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创建国家农业高新区案例
项目背景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举世闻名的河套平原上,与蒙古国接壤,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巴彦淖尔市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了经济和产业的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同时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巴彦淖尔市决定创建国家高新区。
巴彦淖尔市2016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完成930亿元,现代农牧业稳定发展,粮食总产达60亿斤以上,设施农业达26万亩。牧业年度牲畜饲养量达2278万只,其中肉羊饲养量2128万只,出栏1151万只,肉羊出栏量稳居全区第一,创建成为国家级番茄制品出口质量安全示范区。工业经济平稳运行,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左右。东立多晶硅、西沙德盖钼矿采选、振森纤维板、圣牧高科有机酸奶等项目建成,恒嘉蓝宝石、美洋洋肉羊加工等项目加快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产业开始起步,服务器装机能力达到1万台。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黄河河套文化旅游区建设成效初显,河套酒业、黄河三盛公水利风景区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富强村、联星村分别被评为“中国最美乡村”、“中国最美村镇”。全市接待游客425万人次、增长20.7%;实现旅游收入43亿元、增长22.2%。4个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成投运,电商企业达到1082家,交易额增长20.4%,五原、前旗和杭后分别被评为国家、自治区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巴彦淖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采用“一区四园”的空间布局,一区指巴彦淖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四园”指五原工业园区、杭后工业园区、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磴口工业园区,以双河区(临河区)为拓展区。
以五原工业园区为申报主体,使用其户口(2016版国家发改委审核公告目录)进行更名申报,将五原工业园区更名为巴彦淖尔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治区级),同时将杭后工业园区、乌拉特后旗工业园区和磴口工业园区纳入规划范围,再进行自治区级高新区的升级工作,升级为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打造以新材料、现代农业、新能源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配套的“3+1”特色产业体系,以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促进现代农业高新化、特色化发展,积极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提升高新区自主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辐射带动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巴彦淖尔高新区打造成为我国西部地区以现代农业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项目效果
2017年4月10日,巴彦淖尔市正式启动创建国家农业高新区规划编制工作,科技部高新区升级调研评审组专家、我院院长李文辉、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研究所产业处处长王亚平、我院副院长等六人一行对巴彦淖尔进行调研。
我们能为您做什么?
怎么联系到我们?
电话
4001180807
010-52665291 010-52665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