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新产业 新空间 新服务——新型都市产业园区研究》5月8日发布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1-05-12 点击:

5月8日,由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办,深圳市产业园区协会承办的“数字化驱动商协会创新发展——2021年第一期福田区商协会沙龙”在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办。

 

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冯向阳主任、深圳市产业园区协会蔡岳会长、福田辖区各商协会代表及企业家代表等参会。

 

活动旨在探讨商协会如何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趋势,构建数字化智慧服务平台,以数字化驱动商协会的创新发展,并为会员企业提供更精准而高效的服务。  

 

 

 

作为服务产业升级,赋能企业发展的产业园区,与广大商协会的功能殊途同归,《新产业·新空间·新服务——新型都市产业园区研究》蓝皮书,便是数字经济趋势下,通过市场调研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对如何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经验总结与趋势探索。

 

产业园区的载体服务功能,与商协会的平台服务功能,在蓝皮书中彼此印证,互为补充,充分融合。

 

蓝皮书由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指导,深圳市产业园区协会与云加新产业·瑞源智库共同汇编,报告聚焦产业与园区的发展道路探索,通过研究国内各阶段典型产业园区、深圳市及福田区重点与典型产业园区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等,系统为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空间规划、服务平台等创新发展指引方向。

 

同时,蓝皮书对福田区近20个产业园区深度访谈调研,丰富展现福田区新型都市产业园区的先行示范新模式。

 

蓝皮书内容导读

 

1、响应“十四五”,践行“数字化”,中国产业园区启新篇

 

从定义上来说,产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域,是一种区域经济提升、产业调整升级的空间聚集形态。

 

而国内国际的实践经验表明,产业园区能够有效地集聚产业,通过资源重构与共享,克服外部负面效应,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自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诞生,1984年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类产业园区也逐渐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2020年开始,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经贸摩擦、全球金融动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国际经贸形势复杂严峻。

 

“十四五”时期,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均将“关键核心科技创新”作为新时代的主要创新方向,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实现科技自强目标。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快速崛起,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提速,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新型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新一轮的机遇。

 

在这样一个全球产业经济巨变的时代,产业园区的创新之路在哪里?在国内经济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什么样的产业空间才能承载企业创新需求?在全面创新城市发展战略下,产业园区的服务机制该如何因势利导?

 

本次研究的目的,即在“十四五”全面进入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大趋势下,以深圳发展经验为借鉴,认清发展形势,积极总结自身优劣势,积极探索与实践新模式、新方法,更好地为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

 

2、从园区1.0到园区4.0,科技创新是永恒的方向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产业园区从无到有,在经历了工业聚集区的1.0阶段,聚集高新科技的2.0阶段,以及实施自主创新型发展的3.0阶段,逐步向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发展4.0阶段。

 

期间,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次诞生了产学研融合的科技园区,第一次出台了鼓励民营经济发挥市场动能的政策,第一次建设了适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金融机构,第一次举办了高交会……

 

产业园区的空间规划、产业规划、政务服务、政策措施、基础设施等也随之不断更新换代,共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并实现了不断的自我完善。

 

产业园区在面对国内高速度、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要求下,诸多问题逐步凸显。回顾历史、梳理资源、总结经验,寻求新突破,适应“新常态”、发掘“新产业”,在“产品”、“模式”等诸多方面创新,实现深层次的转型升级,是未来全行业将要面临的核心命题。

 

 

3、深圳40年,走出了一条“市场驱动创新”的新路径

 

深圳是最早设立产业园区的城市之一,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园区也不断进行着自我转型升级,其发展历程与开拓创新,为国内各级各类产业园区的建设与提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不折不扣的产业“尖兵”。

 

蓝皮书通过深圳的视角来看这几十年间产业园区的发展变化,同时总结深圳的成功经验为国内更多的城市及园区提供可借鉴与复制的“深圳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创新源动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四个90%:90%的研发机构、90%以上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投入、90%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首先是深圳产业园区的空间创新及服务进化。深圳40年来产业园区逐步升级,从最早的生产加工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了高新技术发展阶段,自主创新示范城市阶段,到现在进入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园区,而它们在不同的创新背景之下,如何升级改造自己的产业空间及核心服务,也成为了值得参考的范例。

 

其次是深圳产业园区的创新经验及成功启示。归纳起来,深圳模式成功在于处理好了以下三重关系:政府与市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的关系。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保持市场系统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多样性,是深圳产业园区能够保持持续创新的核心。

 

 

4、市场驱动新趋势——新兴科技创新重回都市中心

 

都市型产业园区将会是产业园区新的发展形态。都市型产业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传统工业与新型工业相结合,符合城市中心区域空间特点并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业门类。

 

