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通知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1-13 点击:

  临沂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目录
 
  一、基础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形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空间布局
 
  四、发展重点
 
  (一)做大做强化学制药
 
  (二)做优做特现代中药
 
  (三)创新发展生物制药
 
  (四)积极培育医疗器械
 
  (五)布局发展特医食品
 
  (六)配套发展医药服务业
 
  五、任务举措
 
  (一)主体培育提升工程
 
  (二)集群集聚发展工程
 
  (三)创新创造引领工程
 
  (四)招商引智强化工程
 
  (五)开放合作深化工程
 
  (六)绿色环保促进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推进机制
 
  (二)强化政策支持
 
  (三)优化营商环境
 
  (四)实施评估监督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健康临沂建设的重要基础。紧抓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构建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助推我市加快“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三个转变,奋力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综合实力在全国地级市中进位次、人均占有在全省提水平。根据《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涵盖中药材种植加工、医药工业、医药商贸物流的临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结构、布局日趋完善,发展方式更加科学,整体水平居全省前列,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1.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21年,全市医药行业总产值258.7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新时代产值过50亿元,鲁南贝特、鲁南厚普、罗欣药业产值过30亿元,鲁南制药和罗欣药业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约56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工业领域销售收入约330亿元;中药材领域销售收入约70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0余万亩,金银花、丹参、银杏、山楂等产量居全国前列;医药商贸物流等服务业销售收入约160亿元,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中药材种植加工、医药工业、医药商贸物流等一体化发展的局面。在生物医药工业子领域,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主要有鲁南制药、罗欣药业、甘李药业、翔宇药业、隆科特等,化学药品主要有替吉奥、单硝酸异山梨酯、奥利司他、替戈拉生、洛索洛芬钠等;现代中药主要有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脉络舒通颗粒、心通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荆防颗粒、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清热银花糖浆、感冒止咳颗粒等;生物制品主要有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聚乙二醇化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酶制剂、壳聚糖胶囊、海参氨糖、大豆肽等;医疗器械主要有麻醉面罩与医用导管、消毒剂、医用口罩等。中药材种植初具规模,平邑县成为“中国金银花之乡”,郯城县成为“中国银杏之乡”,蒙阴县建有徐长卿规范化种植基地。医药商贸物流体系不断完善,拥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专营或兼营医药产品的零售批发企业和物流公司。
 
  3.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拥有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冻干粉针剂药物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先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山东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鲁南制药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组建了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山东大学联合组建了山大鲁南天然药物研究院、山大鲁南超临界流体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山东分中心、国家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山东大学)临沂协同创新中心等高端平台相继落户临沂。罗欣药业29个项目产品被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拥有发明专利达1076个。
 
  4.发展后劲蓬勃有力。现有一批在研新药,涵盖抗血栓药、抗癌、降血糖等重大疾病、常见疾病治疗领域。临床试验:重组抗CD20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普卡那肽、抗肿瘤药LXI-15029和LX-086、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类新型长效降糖药、第四代超长效胰岛素周制剂、预混双胰岛素复方制剂等。注射用重组GLP-1—FGF21-Fc双功能融合蛋白等1类生物制品,IDO抑制剂埃地奥鲁等1类化学药品,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改良新药,以及抗癌药物CDK2/CDK4/CDK6抑制剂、MEK抑制剂、CHECK抑制剂、降血压药物Renion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药物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等处于研发中。
 
  5.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山东省是传统的生物医药大省,医药工业综合实力连续十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已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重点发展,拟实现万亿元产值目标,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及实施细则、《临沂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深度融合,新机制、新靶点药物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不断取得突破,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合成生物技术、双功能抗体等精准医疗技术日渐成熟,推动产业日新月异。二是需求攀升提供了庞大的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疫苗、抗体药物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药成为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方向;老龄化趋势加快,医保水平提高,居民健康消费加快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医改将预防和控制疾病放在首位,国家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政策推动现代中药快速发展,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三是激烈竞争提供了转型动力。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竞争日趋加剧,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行业内企业重组频繁、大企业不断涌现,集聚发展趋势明显;药品监管、中药辅助用药目录、新版医保目录等各项政策持续调整,倒逼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走高质量发展路子。
 
  总体看,“十四五”时期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但仍需加快解决一些制约问题和短板,激发高质量发展潜力。
 
  1.生物医药工业亟待补链强链。我市生物医药工业板块各子领域发展不平衡,化学制药、现代中药的产业优势比较明显,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的产业生态较为脆弱。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出能力不高、效益较低;龙头企业少且未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带动作用;园区载体建设滞后,专业运营能力不足,综合实力及产业凝聚力较低。亟待借鉴国内外先进园区的产业发展经验,完善以孵化器、加速器、标准厂房等为支撑的产业承载体系,加快产业集聚。
 
