步。“通过打造一条‘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完整创业创新孵化链条,开发区欲借主动拥抱互联网,让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更多‘叠加效应’,实现产业的‘弯道超车’。”陈利众表示。
  
  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
  
  ——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概况: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今年8月正式成立,是浙江省目前唯一与德国合作的产业平台。规划面积4.04平方公里,东至八字桥路、南至机场路(规划)、西至长云路(规划)、北至桐乡大道。重点发展高端(精密)机械设备制造、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先进制造业。
  
  目标: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信息化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三融合”,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中德两国双赢合作示范区”、“浙江智能制造的推广区”、“嘉兴绿色发展样板区”。
  
  开发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中国制造2025”规划,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大平台。“这些年的经验,再综合时代背景和国家战略,都让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在开发区不仅不能缺位,而且大有可为。”何炳荣表示,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的先进制造业将成为开发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关键力量。
  
  中国企业要迎接“工业4.0”智能制造和“中国制造2025”,德国是这一创新蓝图中相关技术领域的领先国家,尤其在高科技和环境友好型产品与服务方面的优势地位明显。德国同样也是嘉兴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我市已引进巴斯夫、克劳斯玛菲、海拉灯具等近百家德国企业。
  
  去年以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区顺应中德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趋势,借力“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的东风,积极谋划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载体,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从构想走向现实。
  
  据了解,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规划布局了三大先进制造业功能区和一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即高端(精密)机械设备制造功能区、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功能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功能区和综合服务功能区。依托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的建设,开发区将迈入通过互联网工具整合制造业的新时代。
  
  前不久,园区重要配套设施万国路(320国道—嘉桐大道段)正式通车,万国路跨杭州塘大桥也启动建设。目前,该园区各项规划已经完成编制;“两横一纵”路网正加紧推进;30万平方米为德国(欧洲)企业定制的标准厂房正在规划。
  
  招商引资工作同步推进。开发区今年已3次赴德国举办了多个专场推介活动。德国香精香料项目、德国新材料项目、德国汽车天窗项目等10个项目近期有望成功签约。同时,在国内也多次对接知名德资企业、中介机构、商会协会,多渠道获取项目信息,提升园区的知名度。
  
  “目前,园区招商形式多样,包括生产企业、中国区域总部企业、生产工厂与中国区域总部一步到位企业、第三方投资二次招商多种模式。”陈利众发出诚挚邀请,只要企业符合产业规划、符合今后发展趋势、符合项目准入门槛,欢迎到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落户。
  
  如今,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正驶入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快速度推进的快车道。到2017年,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约500亩启动区将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园区计划累计引进德资企业(含欧美企业)制造业项目不少于10个,总投资不低于50亿元;到2020年,园区一期基本开发完成,已投产的德资企业(含欧美企业)达1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初步形成高端(精密)机械设备、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3+1”产业格局;到2025年,园区入驻企业5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亩均税收超40万元,园区经济总量、质量效益显著提升。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力打造嘉兴“智慧经济核心增长极”

2015-12-17 来源:未知 点击:

  过去5年,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做大经济总量、优化发展质量、提高民生水平,已成为嘉兴经济的核心增长极。开发区“产业发展主支撑”、“城市建设主引擎”、“改革开放主阵地”的战略功能正在加快形成和强化。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力打造嘉兴“智慧经济核心增长极”
 
  接下来5年,开发区将以何等新谋划引领经济新常态?在市委常委,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党工委书记何炳荣看来,深入实施“产业立区”发展战略,全力打造好全省外资集聚地,促开放与创新融合、创新与产业融合、产业与城市融合。5年后,一座用“产城一体”理念打造的,拥有现代化城市形态、高端化城市业态、特色化城市文化和优美化城市生态的产业之城、品质之城、宜居之城将阔步走来。
  
