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国家高新区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1-14 点击:次
2015年,阜新高新区已初步形成了以液压装备制造产业为特色,电子信息、农产品精深加工、现代服务业为辅助,多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体系。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阜新高新区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已经成为阜新科技创新的集聚高地和开展自主创新、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先导区和辐射源,其拉动阜新经济转型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显,促进阜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引擎作用进一步增强。

2015年,高新开发区继续坚定不移的坚持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按照既定工作目标,围绕重点地区、重点产业、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关注下,与徐工集团、中航航天、中国网库、沈鼓集团等一批龙头企业合作项目取得新进展,为高新开发区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项目保障。
徐工集团与阜新永生合资合作正式启动,徐工(辽宁)机械有限公司投入运营,设备、产品升级改造全面开展,升级后的产品已投放市场;合资公司在园区内带动了近20户企业为其提供配套;并购我区骨干液压企业建议已得到徐工管理层认可;随着徐工集团参股阜新银行事宜的稳步推进,标志我市与徐工集团全方位合作工作已启动,徐工项目的牵动作用已初步显现。
中国航天四川神坤公司液压支架项目整场搬迁工作已全面实施,四川神坤公司设备已陆续搬迁安装到位,辽宁神坤投入试生产,2016年度合同已陆续敲定;与中国航天第七研究院深度合作工作稳步推进,合作生产部分军工产品项目已达成意向。
中国网库集团阜新液压产业电子商务产业平台建设项目正式签约,液压产品网上交易平台已投入试运行,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立为液压产业基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注入了新的活力。
沈阳鼓风机集团风力发电设备生产项目已经签定合作协议,阜新公司注册及工厂改造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预计2016年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
鲁花、振隆等农产品精深加工龙头企业逐步做大做强,振隆产品已远销德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台湾等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同时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结合全市200万亩示范带建设工作,突出发展果菜加工、速冻方便食品、肉产品加工、粮油深加工和棉毛纺织五大系列产品,全力打造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农业产业化聚集区。
二、产业格局基本形成,经济运行安全生产态势平稳
在工业经济运行方面,面对装备制造业整体不景气的大环境,我们一方面加大经济运行的监控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和能力,及时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特别是把生产经营出现困难的企业作为工作重点,指导企业科学管理,平稳运行。另一方面,鼓励企业通过“上船重组”、上市融资、上档改造,壮大发展规模,增强发展后劲,重点培育产业链上的龙头企业,发挥其产业集聚效应与经济拉动作用。规模工业经济运行平稳,骨干龙头企业牵动作用日益显现。今年6月,德尔公司成功在深圳创业板上市,成为高新开发区首支上市企业,也是我市第二个上市公司,全年纳税突破亿元。同时,其二期扩产和技术升级项目正式启动,今春即将开工建设,预计年内有望投入生产。计划总投资5亿元的华通管道公司EPC工程总承包项目正在加紧建设,超级不锈钢技改项目设备已经进入试运行状态。
着力加强了对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培育力度,科学做好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以现有省级服务业集聚区为基础,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产业和科技服务业,逐步提高我区的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在全区经济中的比重,全年新增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4户,限额以上服务业企业达51户。随着金玛商场的全面投入运营,二院周边集住宿、餐饮、娱乐服务于一体商圈的逐步形成, 随着宝马等一批高端品牌4S店投入运营,城市西部商业氛围进一步浓厚。管委会高度重视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突出做好电子商务项目服务、包装和招商引资工作,成功引进了国内第三大内贸B2B电子商务服务公司和国内最大的单品电子商务聚集平台——中国网库集团,阜新液压产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项目已完成技术开发,并已投入试运营,标志着我区电子商务产业实现了高标准起步。大连讯享科技有限公司投资的互联网科技产业园项目已签约落地,有望成为我市集互联网产业与“双创”经济相结合的典范。
三、基础设施建设有序开展,环境建设进一步完善
坚持科学规划、根据项目需求适度安排基础设施建设的原则,2015年,继续加大投资基础设施投入,完成财政投资7000万元,完成了迎宾大街北段、13路、14路、15路等道路面积3.07万平方米,排水3800余延长米,路基基层铺筑6400余平方米,新增绿地面积4.6万平方米, 新植树木1.4万株;完成了盛开路等4条道路两侧及迎宾大街绿化工程,顺利通过了绿叶杯迎检工作。为进一步提高高新开发区规划编制与管理水平,配合省规划院完成了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区块五)及周边24.21平方公里总体规划文本方案设计,并结合全市规划开展了我区的规划环评工作。
在基础设施等硬件环境不断得到优化的同时,高新开发区的发展软环境也在不断优化,政策洼地效应逐步显现。为进一步加快国家高新区建设,市政府下发了《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区多园”建设实施意见》,将以 “一区多园”发展模式加快推进阜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面参与创建沈大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我区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按照国家要求,《阜新市产城融合示范区总体方案》已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年内若获批后,我区将成为辽西地区唯一一家国家级产城融合示范区;同时,以我区为核心的我市国家产业合作与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规划方案已获得国家批复,未来将在国家的统一指导和协调下,全面开展国家产业合作与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工作。
四、坚持推进科技创新工作,创新发展能力不断增强
2015年,高新开发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着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着力构建创新创业良好生态环境,组织制定了《阜新高新区创新创业示范工程实施意见》和《阜新高新区众创空间建设实施意见》。孵化器建设取得新进展。调整完善了《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企业入驻管理办法》和《阜新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入驻企业指南》。孵化器内辽宁工大博汇科技等一批优质创业公司已经入驻,以天普科技为代表的创新型企业效益显着,年初以来已完成产值超千万,上缴税金达百万元。孵化器在国家级孵化器考核中,首次与沈阳、大连排名接近;积极推进科技合作工作。继续深入与浙江大学等高校院所开展多项科技合作,完善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立的创新创业、科技设备共享等机制;鼓励和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组建研发中心。扎实开展科技创新券试点工作。根据省科技厅、财政厅关于实施科技创新券制度的若干要求,我区已将相关申领通知已下发企业,并在区财政、发改、经济运行、工商等部门的配合下,全面启动创新券试点工作。省级液压质检中心建设工作稳步推进。为满足液压产业基地企业日益增长的产品检验需求,辽宁省液压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获批筹建,在市质监局的指导下,已委托天津工程机械研究院对原有设备完成了性能对比实验,新增设备采购工作已进入公开招标程序。中心预计将于2016年初经省质监局终审验收后获得省级产品质检资质,为基地液压企业产品性能提升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高标准制定高新区“十三五”科技发展规划,并经专家论证后已上报省科技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