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遂宁经开区民生工程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来源:未知 日期:2016-07-14 点击:

  “双轮驱动”助力园区稳定发展
  
  “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两个轮子’要同时滚动,一只‘轮子’都不能偷懒”,遂宁市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远新提出“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实现城市环境提升和产业发展共同推进,通过采用PPP模式打造民生项目、创新转型加快企业发展等方式,充分展示了园区建设发展的新形象。
  
  采用PPP模式
  
  缓解财政压力 打造贴心民生工程

  
  7月6日,四川省财政厅正式对外公布了2016年全省首批20个PPP示范项目,遂宁市经开区产业新城PPP项目进入其中,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PPP模式,已成为减轻地方财政负担、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有力手段。
  
  经开区产业新城PPP项目是全省第一个非经营性PPP项目,包括6条道路、1个景观带、海绵城市改造、2个棚户区改造等10个项目,项目总投资为25.26亿元。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入了央企——中冶交通建设集团参与投资和建设运营,这样既提高了项目工程质量又减轻了地方财政压力。黄远新告诉记者:“如果经开区的产业新城项目,采取政府全额投资的话我们需要在三年建设期之内,一次性拿出25亿元,而现在我们采取PPP模式,通过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实施,那么在建设期之内,我们仅仅投入较少的财政资金,就可以启动该项目,而后续的建设和服务费用,分十年来支付,实际上就大大地缓解了财政压力。”
  
  通过采用PPP模式,地方财政负担就减轻了,政府就可以把节余的财政资金,用于投资更多的民生改善项目。事实上,获利的不仅是政府和老百姓,还有社会资本方。中冶交通建设集团谈到,投资PPP项目,除了国家政策的引导,他们还看重政府信用。市财政将每年按期支付他们道路养护、绿化等费用,项目建设的后续资金有了保障,企业的运营风险也大大降低。经开区产业新城PPP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运营期间,市财政每年给我们支付的费用都通过人大决议纳入财政预算,如果政府不履约,会直接损害政府的商业信用。所以,会倒逼政府履行合同,这样,对于社会投资方的经营也是一种保障。”
  
  目前,经开区产业新城PPP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其中,项目包内的中环线1、2、4标段目前正在进行分段施工,工人们在高温下攻坚克难,将于今年年底实现全线通车。
  
  智能制造
  
  成果转化生产力 企业迸发活力

  
  经开区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企业加快技术革新和创新研发,让一系列研发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坚持以产业、技术、经营、改革创新为动力,企业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被激发。
  
  在经开区利普芯工厂内,几十台设备井然有序的工作着,员工只需要调试好设备程序,机器就能自己运行,1个人可以操控机器10余台。据了解,利普芯微电子的机器设备均是从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购入的进口设备,是目前微电子行业采用的先进智能设备。据悉,从去年12月18日投产至今,利普芯微电子投入到智能设备的资金从初期的4500万元增长至8000万元,几乎翻了一番。通过设备投入,规划的5500万块产能增长至1.2亿块。随着新设备的引进,7月的产能将增至1.4亿块。
  
  去年底,英创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陆续投入使用。一条条现代化的生产线不停运转,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为产品供给侧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智能车间的“走马上任”,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值却同比提升30%。目前,英创力二期正在进行试生产阶段,新引进的自动化和高端检测设备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翻两倍。与此同时,企业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合作,共建实验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总经理艾克华告诉记者:“我们正在跟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一个薄膜与集成器件的国家级实验室的分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不光服务于我们企业,我们的目标是与遂宁PCB行业共同把‘遂宁造PCB’打出名气来!”
  
