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昌平区丨关于印发《昌平区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3-09-15 点击: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平区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公司):
 
  现将《昌平区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
 
  2023年9月5日
 
  昌平区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有效整合国家知识产权局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昌平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与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促进作用,加快建成知识产权强区,实现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依据《昌平区“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行动方案》和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知识产权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建设知识产权强区目标,立足昌平区功能定位和“四区”建设,深入探索知识产权全面融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建设和高效支撑“三城一区”“两谷一园”创新知识产权发展路径,优化服务保障体系,强化协同保护力度,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聚焦前沿科技和关键领域,加快推动知识产权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知识产权资源要素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持续激发知识产权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培育并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
 
  2.坚持高质量发展。聚焦本区优势资源特点,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支撑推动作用,以知识产权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3.坚持协同保护。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构建快速高效的协同保护格局,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营造国内最优、国际一流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
 
  (三)工作目标
 
  坚持以推动知识产权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有效发挥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引擎作用,全力服务未来科学城“两谷一园”及国家实验室建设,着力推动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等关键优势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储备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和运用效益加速显现,公共服务体系效能显著增强,全链条保护体系加速完善,全区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更加浓厚,全社会创造创业创新活力持续激发,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到2025年,实现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15万件左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0件左右,PCT专利申请量达到600件左右,知识产权优势单位获得中国专利奖奖项在“十四五”期间累计达到40项,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达到全市乃至全国前列,将昌平区建设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
 
  二、重点任务
 
  (一)发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引领作用
 
  1.推进知识产权审批服务便利化,激发全区知识产权创造活力。协调国家知识产权局开放商标数据,支持实时查询商标审查业务信息,进一步优化昌平商标受理窗口、自贸试验区(生命园)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商标注册、变更、质押等全流程服务。推动建设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昌平分中心,开通专利审查绿色通道,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等领域,提供知识产权快速审查、确权、维权等服务。通过构建有力支撑各类知识产权创造的便捷通道,全面激发我区知识产权创造活力,实现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实现辖区商标注册总量年均增长10%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保持年均增长10%以上,PCT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以上。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商务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2.聚焦区域发展优势,服务关键技术领域高质量发展。依托未来科学城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枢纽型主平台的区位功能优势,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战略引领作用,聚焦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获取一批全球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对“两谷一园”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情况的跟踪分析,强化数据信息共享,聚力建设知识产权协同创新区。依托“生命谷”医药健康创新资源及成果集聚优势,探索建立国际化生物医药知识产权成果运营平台,组建医药健康知识产权联盟,构筑医药领域专利池,围绕前沿技术、医疗器械、美丽健康三大赛道,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创造引领作用,加速打造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和“核爆点”。充分发挥“能源谷”先进能源产业发展主阵地作用,积极促进央企、民企、高校等主体协同创新,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不断完善专利转移转化央地对接机制,对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的知识产权进行布局和运营,打造先进能源知识产权转化承接高地,支持能源领军企业技术服务和技术产品“走出去”,助力“双碳”战略高质量推进。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国资委,区经济信息化局,区商务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3.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产业主体,有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立筛查机制,用好“服务包”政策,强化宣传引导,重点培育医药健康、先进能源等领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支持各类主体争取国家和市级专利及商标奖项,大力支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发展,实现获奖数量逐年递增。引导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同构建生物医药、先进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集聚知识产权资源,深化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产业联合优势,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合力化解知识产权风险和壁垒,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商务局,区融媒体中心,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4.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助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聚焦高等院校及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国高新、“瞪羚”、创新活力旺盛的市场主体,围绕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产业,深入推进知识产权高价值专利培育进园区、进高校,挖掘一批有市场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布局形成一大批高价值专利,并探索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运用新模式,带动提升全区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水平,推动实现高价值专利成果转化落地,有效提高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效率。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化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二)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转化运用
 
  1.深化“校、企、城融合”,促进优质知识产权落地转化。依托在昌高校教育科研资源优势,持续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引导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完善职务发明创造权益归属、知识产权转化决策和权益分配机制,促进知识产权管理、科技创新管理与成果转化机制一体融合。发挥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高校联盟智库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专利转化价值评估体系,科学精准分级分类管理,为促进专利交易、许可、转让、融资等提供基础支撑,推动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转化。搭建区级知识产权校企交易服务平台,盘活知识产权资源,实现知识产权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加快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和“四区”建设。积极培育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提升高校知识产权能力和水平,强化高校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管理能力建设。
 
