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渭南经开区:创新招商举措 助推追赶超越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9-14 点击: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位于关中平原上一个“年轻”的省级开发区。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紧紧围绕“抓项目、兴产业、补短板、优服务”的发展思路,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新常态,不断创新招商举措,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追赶超越:
  
  一是明晰思路、精准定位主导产业,找准招商引资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主导产业不明确,招商工作就没有方向和着力点!在梳理主导产业过程中,渭南经开区依托地区优势、认真研判产业发展趋势,实现错位发展。具体到渭南经开区,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地处渭南这样一个西北地区最为优越的农业生态区,其素有陕西“粮仓、棉库、果乡”之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酥梨之乡、花椒之乡、枣乡和柿乡,农产品资源得天独厚。随着青岛啤酒、中垦乳业、五得利面粉、台湾永和食品、陕富面业、路易红酒等项目的先后入驻投产,食品加工业产值已占到园区总产值的一半。在这种背景下,经开区顺势而为,将食品加工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来抓,并顺利成为全省第二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食品产业实现高位起步。
  
  在充分挖掘地区优势的同时,经开区也认真研判产业发展趋势,经过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专家及企业家的研讨,我们发现:生物发酵产业处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环节,可以作为渭南农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通过发展生物发酵产业,不但可以实现高附加值,而且可以带动种植业、农副产品初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传统农业产业,再向前还可以延伸到附加值更高的保健品产业,从而形成一个强大而又完善的产业集群。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经开区明确了以食品产业园为基础,以商贸物流园为配套,以中国酵素城为特色的“两园一城”主导产业发展战略。
  
  二是不断创新、主动求变,在招商引资的实践中树立了“协会、高校、企业、园区”四位一体的招商引资理念。具体来说,经开区将协会的信息优势、高校的技术优势、园区的平台优势与企业的投资需求充分整合。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有效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对接专家学者,共同打造产业特色区域;另一方面,经开区与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借智借力为经开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管理支撑和科技支撑,从供给侧发力,切实提高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成功率,协助企业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在四位一体招商理念指引下,经开区先后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同打造国家级食品产业园,与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合作共建国内首个生物发酵特色区域——中国酵素城,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先后引进了中垦乳业、五得利面粉、深圳国酵、伊品嘉生物、上海保灵卫星通讯等重点项目,为经开区“两园一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项目基础,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招商引资优秀单位。
  
  三是优化环境、提升效能,在项目落地实施过程中营造灵活高效、务实管用的项目服务。在基础设施、优惠政策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真正打动投资者的是投资环境的优劣和项目服务水平的好坏。以全过程、专业化、高效率为标准,经开区全区上下围绕招商引资项目积极践行“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服务理念,将项目服务做出特色、做成品牌。
  
  针对落户经开区的每个项目,都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包抓服务模式,切实践行“墙内的事企业办,墙外的事管委会办”的24小时保姆式服务承诺,对项目建设期间各类审批手续采取一站式限时办结,对项目建成后入企检查采取备案制,最大限度的做好环境保障和项目服务工作,让企业把精力都投入到生产经营和开拓市场中去。正是在这种服务理念下,中垦乳业(华山牧)年产30万吨乳制品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投产的经开速度。
  
  渭南经开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把项目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评判标准。以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不断强化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协会招商和以商招商,打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专业的招商队伍,不断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助推渭南经开区各项事业实现追赶超越。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渭南经开区:创新招商举措 助推追赶超越

2017-09-14 来源:未知 点击:

  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位于关中平原上一个“年轻”的省级开发区。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紧紧围绕“抓项目、兴产业、补短板、优服务”的发展思路,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经济新常态,不断创新招商举措,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助推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追赶超越:
  
  一是明晰思路、精准定位主导产业,找准招商引资工作的方向和着力点。主导产业不明确,招商工作就没有方向和着力点!在梳理主导产业过程中,渭南经开区依托地区优势、认真研判产业发展趋势,实现错位发展。具体到渭南经开区,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地处渭南这样一个西北地区最为优越的农业生态区,其素有陕西“粮仓、棉库、果乡”之称,先后被命名为中国苹果之乡、酥梨之乡、花椒之乡、枣乡和柿乡,农产品资源得天独厚。随着青岛啤酒、中垦乳业、五得利面粉、台湾永和食品、陕富面业、路易红酒等项目的先后入驻投产,食品加工业产值已占到园区总产值的一半。在这种背景下,经开区顺势而为,将食品加工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来抓,并顺利成为全省第二家“农产品加工示范基地”,食品产业实现高位起步。
  
  在充分挖掘地区优势的同时,经开区也认真研判产业发展趋势,经过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所专家及企业家的研讨,我们发现:生物发酵产业处于农副产品精深加工的环节,可以作为渭南农业经济发展的“火车头”。通过发展生物发酵产业,不但可以实现高附加值,而且可以带动种植业、农副产品初加工、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传统农业产业,再向前还可以延伸到附加值更高的保健品产业,从而形成一个强大而又完善的产业集群。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经开区明确了以食品产业园为基础,以商贸物流园为配套,以中国酵素城为特色的“两园一城”主导产业发展战略。
  
  二是不断创新、主动求变,在招商引资的实践中树立了“协会、高校、企业、园区”四位一体的招商引资理念。具体来说,经开区将协会的信息优势、高校的技术优势、园区的平台优势与企业的投资需求充分整合。一方面,通过行业协会准确把握产业发展趋势,有效对接行业龙头企业、对接专家学者,共同打造产业特色区域;另一方面,经开区与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高校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充分借智借力为经开区主导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管理支撑和科技支撑,从供给侧发力,切实提高高新技术成果的转化成功率,协助企业实现提质增效升级。
  
  在四位一体招商理念指引下,经开区先后与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共同打造国家级食品产业园,与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合作共建国内首个生物发酵特色区域——中国酵素城,与中国人民大学合作共建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先后引进了中垦乳业、五得利面粉、深圳国酵、伊品嘉生物、上海保灵卫星通讯等重点项目,为经开区“两园一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项目基础,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市招商引资优秀单位。
  
  三是优化环境、提升效能,在项目落地实施过程中营造灵活高效、务实管用的项目服务。在基础设施、优惠政策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真正打动投资者的是投资环境的优劣和项目服务水平的好坏。以全过程、专业化、高效率为标准,经开区全区上下围绕招商引资项目积极践行“特事特办、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服务理念,将项目服务做出特色、做成品牌。
  
  针对落户经开区的每个项目,都按照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四个一"包抓服务模式,切实践行“墙内的事企业办,墙外的事管委会办”的24小时保姆式服务承诺,对项目建设期间各类审批手续采取一站式限时办结,对项目建成后入企检查采取备案制,最大限度的做好环境保障和项目服务工作,让企业把精力都投入到生产经营和开拓市场中去。正是在这种服务理念下,中垦乳业(华山牧)年产30万吨乳制品等一批省市重点项目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投产的经开速度。
  
  渭南经开区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一号工程”,把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把项目服务作为各项工作的评判标准。以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不断强化专业招商、产业链招商、协会招商和以商招商,打造宽松的政策环境、高效的政务环境、专业的招商队伍,不断实现招商引资新突破,助推渭南经开区各项事业实现追赶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