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雨花经济开发区聚焦转型惠及民生促发展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6-29 点击:次
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雨花经济开发区紧紧围绕省委提出的“两聚一高”、市委提出的“一个高水平建成、六个显著”目标和区委确定的“抓产业发展、促城市建设、补民生短板”三大攻坚战要求,务实作风、强化举措、狠抓落实,扭住全面提档升级这一总目标,不断推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各项工作稳步提升、取得实效。
(一)紧盯重点指标,经济运行稳中有进。2017年,开发区共承担综合类指标任务43大项。其中,经济类指标24大项38小项。我们坚持把工作重心向重点指标汇聚对标,做到细化分工、定期分析、用力推进。截至5月份,公共财政收入预计完成2.54亿元,达必成目标44.83%,同比增长12.3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1亿元,达全年任务的41.72%,同比增长2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3.55亿元,达年计划的41.76%,其中服务业增加值18.2亿元,完成年计划的42.1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完成17.7亿元,同比增长15.68%;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100万美元,达全年任务的45.83%;新增总部企业3家,提前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经预测,大部分指标可实现过半目标。
(二)紧抓重大项目,发展势头有序保持。开发区今年列入区人代会考核重点项目共计22个,包括工商业项目13个、非工商业项目9个。其中,锦华新城二期二组团列入市重大项目。截止目前,所有项目均达到序时进度,累计实现开工及在建项目14个,在建率为64%。其中,基础建设(含开工建设)项目7个,新开工面积约25万㎡;结转在建项目7个,在建面积约81万㎡。目前,正推进岱山西路北延等项目8个待建项目的规划前期手续办理,力争早日开工建设。与此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开发区三期人居森林项目,正按计划有序开展项目范围内7个地块的征地相关手续办理和企业及农户的自愿搬迁工作。
(三)强化招商引资,发展动力得到加强。一是加大项目引进。目前,已引进重大项目5个。其中,江苏苏宁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00万元,总投资达5亿元,主要从事体育培训、场馆服务、赛事活动策划、文化用品、体育用品等经营;南京世纪嘉烨软件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总投资达13亿元,主要从事软件技术研发、计算机软硬件研发和销售;南京克洛威科技有限公司,总投资2亿元,从事计算机技术开发、咨询、转让和服务等。二是加快已签约项目落户,正积极推进投资达5亿元的原力电脑动画项目用地和汽贸区2个商业地块的挂牌工作。三是加紧在手项目洽谈,密切跟进艾乐德电子、钟星消防、博润投资、国豪研究院、甲骨文、阿里巴巴暨橙联盟跨境电商等重点项目。
(四)扭住转型升级,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坚持把转型升级作为推动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有力抓手,始终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推进。一是拆除重建一批老旧企业推进转型,对于一些产业层次低端、生产经营困难或停产闲置的企业,大力推动退出收回、重新挂牌、引入新项目。目前,正推进已完成回购的新华传媒地块重新挂牌出让,拟用于建设原力动漫项目。二是启动实施一批老旧企业规划调整,一方面,针对有转型意愿、有一定贡献值、研发生产分离的宝庆珠宝企业实施“工改研”,建设珠宝设计中心和线上交易平台,推进公司转型和产业提升;另一方面,针对早期引入并部分建成、但后续建设停滞、自主转型意愿强烈、新项目内容明确的企业实施升级改造,目前正对接宏图部分建成的高科技产业园地块回购重新挂牌事宜。三是协调促进一批老旧企业主动进行内部挖潜改造,加快技术改造、升级发展的步伐,正积极推动美耐家俱有限公司进行VOCs(挥发物质)技术改造,确保环保达标。四是自加压力启动村办小企业整治,于2016年12月启动天后西寇片区原村办工业园企业进行搬迁整治,西寇社区25家企业中已达成协议23家,天后社区54家企业搬迁将于近期进场。
(五)强化运作管理,资金保障安全充分。为有效保障人居森林片区拆迁、338省道南延开发区段工程、锦华新城二期二组团等项目的启动实施,着力加强融资运作和资金管理。1-5月,完成新增贷款1.324亿元,到期还款3145万元,贷款余额15.124亿元。通过人居森林项目包装,完成了南京银行10亿元结构化融资、民生银行10亿元中票、光大银行9亿元PPN等多笔资金的手续办理,为西寇、天后片区拆迁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注重完善制度,制定印发管委会本级和社区(筹备办)《财务管理暂行规定》、《常用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等,加大经费动用审批、全程审计力度,确保有限资金保民生、促发展。1-5月份完成财政总支出16618.18万元,发放低保金、抚恤、失地农民老年人生活费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配套资金共计434.64万元,兑现企业扶持资金4000万元。
