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国家高新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规划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1-13 点击:次
2015年,仙桃高新区坚持“创新驱动、高端开放、特色发展、绿色生态”方向,大力开展“以升促建”,边申边建,园区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并于2015年9月成功晋升国家级。

(一)经济指标
仙桃高新区以国家级高新区指标体系为标准,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高要求落实,全年预计可实现工业总产值830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0亿,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78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43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290亿元,在建项目112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5个;实现税收总额20.7亿元;招商引资总额达263亿,实际利用外资5758万美元;出口总额达4.5亿美元;规模以上企业287家,高新技术企业48家;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3家;完成技术合同交易登记额4.2亿元;完成成果转化24件;新增专利申请76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93件;新增专利授权21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3件。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对标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结合仙桃高新区实际,经过科技部及省专家组的指导,仙桃高新区最终定位为“中部地区一流的创新创业高地”,具体定位为“仙桃四化同步发展引领区、汉江经济带创新创业试验区、武汉城市圈协同发展先行区、中部崛起战略支点建设先行区”,功能定位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内知名的生物产业基地、中部地区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湖北领先的环保新能源产业基地”。
2.优化布局,推动产业升级。强化规划引领,严格实施《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企业扎堆发展、产业高度集聚,引导与培育并重,按照“一区六园”的发展格局,大力推进生物食品药品产业园、非织造布产业园、华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临空临港循环经济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设备改造和扩规升级,全年区内部分骨干企业加大技改扩规步伐,累计投入技改资金达70多亿。
3.创新驱动,突出创新创业。加强创新载体建设,打造公共服务平台,推动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市场化、专业化、高端化。一是着力支持孵化体系发展。依托中加科技城、银湖科技?仙桃中小企业城集中孵化主导产业企业,依托小米之家、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他拍档电子商务等市场主体,建设创意园、软件研发园、电子商务孵化园,着力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出台了《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办法》、《加快推进电子商务的意见》、《关于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见》等文件。三是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举办了“仙桃?青桐汇”专场活动,建设了仙桃?光谷创业咖啡,为草根创业、大众创业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四是深入实施协同创新战略。加大区内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争取在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分校区和大学科技园。目前,区内有1家国家级生产力促进中心、2家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12家省级企业研发平台、2家博土后创新实践基地、3家院土专家工作站等一批产业技术创新研发平台。五是在科技金融服务、各级人才引进培育、创新创业氛围营造等方面着力,全力打造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4.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齐推进。抢抓机遇,在“沔商大会”、“汽车零部件推介招商会”、“生物医药食品产业推进会”和“仙桃高新区建设推进动员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中,共签约项目28个,协议引资100多亿。全年在建项目112个,其中新增开工项目30个,通过组建工作专班,开展“项目集中开工”和“项目百日会战”等活动,围绕融资、用工、办证、涉企收费等方面开展服务,有力地推动了项目建设进程,加多宝、健鼎电子、绿色家园、东江环保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或达产。
5.深化改革,理顺体制机制。一是优化机构设置。健全完善仙桃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管理体制,吸纳专业人才进管理层;成立专家咨询委员会,为重大决策“把脉”;建立人才服务中心,负责人才的引进和人才工作资金的管理;强化科技创新局职能、建立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融资、人力资源、市场拓展等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服务。二是扩大对高新区授权。将市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下放至高新区。三是调整考核办法。对高新区将重点考核特色产业规模效益、高新技术企业培育、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引进培养等方面。四是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学习先进高新区的经验,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事项,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普及“数字办公”,提升行政效能等;五是建立联动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多园联动、合作开发”模式,形成“核心区、拓展区和联动区”产业互补、品牌共享、有序竞争、协同发展的格局。
二、2016年工作思路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仙桃高新区晋级后围绕“着力打造中部地区一流的创新创业高地”战略目标奋力拼搏,强化落实的第一年。
(一)工作目标
2016年,计划培育和引进规模以上企业33家,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320家,力争产值超900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68家,实现高新技术企业产值230亿元。新建设培育2家省级及以上生产力促进中心。
(二)工作措施
1.着力壮大新型产业集群。产业是高新区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极的根本,我们要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化提升现代服务业,全力构建现代产业新体系。一是高端发展新材料产业。以非织造布、新型功能材料为发展重点,加快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打造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建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二是精深发展生物产业。以仙桃国家农业科技园、武汉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仙桃生物产业园建设为载体,进一步加强区域协同创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医疗器械等领域,同步提升健康食品发展水平,建成国内知名的生物产业基地。三是多元发展环保新能源产业。以国家环保新能源政策为导向,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资源循环利用、光伏太阳能等,建成中部地区新兴环保新能源产业基地。四是智能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推动新型元器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等领域发展壮大,建成中部地区一流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五是配套发展现代服务业。以电子商务、智慧物流、科技金融、健康服务为重点,加快推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着力培育新型服务业态,成为江汉平原现代服务业发展新高地。
2.着力推进创新创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打造高新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我们要突出自主创新,加快创新基地和平台建设,完善服务创新创业的技术体系。一是培育创新创业市场主体。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重点在创新基金申报、科技计划立项、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创新型企业创建等方面,给予科技型中小企业倾斜,力争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20家。二是搭建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采取政府、高校院所、企业及行业中介组织共建方式,搭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和公共服务平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高水平研发中心、研究中心和工程化技术研发平台等,重点推动一批省级研发中心升为国家级。三是加强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建立创新与创业、线上与线下、孵化与投资相结合的新型孵化模式,支持在仙桃职业学院建设创业苗圃,加快推进中加科技城等专业孵化器建设,推进“小米之家”、创客空间等新型孵化器建设。四是强化科技金融扶持。扩大仙桃高新区投资引导基金规模,引导设立2-3支创业投资基金,组建3-5支产业发展基金。争取金融机构对企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引导中介机构开展融资担保服务,支持创新型企业上市融资。
3.着力提升园区承载能力。一是优化产业布局。按照产业集聚发展的原则,重点打造生物食品药品产业园、非织造布产业园、华中汽车零部件产业园、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和临空临港循环经济产业园“六大专业园区”,形成“一区六园”的发展格局。二是提升配套环境。统筹推进通信基础设施、智慧社区管理服务平台、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全面提升园区智能化水平。加快建设园区交通要道、公交路网等配套基础设施,大力推进园区生态保护、环境改造、绿化设施建设,提升园区可持续发展能力。
4.着力深化园区对外开放。引导园区企业与国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开展产学研合作,争取武汉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在高新区设立分支机构、分校区或大学科技园,加强与东湖高新区光电子、生物、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对接,与武汉经开区汽车零部件、汽车电子等产业项目合作,与中关村、张江示范区、深圳示范区等创新发达区域合作,全面建立协作对接示范基地,重点引进一批技术领先的重大产业项目和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及申请国际专利,获取国际先进技术和高端人才,培育国际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