  责任单位: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区科委,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教委。
 
  2.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效能。鼓励区内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与金融机构共同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证券化等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业务,打造以企业知识产权和综合创新能力评价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开通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绿色通道;同时开展银企对接,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损失补偿和质物处置机制。实行质押贷款尽职免责制度,多举措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年均不低于3亿元。通过组合金融工具,不断丰富知识产权资产货币化实现方式,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积极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加快盘活知识产权优质资产。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金融办,区商务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3.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鼓励保险公司聚焦企业需求,以降低侵权损失为核心,开发专利代理责任险、专利执行险、专利被侵权损失险等保险产品,有效解决专利权人被侵权后,诉讼成本高、案件取证难、诉讼周期长等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创新主体侵权损失。积极引导区内企业参与知识产权保险试点。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金融办,区商务局,区科委,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三)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
 
  1.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作用。积极吸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运营、咨询、培训等各类服务机构落户昌平,培育一批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强、成效好、具有示范效应的服务机构和平台企业。进一步完善“市中心—区中心—工作站”三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优势,推动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我区市场主体提供全链条优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化局,区人力社保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2.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积极用好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的政策红利,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推动专业服务团队开展知识产权数据挖掘、预警分析、战略研究,加快形成高精尖产业与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联动发展效应,支持建设北京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集聚发展示范区,全力构筑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地。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化局,区商务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四)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1.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发挥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强化统筹协调和部门联动,有效依托未来科学城巡回审判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生命科学园法官工作站及北京未来科学城知识产权保护检察联络机制,加快构建行政执法、司法、多元调解、商事仲裁、法律服务、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七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全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效能,加快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委宣传部,区法院,区检察院,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区司法局,区文化旅游局,区融媒体中心,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2.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结合“剑网”“昆仑”“龙腾”“蓝天”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打击力度,依法有效规制商标恶意注册、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积极探索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工作,运用市级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破解专业技术难题,提升办案专业能力及规范化水平。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园林绿化局,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
 
  3.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加强对“走出去”市场主体的维权援助,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多元纠纷调解等机制落实,切实提高维权援助效率。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区商务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五)大力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
 
  1.大力发展特色创新品牌,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聚焦区域资源优势,有效发挥镇(街道)经济发展专班服务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创造。依托辖区龙头企业、高精尖企业的特色技术、产品及服务,集中培育和发展一批代表昌平区产业和区域特色、代表区域企业形象和竞争力、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知名商标品牌。创建商标品牌指导站,有针对性开展商标品牌指导工作,积极引导现代服务业实施品牌连锁经营、中小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知名品牌企业进行品牌提升,鼓励支持企业以商标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实施兼并、联营、商业特许经营等活动,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品牌矩阵。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商务局,区经济信息化局。
 
  2.大力发展特色文旅品牌,打造文旅产业高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面梳理辖区历史文化资源,依托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文化带以及明十三陵、居庸关等世界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昌平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特色文化,聚力打造“运河之源、太行之首、居庸之要”三带汇聚的历史文化金名片。积极开展文旅品牌精品工程,强化品牌意识和旅游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打造符合昌平特色的文创产品,促进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推动特色乡土文化体验融入食、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开发适合大众康养、休闲、体验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塑造“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乡村文化名片。
 
  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国资委,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3.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立足区域优势培育农产品,注重品种培优和品质提升,持续推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品牌认证和商标注册,积极培育昌平草莓、昌平苹果、小汤山蔬菜、崔村红等区域公共品牌和特色企业品牌,加强品牌和商标使用的管理和保护,不断提升“昌平草莓”“昌平苹果”“燕山板栗”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及“高口红椿”“西峰山小枣”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品牌价值。持续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品牌的挖掘培育和指导服务力度,对“十三陵盖柿”“南口百合”“流村黄花”等特色农产品以及崔村的“橡树谷”“关公脸”特色农林商标加大培育发展力度,加强对农产品包装、设计和营销能力,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农产品文化附加值。积极发展民俗旅游悠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园林绿化局。
 
