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到2020年河南要有省级经济开发区50个以上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8-05 点击:

  到2020年,我省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要达50家以上。而截至2015年2月,河南省共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家。这就意味着未来几年,我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迎来大发展时代。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潮”怎么赶?未来怎么发展?
  
  【量】
  
  省级以上经开区
  
  2020年达50家以上

  
  昨天,河南省政府下发《关于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升级发展进行“排兵布阵”。
  
  《意见》明确,到2020年,省级以上经开区达50家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超500亿元的经开区10家以上,实际利用外资超亿美元的经开区20家以上,进出口超亿美元的经开区20家以上。
  
  截至2015年2月底,河南省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家。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全省经开区将迎来大发展时代。
  
  【变】
  
  连续两年考核末位
  
  将被“踢出”
  
  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要数量,更要质量。

  
  《意见》还进一步明确了对经开区实施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连续两年考核处于末位的省级经开区,按程序报省政府批准后取消其省级经开区资格。
  
  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经开区申请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园区申请升级为省级经开区。
  
  【趋势】
  
  想成为省级开发区
  
  向着这些方向靠拢
  
  推进一区多园建设

  
  《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异地共建、“托管”等方式积极推进“一区多园”建设。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共育和利益共享的新模式,提升经开区综合经济实力。
  
  未来经开区将是“自由贸易试验室”
  
  河南多地都在推行政务改革,经开区更要成为行政管理体制领域的“领头羊”,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经开区,率先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的改革试点经验。
  
  坚持绿色集约发展
  
  《意见》提到,首先要严格资源节约和环境准入门槛,入驻企业至少要以清洁生产二级水平为底线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城市建设方面,要按照现代化城市标准,积极推进海绵型城市建设、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努力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塑造经开区特色形象。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到2020年河南要有省级经济开发区50个以上

2016-08-05 来源:未知 点击:

  到2020年,我省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要达50家以上。而截至2015年2月,河南省共有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家。这就意味着未来几年,我省经济技术开发区将迎来大发展时代。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潮”怎么赶?未来怎么发展?
  
  【量】
  
  省级以上经开区
  
  2020年达50家以上

  
  昨天,河南省政府下发《关于促进经济技术开发区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升级发展进行“排兵布阵”。
  
  《意见》明确,到2020年,省级以上经开区达50家以上,国内生产总值超500亿元的经开区10家以上,实际利用外资超亿美元的经开区20家以上,进出口超亿美元的经开区20家以上。
  
  截至2015年2月底,河南省共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9家,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家。也就是说未来几年,全省经开区将迎来大发展时代。
  
  【变】
  
  连续两年考核末位
  
  将被“踢出”
  
  经济开发区的发展要数量,更要质量。

  
  《意见》还进一步明确了对经开区实施动态管理的原则,对连续两年考核处于末位的省级经开区,按程序报省政府批准后取消其省级经开区资格。
  
  同时,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经开区申请升级为国家级经开区,鼓励符合条件的各类园区申请升级为省级经开区。
  
  【趋势】
  
  想成为省级开发区
  
  向着这些方向靠拢
  
  推进一区多园建设

  
  《意见》明确指出,鼓励异地共建、“托管”等方式积极推进“一区多园”建设。探索合作共建、产业共育和利益共享的新模式,提升经开区综合经济实力。
  
  未来经开区将是“自由贸易试验室”
  
  河南多地都在推行政务改革,经开区更要成为行政管理体制领域的“领头羊”,改变重审批、轻监管的管理方式,在放宽市场准入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同时鼓励符合条件的经开区,率先推广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的改革试点经验。
  
  坚持绿色集约发展
  
  《意见》提到,首先要严格资源节约和环境准入门槛,入驻企业至少要以清洁生产二级水平为底线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
  
  城市建设方面,要按照现代化城市标准,积极推进海绵型城市建设、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努力提高城市设计水平,塑造经开区特色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