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山经开区创新发展激发活力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6-09 点击:次
合肥蜀山经济开区在五大发展行动中勇当先锋,以创新为统领,园区转型升级初见成效。
搭建创新服务平台。来自深圳的鼎典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在2016年底落户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短短4个月间,就与园区内高科技企业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促使合作成功的背后,是园区管委会搭建的创新服务平台。
合肥鼎典工业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招理春介绍,管委会把企业推荐给宝龙环保,现在已对接成功了,未来会有非常好的结果。
鼎典公司多次荣获工业设计大奖,落户合肥蜀山经济开发区,正是看中区位优势和科技创新潜能。
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吸引创新优势,蜀山经开区顺势而为,打造中国工业设计城项目,吸引了大批尖端的工业设计公司入驻。
截至目前,园区已搭建了1万平方米创客空间,2.2万平方米国家级孵化器,22万平方米青年创业园、工业设计城等创新平台,满足萌芽期、育苗期、成长期、成熟期等多形态创新创业需求。
做企业的“娘家人”。园区党工委积极推动企业转型发展。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安徽宝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生产汽车尾气检测设备为主打产品,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遇到融资瓶颈。园区积极寻找融资方,很快与清华控股达成合作协议,实现并购,企业研发水平和营销能力显著提升。
宝龙公司行政人事总监祝利介绍,管委会总是积极提供政策上的帮助。比如工商变更,按照常规需要大概两周左右的时间,在管委会的帮助下,两天之内就解决了问题,充分体现园区对企业的支持。
蜀山经济开发区韩东主任介绍,从工业园区向高技术服务业园区转变的过程中,园区找到了包括呼叫中心、跨境电商、工业设计、军民融合等在内的突破口。
不仅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在创新政策上园区还出台相关政策,为企业争取省市有关科技创新的奖补资金。
扭住创新发展牛鼻子。企业转型升级不是一蹴而就,园区的转型升级更需突破创新。 “在转型过程中,我们有阵痛,园区从2011年开始转型,一方面传统工业面临外迁,而新的企业进驻又是处于培育期,存在失败风险;另一方面是税收的压力,这是园区在转型过程中的困难。”开发区主任韩东说。
园区党工委迅速厘清发展思路,扭住创新发展牛鼻子,发挥高校林立院所聚集的优势。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团队培育上下功夫。已经培育出95个创新团队,人数达到3000人,32个项目实现风投,28个项目成果进行转化。“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9家,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近50家,占全区的一半以上。
园区出台创新扶持政策,对人才实训、人才引进给予政策扶持,对创业平台给予配套支持;设立2亿元“双创专项基金”,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完善配套服务,提供上万套公租房及人才公寓。
创新服务发展,带来了园区轰轰烈烈的巨变。全国首批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跨境电商综合实验区核心区双双设立,让蜀山经济开发区成为转型升级发展的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