  充分自信来源于现实的有力支撑。作为典型的城市型开发区,开发区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全区传统产业加快“凤凰涅槃”,先进制造业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现代服务业加速集聚……形成了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步、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同步、经济建设与生态文明发展同步的和谐格局。
  
  满满自信还来自于主动拥抱互联网的智慧动能。今年,嘉兴被确立为全国三线城市中的“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标杆市,将打造“一核一城多功能区”的空间布局,作为“多功能区”中的嘉兴国际商务区、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将分别定位为智慧物流产业服务基地、全国重要的智慧产业创新基地、国内智能制造示范园区的打造,加快产业集聚和创新发展。
  
  “未来,‘2+2.5+3’三大引擎模式,将引领开发区实现产业发展的新跨越。而‘互联网+’提供的发展机遇,是我们能否跨越式进入网络化产业发展的关键。”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嘉兴国际商务区管委会主任陈利众认为,在这样的背景下,主动拥抱互联网,将自身发展规划纳入整体产业转型大局,让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更多“叠加效应”, 才能与这个时代共生共赢。
  
  嘉兴国际商务区
  
  ——筑起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概况:2010年1月,嘉兴市委、市政府做出重大战略部署,决定依托沪杭高铁,规划建设40平方公里的嘉兴国际商务区,与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合署。
  
  目标:打造成为嘉兴乃至全省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的窗口和重要的区域性国际商务中心。
  
  无论是坐高铁出嘉兴南站,还是驾车出乍嘉苏高速南湖出口,走在商务大道、纺工路、南湖大道一路向北,两侧都是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这片热土属于嘉兴国际商务区。
  
  近年来,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把现代服务业打造成为全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每年增速近20%,占全区税收的30%以上,现代服务业产业集聚效应初步显现。尤其是国际商务区,5年多的厚积薄发,现代服务业崭露锋芒。
  
  “国际商务区的建设为我们利用人才、物流、信息、资金等相对集中的优势,加快服务业升级换代提供了机遇。”何炳荣说,这里打造的是物流枢纽、金融高地、总部经济、综合商贸区,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研发设计、电子商务、物联网等产业。
  
  从国际商务区诞生的那一刻起,全区上下便全力以赴、只争朝夕,完善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抓紧抓好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加速把“规划图”变成“施工图”。仅仅5年的时间,国际商务区的美好画卷已经徐徐在世人眼前展开。
  
  国际商务区拥有与生俱来的地理区位优势,区域内多条城际铁路与高速铁路线路汇聚。这块未来嘉兴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是嘉兴南部的重要门户、嘉兴市区的新交通枢纽。“高起点、高品质、大手笔的配套规划,将致力于构建更为成熟的‘产业+交通’双驱动的国际化商务引擎。”国际商务区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说,这5年来,国际商务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度一年强似一年,已累计完成投资130多亿元,安排建设政府投资项目150余个。
  
  总里程55公里的38条道路、60座桥梁,初步形成了“五纵五横”的主干道框架;累计完成拆迁农户2700多户,完成拆迁面积近160万平方米,大征迁的实施极好地破解了土地要素的瓶颈制约;总建筑面积达190万平方米的高端安置房拔地而起,学校、菜场、社区服务、文体设施等区域民生实力全面升级……
  
  正所谓“好女不愁嫁”。国际商务区始终坚持“产业兴城”的发展理念,不断优化投资环境,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这里的现代服务业风光无限。迄今共引进重大现代服务业项目20多个,总投资达500亿元,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
  
  其中,位于高铁南站两侧的阿里巴巴菜鸟网络项目和北大青鸟上海自贸区嘉兴服务中心项目“比翼双飞”。前者作为阿里巴巴公司“中国智能物流骨干网”全国重点布局项目之一,总占地1300亩,建成后将运营天猫商超华东地区旗舰店、新型物流仓储等业态;后者主要承接上海自贸区商贸、金融产业及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经验,实现嘉兴与上海自贸区的紧密互动,总投资达110亿元。
  