  (六)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昌优势
 
  1.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积极对接国家知识产权局大数据资源,每年编制《昌平区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分析报告》,提出科学专业的知识产权发展路径和策略。积极争取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支持,围绕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以及文旅、农业等关键技术及产业领域,在未来科学城每年举办1次知识产权论坛,吸引集聚创新资源,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积极促进知识产权强企、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常态化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包”和服务管家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特派员机制,针对辖区重点企业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知识产权专项辅导活动,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政策服务,推动辖区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商务局,区经济信息化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2.大力开展“专利导航”工程。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优势,全面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工程,促进专利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专利导航”在区域发展中的指导支持作用,构建知识产权助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模式。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化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3.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育。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引进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金融、法律机构入驻昌平,吸引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在昌聚集。加快形成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代理服务、专利信息利用、预警分析、法律援助、宣传培训、企业孵化、专利技术产业化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畅通知识产权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依托区内高校教育资源以及人才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联合培养模式,着力打造行政管理干部、企业家、知识产权工程师、知识产权服务人员、知识产权司法人员为主体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结合《昌平区支持“昌聚工程”高层次科技人才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人才优先享受落户、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机制。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教委,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4.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数据、政策宣讲解读文件、专家学者规划指引服务等优势资源,聚焦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等重点主导产业,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机制。持续完善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大力开展商标品牌培育,积极探索地理标志富农新路径,有效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高效顺畅运转。积极营造市场化、便利化、国际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培育一批国家和北京市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努力建设北京市乃至全国知识产权强区。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委政法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发展改革委,区教委,区科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国资委,区金融办,区经济信息化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区融媒体中心,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七)强化知识产权奖励和支持
 
  加大知识产权奖励和支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奖励支持政策,加大奖励支持力度,最大程度激发知识产权发展活力。以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为目标,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给予资金奖励和支持,探索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偿“资金池”,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证券化业务的企业给予补偿,聚焦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等关键产业和领域,加强激励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促进作用,大力支持和鼓励市场主体创造创新,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和价值创造。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财政局,区科委,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知识产权奖励专班,由主管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和科技创新、产业的区领导任组长,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财政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上述重点任务涉及的责任单位组成。区知识产权奖励专班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昌平区知识产权奖励支持办法》,根据全区知识产权发展情况编制专项资金年度预算,监管立项项目的实施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办公室设在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主任由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主管副局长担任。区财政局负责专项奖励资金年度预算安排、下达、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工作。其他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二)加强协调联动
 
  各部门、各镇(街道)、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特别是加强在商标与发明专利奖励、专利转化、优势主体培育、高端人才培养、社会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北京市知识产权扶持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持续加大对昌平区知识产权的投入力度,构建完善市区两级政策引导、社会广泛投入的知识产权资金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区知识产权联席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会、推进会,强化部门联动和工作交流;联席会各成员单位要发挥优势、协同配合,形成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的工作合力,有效促进全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服务。
 
  (三)注重宣传引导
 
  建立政府主导、主管部门负责、新闻媒体支持、企业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活动。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纳入“十四五”普法宣传,深入挖掘区内知识产权典型主体、典型人物、典型案例,充分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六进”宣传活动,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举办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市场主体及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为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昌平区丨关于印发《昌平区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2023-09-15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昌平区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委、办、局(公司):
 
  现将《昌平区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政府
 
  2023年9月5日
 
  昌平区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北京市“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等文件精神,有效整合国家知识产权局资源优势,不断提高昌平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与服务水平,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经济发展的引领促进作用,加快建成知识产权强区,实现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依据《昌平区“十四五”时期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行动方案》和我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关于知识产权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锚定建设知识产权强区目标,立足昌平区功能定位和“四区”建设,深入探索知识产权全面融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主平台建设和高效支撑“三城一区”“两谷一园”创新知识产权发展路径,优化服务保障体系,强化协同保护力度,加快推动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创新创业活力,加快构建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产权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创新驱动。聚焦前沿科技和关键领域,加快推动知识产权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知识产权资源要素顺畅流动和高效配置,持续激发知识产权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培育并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
 
  2.坚持高质量发展。聚焦本区优势资源特点,有效发挥知识产权在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新发展格局构建中的支撑推动作用,以知识产权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深度融合,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为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能。
 
  3.坚持协同保护。牢固树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的理念,不断健全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快构建快速高效的协同保护格局,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营造国内最优、国际一流的知识产权营商环境。
 
  (三)工作目标
 
  坚持以推动知识产权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主线,有效发挥知识产权科技创新引擎作用,全力服务未来科学城“两谷一园”及国家实验室建设,着力推动医药健康、先进能源、先进制造等关键优势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和自主知识产权创造储备能力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市场价值和运用效益加速显现,公共服务体系效能显著增强,全链条保护体系加速完善,全区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氛围更加浓厚,全社会创造创业创新活力持续激发,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到2025年,实现有效注册商标拥有量达到15万件左右,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0件左右,PCT专利申请量达到600件左右,知识产权优势单位获得中国专利奖奖项在“十四五”期间累计达到40项,知识产权综合竞争力达到全市乃至全国前列,将昌平区建设成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区。
 
