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贵阳开发区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0-12 点击:

  近日,36台风力发电机组将被运往湖南,这批发电机组的制造者,是驻国家级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安中车贵阳公司。
  
  “作为一个北方企业,落户经开区,是我们开拓西南市场的一个新起点。”西安中车贵阳公司经理王建国说,中车集团长期致力于风力发电机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拥有年配套4000余台风力发电机的生产能力。贵阳是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等省份的交通枢纽,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然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仅仅是中车落户经开区的条件之一。优惠的政策、开放的环境、完善的工业基础配套……这些才是真正吸引中车入驻经开区的关键。“我们之前考察过凯里、安顺等多个州市,最终还是认为经开区这片‘土壤’最适合我们生长。”王建国说。
  
  近年来,经开区工管委不断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着力从招商引资、产业培育、项目引进、功能完善等多方面发力,打造千亿量级园区。科工实业作为经开区的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在经开区工管委的领导下,依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定位,以云上贵州、数博会等平台为载体精准招商,围绕投资融资、企业服务、项目建设及资产管理等内容,充分发挥国有投融资平台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降成本、促转型,盘活大批停产闲置项目。
  
  通过盘活34万余平方米土地厂房,科工实业以招商、返租等形式,将原有的76000余平方米重装厂房、25000余平方米办公楼等生产要素出租给高产值优质工业企业。其中,出租给中车的厂房达16000平方米。
  
  “中车的落户,有利于壮大经开区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基础,并将其打造成为‘经开区千亿量级产业园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科工实业董事长李永生说,当前,除了风车的叶片外,其余的发电机转子、发电机定子、测风系统、机舱底座、塔架等部件全部是由中车生产。自2016年9月份开始生产以来,中车每月生产的风力发电机约为30台,产品主要销往广西、云南等地区省份。
  
  同时,经开区还积极致力于帮助入驻企业实现强强联手。通过牵线搭桥,协助中车与省内的中航、高矿等企业展开项目合作。目前,中车与高矿已合作开展发电机加工项目,与中航合作开展冷却系统项目,通过强强联手,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通过资源优化组合,实现共享共赢,促进经开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贵阳开发区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2017-10-12 来源:未知 点击:

  近日,36台风力发电机组将被运往湖南,这批发电机组的制造者,是驻国家级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西安中车贵阳公司。
  
  “作为一个北方企业,落户经开区,是我们开拓西南市场的一个新起点。”西安中车贵阳公司经理王建国说,中车集团长期致力于风力发电机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拥有年配套4000余台风力发电机的生产能力。贵阳是四川、云南、广西、湖南等省份的交通枢纽,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
  
  然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仅仅是中车落户经开区的条件之一。优惠的政策、开放的环境、完善的工业基础配套……这些才是真正吸引中车入驻经开区的关键。“我们之前考察过凯里、安顺等多个州市,最终还是认为经开区这片‘土壤’最适合我们生长。”王建国说。
  
  近年来,经开区工管委不断加快构建新型产业体系,着力从招商引资、产业培育、项目引进、功能完善等多方面发力,打造千亿量级园区。科工实业作为经开区的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在经开区工管委的领导下,依据产业发展规划和定位,以云上贵州、数博会等平台为载体精准招商,围绕投资融资、企业服务、项目建设及资产管理等内容,充分发挥国有投融资平台作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库存、降成本、促转型,盘活大批停产闲置项目。
  
  通过盘活34万余平方米土地厂房,科工实业以招商、返租等形式,将原有的76000余平方米重装厂房、25000余平方米办公楼等生产要素出租给高产值优质工业企业。其中,出租给中车的厂房达16000平方米。
  
  “中车的落户,有利于壮大经开区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基础,并将其打造成为‘经开区千亿量级产业园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科工实业董事长李永生说,当前,除了风车的叶片外,其余的发电机转子、发电机定子、测风系统、机舱底座、塔架等部件全部是由中车生产。自2016年9月份开始生产以来,中车每月生产的风力发电机约为30台,产品主要销往广西、云南等地区省份。
  
  同时,经开区还积极致力于帮助入驻企业实现强强联手。通过牵线搭桥,协助中车与省内的中航、高矿等企业展开项目合作。目前,中车与高矿已合作开展发电机加工项目,与中航合作开展冷却系统项目,通过强强联手,达到“1加1大于2”的效果。通过资源优化组合,实现共享共赢,促进经开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