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高新区打造“链长制”升级版,为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5-09-01 点击:次
为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近日,记者从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获悉,《重庆高新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工作规则(试行)》(下称《规则》)已正式出台。该《规则》精准聚焦5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5条现代服务业产业链,通过靶向招引链长链主企业、攻坚补链强链项目,为区域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激活新活力。
事实上,重庆高新区推进产业链“链长制”早有部署。今年4 月,《重庆高新区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下称:《方案》)便已印发实施,此次《规则》的出台,既是对前期工作方案的细化完善,也为产业链培育发展提供了更明确的操作指引和制度保障。
根据《方案》,重庆高新区立足发挥高新区在电子信息、智能终端、跨境贸易(西永综保区)等产业优势,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聚力打造集成电路、新型智能终端、新能源汽摩、生物医药、未来产业(含AI+、空天信息)5条先进制造业核心产业链和软件和信息服务(含工业设计)、科技服务(含科技创新、检验检测)、金融服务、跨境电商、商贸服务5条现代服务业核心产业链,推动高端高新产业加速集聚。
其中,集成电路产业链将依托华润微电子、中电科、三安意法半导体等关键项目,重点聚焦功率半导体、模拟与数模混合芯片、化合物半导体等重点领域,以及IC设计、封装测试、设备与材料等产业链两端,加快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聚集区。
新型智能终端产业链将依托达丰、英业达等重点,重点聚焦服务器、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服务机器人、智慧家居等领域,围绕实施智能化绿色化改造、推动产品迭代升级,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灯塔工厂,打造西部产业规模最大的新型智能终端制造基地。
未来产业链(含AI+、空天信息)将增强人工智能研发力度,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力求突破,形成与航空航天、软件信息互利互惠的新格局,打造具有高新区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在打造空天信息特色产业园中园,依托航天新通新一代通信技术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开展通用航空器、无人机及其零部件制造,提升航空研发制造水平,大力发展低轨卫星通信与空间互联网系统配套设施、智能运载火箭产业。
“链长制”如何实施?
根据《方案》成立“链长制”工作组,各产业链形成“2+1+3+N”人员架构,即链长、副链长各1名(政府层担任“链长”、企业层担任“副链长”),链办主任1名,专职工作人员若干名,N名要素支撑单位固定工作人员(规划、建设、市场监管、税收、环保、人才等)。同时,各产业链聘请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作为产业链顾问。
此外,目标导向机制明确以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围绕园区、产业、企业、项目需求提供服务等,如收集、专业解决企业发展、项目建设存在问题,整合土地、人才、技术、资金等资源,在签约项目落地、落地项目开工、开工项目投产、投产项目达产等环节做好配套服务等。
实施“链长制”用意何在?
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链长制”,将立足发挥高新区在电子信息、智能终端、跨境贸易(西永综保区)等产业优势,加快补齐城市功能短板,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按照规划,到2027年,重庆高新区将形成“三大千亿级、五个百亿级”产业链条,总体构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科技创新为引领、未来产业为牵引的产业集群体系,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代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展示窗”和引领未来产业发展的“策源地”,成为建设现代化新重庆的重要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