  2.创新研发能力亟待大力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研发相对薄弱,高端产业孵化和服务平台缺乏,创新药、首仿药较少,生物医药创新对产业增长贡献有限。医疗教育科研层次低,高水平的医学院校较少,仅临沂大学医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沂卫生学校等。
 
  3.人才梯队欠缺亟待聚力弥补。与先进城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相比较,临沂市本地专业人才集聚度偏低,特别是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占比较低,国内外知名的拔尖人才稀缺,人才支撑创新发展的能力不强。亟待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育政策环境,集聚适用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使之成为产业集聚的核心支撑力量。
 
  4.中药材种植潜力亟待深度挖掘。临沂中药材资源丰富,共有1000余种,占全省50%以上,其中,可规模化种植的61种,总蕴藏量约1.47亿千克(占全省总量的60%以上),但中药材种植存在标准化水平较低、技术支撑不足、信息服务落后、产业链较短等问题,亟待通过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扩大规范化种植面积等,挖掘中药种植发展潜能。
 
  5.专业医药商贸物流亟待全面突破。临沂市是闻名全国的市场名城、物流之都,商贸物流、第三方物流、快递物流、医药物流、冷链物流等业态蓬勃发展,商、仓、流、园联动并进。配合未来中药种植加工和医药工业的长足发展,专业医药商贸物流能力亟待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全面突破,加强配送渠道、配送能力和配送终端建设,实现全程信息化可追溯。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抓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机遇,以建基地、育龙头,强支撑、补缺项为着力点,依托空间链集聚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依靠创新链带动服务链,推动服务链整合资源链,构建全链式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圈,锻造化学制剂、现代中药、医药商贸物流长板,补齐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人才梯队短板,培育发展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健康需求,打造鲁南领先、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闯新路、走在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科研与转化并举。坚持原创思维,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实现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的创新突破,培育新兴业态,不断推动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产业体系迭代升级,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2.坚持集聚发展,企业与园区并进。整合要素资源,加强新区、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提升产业载体承载功能。推动链群发展,发挥引领作用,以产业链为抓手、以创新链为纽带、以价值链为枢纽,推动企业与园区共同发展,形成分工协作、集聚发展的产业集群。
 
  3.坚持开放合作,内培与外引并重。树立开放合作发展理念,立足区位、生态、环境、资源等优势,突出道地药材、经典名方等特色,支持医药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大针对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知名企业、高端人才和科研成果,强化企业、园区、区域间合作交流,加快形成资源互补、产业协同的发展局面。
 
  4.坚持优化服务,质量与品牌并行。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加强药品检验检测等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释放企业活力和市场潜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品质,在细分领域发展一批品牌产品,提升生物医药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力打造产业链条完善、功能协同、研发实力与整体竞争力突出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医药工业、医药服务业有机结合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综合实力省内一流、国内知名。
 
  1.产业规模整体翻番。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力争实现1000亿元。原料药及药物制剂、医疗器械和医药商贸物流规模显著提高,中药种植加工发展跨上新台阶,集群发展及产业链互补优势进一步凸显。
 
  2.集聚效应大幅提升。到2025年,培育过百亿元的生物医药园区3个以上,企业入园比例达到70%以上,空间布局更加优化,集聚水平大幅提升。力争年产值规模10亿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9家,年服务收入10亿元及以上的医药商贸物流企业达到5家,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格局。
 
  3.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新组建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5个以上,力争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0家,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00项以上,大型和中型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占年销售额比重分别达到8%和5%以上,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走在前列,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4.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力争完成2个以上创新药或改良型新药的研制工作,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重磅品种4个、5~10亿元拳头品种7个,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影响力显著提升。
 
  5.人才结构日益完善。到2025年,新培育5~10个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新引进50~1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新培养300名以上骨干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形成以高端人才团队为支撑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人才梯队。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的通知

2023-01-13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临沂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
 
  目录
 
  一、基础形势
 
  (一)发展基础
 
  (二)发展形势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二)基本原则
 
  (三)发展目标
 
  三、空间布局
 
  四、发展重点
 
  (一)做大做强化学制药
 
  (二)做优做特现代中药
 
  (三)创新发展生物制药
 
  (四)积极培育医疗器械
 
  (五)布局发展特医食品
 
  (六)配套发展医药服务业
 
  五、任务举措
 
  (一)主体培育提升工程
 
  (二)集群集聚发展工程
 
  (三)创新创造引领工程
 
  (四)招商引智强化工程
 
  (五)开放合作深化工程
 
  (六)绿色环保促进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健全推进机制
 
  (二)强化政策支持
 
  (三)优化营商环境
 
  (四)实施评估监督
 
  生物医药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健康临沂建设的重要基础。紧抓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机遇,加快向创新驱动转型,构建现代化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助推我市加快“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三个转变,奋力在全国革命老区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前、综合实力在全国地级市中进位次、人均占有在全省提水平。根据《山东省“十四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基础形势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期间,涵盖中药材种植加工、医药工业、医药商贸物流的临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结构、布局日趋完善,发展方式更加科学,整体水平居全省前列,入选省“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持续推进。
 