  旨在打造成为长三角小型版“陆家嘴金融城”的嘉兴国际金融广场,是我市重要的金融产业集聚新平台。总面积达158万平方米、规划建设18幢高层建筑的嘉兴国际金融广场,定位为区域性金融CBD、金融机构集聚地、企业总部区。目前,一期5幢高楼正在建设中,却已引进项目近30个。在不久的将来,这里将为进一步增强我市金融产业活力、提升金融综合能力和辐射力、促进我市金融产业大发展提供充足的空间。
  
  此外,总投资60亿元的嘉兴万达广场,集文化、休闲、娱乐于一体,创下了三天开业50万人潮的纪录,成为全市商业的绝对亮点;总投资61亿元的台昇国际广场,涵盖五星级国际知名酒店、国际品牌购物街区、台湾精品商店街等高档商贸业,也正在加速推进……
  
  招商引资、产业兴城,国际商务区已显蓬勃之势。
  
  如今的国际商务区,路网通、高楼起,绿色铺陈。经济实力增强的同时,教育、文化、卫生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发展软实力不断实现新提升。与杭州师范大学合作举办杭师大附属嘉兴经开实验小学,引进北大青鸟文教集团建设北大附属嘉兴实验学校,美国哥伦比亚太平洋管理集团投资建设三甲综合性国际医院……
  
  “一年打基础、三年出形象、五年上台阶”,国际商务区与高铁同行、与沪杭同城、与世界接轨,将成为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服务业的领军板块、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核心区。
  
  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
  
  ——注入转型发展“智慧动力”

  
  概况: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2010年7月正式挂牌成立,是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2.5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园区地处市中心城区西南面,东南到嘉杭路、西到三环西路、北到桐乡大道,占地面积约3.23平方公里。
  
  目标:打造智慧产业聚落,力求在5到10年间,建成长三角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重要配套基地,打造全国领先的智慧产业创新基地。
  
  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融合中衍生的“2.5产业”,其典型特征是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产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推进“2.5产业”的智慧化发展,是嘉兴智慧城市、智慧产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作为我市2.5产业的典范之作,日前成功入围首批市级新经济园。
  
  “智慧产业是一个面向未来的产业,如果能打造成新的引擎,未来将有力支撑开发区的可持续发展。”何炳荣说,围绕“新经济、新模式、新产业”主题,开发区对智慧产业创新园建设运营创新模式与新经济发展进行富有建设性的探索和前瞻性的思考。
  
  漫步在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水和绿是这里的灵气所在,园区在规划风格上凸显江南水乡文化特色。据悉,该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00万平方米,分四期建设,分为产业培育区、产业发展区、教育培训区、综合商务区、生活配套区等功能区。
  
  其中,一期项目占地156亩,建筑面积约22.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7.7亿元,包括智慧大厦、产业用房、人才公寓等,2013年正式投入使用;二期项目占地206亩,建筑面积约33万平方米,总投资12亿元,已开工,2016年陆续投入使用。目前,园区内配套道路、绿化景观及水环境项目正在同步建设,一个集生态、景观、人文于一体的智慧园区已初具形象。
  
  园区在产业定位上重点围绕智慧产业和信息经济,重点引进智慧应用研发、智慧装备制造研发、软件研发和服务外包产业;积极引进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主的互联网经济和新型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积极引进具有较大发展潜力、成长性快、产值和税收等经济效益较高的智慧产业项目。
  
  今年,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成功引进了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光弘电子项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雄伟科技项目、巨人商学院嘉兴分院项目等一批具有带动性、引领性的好项目,25家新企业入驻。截至目前,园区共吸引世界500强企业甲骨文服务外包及人才实训项目、中航集团智慧城市项目、北斗车载导航云计算数据中心等70多个国内外知名企业项目入驻。
  
