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丰县经济开发区精准发力“产业强区”
来源:未知 日期:2016-12-01 点击:次
“引进高新技术项目及配套产业”“包挂项目”“构建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的特色‘区中园’”“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提振干部精气神……”临近年尾,丰县经济开发区秉承“工业立区、产业强区”理念,精准发力,奋力冲刺年度目标任务。
对此,主持丰县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全面工作的丰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郑春伟表示,将持续推动全区找短腿、补短板、出真招、求实效,紧扣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等工作重点,着力推动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发展。
丰县开发区近期明确,重点招商引资、平台经济、融资保障、环境提升等七项“狠抓”工作重点,依次为:狠抓招商引资。完善招商工作机制,全力推进“三重一大”项目落地,重点推进总投资40亿元的灵谷化工项目、江苏心实肥业与四川龙蟒集团生产复合肥项目、丰成盐化与天津万森集团和河南金山化工集团的合作、极易化工与德国化工企业合作。基于产业发展趋向和发达地区产业转移规律研究,明确和围绕主打产业,引进一批产品附加值高、经济效益好的高新技术项目及配套产业项目。
狠抓项目建设。实施包挂项目制度、现场督查制度,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任务在一线落实”。重点推进好极易化工、天润铸管、埃比西斯精密铸造、德利多木业、东岳建材、有色金属、回转支承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极易化工一期年底前竣工投产,把项目建设作为开发区经济增长的支撑点。
狠抓平台经济。着力构建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相互补充的特色“区中园”。高新技术产业园重点抓好高新技术企业的孵化和引进;煤盐化工产业园重抓产业链的完善,发展精细化工,努力打造成循环经济示范区;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园重抓特色农产品的深加工,打造“接二连三”的绿色健康食品生产基地;传统产业示范园(起步区)重抓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致力于打造引领全县供给侧改革的示范区。此外,运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技术,加快推进“企企通试点园区”建设步伐,加快打造“智慧园区”;全力推进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生创业园、总部经济园区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借助外贸进出口公司及总部经济企业,搭建开发区发展外资、外贸和总部经济的平台经济,引领开发区经济转型升级。探索设立丰县经济开发区产业发展基金,扶持本地优秀企业成长,助力企业资本市场发展,推动产业提档升级。
狠抓薄弱环节。全面排查、摸清辖区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问题,一企一策,逐一化解企业发展难题。加快开发区农民安居工程建设,建立包挂制度,确保年底前完成安居工程竣工面积4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上房5200套,安置群众1.82万人。
狠抓环境提升。驰而不息地加强“软环境”建设,全力为企业搞好服务,促进项目落地。以完善基础设施为重点,推进“硬环境”建设,加快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重点做好产业园区的道路、绿化、亮化、供电、供水、供气、供热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全力保障落地企业开工建设、生产经营及投产达效。
狠抓融资保障。在完善开投公司AA资信平台的基础上,着力把高新技术创业园有限公司打造成开发区第二个AA资信平台;推进银行贷款类融资,争取上级政策性贷款,确保全年完成融资不低于25亿元;加强对区内工业企业等税源征收,确保全区实际税源增长10%以上;加大总部经济招引力度,利用“营改增”的有利时机,加强与县财政、税务等部门对接,借助县工商联、外地商会等平台,争取落户千万元税收企业1家、500万税收企业5家,实现总部经济税收2亿元。
狠抓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热情,使“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成为全区每名党员干部的思想主流。增强党员干部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四种意识,着力提升干部敢想敢干的自觉、敢破敢立的境界、敢作敢当的胆识,凝聚起担当实干、开拓进取的强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