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青岛出台新规推动国家高新区“提质扩容”,3年内建设10个左右“园中园”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日期:2022-05-17 点击:

  《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实施方案(试行)》旨在加快培育科技创新园区,建立高新区“一区多园”梯次培育体系,实现青岛国家高新区全域覆盖和提质扩容发展。经认定的培育园区可同等享受高新区“一区多园”相关政策措施。对于培育成熟的园区,择机报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纳入高新区“一区多园”。
 
  ↓↓↓
 
  申报范围
 
  申报园区应为青岛市域范国内空间布局相对集中、四至范围清晰、合法合规、产业基础较好、政策体系完善、创新能力较强引领带动作用突出的功能区、产业园区等。
 
  申报条件
 
  ★工作机制。申报园区所在区(市)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工作,园区拥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运营服务团队,具备开发运营、统计管理、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科技金融等综合服务能力。
 
  ★空间布局。申报园区总体规划符合省、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园区四至范围及边界拐点坐标明确,占地面积不低于1平方公里。
 
  ★宜居宜业。申报园区应拥有以园区为中心的“步行半小时便利圈”,居住、交通、教育、医疗、文娱、商务等基础配套基本完备,科技、产业、城市、生态功能融合态势明显。
 
  ★产业发展。申报园区主导产业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导向,聚焦发展1-2个青岛市重点产业链,园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高成长企业、高层次人才、研发机构等主要指标增速高于“一区多园”平均水平,具备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基础和条件。
 
  ★企业培育。申报园区拥有竞争力较强的头部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已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形成尊重企业、服务企业的良好氛围。
 
  ★双创生态。申报园区应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风投机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较高,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集聚发展,具有较好的产学研和国际合作基础。
 
  ★绿色发展。申报园区应坚持“双碳”发展和安全生产要求,污染集中治理设施与规划、建设同步,规划、建设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近三年园区及其内部企业(建设项目)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安全生产事故。
 
  申报程序
 
  ★申报推荐。青岛市国家高新区管理专题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高新区专委会办公室”)发布申报指南,符合申报条件的园区可联合专业智库机构拟定园区建设方案并按要求准备相关材料,由各区(市)主管部门审核并盖章,由各区(市)人民政府出具推荐意见,提交至高新区专委会办公室。
 
  ★审核辅导。高新区专委会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第三方机构对申报园区进行实地考察、专家评审,择优将若干园区纳入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方案。对体制机制健全、产业定位清晰、基础设施完备,但尚未达到认定标准的园区,针对园区短板进行专项辅导服务。
 
  ★审议认定。高新区专委会办公室将青岛高新区分园区(培育)方案报送青岛市国家高新区管理专题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审议,通过后授予“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
 
  政策保障
 
  ★经认定的培育园区,可以参加高新区专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同等享受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相关政策措施。
 
  ★经认定的培育园区,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在产业准入和项目招商等方面积极引导,并可享受相关的扶持政策,推动特色园区建设和发展。
 
  ★经认定的培育园区入驻企业享受园区培育计划、园区“揭榜挂帅”关键技术攻关等科技项目立项支持,定期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辅导服务。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园区内积极推广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常态化组织开展科技企业融资对接、项目路演、科技金融沙龙等助企活动,为企业发展资本赋能。
 
  02
 
  《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实施细则(试行)》围绕我市24条重点产业链部署,紧扣市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计划3年内建设10个左右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简称“园中园”),建设成为集产业链集聚、企业培育、科技服务、金融支撑、创业孵化为一体的专业标杆科技创新产业园区。
 
  ↓↓↓
 
  建设目标
 
  在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省级高新区、科教产融合园区等范围内建设“园中园”,以科技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楼宇空间、硬件配套等基础设施,围绕1-2个主导产业细分领域,集聚核心要素特色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和服务网络,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联合体,形成科技型企业集聚、新兴产业莲勒发展的创新创业微生态,3年内建设10个左右“园中园”。
 
  主要任务
 
  “园中园”分为都市科技创新园和专业科技产业园两种类型都市科技创新园聚焦1-2个主导产业,依托园区专业化运营管理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打造创新创业青年人才集聚高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街区。专业科技产业园聚焦1个主导产业,由园区龙头企业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组团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
 
  ★优化产业布局,创设特定空间。在中心城区(老城区)重点布局都市科技创新园,在其他具有较好产业基础的区域重点布局专业科技产业园。
 
  ★实施招大引强,抓好重大科技项目落地。围绕全市24条产业链,按照园区主导产业定位,明确招商目录,制定招商政策,打造集科技金融、成果转化、人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招商服务平台。实施“以商招商”,建立招商引资联动机制,加强项目动态跟踪,按照产业领域招引“链主”企业,在细分领域纵深挖掘链条资源。
 
  ★聚焦动能转换,发展特色产业链。围绕青岛市重点产业链,加强前沿技术领域布局,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虚拟现实等产业链,在细分领域确定一个主导产业深耕细作,培育具有较强引领力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
 
  ★激发创新活力,加速企业集聚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头部企业为核心,集聚一批主业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成长型企业。
 
  ★营造产业生态,增强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高标准建设集开发运营、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功能于体的园区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良好科技服务体系,引育一批市场化的专业服务机构,增强科技研发、科技金融、中试孵化、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等服务能力。
 
  ★完善园区智慧管理平台,强化数字赋能。完善“园中园”运行监测机制,依托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智慧管理平台,对“园中园”企业的营业收入、利税、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知识产权、投融资活动等发展内容进行数据化、精准化的监测与系统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产业方向
 