  目前,经开区“双轮驱动”的“轮子”越滚越大。社会治理方面,滨江南路、站南路、明月路改造等民生工程正陆续改善,火车站正在拟定方案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经济发展方面,广义微电子、喜之郎西部产业园都将于今年正式投产,盛利兴电子产值实现同比增长60%的佳绩……经开区正鼓足干劲,为实现推动全市经济总量超千亿而努力前进。




主页 > 新闻中心 > 经济开发区新闻 >

遂宁经开区民生工程与产业发展齐头并进

2016-07-14 来源:未知 点击:

  “双轮驱动”助力园区稳定发展
  
  “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两个轮子’要同时滚动,一只‘轮子’都不能偷懒”,遂宁市经开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黄远新提出“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实现城市环境提升和产业发展共同推进,通过采用PPP模式打造民生项目、创新转型加快企业发展等方式,充分展示了园区建设发展的新形象。
  
  采用PPP模式
  
  缓解财政压力 打造贴心民生工程

  
  7月6日,四川省财政厅正式对外公布了2016年全省首批20个PPP示范项目,遂宁市经开区产业新城PPP项目进入其中,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PPP模式,已成为减轻地方财政负担、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有力手段。
  
  经开区产业新城PPP项目是全省第一个非经营性PPP项目,包括6条道路、1个景观带、海绵城市改造、2个棚户区改造等10个项目,项目总投资为25.26亿元。其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引入了央企——中冶交通建设集团参与投资和建设运营,这样既提高了项目工程质量又减轻了地方财政压力。黄远新告诉记者:“如果经开区的产业新城项目,采取政府全额投资的话我们需要在三年建设期之内,一次性拿出25亿元,而现在我们采取PPP模式,通过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实施,那么在建设期之内,我们仅仅投入较少的财政资金,就可以启动该项目,而后续的建设和服务费用,分十年来支付,实际上就大大地缓解了财政压力。”
  
  通过采用PPP模式,地方财政负担就减轻了,政府就可以把节余的财政资金,用于投资更多的民生改善项目。事实上,获利的不仅是政府和老百姓,还有社会资本方。中冶交通建设集团谈到,投资PPP项目,除了国家政策的引导,他们还看重政府信用。市财政将每年按期支付他们道路养护、绿化等费用,项目建设的后续资金有了保障,企业的运营风险也大大降低。经开区产业新城PPP项目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运营期间,市财政每年给我们支付的费用都通过人大决议纳入财政预算,如果政府不履约,会直接损害政府的商业信用。所以,会倒逼政府履行合同,这样,对于社会投资方的经营也是一种保障。”
  
  目前,经开区产业新城PPP项目已经正式启动。其中,项目包内的中环线1、2、4标段目前正在进行分段施工,工人们在高温下攻坚克难,将于今年年底实现全线通车。
  
  智能制造
  
  成果转化生产力 企业迸发活力

  
  经开区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鼓励企业加快技术革新和创新研发,让一系列研发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通过坚持以产业、技术、经营、改革创新为动力,企业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的活力不断被激发。
  
  在经开区利普芯工厂内,几十台设备井然有序的工作着,员工只需要调试好设备程序,机器就能自己运行,1个人可以操控机器10余台。据了解,利普芯微电子的机器设备均是从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购入的进口设备,是目前微电子行业采用的先进智能设备。据悉,从去年12月18日投产至今,利普芯微电子投入到智能设备的资金从初期的4500万元增长至8000万元,几乎翻了一番。通过设备投入,规划的5500万块产能增长至1.2亿块。随着新设备的引进,7月的产能将增至1.4亿块。
  
  去年底,英创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车间陆续投入使用。一条条现代化的生产线不停运转,大大提升了产品质量,为产品供给侧改革提供了鲜活样本。智能车间的“走马上任”,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产值却同比提升30%。目前,英创力二期正在进行试生产阶段,新引进的自动化和高端检测设备全部投产后年产值可翻两倍。与此同时,企业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合作,共建实验室,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总经理艾克华告诉记者:“我们正在跟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一个薄膜与集成器件的国家级实验室的分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不光服务于我们企业,我们的目标是与遂宁PCB行业共同把‘遂宁造PCB’打出名气来!”
  
  目前,经开区“双轮驱动”的“轮子”越滚越大。社会治理方面,滨江南路、站南路、明月路改造等民生工程正陆续改善,火车站正在拟定方案将进行全面升级改造……经济发展方面,广义微电子、喜之郎西部产业园都将于今年正式投产,盛利兴电子产值实现同比增长60%的佳绩……经开区正鼓足干劲,为实现推动全市经济总量超千亿而努力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