都市工业主要布局在大都市的消费中心,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城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工业逻辑和商业逻辑的完美结合。

 

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主要经历了都市化、郊区化和再都市化三个阶段,中国北、上、广、深等主要一线城市的中心城区,由于资源的日益紧张,加快发展都市工业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世界著名的一些大都市,如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都市型产业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健全的体系以及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城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由于土地与资源的稀缺,深圳产业园区是我国都市型产业园区的典型代表。2019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跳出深圳看深圳、放眼全球识大势、立足全局谋长远”。

 

对标香港、纽约、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让深圳的都市型产业园区走上一条更新的途径。高度集约化、精细化的都市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是深圳未来的必由之路。

 

 

5、30年福田再示范,“三大引擎”驱动“三大中心”新格局

 

三十年来,福田以外向型经济为起点,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结合福田发展实际,聚焦为“十四五”发展的“三大新引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努力建设中央金融区、中央创新区、中央活力区,到2035年,建成“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典范城区。“首善之区再创新业”,福田新30年,正再次为深圳先行示范区贡献智慧与实践。

 

产业创新示范:发力新基建、激活新消费、突破新科技、升级新制造,打造都市科技复兴的“四新”路线。

 

空间创新示范:建设福田区“五园一街”,打造分布式“硅街、硅楼、硅园”产业空间总体布局。

 

服务创新示范:以城市智脑管理下的福田智慧城市服务系统,构建全产业链、各园区智能化协同的服务平台。

 

在蓝皮书编委会采访福田企业服务发展中心的冯向阳主任时,冯主任说:长期以来,福田区政府坚持从战略高度和生态角度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注重激发社会主体力量,尤其发挥产业园区作用,塑造多元化分布式服务生态。

 

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适宜成长土壤和养分,园区服务放大政府服务能级,推动整体服务持续升级和优化。在政府与园区的合力之下,福田区实现了全方面的服务升级。

 

主页 > 新闻中心 > 园区规划 >

《新产业 新空间 新服务——新型都市产业园区研究》5月8日发布

2021-05-12 来源:中国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5月8日,由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主办,深圳市产业园区协会承办的“数字化驱动商协会创新发展——2021年第一期福田区商协会沙龙”在福田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党群服务中心成功举办。

 

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冯向阳主任、深圳市产业园区协会蔡岳会长、福田辖区各商协会代表及企业家代表等参会。

 

活动旨在探讨商协会如何抓住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趋势,构建数字化智慧服务平台,以数字化驱动商协会的创新发展,并为会员企业提供更精准而高效的服务。  

 

 

 

作为服务产业升级,赋能企业发展的产业园区,与广大商协会的功能殊途同归,《新产业·新空间·新服务——新型都市产业园区研究》蓝皮书,便是数字经济趋势下,通过市场调研与理论研究相结合,对如何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经验总结与趋势探索。

 

产业园区的载体服务功能,与商协会的平台服务功能,在蓝皮书中彼此印证,互为补充,充分融合。

 

蓝皮书由福田区企业发展服务中心指导,深圳市产业园区协会与云加新产业·瑞源智库共同汇编,报告聚焦产业与园区的发展道路探索,通过研究国内各阶段典型产业园区、深圳市及福田区重点与典型产业园区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产业发展趋势等,系统为产业园区的产业定位、空间规划、服务平台等创新发展指引方向。

 

同时,蓝皮书对福田区近20个产业园区深度访谈调研,丰富展现福田区新型都市产业园区的先行示范新模式。

 

蓝皮书内容导读

 

1、响应“十四五”,践行“数字化”,中国产业园区启新篇

 

从定义上来说,产业园区是指由政府或企业为促进产业发展,实现发展目标而创立的特殊区域,是一种区域经济提升、产业调整升级的空间聚集形态。

 

而国内国际的实践经验表明,产业园区能够有效地集聚产业,通过资源重构与共享,克服外部负面效应,带动关联产业发展,从而有效地推动产业集群的形成,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自1979年深圳蛇口工业区诞生,1984年设立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各类产业园区也逐渐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2020年开始,全球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受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经贸摩擦、全球金融动荡、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升级等因素的影响,世界经济陷入二战以来最为严重的衰退,国际经贸形势复杂严峻。

 

“十四五”时期,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均将“关键核心科技创新”作为新时代的主要创新方向,突破关键领域“卡脖子”难题,实现科技自强目标。

 

与此同时,数字经济快速崛起,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步伐提速,为国内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全球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新型产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新一轮的机遇。

 

在这样一个全球产业经济巨变的时代,产业园区的创新之路在哪里?在国内经济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什么样的产业空间才能承载企业创新需求?在全面创新城市发展战略下,产业园区的服务机制该如何因势利导?

