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秦皇岛开发区:精准发力 推动“三次创业”纵深发展

来源:未知 日期:2019-07-26 点击:

  2019 年,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为契机,全力以赴推进各个项目、各类产业、各项工程、各种平台建设,推动“三次创业”向纵深开展, 努力当好秦皇岛市改革发展的领头羊、增长极和排头兵。
  
  聚焦重大项目 培育发展新动能
  
  将项目作为稳投资、促增长的最强抓手,着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投产 , 力促经济发展实现新跃升。重点推进京能热电联产、臻鼎科技 MSAP、恒业世纪消防电子专业设备、艾尔姆二期 5 号厂房增资等 5 个重点项目年内实现投产,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引爆点。实施项目包联责任制,制定明确的任务表、时间表、进度表,确保通用哈动力合资燃气轮机、康复辅具产业园、佳龙木耳饮料、中兴网信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推动纳米晶石、耀华搬迁、辕点物流电动车、国际学校等一批重点在谈项目年内签约落地。同时,不断充实和调整重大项目库,确保储备项目、前期项目、新建项目和续建项目之间每年按一定的规模流转 , 形成“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的梯次接续格局。
  
  发掘优势产业 助力发展新速度
  
  多元平台激发产业活力。出台专门文件,规范对各类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和标准厂房的管理与扶持。探索组建科技创新联盟,联通高校产业研究院、本地高校和企业创新资源,构建“产学研”贯通互促机制。实施“金种子”计划,集中运用场地、政策、资金、要素等资源,加速企业孵化转化和市场化,打造“苗圃 -孵化器 - 加速器 - 小巨人”的链条化快车道。
  
  产业链招商打造“产业圈”。聚焦汽车零部件、粮油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和大健康产业,以中信戴卡、鹏鼎科技、康泰医学等企业为龙头,制定龙头企业配套产业清单, 深挖上下游企业,实施产业链构建, 加快打造“龙头企业- 产业链 - 产业集群 - 产业园区”的良性发展模式。着眼重大装备制造产业,以哈电重装等企业为龙头,发展上下游机加工配套企业,谋划建立机加工配套产业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与天秦塑胶合作,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园,打造全国首家武器包装产品检测平台。
  
  第六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本、技术、资源向农村和第六产业加速聚集。加快发展农村产业,以“戴河生态养生谷”项目为龙头,推进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以金海粮油、鹏泰面粉、长胜芦笋等企业为龙头,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构利益链。
  
  实施“幸福开发区”工程点燃发展新引擎
  
  打造生活配套新载体。深入开展群众需求调查,围绕衣食住行、医教养游等方方面面,形成需求清单,逐行业、逐单位、逐事项对接,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一键办理天下事”、“一网办理天下事”。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幸福村居”建设模式,争取今年年内在全区推开。
  
  打造服务企业新平台。坚持服务企业导向,从需求侧出发,完善服务企业专网版块内容、功能设置,网聚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申报、财税会计、设计研发、人才培训等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流量分析、市场反馈、专项调查,掌握实时市场需求和动态趋势,为企业提供精准数据,力争实现年内为 300 余家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品牌推广、市场推介等服务,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服务品牌。
  
  打造优化政务服务新抓手。依托“幸福开发区”平台,全面对接“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改革和“互联网 + 政务服务”的“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精心梳理服务事项,下沉办理权限,推动政务、商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一张网”、全方位、便捷化办理。
  
  打造开放平台 增强发展新活力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推进加拿大泰瑞斯工业园开发建设,尽快完成园区基础配套工程,引导有条件的区内企业赴外进行投资。加强区内服务外包企业主体培育,鼓励承接国际业务。实施临港产业、物流仓储等项目招商,推进中信戴卡保税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出口加工区二期封关验收,尽早升级至综合保税区,打造新型高端开放载体。
  
  激发市域协同动力。加快推进开发区集团实质性运作,加强与各县区协调联动,结合县区发展实际,采取土地资源整理、基础设施合作、重大项目飞地等多种合作方式,打造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共同体。
  
  打造全新发展平台。全力打造集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和双创平台于一体的“新九通一平”发展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配套服务;启动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前期工作,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持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努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秦皇岛开发区:精准发力 推动“三次创业”纵深发展

2019-07-26 来源:未知 点击:

  2019 年,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开展“三深化、三提升”活动为契机,全力以赴推进各个项目、各类产业、各项工程、各种平台建设,推动“三次创业”向纵深开展, 努力当好秦皇岛市改革发展的领头羊、增长极和排头兵。
  
