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三五政策及新闻
- 光伏产业政策
- 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政策
- 自贸区政策
- 区域经济政策
- 一带一路政策
- 县域经济政策
- 智慧城市政策
- 创新基金政策
- 京津冀规划政策
- 国家高新区政策
- 火炬计划项目政策
- 高新技术企业政策
- 科技企业孵化器政策
- 创新型产业集群政策
十三五机器人产业大有可为 服务机器人前景预测
来源:未知 日期:2015-11-22 点击:次
近期,工信部部长对外表示,“十三五”期间,工信部将以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为焦点,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对此,业界认为机器人产业将在上述三大领域发挥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家也正计划出台机器人“十三五”规划,引导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产业变大变强。
目前工业机器人在国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服务机器人相对处于弱势位置,预计“十三五”期间将得到大力发展。

服务机器人是指以服务为核心的自主或半自助机器人。与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不同,服务机器人应用范围广泛,可从事运输、清洗、维修保养、安保与监护等工作,但不应用在工业生产领域。除此之外,服务机器人需要与人进行有效互动,因而比工业机器人更加智能、需要更高的技术解决方案。尤其在互联网的快速冲击下,智能机器人兴起,服务机器人需要有视觉、嗅觉、触觉与听觉,以及自动识别、语音识别等能力,技术要求进一步提高。
基于服务机器人高技术标准的特点,目前,全球范围内,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仅仅约为工业机器人市场的一半。截止至2014年,全球服务机器人数量为2500万台套,市场规模达280亿美元,其中,以家庭个人服务机器人与特殊环境服务的专用机器人占据主要地位。
不过,近年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长动力十足,为其赶超工业机器人发展提供了可能。数据显示,2003年至2013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售额复合增速为9.5%,而服务机器人复合增速达到23.6%。预计至2017年,服务机器人产值有望超过工业机器人,达500亿~700亿元美元。
我国服务机器人发展同样落后于工业机器人,不过在国家863计划支持下,服务机器人产业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绩,诞生了一些服务机器人产品,迎宾机器人、清扫机器人、导游机器人、智能轮椅等;以及一些服务机器人上市公司,如巨星科技、华丽家族与康力电梯等。
未来在国内劳动力成本上涨、老龄化趋势增强与劳动力人口短缺三重压力下,服务机器人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胜任接待员、销售员、调酒师、厨师、医生助手与警察助手等工作。(以上数据信息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的《2015-2020年中国服务机器人行业发展前景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