  二、重点任务
 
  (一)发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引领作用
 
  1.推进知识产权审批服务便利化,激发全区知识产权创造活力。协调国家知识产权局开放商标数据,支持实时查询商标审查业务信息,进一步优化昌平商标受理窗口、自贸试验区(生命园)知识产权服务中心商标注册、变更、质押等全流程服务。推动建设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昌平分中心,开通专利审查绿色通道,针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生物医药产业等领域,提供知识产权快速审查、确权、维权等服务。通过构建有力支撑各类知识产权创造的便捷通道,全面激发我区知识产权创造活力,实现知识产权创造数量和质量显著提升,实现辖区商标注册总量年均增长10%以上,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保持年均增长10%以上,PCT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以上。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商务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2.聚焦区域发展优势,服务关键技术领域高质量发展。依托未来科学城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枢纽型主平台的区位功能优势,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战略引领作用,聚焦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等关键技术领域,获取一批全球领先的自主知识产权,加强对“两谷一园”企业知识产权发展情况的跟踪分析,强化数据信息共享,聚力建设知识产权协同创新区。依托“生命谷”医药健康创新资源及成果集聚优势,探索建立国际化生物医药知识产权成果运营平台,组建医药健康知识产权联盟,构筑医药领域专利池,围绕前沿技术、医疗器械、美丽健康三大赛道,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创造引领作用,加速打造北京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的创新引擎和“核爆点”。充分发挥“能源谷”先进能源产业发展主阵地作用,积极促进央企、民企、高校等主体协同创新,突破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不断完善专利转移转化央地对接机制,对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的知识产权进行布局和运营,打造先进能源知识产权转化承接高地,支持能源领军企业技术服务和技术产品“走出去”,助力“双碳”战略高质量推进。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国资委,区经济信息化局,区商务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3.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产业主体,有效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立筛查机制,用好“服务包”政策,强化宣传引导,重点培育医药健康、先进能源等领域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支持各类主体争取国家和市级专利及商标奖项,大力支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发展,实现获奖数量逐年递增。引导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共同构建生物医药、先进能源、先进制造、文化旅游等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集聚知识产权资源,深化产业知识产权协同运用,促进知识产权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形成产业联合优势,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合力化解知识产权风险和壁垒,增强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发展改革委,区科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商务局,区融媒体中心,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4.强化高价值专利培育,助力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聚焦高等院校及专精特新“小巨人”、“独角兽”、国高新、“瞪羚”、创新活力旺盛的市场主体,围绕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产业,深入推进知识产权高价值专利培育进园区、进高校,挖掘一批有市场化前景的科技成果,布局形成一大批高价值专利,并探索构建可复制、可推广的高价值专利培育和转化运用新模式,带动提升全区专利质量和转化运用水平,推动实现高价值专利成果转化落地,有效提高知识产权成果转化效率。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化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二)促进知识产权高效转化运用
 
  1.深化“校、企、城融合”,促进优质知识产权落地转化。依托在昌高校教育科研资源优势,持续深化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引导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完善职务发明创造权益归属、知识产权转化决策和权益分配机制,促进知识产权管理、科技创新管理与成果转化机制一体融合。发挥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高校联盟智库作用,积极探索建立专利转化价值评估体系,科学精准分级分类管理,为促进专利交易、许可、转让、融资等提供基础支撑,推动实现知识产权市场价值转化。搭建区级知识产权校企交易服务平台,盘活知识产权资源,实现知识产权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加快推动全区营商环境优化升级和“四区”建设。积极培育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示范高校,提升高校知识产权能力和水平,强化高校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管理能力建设。
 
  责任单位: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区科委,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教委。
 
  2.持续提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机制效能。鼓励区内知识产权运营机构与金融机构共同开展投贷联动、知识产权证券化等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业务,打造以企业知识产权和综合创新能力评价为核心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产品,开通知识产权质押登记绿色通道;同时开展银企对接,拓宽融资渠道,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损失补偿和质物处置机制。实行质押贷款尽职免责制度,多举措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额年均不低于3亿元。通过组合金融工具,不断丰富知识产权资产货币化实现方式,聚焦重点产业领域,积极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证券化业务,加快盘活知识产权优质资产。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金融办,区商务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3.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鼓励保险公司聚焦企业需求,以降低侵权损失为核心,开发专利代理责任险、专利执行险、专利被侵权损失险等保险产品,有效解决专利权人被侵权后,诉讼成本高、案件取证难、诉讼周期长等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创新主体侵权损失。积极引导区内企业参与知识产权保险试点。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金融办,区商务局,区科委,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三)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水平
 
