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益阳国家高新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规划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1-13 点击:

  今年以来,在国家科技部及各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益阳高新区紧紧围绕“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千亿园区”的发展目标,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个核心,坚持效益和效率两个并重,园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15年,全区实现营业总收入646.86亿元,同比增长7.42%。工业总产值597.78亿元,同比增长7.53%。规模工业增加值153.01亿元,同比增长7.98%。上缴利税18.48亿元,同比增长6.31%。完成高新技术总产值280.93亿元,同比增长7.86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9.75亿元,同比增长15.29%。出口创汇3.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

 益阳国家高新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规划 
 
  一、2015年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效应明显。2015年,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分别完成产值201.35亿元、144.34亿元、56.17亿元、65.57亿元,四大产业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8.6%,已成为带动和引领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产业。二是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电子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目前全区电子商务企业达到53家, 2015年的交易额近15.8亿元,同比增长20倍,电子商务产业跻身全省第二名。同时,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旅游等新兴产业产值成倍增长,园区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三是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如益神橡塑引进工业机器人及数控加工生产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7.65%。益阳益华水产品有限公司新增了鱼饲料、预制菜、鱼肉火腿肠等生产线,启动了代工生产业务,总产值同比增长31.2%。
  
  (二)项目建设卓有成效。一是工业项目建设速度加快。全年引进项目45个,同比增长18.6%;新开工项目52个,同比增长23.5%,新投产项目55个,同比增长20.3%,新进规模企业18家,同比增长11.2%;预计全年完成加工贸易总量4000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145万美元,引进境内省外资金40亿元,引进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个;二是工业项目投资保持增长。全年工业投资额86.31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入48.94亿元,同比增长38.2%。
  
  (三)创新能力显着提升。一是抓好了各级科技项目申报与验收工作。组织推荐湖南晨光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中科恒源、湖南汇博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益阳俊鸿精密部件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中核无纺有限公司的“高性能聚酯纺粘复合增强材料制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获得2015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中科恒源(益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风光互补路灯ZK120W”纳入2015年第一批湖南省政府采购两型产品并进入复评。湖南艾迪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获得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立项资金101万元。抓好科力远、汉森制药等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工作;二是做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新增湖南鑫泰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益晟机械等3家企业通过复审,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51家。新增益华水产-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力远公司“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中心---镍系列电池研究所”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2家。益阳搜空高科有限公司建设了为企业提供企业管理、融资、项目申报等信息化服务的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南大学博云科技园等产学研平台正在加紧建设。三是推进了知识产权工作。省知识产权工作园区试点顺利通过省知识产权局考核验收。1-10月份,园区申请专利802件,同比增长295 %,授权专利203 件,同比增长6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5件,同比增长120%,发明授权26件,同比增长60%。
  
  (四)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一是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严格落实市政府“十个一律免职”的规定,以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和涉企检查备案制度,严把“企业宁静日”关口。严格落实《益阳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施工环境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打击强行参工参运、强揽工程业务、无理阻工闹事等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违纪行为;二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围绕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招工难等困难,搭建供需平台,解决实际问题。年初,我们专门组织交通银行(开辟了“专利质押融资”新渠道)与园区企业对接,帮助和指导企业熟悉专利质押融资工作,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已有18家企业与银行进行了有效对接,湖南金博科技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与交通银行开展专利质押融资,成功融资300万。
  
  二、“十三五”工作思路
  
  “十三五”时期,益阳高新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为总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湘江新区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新机遇,用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重要红利,按照“坚持三种理念、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转型”的总体思路,继续执行“主抓工业、主攻总量、主突质量”、形成特色优势和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发展方针,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经济要素向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领域集聚,将优势产业做出特色、将特色产业做出规模。狠抓改革攻坚,注重创新创业,加大民生保障,防控债务风险,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园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使益阳高新区真正成为益阳后发赶超的排头兵、主阵地和增长极。
  
