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在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安全应急装备三个产业有较雄厚基础和发展条件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6-27 点击:次
超前谋划集成电路产业
早在2008年,河北省政府就出台《关于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实施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工程。雄安新区注重集成电路前沿技术研发孵化及中试,形成研发成果的输出高地;石家庄重点发展大尺寸硅外延片、碳化硅、氮化镓等基础材料,以及MEMS芯片、器件、专用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制造等;邯郸重点发展电子特气,打造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用电子特气生产基地;保定重点发展太赫兹芯片、关键器件,延伸发展太赫兹安检仪等应用终端,建设太赫兹产业基地;廊坊积极发展砷化镓、氮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建设国内有较强影响力的砷化镓单晶生产基地。
2020年,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落实国务院《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的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使我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规模达到1200亿元,集成电路产业成为新的增长点。推进雄安新区、石家庄、廊坊、保定、秦皇岛、张家口等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集聚,形成2个以上国内具有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打造布局合理、特色突出的产业发展格局。
河北规划实施五大工程:
集成电路基础材料优势提升工程。依托中电科13所、同光晶体、普兴电子等优势企业,扩大氮化镓、砷化镓、碳化硅晶圆加工能力,提升4英寸/6英寸/8英寸碳化硅、6-8英寸硅外延材料品质,加快6英寸以上大尺寸碳化硅单晶、氮化镓外延片及12英寸硅外延量产化进程。依托中船重工718所,加快发展显示、集成电路用特种电子气体材料,建设国内领先的新型功能电子材料产业化基地。
专用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发展工程。依托中电科13所、中电科54所及美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优势企业,提升第三代北斗导航高精度芯片、太赫兹芯片等设计水平,推进芯片设计与制造一体化发展;实施5G通信基站用射频前端套片及模块重点项目,建设特色集成电路生产线,推动射频前端芯片、滤波器芯片等实现产业化。依托我省智能电网装备制造和第三代半导体材料产业基础,开展功率半导体器件与功率集成芯片产品研发,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功率模块、功率集成电路等产业化。建设太赫兹芯片研发和生产测试平台,争取到2022年形成太赫兹芯片规模化生产能力。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及配套产业招商引资工程。面向京津地区集成电路企业高端封装测试需求,支持有条件的开发区加强与北京产业对接,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封装测试企业,支持高端多层陶瓷封装外壳及陶瓷基板生产线扩能升级,稳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加快封装测试工艺技术升级和产能提升,推动集成电路封装设备及材料产业化,形成与制造、设计环节发展相适应的配套能力。
工业软件应用软件培育发展工程。围绕我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推动行业龙头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重点软件企业深度合作,开发一批具有行业特点、技术优势的工业软件,开发面向制造业关键生产环节的工业APP,加快智能工厂应用软件研发与应用。围绕智能电网、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终端等领域,支持新型人机交互、智能控制与决策、智能感知等嵌入式软件研发,推动实时控制系统、智能穿戴设备、汽车应用电子等产业发展。围绕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支持省内重点软件企业面向交通、能源、教育、医疗、政务等领域应用需求,研发应用软件系统,推动数据与应用、软件与业务的高效集成。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工程。支持雄安新区围绕下一代通信网络、北斗导航、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等领域开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发展基于重点行业数据分析、算力调度、数据交易、监测预警等平台类软件。支持石家庄、廊坊、保定、秦皇岛、张家口等市发挥区位优势,规划建设软件产业基地,引进一批国内外软件领军企业、研发机构、高端人才,建设京津冀软件产业协同发展合作示范区。
生物医药是河北12大主导产业之一
近年来,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规模不断扩大、研发实力稳步增强、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呈现规模效益稳步提升、重点产品优势凸显、龙头企业引领发展、产业集群特色鲜明等发展特色。
《河北省建设全国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建设生物医药、高端医疗及康复器具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基地。优化升级原料药及化学药,支持优势原料药技术创新,加快抗生素、维生素等大宗原料药升级改造,推动原料药向特色化、专利化转变。做大做强丁苯酞、双环醇片等一批重点化学药品,积极开展针对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新药研发,支持原研药、首仿药、新型制剂等药品创研及产业化。大力发展生物制药,加快发展针对重大疾病的抗体、疫苗、蛋白及多肽等生物药品,推动需求量大的重组人血白蛋白等品种产业化,探索开展干细胞技术研发、产品开发和医学示范,形成一批现代微生物药物、基因工程药物、新型生物制剂等研发及产业化成果。
重点建设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安国中药都、衡水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承德绿色中药材产业基地等产业集聚区。加快石药重组蛋白、河北药明生物药研发及生产平台、石家庄四药新型制剂及生物医药、衡水以岭药业现代中药产业化、石家庄格瑞药业新药研发产业化等重点项目建设。对接利用京津优势资源,建设雄安新区生物医药研发创新中心,谋划建设河北省生物医药产业创新中心,构建高水平协同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联盟,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石家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依托石药、华药、以岭等龙头企业,发展生物技术药、高端化学药、现代中药、高端医疗器械、大健康等产业链条,打造千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生物医药名城。
应急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河北省是我国应急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培育产业基地,打造开放平台,应急产业呈现规模逐步扩大,产业不断聚集,龙头引领作用增长,应急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的良好局面。省内在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工程抢险装备和应急防护装备领域具有较强生产优势,以唐山市为代表,河北省内分布了众多应急产业聚集区域。
唐山全市应急企业达到168家,产值突破400亿元,形成中信开诚智能装备、华通线缆集团等一批行业领先的龙头骨干企业,唐山提出力把唐山建设成为立足京津冀、辐射全国、面向全球市场的国家应急装备产业基地。
河北省十四五应急产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基本形成完备的应急产业体系,具备提供高端装备和服务产品的能力,应急保证支撑能力显著增强。力争2025年全省应急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20%以上,达到6000亿以上,应急应急装备产业占60%以上。
重点建设唐山开平、张家口怀安国家应急产业示范基地,石家庄应急通信装备、秦皇岛智能消防装备、邢台应急装备等特色产业基地。推进地面救援巡检、立面消防救援应用特种应急处置装备、特种交通应急保障技术装备、矿山抢险救援装备、无人机配套应急救援装备、特种智能应急救援装备、专用智能仪表及智能传感器等重点项目建设。依托优势企业和科研单位,建设专业化应急救援技术装备研发机构,打造集人才、方法、设备为一体的国内智能应急救援协同创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