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 建设进行时 >

浙江省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4-11 点击:

  今后五年工作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八八战略”为总纲,全面贯彻落实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围绕“全面小康、浙中崛起”总目标,按照“走在前列、共建金华”要求,大力实施群城聚市、实业兴市、创新强市、开放活市、环境立市五大战略,着力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确保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圈带聚合、协同共兴、富有活力、和谐宜居的现代化都市区。
  
  建议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21年生产总值超过5000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500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6.5万元和3.2万元。
  
  一、聚焦群城聚市,
  
  加快共建都市区
  
  完善都市区“同心圆”规划。健全规划体系,推进“多规合一”,编制实施都市区规划,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做好“三条廊道”等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全覆盖,加强城市天际线、主色调、疏密度、景观带和显山露水视线通廊的建设引导。
  
  建设网络状城市群、组团式都市区。建立健全都市区共建共融共享共赢体制机制,加大对都市区重大区块、重大平台和重大项目的统筹协调力度,提升都市核心区首位度,促进都市区融合发展。婺城、金东作为中心城市的核心区,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进一步做优老城区、做强新城区、做美大郊区。金华开发区要加快打造工业发展的主引擎、城市拓展的核心区、产业转型的新高地。金义都市新区要加快打造高端产业集聚、科技创新驱动、对外开放引领的都市区聚合发展战略支点。金华山旅游经济区要打响“三教名山”“双龙胜景”“休闲养生”品牌,加快建设现代旅游休闲区。多湖中央商务区要加快建设“五大中心”,打造浙中城市建设标杆区。湖海塘、尖峰山、铁路客站、二七区块、婺州古城、石门农场、三江六岸等重点功能区要加快建设步伐,打造城市发展特色亮点。义乌要勇立潮头、勇扛旗帜、勇当标兵,建设世界小商品之都。兰溪建设产业振兴示范区,东阳建设影视旅游名城,永康建设现代化国际五金名城,浦江建设世界水晶产销中心,武义建设温泉名城养生胜地,磐安建设江南生态养生源。
  
  合力构筑“三条廊道”。围绕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目标,共建综合交通廊道,完成投资1500亿元以上,建成5条高标准铁路、5条高速公路、5条城际快速路,形成轨道交通、高速公路、快速干线复合闭合圈,实现县县通高铁。依托金义主轴,共建金义科创廊道,重点建设“一城一区”高能级科创平台,布局科技园区、高教新区、特色小镇等科创载体,集聚一批大院大所和高精尖人才,打造引领都市区发展的科技创新带、高新产业带、品质生活带和科技人才高地。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五年成廊道”要求,共建浙中生态廊道,推进全流域综合治理,加快生态河流、美丽城防、绿道联网、彩色林带、休闲公园等建设,实施连片造田造地7万亩,打造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完成投资2600亿元以上。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快智慧城市、海绵城市、精品城市、公交都市建设步伐。抓住“三改一拆”这一“牛鼻子”,坚持以改造带项目,加大城中村连片改造力度。加快城市有机更新,加大背街小巷、老旧小区改善力度,加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水平。积极实施“小县大城”建设,培育发展小城市、中心镇和特色小镇,保护传统村落,推进产业非农化、农民市民化、城乡一体化。加快打造既有现代文明、又有田园风光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基本公共设施建设,美丽乡村“三个标配”达到98%以上。
  
  二、聚焦实业兴市,
  
  全力振兴实体经济
  
  打造全省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实施“十百千万”工程,积极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和国家消费品工业“三品”战略示范试点城市,加大“四换三名” “互联网+”“机器人+”“标准化+”工作力度,先进装备制造业规上总产值突破4000亿元,新能源汽车产业形成150万台整车生产能力和超千亿元产业规模,新增产值超百亿元大企业10家、超十亿元企业100家、中国驰名商标10个、省著名商标200个、省名牌产品5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8%,高新技术产业占比达38%。依托“三条廊道”做大平台,形成重大项目生成机制,全力招大引强、招才引智、招院引所,新引进投资50亿元重大项目50个、企业总部50个、高校2所、科研院所30家。同时,加大“个转企、小升规”工作力度,新培育市场主体30万家以上。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化国家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加快11个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建设。以电子商务、互联网泛娱乐和大数据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力争五年达到万亿级规模。发展壮大文化影视时尚产业,五年产值(收入)超过5300亿元。加快推进全域旅游,培育“千万十亿”大景区。加快构建万亿级市场体系,鼓励龙头市场加快营销网络布局,大力支持菜鸟、京东等电商平台建设,重视办好品牌展会,巩固提升浙中商贸中心地位。积极引导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同时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廊道经济和都市经济。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推进“互联网+农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建设绿色高效生态农业强市。大力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建成省级美丽牧场100家、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10个、示范主体100个以上。积极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景观农业、养生农业,创建市级农旅融合示范点100个、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5个。
  