  (一)实施四大战略
  
  1.东进南提战略。把东部产业园作为益阳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阵地,举全区之力加快东部产业园开发建设。要进一步拉开路网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功能分区、彰显生态特色、深化精细管理,推进园区组团式开发、跨越式发展,使东部产业园成为益阳的城市副中心、产业支撑区、科技创新极。同时,充分发挥朝阳产业园地处中心城区、资源聚集优势,在南扩区加快实施“退二进三”,提升园区品位档次,将其打造成我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基地。
  
  2.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园区发展的战略基点和立区之本,紧紧抓住国家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机遇,以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打造创新型园区。结合国家创新型示范园区的建设要求,以高端人才为支撑,以创新企业为主体,以完善创新体系为重点,以科技金融为保障,全面提升园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从低端推向中高端。大力支持企业和行业建设各类研究中心,争取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起草和制定方面有突破,让创新成果变成产业活动,以微观活力支撑宏观稳定,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打造成为益阳自主创新领航区。
  
  3.开放引进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开放理念,充分把握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深化拓展机遇,全方位扩大开放,以大开放实现大引进,以大引进实现大合作、大聚集,促进大投入、大发展,提高经济外向度,促进内资外资联动,优化资源组合,改善经济结构,扩大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提高运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和水平,把益阳高新区真正融入国内国际发展循环体系,使益阳高新区立足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实现跨跃发展。
  
  4.智慧园区战略。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园区工业、服务业、农业及园区管理的深度融合。紧跟全球新技术革命和物联网应用拓展、互联网经济深化的步伐,切实用好“互联网+”红利,全面推进“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社会安全等十三大行动,积极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提升生产、管理、生活的效率与品质。
  
  (二)推进五个转型
  
  1.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着力改变园区主要依靠土地资源提高效益的资源驱动型发展方式,加快构建以要素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重视招商理念创新,实现招商由优惠政策向优化环境转变,由来者不拒向专业化、精细化的产业链招商转变。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创新园区体制机制,真正实现“封闭管理、简政放权、企业化运作”。
  
  2.由“单一主导型”向“融合发展型”转变。高度重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链延伸并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积极扩展园区产业空间。要根据国家产业导向,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培育包括互联网+相关产业,配套型生产性服务业,基础型、潮流型生活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产业,增强产业复合效应。
  
  3.由“工厂棚户型”向“产城复合型”转变。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产业功能区与城市功能区协同并进,相互促进,建立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园区,并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创新性发展带动全区形成有活力、有潜力、有魅力的发展态势,实现以产业高级化来支撑产城融合,以功能复合化来提升产城融合,以环境生态化来优化产城融合。
  
  4.由“政府投入型”向“政社结合型”转变。改变过多依赖政府投入的局面,向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双轮驱动转变。要构建产业园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大力推广PPP和融资租赁等社会融资方式,积极探索信托、保险资金、证券资管、公募基金、房地产基金、政府债和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资本运作方式。
  
  5.由“行政管理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善于运用市场的手段,探索有利于提高园区运行效率、节约园区发展成本的体制机制,善于以市场主体的方式参与园区的开发、建设、招商、维护、运营,善于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来激发园区活力。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益阳国家高新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规划

2016-01-13 来源:未知 点击:

  今年以来,在国家科技部及各有关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益阳高新区紧紧围绕“坚持创新驱动,打造千亿园区”的发展目标,着力抓好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两个核心,坚持效益和效率两个并重,园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2015年,全区实现营业总收入646.86亿元,同比增长7.42%。工业总产值597.78亿元,同比增长7.53%。规模工业增加值153.01亿元,同比增长7.98%。上缴利税18.48亿元,同比增长6.31%。完成高新技术总产值280.93亿元,同比增长7.86 %。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19.75亿元,同比增长15.29%。出口创汇3.56亿美元,同比增长3.2%。