(六)加强环境建设,园区品质逐步改善。着眼全面提档升级要求,全面扎实开展园区环境综合整治。一是加快配套工程建设,中兴路北延跨秦淮新河大桥已完成桥梁主体施工,正进行附属设施建设,预计6月底完工;引入南京萤火虫汽车租赁服务有限公司,开通2条公交微循环线路,已投入运营车辆10台;338省道南延开发区段、岱山西路北延、锦华新城二期二组团等工程正加紧推进建设相关前期手续办理,力争早日开工。二是强化园区环境整治,以城市精细化建设管理和“263”专项行动为抓手,着力加强违建管控和流动摊点、占道经营、违章停车治理,深入实施城市治理标准化建设,有力推动龙藏大道、振兴路和青年路改造提升及梅山9号路开发区段沿线整治,启动凤集大道29个标示标牌的改造,按标准完成园区交通信号灯设立,上年半共查处违建13起、拆除2793㎡;启动西寇、天后片区自愿搬迁,截至6月9日,西寇企业已达成协议23家、面积约11.5万㎡(含隔层),天后农户已交房390户、面积约16.5万㎡,共计面积约28万㎡。三是全面实施水环境治理,严格落实“河长制”责任,4个防汛消险工程和12个黑臭河道整治工程均由工委班子成员领办;目前,总投资约3000万元的4个防汛消险工程已完工,黑臭河道整治已完成全长14.5公里河道的清淤,正推进排口整治、引水补流和生态恢复等后续工作。
(七)践行为民惠民,辖区社会和谐稳定。牢固确立宗旨意识,坚持把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为民惠民上。一是保民生,工作精力、发展成果、资金投入向民生聚焦,依托引进培育的16家社会组织和社区公益服务积极分子、志愿者,全覆盖提供为老、为少、为残、文体、综合调解等服务项目,走访慰问低保户、优抚对象、特困户、大病户、五保户、高龄老人等1000余人次,发放困难慰问金、低保金、残疾人补贴等资金230余万元;想方设法拓展就业创业渠道和机遇,新增城镇就业485人,实现再就业168人,援助困难就业19人,农村劳力转业就业22人,培育自主创业80人,创业带动就业418人。二是抓稳定,围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年”工作目标,落实落细包案责任,全面实行班子领导和责任科室“双包案”,6件信访积案已化解3件;切实抓好社会面稳控,做到重点对象、敏感时节有人抓、有人管、有措施,及时跟进、稳妥处置了元化公司违规建设、违法销售问题,共组织矛盾纠纷排查40次、调解矛盾纠纷137件,调处成功率98%以上,劝阻上访29批521人次;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开展安全检查110次,排查隐患540个,关停企业12家。三是促和谐,有组织的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发动居民参加了区“赛虹桥杯”老年人乒乓球、“板桥杯”钓鱼等各种比赛,天星艺术团和金叶花园文体队代表开发区参加了南京市健身秧歌广场舞比赛,举办了2017年老年人体育节启动仪式和“送春联进社区活动”、“4月锦华新城第三届文化邻里节文艺”等专场活动多场,丰富了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净化了社区氛围,促进了社区和谐。
(八)聚焦作风建设,党建基础持续巩固。紧紧围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和大走访活动要求,落实责任,改进作风,打牢基础。一是理论武装不放松,注重思想建党,中心组理论学习、每周三固定学习日、基层“三会一课”和“统一活动日”常态化落实,一以贯之抓好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的学习,及时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市区委决策精神,共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6次、党员集中学习12次,不断强化全体党员的党性观念和党员意识。二是走访活动全覆盖,制定走访工作方案,成立走访活动办公室,建立固定工作日,将数据汇总、问题交办、计划推进和工作督查等工作细化分解每天、落实到具体人头,目前已走访企业204家、居民2474户,共收集各类问题243条,已办结即知即改问题212条,团委、科协组织苏宁等3家企业举办了企业联谊会,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和政企联系。三是反腐倡廉不松懈,工委与7个社区(筹备办)、20个机关部门均签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书》,所有工委班子成员、社区(筹备办)两委成员和部门负责人认真制定“五项清单”,集中观看《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等专题片,针对春节等敏感时节和拆迁控违等高危性工作均落实廉洁教育和谈心谈话,不断筑牢党员干部思想防线。四是督查执纪不迟疑,针对工程建设、违建渣土管控、拆迁安置等风险点集中的领域,制定《小额工程建设管理办法》、《违建管控实施方法》等规定,规范落实立项招标、结果公示、跟踪审计,强化源头防范,认真查办违纪问题线索,配合执纪执法机关查处违纪违规党员5人。同时,着眼作风改进、服务提升,加强12345工单办理,年内已办结处理12345工单308件,及时回应解决园区群众和企业反映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