  三、聚焦创新强市,
  
  再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增强科技推动力。完善区域创新体系,深入实施“千人计划”“双龙计划”“八婺英才计划”“青年创业谷计划”,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跻身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行列,争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提升平台承载力。加快打造“一城一区”科创大平台,整合提升“多园多镇”,争创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做优做强金华、义乌国家级开发区,支持永康、东阳、兰溪开发区创建国家级开发区,做新做美省级产业集聚区、开发区、工业园区,做专做精特色小镇、工业强镇、电商新镇,做活做特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
  
  激发改革新活力。以共建“三条廊道”为契机,积极探索建设运营管理的投入分担机制和收益分成机制。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充分发挥国家和省部级改革试点示范引领作用,积极争取更多改革试点。支持义乌建设国际贸易改革试验区、浦江打造“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标杆县,统筹推进各县(市、区)重点改革。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创建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联动推进土地、户籍、产权、社保、撤村建居等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四、聚焦开放活市,
  
  勇当“一带一路”排头兵
  
  建设国际商贸高地。深化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建立健全与小商品进出口相适应的交易平台、贸易通道和监管方式,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充分发挥金义综合保税区、义乌B型保税物流中心功能作用,做强金义跨境通、义乌国际邮件互换局等开放平台,争取设立金义小商品自由贸易港区。推进义乌国际陆港与宁波舟山港一体化运行,加快推进浙中公铁水联运港、兰溪嘉宝物流港、东阳国际物流港、永康无水港等陆港建设。
  
  拓展开放通道。加快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建设,实施金甬铁路等10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3500亿元,全面融入义甬舟交通带、物流带、产业带、科创带建设,加快构建“海上丝绸之路”。完善“义新欧”班列市场化常态运行机制,建设经贸合作园、物流分拨中心,加快拓展“陆上丝绸之路”。加快跨境电商海外仓布局建设,跨境电商进出口年均增长30%以上。
  
  构筑开放新格局。厚植小商品出口优势,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名优特产品出口,补齐进口、加工、转口贸易短板,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型贸易,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年均增长10%。提高利用外资规模质量,实现五年翻番、累计达到27亿美元。加快推动外经发展,支持企业集团式、产业链式“走出去”投资办厂、海外营销和开展跨国并购。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建好中欧生态工业园、中欧智造园、中捷水晶产业合作园等。
  
  五、聚焦环境立市,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优化政务服务。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从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关系最紧密的领域和事项改起,全面梳理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受理一窗化、服务集成化、全程电子化,提高“放管服”改革实效,全力打造最优政务服务环境,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先行区。
  
  优化自然生态。严格执行《金华市水环境保护条例》,深入实施美丽金华建设行动,决不把违法建筑、污泥浊水、脏乱差带入全面小康。坚决打好治水治气、治危拆违、治城治乡、治土治山系列攻坚战,全面推行污水处理“金华标准”,深入实施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废弃物处置,全面开展土壤污染防治行动,创建森林城市群和省级生态文明示范区、美丽浙江先行区。两年基本完成城乡危房治理,三年完成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四年基本消灭城中村,五年全流域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标准、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85%、PM2.5平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40%、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1%以上、污染耕地和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91%。
  
  优化公共服务。加大民生投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达到95%以上。精准扶贫帮困,确保全面小康一个不少、一户不落。织密扎牢就业社保安全网,积极推进社保扩面工作,实现居家养老服务全域化,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推进教育现代化,高标准普及15年教育。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提高“双下沉、两提升”实效,完善分级诊疗机制,建设“健康金华”。加强“信义金华”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开展最美系列创建评选,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建好管好用好农村文化礼堂。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文化、教育、医疗事业。
  
  优化社会治理。加强平安金华、法治金华建设。打造社会治安防控升级版,依法防范和惩治各类违法犯罪。牢牢守住安全生产底线。积极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全国网络监管服务示范城市。实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三年清零行动。提高防灾减灾、应急管理能力,做好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积极开展双拥共建,建好乡镇(街道)“四个平台”,加强和创新信访、调解、社区矫正、“七五”普法等工作,确保人民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