 

本次研究的目的,即在“十四五”全面进入产业园区创新发展的大趋势下,以深圳发展经验为借鉴,认清发展形势,积极总结自身优劣势,积极探索与实践新模式、新方法,更好地为产业园区的未来发展指引方向。

 

2、从园区1.0到园区4.0,科技创新是永恒的方向

 

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的产业园区从无到有,在经历了工业聚集区的1.0阶段,聚集高新科技的2.0阶段,以及实施自主创新型发展的3.0阶段,逐步向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发展4.0阶段。

 

期间,第一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一次诞生了产学研融合的科技园区,第一次出台了鼓励民营经济发挥市场动能的政策,第一次建设了适配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金融机构,第一次举办了高交会……

 

产业园区的空间规划、产业规划、政务服务、政策措施、基础设施等也随之不断更新换代,共同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并实现了不断的自我完善。

 

产业园区在面对国内高速度、高质量经济发展的要求下,诸多问题逐步凸显。回顾历史、梳理资源、总结经验,寻求新突破,适应“新常态”、发掘“新产业”,在“产品”、“模式”等诸多方面创新,实现深层次的转型升级,是未来全行业将要面临的核心命题。

 

 

3、深圳40年,走出了一条“市场驱动创新”的新路径

 

深圳是最早设立产业园区的城市之一,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园区也不断进行着自我转型升级,其发展历程与开拓创新,为国内各级各类产业园区的建设与提升,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是不折不扣的产业“尖兵”。

 

蓝皮书通过深圳的视角来看这几十年间产业园区的发展变化,同时总结深圳的成功经验为国内更多的城市及园区提供可借鉴与复制的“深圳模式”——以市场需求为创新源动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四个90%:90%的研发机构、90%以上的研发人员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投入、90%的发明专利出自企业。

 

首先是深圳产业园区的空间创新及服务进化。深圳40年来产业园区逐步升级,从最早的生产加工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经过了高新技术发展阶段,自主创新示范城市阶段,到现在进入了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各自的代表性园区,而它们在不同的创新背景之下,如何升级改造自己的产业空间及核心服务,也成为了值得参考的范例。

 

其次是深圳产业园区的创新经验及成功启示。归纳起来,深圳模式成功在于处理好了以下三重关系:政府与市场、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的关系。以市场为导向、以民营企业为主体、保持市场系统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多样性,是深圳产业园区能够保持持续创新的核心。

 

 

4、市场驱动新趋势——新兴科技创新重回都市中心

 

都市型产业园区将会是产业园区新的发展形态。都市型产业是伴随着城市化进程、传统工业与新型工业相结合,符合城市中心区域空间特点并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的产业门类。

 

都市工业主要布局在大都市的消费中心,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城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工业逻辑和商业逻辑的完美结合。

 

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进程主要经历了都市化、郊区化和再都市化三个阶段,中国北、上、广、深等主要一线城市的中心城区,由于资源的日益紧张,加快发展都市工业体系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世界著名的一些大都市,如纽约、伦敦、东京、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都市型产业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健全的体系以及较高的经济效益,是城市经济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由于土地与资源的稀缺,深圳产业园区是我国都市型产业园区的典型代表。2019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跳出深圳看深圳、放眼全球识大势、立足全局谋长远”。

 

对标香港、纽约、北京、上海等先进城市,让深圳的都市型产业园区走上一条更新的途径。高度集约化、精细化的都市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是深圳未来的必由之路。

 

 

5、30年福田再示范,“三大引擎”驱动“三大中心”新格局

 

三十年来,福田以外向型经济为起点,在经历了高速发展之后,结合福田发展实际,聚焦为“十四五”发展的“三大新引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香蜜湖新金融中心、环中心公园活力城区,努力建设中央金融区、中央创新区、中央活力区,到2035年,建成“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典范城区。“首善之区再创新业”,福田新30年,正再次为深圳先行示范区贡献智慧与实践。

 

产业创新示范:发力新基建、激活新消费、突破新科技、升级新制造,打造都市科技复兴的“四新”路线。

 

空间创新示范:建设福田区“五园一街”,打造分布式“硅街、硅楼、硅园”产业空间总体布局。

 

服务创新示范:以城市智脑管理下的福田智慧城市服务系统,构建全产业链、各园区智能化协同的服务平台。

 

在蓝皮书编委会采访福田企业服务发展中心的冯向阳主任时,冯主任说:长期以来,福田区政府坚持从战略高度和生态角度打造优质营商环境,注重激发社会主体力量,尤其发挥产业园区作用,塑造多元化分布式服务生态。

 

产业园区为企业提供适宜成长土壤和养分,园区服务放大政府服务能级,推动整体服务持续升级和优化。在政府与园区的合力之下,福田区实现了全方面的服务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