  1.综合实力持续增强。2021年,全市医药行业总产值258.7亿元,同比增长19.9%,其中,新时代产值过50亿元,鲁南贝特、鲁南厚普、罗欣药业产值过30亿元,鲁南制药和罗欣药业入选中国医药工业百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约560亿元,其中,生物医药工业领域销售收入约330亿元;中药材领域销售收入约70亿元,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30余万亩,金银花、丹参、银杏、山楂等产量居全国前列;医药商贸物流等服务业销售收入约160亿元,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2.集群效应逐步显现。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中药材种植加工、医药工业、医药商贸物流等一体化发展的局面。在生物医药工业子领域,形成了一批骨干企业,主要有鲁南制药、罗欣药业、甘李药业、翔宇药业、隆科特等,化学药品主要有替吉奥、单硝酸异山梨酯、奥利司他、替戈拉生、洛索洛芬钠等;现代中药主要有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脉络舒通颗粒、心通口服液、鼻渊通窍颗粒、荆防颗粒、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清热银花糖浆、感冒止咳颗粒等;生物制品主要有甘精胰岛素注射液、聚乙二醇化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注射液、酶制剂、壳聚糖胶囊、海参氨糖、大豆肽等;医疗器械主要有麻醉面罩与医用导管、消毒剂、医用口罩等。中药材种植初具规模,平邑县成为“中国金银花之乡”,郯城县成为“中国银杏之乡”,蒙阴县建有徐长卿规范化种植基地。医药商贸物流体系不断完善,拥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专营或兼营医药产品的零售批发企业和物流公司。
 
  3.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拥有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冻干粉针剂药物制备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先后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山东大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了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鲁南制药与华东理工大学联合组建了鲁华生物技术研究所,与山东大学联合组建了山大鲁南天然药物研究院、山大鲁南超临界流体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山东分中心、国家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山东大学)临沂协同创新中心等高端平台相继落户临沂。罗欣药业29个项目产品被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全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拥有发明专利达1076个。
 
  4.发展后劲蓬勃有力。现有一批在研新药,涵盖抗血栓药、抗癌、降血糖等重大疾病、常见疾病治疗领域。临床试验:重组抗CD20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普卡那肽、抗肿瘤药LXI-15029和LX-086、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类新型长效降糖药、第四代超长效胰岛素周制剂、预混双胰岛素复方制剂等。注射用重组GLP-1—FGF21-Fc双功能融合蛋白等1类生物制品,IDO抑制剂埃地奥鲁等1类化学药品,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改良新药,以及抗癌药物CDK2/CDK4/CDK6抑制剂、MEK抑制剂、CHECK抑制剂、降血压药物Renion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药物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等处于研发中。
 
  5.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山东省是传统的生物医药大省,医药工业综合实力连续十多年保持全国第一,已列入省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重点发展,拟实现万亿元产值目标,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成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重点园区、重大项目建设,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研究制定了《关于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及实施细则、《临沂市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若干措施》等系列文件,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发展形势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速动能转换、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互联网、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生物医药深度融合,新机制、新靶点药物的基础研究和转化应用不断取得突破,靶向治疗、基因治疗、细胞治疗、合成生物技术、双功能抗体等精准医疗技术日渐成熟,推动产业日新月异。二是需求攀升提供了庞大的市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以疫苗、抗体药物为代表的生物技术药成为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方向;老龄化趋势加快,医保水平提高,居民健康消费加快向疾病预防型、保健型和健康促进型转变;医改将预防和控制疾病放在首位,国家支持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政策推动现代中药快速发展,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三是激烈竞争提供了转型动力。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竞争日趋加剧,产业链供应链加快重塑;行业内企业重组频繁、大企业不断涌现,集聚发展趋势明显;药品监管、中药辅助用药目录、新版医保目录等各项政策持续调整,倒逼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走高质量发展路子。
 
  总体看,“十四五”时期我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机遇大于挑战,但仍需加快解决一些制约问题和短板,激发高质量发展潜力。
 
