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高新区先进制造业高歌猛进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9-16 点击:次
“高新制造”
入选山东“首台套”
近日,山东省工信厅公布2022年度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单,青岛高新区5家企业入选,包括海克斯康制造智能技术(青岛)有限公司、科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宝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等先进制造业企业。
对于“高速线下驱动型四工位穿梭车系统”能够入选此次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单,科捷智能工程技术部副总监凌晓东直言“非常荣幸”。他说,“高速线下驱动型四工位穿梭车系统”是轮胎生产线中硫化环节的核心搬运系统。作为轮胎生产工艺的创新产品,该系统已经得到成熟应用。此系统在国内全钢胎是第一次应用,应用于轮胎硫化工艺的自动化生产搬运。
“此前国内已经有相关的解决方案,但其工艺多采用悬挂小车或模块带输送机来实现,成本高且效率低。欧洲有更先进的解决方案,但他们的技术不对外输出。”凌晓东表示,为解决这一问题,科捷智能开发了“高速线下驱动型四工位穿梭车系统”,大幅度提升了生产效率。
同样入选山东省首台(套)技术装备及关键核心零部件生产企业及产品名单的海克斯康,其研发的BRAVOHP水平臂坐标测量机,实现了我国从中低端到高速高精度测量的零的突破。据悉,海克斯康研发的BRAVOHP水平臂坐标测量机融合了传统成熟技术与创新技术,其中的24项补偿技术结合先进的Etalon激光采集技术,突破性地实现了更高效、更接近真实运动状态的补偿方案,保障了水平臂测量机的高精度。
技术创新为产业发展添动力
据了解,首台(套)技术装备是指经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或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在国内率先实现原理、结构、性能等方面的重大创新,具有显著节能、节材和环保等特征,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成套或单机装备产品。当前,研发、应用“首台套”,既是企业实现降本增效的有力手段也是解决关键技术“卡脖子”问题、实现关键领域自主可控的重要方式。截至目前,青岛高新区已有19家高新技术企业“首台套”装备研制取得突出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技术创新的引领。深耕先进制造业领域16年,青岛力克川液压机械有限公司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创业到领军企业,先后成功研发工程机械用高端液压行走马达、液压回转马达、K3V变量柱塞泵、手柄阀、脚踏阀、多路阀、液压行走装置、回转装置等30余种产品,实现了多种高端液压产品的“中国造”,打破了国外行业壁垒,填补了国产高端液压产品空白。
“我们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和试验场地,这是我们取得现有成绩很重要的优势。”力克川公司技术总监黄仁山介绍说,公司首批研发团队聘请了原航空部专业的退休老专家,研发实力非常强大。与此同时,公司还成立了专家工作站,并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与浙江大学、兰州理工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高校的教授定期进行科技交流,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
如今,力克川拥有国家专利110项,参与行业标准制定2项,获评国家工业强基工程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工信部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等。
厚植沃土
夯实制造业之基
近年来,青岛高新区紧紧围绕“高”“新”两个核心要义,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壮大;坚定不移支持先进制造业发展,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拓展产业平台,促进项目集聚;出台《关于振兴实体经济鼓励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通过鼓励企业高速发展、梯队培育企业发展、支持企业倍增发展、鼓励企业升规纳统4个方面,支持企业聚焦主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这极大激发了先进制造业企业的发展活力。”力克川总经理邵庆表示,青岛高新区高度重视先进制造业发展,产业基础雄厚,“政策方面给了我们很多优惠和扶持,而且高新区的领导经常到企业视察工作,服务上门,帮助我们解决问题,这都让我们觉得非常暖心,也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厚植发展沃土,夯实制造业之基,取得显著成效。今年上半年,青岛高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184.02亿元、同比增长16.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6.64亿元、同比增长19.7%;已累计获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家、约占青岛市9%,山东省级瞪羚企业27家、占青岛市12%,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5家,市级专精特新企业257家,青岛市制造业产业链“链主企业”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