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青岛高新区:全维度孵化育成,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12-23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近年来,青岛高新区以各产业园、孵化器为依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通过一系列新打法、新举措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激活企业创新因子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紧扣高新区以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为核心的“1+2+1”现代产业体系布局,以产业发展和创新赋能为使命,深耕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开辟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加快产业链构建,着力打造产业生态,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从2013年投入运营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了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龙头、以蓝色经济为主导的专业化科技型园区,集聚新药研发、检验检测、医疗器械、康复医疗、医疗美容五大主导产业。通过抓项目、促双创、增动能、优服务,园区持续激活企业创新因子,推动产业升级,勾画出一道园区跃迁发展的“微笑曲线”。近十年来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聚力“双招双引”,持续发力“招大引强”,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扎根园区。目前已有90余家企业入园,其中生物医药企业占比90%,包含15个高新技术企业、12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获批2个1.1类创新药物,申请及授权专利200余项,引进海外高端人才10余名,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同时,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配套功能完善,加大产业服务力度,紧密围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重点打造以“科技金融、技术支持、企业赋能”三位一体为核心,兼顾“市场推广、创新支持、基础配套”的六大运营服务平台。依托搭建的园区管理和企业服务智慧云平台,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园区硬件方面也不断得到完善,斥资建设“青岛市生物技术药物公共研发平台”等生物医药产业科研配套,并完善“一站式服务大厅”等企业经营配套,推进企业政务服务事项“一站通办”,即办即走,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入园企业获得感持续增强。
 
  提供360°全维度服务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时代各有不同,创新进步一脉相承。科创慧谷(青岛)科技园紧密围绕青岛高新区发展战略,积极助力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搭建载体平台,注重挖掘、培养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助力企业成长。
 
  园区已累计注册企业500余家,孵化企业110余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家,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0余家,培育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5家。2021年在孵企业总收入达到2亿元,纳税约1000万元。
 
  园区积极构建“投资+孵化+技术转移+资源服务”多维驱动格局,其中“科创荟”是科创慧谷(青岛)为入驻企业打造的特色产业服务体系,不仅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细化网格服务,更为企业发展搭建项目路演、企业诊断、交流合作等多种服务平台。“在为企业的服务实践中,我们创建了自己的服务品牌——科创荟,通过全链条式的服务体系,满足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服务需求,帮助企业加速成长发展起来。”科创孵化器(青岛)运营经理王光宇告诉记者,“科创荟”针对不同企业定制不同的服务方案,从免费的创业服务到增值的产业服务,为企业提供360°的创新创业服务。目前,“科创荟”已为园区企业提供服务300余次,累计为园区企业申请知识产权千余件,在促进企业间合作发展同时,加速了产业聚集效应的形成。
 
  创新搭建载体平台完善孵化育成产业链条
 
  依托央企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园运营经验,青岛网谷以高成长科技型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现代服务业及其上下游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聚集优质产业,成为多元融合、产城共生的科技研发类产业园区标杆。
 
  在多年的运营实践中,招商蛇口储备了超过400家行业龙头、双创企业、产业服务伙伴,形成了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资源优势,并且通过信息共享、基金投资、业务订单、产业活动、成果转化等渠道共享发展红利,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需求。
 
  作为产业园管理运营的行家里手,青岛网谷已累计引进企业220余家,已有瞪羚企业3家、四上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1家、青岛市“专精特新”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上市企业7家(其中新三板上市软件企业2家),符合专业园区认定的主导产业(软件及信息技术业)的企业数量占比为71%,园区产业聚集效应已初显成效。
 
  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青岛网谷打造园区特有的APP-INPARK,目前园区的业务经营租赁系统以及面向园区企业和个人服务的运营服务系统已经投入使用。“今年在全国园区统筹的战略背景下,数字化将作为重要抓手,一方面赋能全国园区的招商运营管理,另一方面实现数字化精细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最终形成全国园区的大数据资产沉淀。”青岛网谷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高新区将践行新思想,锚定新使命,提振精神、接续奋斗,聚力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园区标准化、专业化提升行动,以坚实的步伐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奏响产业发展最强音,点亮创新发展的“火炬”和“引擎”。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青岛高新区:全维度孵化育成,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2022-12-23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一批新的增长引擎。近年来,青岛高新区以各产业园、孵化器为依托,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通过一系列新打法、新举措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激活企业创新因子锻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紧扣高新区以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为核心的“1+2+1”现代产业体系布局,以产业发展和创新赋能为使命,深耕生物医药产业领域,打造良好的产业生态,开辟了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加快产业链构建,着力打造产业生态,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从2013年投入运营以来,已经发展成为了以生物医药产业为龙头、以蓝色经济为主导的专业化科技型园区,集聚新药研发、检验检测、医疗器械、康复医疗、医疗美容五大主导产业。通过抓项目、促双创、增动能、优服务,园区持续激活企业创新因子,推动产业升级,勾画出一道园区跃迁发展的“微笑曲线”。近十年来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聚力“双招双引”,持续发力“招大引强”,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纷纷落户,扎根园区。目前已有90余家企业入园,其中生物医药企业占比90%,包含15个高新技术企业、12个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申请获批2个1.1类创新药物,申请及授权专利200余项,引进海外高端人才10余名,实现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深度融合。
 