 益阳国家高新区发展现状及“十三五”规划 
 
  一、2015年工作的主要成效
  
  (一)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一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带动效应明显。2015年,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食品加工四大主导产业分别完成产值201.35亿元、144.34亿元、56.17亿元、65.57亿元,四大产业占全区规模工业总产值的78.6%,已成为带动和引领我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产业。二是以电子商务为主的电子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目前全区电子商务企业达到53家, 2015年的交易额近15.8亿元,同比增长20倍,电子商务产业跻身全省第二名。同时,文化创意、服务外包、旅游等新兴产业产值成倍增长,园区多点支撑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三是企业技术改造和转型升级明显加快。如益神橡塑引进工业机器人及数控加工生产线,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7.65%。益阳益华水产品有限公司新增了鱼饲料、预制菜、鱼肉火腿肠等生产线,启动了代工生产业务,总产值同比增长31.2%。
  
  (二)项目建设卓有成效。一是工业项目建设速度加快。全年引进项目45个,同比增长18.6%;新开工项目52个,同比增长23.5%,新投产项目55个,同比增长20.3%,新进规模企业18家,同比增长11.2%;预计全年完成加工贸易总量4000万美元,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营业额145万美元,引进境内省外资金40亿元,引进承接产业转移项目3个;二是工业项目投资保持增长。全年工业投资额86.31亿元,同比增长29.6%。其中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入48.94亿元,同比增长38.2%。
  
  (三)创新能力显着提升。一是抓好了各级科技项目申报与验收工作。组织推荐湖南晨光机器制造有限公司、中科恒源、湖南汇博金属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益阳俊鸿精密部件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申报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南中核无纺有限公司的“高性能聚酯纺粘复合增强材料制造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获得2015年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中科恒源(益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风光互补路灯ZK120W”纳入2015年第一批湖南省政府采购两型产品并进入复评。湖南艾迪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获得市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立项资金101万元。抓好科力远、汉森制药等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攻关与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等项目的实施和验收工作;二是做好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新增湖南鑫泰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益晟机械等3家企业通过复审,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51家。新增益华水产-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科力远公司“先进储能材料国家工程中心---镍系列电池研究所”国家级技术研发平台2家。益阳搜空高科有限公司建设了为企业提供企业管理、融资、项目申报等信息化服务的湖南省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湖南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中南大学博云科技园等产学研平台正在加紧建设。三是推进了知识产权工作。省知识产权工作园区试点顺利通过省知识产权局考核验收。1-10月份,园区申请专利802件,同比增长295 %,授权专利203 件,同比增长60%。其中发明专利申请145件,同比增长120%,发明授权26件,同比增长60%。
  
  (四)发展环境不断改善。一是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严格落实市政府“十个一律免职”的规定,以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十不准”和涉企检查备案制度,严把“企业宁静日”关口。严格落实《益阳高新区重点项目建设施工环境工作责任追究办法》,打击强行参工参运、强揽工程业务、无理阻工闹事等影响和阻碍经济发展环境的违法违纪行为;二是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围绕企业发展中面临的融资难、招工难等困难,搭建供需平台,解决实际问题。年初,我们专门组织交通银行(开辟了“专利质押融资”新渠道)与园区企业对接,帮助和指导企业熟悉专利质押融资工作,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目前,已有18家企业与银行进行了有效对接,湖南金博科技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与交通银行开展专利质押融资,成功融资300万。
  
  二、“十三五”工作思路
  
  “十三五”时期,益阳高新区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四个全面”为总揽,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抢抓中部崛起、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湘江新区建设、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新机遇,用好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双创”重要红利,按照“坚持三种理念、实施四大战略、推进五个转型”的总体思路,继续执行“主抓工业、主攻总量、主突质量”、形成特色优势和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的发展方针,突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促进经济要素向具有特色和优势的产业领域集聚,将优势产业做出特色、将特色产业做出规模。狠抓改革攻坚,注重创新创业,加大民生保障,防控债务风险,加强队伍建设,推动园区经济又快又好发展,使益阳高新区真正成为益阳后发赶超的排头兵、主阵地和增长极。
  