  在运作模式上,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也积极探索,与有实力、有品牌、有资源的专业机构和平台在招商和管理上进行合作,加速产业和人才的集聚,提升园区形象。目前园区与杭州向上公司进行合作招商,共同运营“互联网+创业空间”项目;同时还与中建一局、杉杉集团等洽谈PPP合作开发模式。
  
  一年来,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顺利通过市文化产业基地验收工作,并积极创建浙江省特色小镇、市新经济园、市两创基地等。“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将把开发区科技、人才、文化、政府服务的比较优势放大。”据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入围市级新经济园后,园区在土地要素、金融服务、减免规费、贴息补助等方面将获得实实在在的政策支持。
  
  嘉兴智慧产业创新园的建设正着力推进开发区由“制造”向“智造”转变,迈出其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跨越的坚定一步。“通过打造一条‘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完整创业创新孵化链条,开发区欲借主动拥抱互联网,让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更多‘叠加效应’,实现产业的‘弯道超车’。”陈利众表示。
  
  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
  
  ——打造产业升级新引擎

  
  概况: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今年8月正式成立,是浙江省目前唯一与德国合作的产业平台。规划面积4.04平方公里,东至八字桥路、南至机场路(规划)、西至长云路(规划)、北至桐乡大道。重点发展高端(精密)机械设备制造、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电子信息产品制造等先进制造业。
  
  目标: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信息化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三融合”,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中德两国双赢合作示范区”、“浙江智能制造的推广区”、“嘉兴绿色发展样板区”。
  
  开发区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中国制造2025”规划,全力打造先进制造业大平台。“这些年的经验,再综合时代背景和国家战略,都让我们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制造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在开发区不仅不能缺位,而且大有可为。”何炳荣表示,以“中国制造2025”为指导的先进制造业将成为开发区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的关键力量。
  
  中国企业要迎接“工业4.0”智能制造和“中国制造2025”,德国是这一创新蓝图中相关技术领域的领先国家,尤其在高科技和环境友好型产品与服务方面的优势地位明显。德国同样也是嘉兴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我市已引进巴斯夫、克劳斯玛菲、海拉灯具等近百家德国企业。
  
  去年以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开发区顺应中德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趋势,借力“一带一路”战略深入推进的东风,积极谋划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利共赢的有效载体,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从构想走向现实。
  
  据了解,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规划布局了三大先进制造业功能区和一大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即高端(精密)机械设备制造功能区、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功能区、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功能区和综合服务功能区。依托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的建设,开发区将迈入通过互联网工具整合制造业的新时代。
  
  前不久,园区重要配套设施万国路(320国道—嘉桐大道段)正式通车,万国路跨杭州塘大桥也启动建设。目前,该园区各项规划已经完成编制;“两横一纵”路网正加紧推进;30万平方米为德国(欧洲)企业定制的标准厂房正在规划。
  
  招商引资工作同步推进。开发区今年已3次赴德国举办了多个专场推介活动。德国香精香料项目、德国新材料项目、德国汽车天窗项目等10个项目近期有望成功签约。同时,在国内也多次对接知名德资企业、中介机构、商会协会,多渠道获取项目信息,提升园区的知名度。
  
  “目前,园区招商形式多样,包括生产企业、中国区域总部企业、生产工厂与中国区域总部一步到位企业、第三方投资二次招商多种模式。”陈利众发出诚挚邀请,只要企业符合产业规划、符合今后发展趋势、符合项目准入门槛,欢迎到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落户。
  
  如今,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正驶入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快速度推进的快车道。到2017年,浙江中德(嘉兴)产业合作园约500亩启动区将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届时,园区计划累计引进德资企业(含欧美企业)制造业项目不少于10个,总投资不低于50亿元;到2020年,园区一期基本开发完成,已投产的德资企业(含欧美企业)达1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初步形成高端(精密)机械设备、汽车关键零部件、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3+1”产业格局;到2025年,园区入驻企业50家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200亿元,亩均税收超40万元,园区经济总量、质量效益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