  同时,青岛蓝色生物医药产业园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配套功能完善,加大产业服务力度,紧密围绕企业不同发展阶段需求,重点打造以“科技金融、技术支持、企业赋能”三位一体为核心,兼顾“市场推广、创新支持、基础配套”的六大运营服务平台。依托搭建的园区管理和企业服务智慧云平台,为生物医药企业发展提供专业化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园区硬件方面也不断得到完善,斥资建设“青岛市生物技术药物公共研发平台”等生物医药产业科研配套,并完善“一站式服务大厅”等企业经营配套,推进企业政务服务事项“一站通办”,即办即走,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入园企业获得感持续增强。
 
  提供360°全维度服务促进区域产业转型升级
 
  时代各有不同,创新进步一脉相承。科创慧谷(青岛)科技园紧密围绕青岛高新区发展战略,积极助力打造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支柱,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创新搭建载体平台,注重挖掘、培养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助力企业成长。
 
  园区已累计注册企业500余家,孵化企业110余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6家,申报科技型中小企业50余家、高新技术企业50余家,培育新三板、四板挂牌企业5家。2021年在孵企业总收入达到2亿元,纳税约1000万元。
 
  园区积极构建“投资+孵化+技术转移+资源服务”多维驱动格局,其中“科创荟”是科创慧谷(青岛)为入驻企业打造的特色产业服务体系,不仅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精细化网格服务,更为企业发展搭建项目路演、企业诊断、交流合作等多种服务平台。“在为企业的服务实践中,我们创建了自己的服务品牌——科创荟,通过全链条式的服务体系,满足企业在发展的不同阶段的服务需求,帮助企业加速成长发展起来。”科创孵化器(青岛)运营经理王光宇告诉记者,“科创荟”针对不同企业定制不同的服务方案,从免费的创业服务到增值的产业服务,为企业提供360°的创新创业服务。目前,“科创荟”已为园区企业提供服务300余次,累计为园区企业申请知识产权千余件,在促进企业间合作发展同时,加速了产业聚集效应的形成。
 
  创新搭建载体平台完善孵化育成产业链条
 
  依托央企的资源优势和产业园运营经验,青岛网谷以高成长科技型企业为重点培育对象,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医疗器械、现代服务业及其上下游产业,不断完善产业链,聚集优质产业,成为多元融合、产城共生的科技研发类产业园区标杆。
 
  在多年的运营实践中,招商蛇口储备了超过400家行业龙头、双创企业、产业服务伙伴,形成了专业化、多元化、国际化的资源优势,并且通过信息共享、基金投资、业务订单、产业活动、成果转化等渠道共享发展红利,满足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各类需求。
 
  作为产业园管理运营的行家里手,青岛网谷已累计引进企业220余家,已有瞪羚企业3家、四上企业4家、高新技术企业2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1家、青岛市“专精特新”1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33家、上市企业7家(其中新三板上市软件企业2家),符合专业园区认定的主导产业(软件及信息技术业)的企业数量占比为71%,园区产业聚集效应已初显成效。
 
  在智慧园区建设方面,青岛网谷打造园区特有的APP-INPARK,目前园区的业务经营租赁系统以及面向园区企业和个人服务的运营服务系统已经投入使用。“今年在全国园区统筹的战略背景下,数字化将作为重要抓手,一方面赋能全国园区的招商运营管理,另一方面实现数字化精细管理,实现降本增效,最终形成全国园区的大数据资产沉淀。”青岛网谷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青岛高新区将践行新思想,锚定新使命,提振精神、接续奋斗,聚力提质增效,大力实施园区标准化、专业化提升行动,以坚实的步伐建功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奏响产业发展最强音,点亮创新发展的“火炬”和“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