  (一)实施四大战略
  
  1.东进南提战略。把东部产业园作为益阳高新区二次创业的主阵地,举全区之力加快东部产业园开发建设。要进一步拉开路网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强化功能分区、彰显生态特色、深化精细管理,推进园区组团式开发、跨越式发展,使东部产业园成为益阳的城市副中心、产业支撑区、科技创新极。同时,充分发挥朝阳产业园地处中心城区、资源聚集优势,在南扩区加快实施“退二进三”,提升园区品位档次,将其打造成我省乃至全国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文化创意、休闲旅游基地。
  
  2.创新驱动战略。把创新驱动作为园区发展的战略基点和立区之本,紧紧抓住国家激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和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良好机遇,以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全力打造创新型园区。结合国家创新型示范园区的建设要求,以高端人才为支撑,以创新企业为主体,以完善创新体系为重点,以科技金融为保障,全面提升园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链和价值链从低端推向中高端。大力支持企业和行业建设各类研究中心,争取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起草和制定方面有突破,让创新成果变成产业活动,以微观活力支撑宏观稳定,以供给创新带动需求扩大,打造成为益阳自主创新领航区。
  
  3.开放引进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强化开放理念,充分把握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持续深化拓展机遇,全方位扩大开放,以大开放实现大引进,以大引进实现大合作、大聚集,促进大投入、大发展,提高经济外向度,促进内资外资联动,优化资源组合,改善经济结构,扩大发展空间,增强发展活力,提高运用好“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能力和水平,把益阳高新区真正融入国内国际发展循环体系,使益阳高新区立足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实现跨跃发展。
  
  4.智慧园区战略。加快推进信息化与园区工业、服务业、农业及园区管理的深度融合。紧跟全球新技术革命和物联网应用拓展、互联网经济深化的步伐,切实用好“互联网+”红利,全面推进“互联网+”创业创新、协同制造、现代农业、智慧能源、普惠金融、益民服务、高效物流、电子商务、便捷交通、绿色生态、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社会安全等十三大行动,积极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通信技术改造提升生产、管理、生活的效率与品质。
  
  (二)推进五个转型
  
  1.由“资源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着力改变园区主要依靠土地资源提高效益的资源驱动型发展方式,加快构建以要素创新、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为主要特征的创新驱动型发展方式。重视招商理念创新,实现招商由优惠政策向优化环境转变,由来者不拒向专业化、精细化的产业链招商转变。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创新园区体制机制,真正实现“封闭管理、简政放权、企业化运作”。
  
  2.由“单一主导型”向“融合发展型”转变。高度重视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链延伸并向集群化方向发展,与此同时积极扩展园区产业空间。要根据国家产业导向,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培育包括互联网+相关产业,配套型生产性服务业,基础型、潮流型生活性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产业,增强产业复合效应。
  
  3.由“工厂棚户型”向“产城复合型”转变。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推动产业功能区与城市功能区协同并进,相互促进,建立产城一体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园区,并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创新性发展带动全区形成有活力、有潜力、有魅力的发展态势,实现以产业高级化来支撑产城融合,以功能复合化来提升产城融合,以环境生态化来优化产城融合。
  
  4.由“政府投入型”向“政社结合型”转变。改变过多依赖政府投入的局面,向政府投入与社会资本双轮驱动转变。要构建产业园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大力推广PPP和融资租赁等社会融资方式,积极探索信托、保险资金、证券资管、公募基金、房地产基金、政府债和资产证券化等新型资本运作方式。
  
  5.由“行政管理型”向“市场经营型”转变。善于运用市场的手段,探索有利于提高园区运行效率、节约园区发展成本的体制机制,善于以市场主体的方式参与园区的开发、建设、招商、维护、运营,善于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方法来激发园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