  聚焦重大项目 培育发展新动能
  
  将项目作为稳投资、促增长的最强抓手,着力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开工、投产 , 力促经济发展实现新跃升。重点推进京能热电联产、臻鼎科技 MSAP、恒业世纪消防电子专业设备、艾尔姆二期 5 号厂房增资等 5 个重点项目年内实现投产,形成经济发展新的引爆点。实施项目包联责任制,制定明确的任务表、时间表、进度表,确保通用哈动力合资燃气轮机、康复辅具产业园、佳龙木耳饮料、中兴网信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着力推动纳米晶石、耀华搬迁、辕点物流电动车、国际学校等一批重点在谈项目年内签约落地。同时,不断充实和调整重大项目库,确保储备项目、前期项目、新建项目和续建项目之间每年按一定的规模流转 , 形成“储备一批、推进一批、实施一批、建成一批”的梯次接续格局。
  
  发掘优势产业 助力发展新速度
  
  多元平台激发产业活力。出台专门文件,规范对各类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和标准厂房的管理与扶持。探索组建科技创新联盟,联通高校产业研究院、本地高校和企业创新资源,构建“产学研”贯通互促机制。实施“金种子”计划,集中运用场地、政策、资金、要素等资源,加速企业孵化转化和市场化,打造“苗圃 -孵化器 - 加速器 - 小巨人”的链条化快车道。
  
  产业链招商打造“产业圈”。聚焦汽车零部件、粮油食品加工、电子信息和大健康产业,以中信戴卡、鹏鼎科技、康泰医学等企业为龙头,制定龙头企业配套产业清单, 深挖上下游企业,实施产业链构建, 加快打造“龙头企业- 产业链 - 产业集群 - 产业园区”的良性发展模式。着眼重大装备制造产业,以哈电重装等企业为龙头,发展上下游机加工配套企业,谋划建立机加工配套产业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与天秦塑胶合作,建立军民融合产业园,打造全国首家武器包装产品检测平台。
  
  第六产业带动乡村振兴。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本、技术、资源向农村和第六产业加速聚集。加快发展农村产业,以“戴河生态养生谷”项目为龙头,推进 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以金海粮油、鹏泰面粉、长胜芦笋等企业为龙头, 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重构利益链。
  
  实施“幸福开发区”工程点燃发展新引擎
  
  打造生活配套新载体。深入开展群众需求调查,围绕衣食住行、医教养游等方方面面,形成需求清单,逐行业、逐单位、逐事项对接,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实现“一键办理天下事”、“一网办理天下事”。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幸福村居”建设模式,争取今年年内在全区推开。
  
  打造服务企业新平台。坚持服务企业导向,从需求侧出发,完善服务企业专网版块内容、功能设置,网聚人力资源、知识产权申报、财税会计、设计研发、人才培训等第三方专业机构,通过流量分析、市场反馈、专项调查,掌握实时市场需求和动态趋势,为企业提供精准数据,力争实现年内为 300 余家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品牌推广、市场推介等服务,打造全省乃至全国独具特色服务品牌。
  
  打造优化政务服务新抓手。依托“幸福开发区”平台,全面对接“放管服”改革、“证照分离”改革和“互联网 + 政务服务”的“一网、一门、一次”改革,精心梳理服务事项,下沉办理权限,推动政务、商务、服务和社会事务“一张网”、全方位、便捷化办理。
  
  打造开放平台 增强发展新活力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推进加拿大泰瑞斯工业园开发建设,尽快完成园区基础配套工程,引导有条件的区内企业赴外进行投资。加强区内服务外包企业主体培育,鼓励承接国际业务。实施临港产业、物流仓储等项目招商,推进中信戴卡保税物流项目建设,加快出口加工区二期封关验收,尽早升级至综合保税区,打造新型高端开放载体。
  
  激发市域协同动力。加快推进开发区集团实质性运作,加强与各县区协调联动,结合县区发展实际,采取土地资源整理、基础设施合作、重大项目飞地等多种合作方式,打造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发展共同体。
  
  打造全新发展平台。全力打造集信息通、市场通、法规通、配套通、物流通、资金通、人才通、技术通、服务通和双创平台于一体的“新九通一平”发展平台,为投资者提供全方位、无缝隙的配套服务;启动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前期工作,统筹推进海绵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持续提升城市承载能力,努力打造优质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