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扬州开发区:创新转型升级 制造业华丽转身

来源:未知 日期:2018-09-13 点击:

  为全面展示扬州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辉煌成就,充分探寻扬州人民40年来生活变迁的时代印记,改革·印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网络寻访活动6日走进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有影响的自媒体等聚焦开发区工业经济创新转型升级
 
  A
 
  加速人机融合,工业经济迸发新活力
 
  工业经济如何迸发新活力?当天活动首站来到了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寻访团成员努力探寻这个全球专用车生产“大佬”的转型之道。
 
  在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数字化教导车间,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从板材下料、部件制作,再到车架清洗、喷漆烘干,基本实现机器人操作。在现场,高科技全自动生产线令每一位媒体记者发出赞叹。
 
  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制造并非简单地机器换人,而是通过人机融合,以高效能提升实现产品向高端供给和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B
 
  借智“互联网+”,打造智慧产业新高地
 
  寻访团一行走进江苏瑞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采访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致力于打造成为从事互联网数据服务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几年努力,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骄人业绩,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
 
  在智谷科技综合体,寻访团了解到,目前该综合体已入驻爬山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州航盛科技有限公司等软件与互联网、智能科技各类创新企业、研发机构和服务平台97家,入驻率达90%;入驻企业实现业务总收入15亿元,税收1亿元;孵化“规上”“限上”企业6家,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挂牌后备企业5家,创业板上市后备企业2家。前不久,智谷获国家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称号,加之此前已获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建成投用两年来获得了两个“国字号”。
 
  C
 
  实施亩均考核,走出全新转型之路
 
  走进扬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媒体记者们被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折服了。据悉,这是江苏省首批智能生产车间,只见机器人手臂抓起太阳能电池硅片,丝毫不差地插进卡槽里。
 
  “2017年,公司实现销售额1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超8000万元。”公司负责人介绍。
 
  采访中,寻访团了解到,近年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摒弃粗放发展模式,坚持“亩产论英雄”,以亩均效益为考量,严格进区项目评审,开展项目绩效评价,提升项目“含金量”。美国李尔、美国佳明、法国圣戈班、芬兰瑞特格、瑞士欧瑞康、韩国力特等一批优质重大项目进入开发区,为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扬州开发区:创新转型升级 制造业华丽转身

2018-09-13 来源:未知 点击:

  为全面展示扬州改革开放40年来的辉煌成就,充分探寻扬州人民40年来生活变迁的时代印记,改革·印记——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网络寻访活动6日走进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市主流媒体、新闻客户端、有影响的自媒体等聚焦开发区工业经济创新转型升级
 
  A
 
  加速人机融合,工业经济迸发新活力
 
  工业经济如何迸发新活力?当天活动首站来到了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寻访团成员努力探寻这个全球专用车生产“大佬”的转型之道。
 
  在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数字化教导车间,公司负责人介绍说,从板材下料、部件制作,再到车架清洗、喷漆烘干,基本实现机器人操作。在现场,高科技全自动生产线令每一位媒体记者发出赞叹。
 
  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制造并非简单地机器换人,而是通过人机融合,以高效能提升实现产品向高端供给和产业向中高端迈进。
 
  B
 
  借智“互联网+”,打造智慧产业新高地
 
  寻访团一行走进江苏瑞丰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采访了解到,该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致力于打造成为从事互联网数据服务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几年努力,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骄人业绩,目前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的互联网数据服务平台。
 
  在智谷科技综合体,寻访团了解到,目前该综合体已入驻爬山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扬州航盛科技有限公司等软件与互联网、智能科技各类创新企业、研发机构和服务平台97家,入驻率达90%;入驻企业实现业务总收入15亿元,税收1亿元;孵化“规上”“限上”企业6家,实现新三板挂牌企业3家、挂牌后备企业5家,创业板上市后备企业2家。前不久,智谷获国家级小微企业双创基地称号,加之此前已获国家级众创空间称号,建成投用两年来获得了两个“国字号”。
 
  C
 
  实施亩均考核,走出全新转型之路
 
  走进扬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媒体记者们被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折服了。据悉,这是江苏省首批智能生产车间,只见机器人手臂抓起太阳能电池硅片,丝毫不差地插进卡槽里。
 
  “2017年,公司实现销售额13亿元人民币,净利润超8000万元。”公司负责人介绍。
 
  采访中,寻访团了解到,近年来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摒弃粗放发展模式,坚持“亩产论英雄”,以亩均效益为考量,严格进区项目评审,开展项目绩效评价,提升项目“含金量”。美国李尔、美国佳明、法国圣戈班、芬兰瑞特格、瑞士欧瑞康、韩国力特等一批优质重大项目进入开发区,为转型升级注入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