  1.持续强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作用。积极吸引知识产权代理、法律、信息、运营、咨询、培训等各类服务机构落户昌平,培育一批知识产权运营能力强、成效好、具有示范效应的服务机构和平台企业。进一步完善“市中心—区中心—工作站”三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平台优势,推动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知识产权服务平台,为我区市场主体提供全链条优质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化局,区人力社保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2.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积极用好北京建设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的政策红利,聚焦重点产业领域,推动专业服务团队开展知识产权数据挖掘、预警分析、战略研究,加快形成高精尖产业与知识产权服务业的联动发展效应,支持建设北京市中小企业知识产权集聚发展示范区,全力构筑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发展高地。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化局,区商务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四)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
 
  1.进一步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发挥区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强化统筹协调和部门联动,有效依托未来科学城巡回审判庭、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生命科学园法官工作站及北京未来科学城知识产权保护检察联络机制,加快构建行政执法、司法、多元调解、商事仲裁、法律服务、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七位一体”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升全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效能,加快创建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委宣传部,区法院,区检察院,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区司法局,区文化旅游局,区融媒体中心,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2.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结合“剑网”“昆仑”“龙腾”“蓝天”等专项整治行动,加大对知识产权侵权假冒行为打击力度,依法有效规制商标恶意注册、非正常专利申请行为。积极探索开展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试点工作,运用市级行政保护技术调查官制度,破解专业技术难题,提升办案专业能力及规范化水平。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卫生健康委,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园林绿化局,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
 
  3.强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加强对“走出去”市场主体的维权援助,强化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司法保护、仲裁、多元纠纷调解等机制落实,切实提高维权援助效率。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区商务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五)大力实施商标品牌发展战略
 
  1.大力发展特色创新品牌,全面提升市场竞争力。聚焦区域资源优势,有效发挥镇(街道)经济发展专班服务作用,积极鼓励企业开展知识产权创造。依托辖区龙头企业、高精尖企业的特色技术、产品及服务,集中培育和发展一批代表昌平区产业和区域特色、代表区域企业形象和竞争力、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知名商标品牌。创建商标品牌指导站,有针对性开展商标品牌指导工作,积极引导现代服务业实施品牌连锁经营、中小企业培育自主品牌、知名品牌企业进行品牌提升,鼓励支持企业以商标品牌作为无形资产实施兼并、联营、商业特许经营等活动,积极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品牌矩阵。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商务局,区经济信息化局。
 
  2.大力发展特色文旅品牌,打造文旅产业高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面梳理辖区历史文化资源,依托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文化带以及明十三陵、居庸关等世界文化遗产,深入挖掘昌平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特色文化,聚力打造“运河之源、太行之首、居庸之要”三带汇聚的历史文化金名片。积极开展文旅品牌精品工程,强化品牌意识和旅游产品自主开发能力,打造符合昌平特色的文创产品,促进区域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旅游,推动特色乡土文化体验融入食、住、行、游、购、娱各个环节,开发适合大众康养、休闲、体验的文化和旅游产品,塑造“一乡一品”“一乡一艺”“一乡一景”特色品牌,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乡村文化名片。
 
  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国资委,区农业农村局,区园林绿化局,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
 
  3.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立足区域优势培育农产品,注重品种培优和品质提升,持续推进标准化生产、农产品品牌认证和商标注册,积极培育昌平草莓、昌平苹果、小汤山蔬菜、崔村红等区域公共品牌和特色企业品牌,加强品牌和商标使用的管理和保护,不断提升“昌平草莓”“昌平苹果”“燕山板栗”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以及“高口红椿”“西峰山小枣”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品牌价值。持续加大对农产品商标品牌的挖掘培育和指导服务力度,对“十三陵盖柿”“南口百合”“流村黄花”等特色农产品以及崔村的“橡树谷”“关公脸”特色农林商标加大培育发展力度,加强对农产品包装、设计和营销能力,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和农产品文化附加值。积极发展民俗旅游悠闲产业,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不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农业农村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园林绿化局。
 
