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宁特色的创新之路 全面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6-14 点击:次
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引领未来。
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揭牌运营,一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领军企业签约入驻;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居广西首位;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近年来,南宁市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走具有自身特色的创新之路,创新驱动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作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南宁市如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创新引领,培育发展新动能?3月7日,科技日报记者为此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南宁市市长周红波。
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
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
科技日报:创新始终是推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结合南宁市的发展,应该如何去认识创新发展的重要意义?
周红波: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当前,创新已成为最显著的时代特征,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地位和作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突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全面审视国内外发展大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确立创新发展理念,围绕创新发展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对创新的重视程度、推进力度前所未有,开辟了我国创新发展的新境界。特别是2016年5月,全国“科技三会”(即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立足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系统阐述了推进我国科技创新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基本要求,发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号召。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以创新引领实体经济转型升级。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实体经济优化结构,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2016年9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召开了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强调要坚持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核心位置,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努力打造产业创新发展的“九张名片”,加快建设创新型广西。中央和全区会议提出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为南宁市在新形势下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对此,我们必须结合南宁实际,牢固树立创新发展理念,增强创新自觉。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创新发展摆在重要位置,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揭牌运营,一批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领军企业签约入驻,成为南宁高位嫁接借力、实现借道超车的破题之作;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数量居全区首位,多项专利指标位居全区前列,南宁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全国中等水平;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5%,科技创新综合实力显著提升,荣获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等称号,实现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七连冠。当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创新不足仍然是南宁市的突出短板,关键核心技术和高层次人才不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较低、企业创新投入不足和创新能力较弱、体制机制创新力度不够等问题仍然突出。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创新是提升南宁城市竞争力的核心战略。城市竞争力,来自于城市资源经营,来自于城市产业,来自于城市环境与管理和城市发展战略,只有创新驱动才能为城市竞争力提供支撑。根据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2016》,在2015年综合经济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生态城市竞争力等10个分项排名中,南宁仅在生态城市竞争力这一项进入前十名,其他九项指标均在十名之外,而且有些指标排名比较靠后。当前,南宁的城市创新,面临着发达地区蓄势占优和后发地区追赶比拼的双重挑战,一方面,东部发达城市具有绝对优势,处于遥遥领先位置;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后发城市往前赶的速度比我们快。稍有懈怠,就会在新一轮竞争当中陷入被动局面。
创新是推动南宁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路径。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只有创新才能加快完成新旧动能转换,补齐发展短板。从全国来看,广州、长沙、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 尽管它们的经济体量都很大,但由于创新能力强,经济转型快,经济仍然保持较快增长。目前南宁市下行压力仍未明显缓解,保持中高速增长比较吃力。根本的问题还是传统产业居多,创新能力不足,经济转型难度大。创新是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提升的有效途径,只有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通过创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等新动能,促进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才能为南宁市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提供核心动力。
创新是南宁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支撑。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来,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科学发展、绿色崛起,既是五大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也是南宁实现有速度、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的奋斗目标,其中包括了巩固发展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南宁作为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我们的突出优势、宝贵财富和金字招牌,我们要倍加珍惜,决不能走粗放型、污染型、能源消耗型的发展老路。我们要依托南宁·中关村双创示范基地、南宁创客城等创新发展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优化资源要素配置,发展绿色经济,为绿色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增长的绿色崛起。
就南宁而言,要在新常态下有新作为、形成新优势,根本出路在于创新。我们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坚持把创新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汇聚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力量,集聚创新优势,加快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创新型南宁建设步伐。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创新发展的部署要求,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南宁市将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区创新驱动发展大会精神,积极践行五大发展理念,按照自治区“三个坚持、五大突破、七项任务”的工作要求,围绕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六大升级”工程,实施“科技创新八大重点任务”,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建设“四个城市”,勇当广西营造“三大生态”、实现“两个建成”排头兵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力争到2020年,科技进步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0%以上,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2.2%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5%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380家以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5%,创新驱动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