  1.生物医药工业亟待补链强链。我市生物医药工业板块各子领域发展不平衡,化学制药、现代中药的产业优势比较明显,生物制药、医疗器械的产业生态较为脆弱。企业规模普遍较小、产出能力不高、效益较低;龙头企业少且未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带动作用;园区载体建设滞后,专业运营能力不足,综合实力及产业凝聚力较低。亟待借鉴国内外先进园区的产业发展经验,完善以孵化器、加速器、标准厂房等为支撑的产业承载体系,加快产业集聚。
 
  2.创新研发能力亟待大力提升。生物医药企业创新研发相对薄弱,高端产业孵化和服务平台缺乏,创新药、首仿药较少,生物医药创新对产业增长贡献有限。医疗教育科研层次低,高水平的医学院校较少,仅临沂大学医学院、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临沂卫生学校等。
 
  3.人才梯队欠缺亟待聚力弥补。与先进城市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相比较,临沂市本地专业人才集聚度偏低,特别是硕士以上高学历人才占比较低,国内外知名的拔尖人才稀缺,人才支撑创新发展的能力不强。亟待进一步优化人才引育政策环境,集聚适用人才,形成合理的人才梯队,使之成为产业集聚的核心支撑力量。
 
  4.中药材种植潜力亟待深度挖掘。临沂中药材资源丰富,共有1000余种,占全省50%以上,其中,可规模化种植的61种,总蕴藏量约1.47亿千克(占全省总量的60%以上),但中药材种植存在标准化水平较低、技术支撑不足、信息服务落后、产业链较短等问题,亟待通过推进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扩大规范化种植面积等,挖掘中药种植发展潜能。
 
  5.专业医药商贸物流亟待全面突破。临沂市是闻名全国的市场名城、物流之都,商贸物流、第三方物流、快递物流、医药物流、冷链物流等业态蓬勃发展,商、仓、流、园联动并进。配合未来中药种植加工和医药工业的长足发展,专业医药商贸物流能力亟待从质和量两个方面全面突破,加强配送渠道、配送能力和配送终端建设,实现全程信息化可追溯。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抓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入选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机遇,以建基地、育龙头,强支撑、补缺项为着力点,依托空间链集聚产业链,围绕产业链完善创新链,依靠创新链带动服务链,推动服务链整合资源链,构建全链式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生态圈,锻造化学制剂、现代中药、医药商贸物流长板,补齐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人才梯队短板,培育发展新动能,构筑竞争新优势,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健康需求,打造鲁南领先、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在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中闯新路、走在前。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科研与转化并举。坚持原创思维,以技术创新为引领,实现关键技术和重大产品的创新突破,培育新兴业态,不断推动技术体系、产品体系和产业体系迭代升级,提升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
 
  2.坚持集聚发展,企业与园区并进。整合要素资源,加强新区、开发区、产业园区建设,打造创新服务平台,提升产业载体承载功能。推动链群发展,发挥引领作用,以产业链为抓手、以创新链为纽带、以价值链为枢纽,推动企业与园区共同发展,形成分工协作、集聚发展的产业集群。
 
  3.坚持开放合作,内培与外引并重。树立开放合作发展理念,立足区位、生态、环境、资源等优势,突出道地药材、经典名方等特色,支持医药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大针对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知名企业、高端人才和科研成果,强化企业、园区、区域间合作交流,加快形成资源互补、产业协同的发展局面。
 
  4.坚持优化服务,质量与品牌并行。创新体制机制,持续加强药品检验检测等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完善的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释放企业活力和市场潜力。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不断提高全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水平和产品品质,在细分领域发展一批品牌产品,提升生物医药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全力打造产业链条完善、功能协同、研发实力与整体竞争力突出的中药材种植加工、医药工业、医药服务业有机结合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综合实力省内一流、国内知名。
 
  1.产业规模整体翻番。到2025年,全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集群销售收入力争实现1000亿元。原料药及药物制剂、医疗器械和医药商贸物流规模显著提高,中药种植加工发展跨上新台阶,集群发展及产业链互补优势进一步凸显。
 
  2.集聚效应大幅提升。到2025年,培育过百亿元的生物医药园区3个以上,企业入园比例达到70%以上,空间布局更加优化,集聚水平大幅提升。力争年产值规模10亿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达到9家,年服务收入10亿元及以上的医药商贸物流企业达到5家,形成以大企业集团为主导,大、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新格局。
 
  3.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到2025年,新组建省级以上企业创新平台5个以上,力争国家级创新平台达到10家,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500项以上,大型和中型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占年销售额比重分别达到8%和5%以上,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走在前列,产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4.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力争完成2个以上创新药或改良型新药的研制工作,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研发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以上重磅品种4个、5~10亿元拳头品种7个,产品结构更加优化,影响力显著提升。
 
  5.人才结构日益完善。到2025年,新培育5~10个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团队,新引进50~1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新培养300名以上骨干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形成以高端人才团队为支撑的国家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人才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