  (六)充分发挥国家知识产权局在昌优势
 
  1.全面提升知识产权服务水平。积极对接国家知识产权局大数据资源,每年编制《昌平区知识产权发展与保护状况分析报告》,提出科学专业的知识产权发展路径和策略。积极争取北京市知识产权局支持,围绕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以及文旅、农业等关键技术及产业领域,在未来科学城每年举办1次知识产权论坛,吸引集聚创新资源,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积极促进知识产权强企、知识产权强区建设。常态化完善知识产权“服务包”和服务管家机制,探索建立知识产权特派员机制,针对辖区重点企业每年至少组织开展1次知识产权专项辅导活动,提供专业化的知识产权政策服务,推动辖区知识产权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商务局,区经济信息化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2.大力开展“专利导航”工程。依托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优势,全面开展重点产业“专利导航”工程,促进专利分析与产业运行决策深度融合,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充分发挥“专利导航”在区域发展中的指导支持作用,构建知识产权助力重点产业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模式。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经济信息化局,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3.强化知识产权人才培育。争取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引进国内外高端知识产权服务、金融、法律机构入驻昌平,吸引知识产权高端人才在昌聚集。加快形成包括专利、商标、版权、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代理服务、专利信息利用、预警分析、法律援助、宣传培训、企业孵化、专利技术产业化在内的较为完整的知识产权服务产业链。畅通知识产权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依托区内高校教育资源以及人才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学校、企业、行业、政府联合培养模式,着力打造行政管理干部、企业家、知识产权工程师、知识产权服务人员、知识产权司法人员为主体的知识产权人才队伍。结合《昌平区支持“昌聚工程”高层次科技人才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人才优先享受落户、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机制。
 
  责任单位:区委组织部,区人力社保局,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教委,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4.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利用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数据、政策宣讲解读文件、专家学者规划指引服务等优势资源,聚焦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等重点主导产业,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机制。持续完善专利导航决策机制,大力开展商标品牌培育,积极探索地理标志富农新路径,有效推动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高效顺畅运转。积极营造市场化、便利化、国际化知识产权营商环境,培育一批国家和北京市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加快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市试点城市,努力建设北京市乃至全国知识产权强区。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委政法委,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发展改革委,区教委,区科委,区卫生健康委,区国资委,区金融办,区经济信息化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农业农村局,区商务局,区文化旅游局,区园林绿化局,区法院,区检察院,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区融媒体中心,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七)强化知识产权奖励和支持
 
  加大知识产权奖励和支持力度。完善知识产权奖励支持政策,加大奖励支持力度,最大程度激发知识产权发展活力。以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运用效益、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为目标,对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和服务等活动给予资金奖励和支持,探索设立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补偿“资金池”,对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和证券化业务的企业给予补偿,聚焦先进能源、医药健康、先进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等关键产业和领域,加强激励措施,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促进作用,大力支持和鼓励市场主体创造创新,促进知识产权转化运用和价值创造。
 
  责任单位: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财政局,区科委,科技园区管委会,未来科学城(生命科学园)管委会。
 
  三、保障机制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区知识产权奖励专班,由主管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和科技创新、产业的区领导任组长,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区科委、区财政局主要领导任副组长,成员单位由上述重点任务涉及的责任单位组成。区知识产权奖励专班下设办公室,负责制定《昌平区知识产权奖励支持办法》,根据全区知识产权发展情况编制专项资金年度预算,监管立项项目的实施进展和资金使用情况;办公室设在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主任由区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主管副局长担任。区财政局负责专项奖励资金年度预算安排、下达、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等工作。其他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开展相关工作。
 
  (二)加强协调联动
 
  各部门、各镇(街道)、各单位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工作,特别是加强在商标与发明专利奖励、专利转化、优势主体培育、高端人才培养、社会宣传等方面的支持保障力度。积极争取国家和北京市知识产权扶持资金,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持续加大对昌平区知识产权的投入力度,构建完善市区两级政策引导、社会广泛投入的知识产权资金支撑体系。充分发挥区知识产权联席会的统筹协调作用,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研讨会、分析会、推进会,强化部门联动和工作交流;联席会各成员单位要发挥优势、协同配合,形成推动知识产权保护与发展的工作合力,有效促进全区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服务。
 
  (三)注重宣传引导
 
  建立政府主导、主管部门负责、新闻媒体支持、企业和社会公众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宣传体系,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活动。将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纳入“十四五”普法宣传,深入挖掘区内知识产权典型主体、典型人物、典型案例,充分利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广泛开展知识产权“六进”宣传活动,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产权宣传工作,举办形式多样的知识产权主题活动,全面提升市场主体及社会公众的知识产权意识,为促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