  ★园区须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主导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已基本形成特定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社会化服务支撑作用明显。
 
  ★园区入驻科技型企业不少于10家,其中都市科技创新园聚焦主导产业链科技型企业比例不少于70%;专业科技产业园聚焦主导产业链科技型企业比例不少于80%。
 
  ★园区拥有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前沿交叉科研平台等)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不少于1个。
 
  申报条件
 
  ★运营单位注册登记地、纳税地和统计地均在青岛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科学详细的运营管理方案,产业定位符合区域主导产业方向。
 
  ★专职运营管理人员(指具有创业、投融资、企业管理等经验或经过创业服务相关培训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6人。
 
  ★都市科技创新园拥有可支配场地面积不少于1万平方米,其中用于科技企业的场地面积(含公共服务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5%。专业科技产业园拥有可支配场地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其中用于主导产业的场地面积(含公共服务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60%。
 
  ★场地属运营单位自有物业的,要求产权清晰,在5年内不得变更用途;属租赁物业的,要求有效租赁合同期不少于3年,在租赁期内不得变更用途。
 
  ★运营单位近三年经营规范,无重大安全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
 
  组织管理
 
  ★申报。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发布申报通知,符合申报条件的园区按要求将相关材料提交各区(市)主管部门审核推荐,提交至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审核。青岛市科学技术局组织相关部门、第三方机构对申报园区进行实地考察、专家评审,择优将若干园区纳入“园中园”。
 
  ★管理。经认定的园区按照年度提报园区发展报告,青岛市科技局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年组织专家对认定的园区进行综合评价,连续两年评价不合格的,取消“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资格。
 
  政策保障
 
  ★对认定的园区,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在产业准入和项目招商等方面积极引导,优先享受平台建设、企业培育、人才引进等政策,推动特色园区建设和发展。
 
  ★园区入驻企业享受园区培育计划、园区“揭榜挂帅”、关键技术攻关等科技项目立项支持,重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辅导服务。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园区内积极推广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常态化组织开展科技企业融资对接、项目路演、科技金融沙龙等助企活动,为企业发展资本赋能。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青岛出台新规推动国家高新区“提质扩容”,3年内建设10个左右“园中园”

2022-05-17 来源:高新院 achie.org 点击:

  《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实施方案(试行)》旨在加快培育科技创新园区,建立高新区“一区多园”梯次培育体系,实现青岛国家高新区全域覆盖和提质扩容发展。经认定的培育园区可同等享受高新区“一区多园”相关政策措施。对于培育成熟的园区,择机报科技部火炬中心,正式纳入高新区“一区多园”。
 
  ↓↓↓
 
  申报范围
 
  申报园区应为青岛市域范国内空间布局相对集中、四至范围清晰、合法合规、产业基础较好、政策体系完善、创新能力较强引领带动作用突出的功能区、产业园区等。
 
  申报条件
 
  ★工作机制。申报园区所在区(市)政府高度重视园区建设工作,园区拥有明确的管理机构和运营服务团队,具备开发运营、统计管理、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科技金融等综合服务能力。
 
  ★空间布局。申报园区总体规划符合省、市、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镇)总体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园区四至范围及边界拐点坐标明确,占地面积不低于1平方公里。
 
  ★宜居宜业。申报园区应拥有以园区为中心的“步行半小时便利圈”,居住、交通、教育、医疗、文娱、商务等基础配套基本完备,科技、产业、城市、生态功能融合态势明显。
 
  ★产业发展。申报园区主导产业符合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导向,聚焦发展1-2个青岛市重点产业链,园区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高成长企业、高层次人才、研发机构等主要指标增速高于“一区多园”平均水平,具备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基础和条件。
 
  ★企业培育。申报园区拥有竞争力较强的头部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已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企、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形成尊重企业、服务企业的良好氛围。
 
  ★双创生态。申报园区应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平台(包括但不限于科技企业孵化器、大学科技园、风投机构、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科技金融产业融合发展程度较高,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公共服务平台集聚发展,具有较好的产学研和国际合作基础。
 
  ★绿色发展。申报园区应坚持“双碳”发展和安全生产要求,污染集中治理设施与规划、建设同步,规划、建设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近三年园区及其内部企业(建设项目)未发生重大污染事故或安全生产事故。
 
  申报程序
 
  ★申报推荐。青岛市国家高新区管理专题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高新区专委会办公室”)发布申报指南,符合申报条件的园区可联合专业智库机构拟定园区建设方案并按要求准备相关材料,由各区(市)主管部门审核并盖章,由各区(市)人民政府出具推荐意见,提交至高新区专委会办公室。
 
  ★审核辅导。高新区专委会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第三方机构对申报园区进行实地考察、专家评审,择优将若干园区纳入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方案。对体制机制健全、产业定位清晰、基础设施完备,但尚未达到认定标准的园区,针对园区短板进行专项辅导服务。
 
  ★审议认定。高新区专委会办公室将青岛高新区分园区(培育)方案报送青岛市国家高新区管理专题委员会全体会议进行审议,通过后授予“青岛国家高新区分园区(培育)”。
 
  政策保障
 
  ★经认定的培育园区,可以参加高新区专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同等享受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相关政策措施。
 
  ★经认定的培育园区,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在产业准入和项目招商等方面积极引导,并可享受相关的扶持政策,推动特色园区建设和发展。
 
  ★经认定的培育园区入驻企业享受园区培育计划、园区“揭榜挂帅”关键技术攻关等科技项目立项支持,定期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辅导服务。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园区内积极推广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常态化组织开展科技企业融资对接、项目路演、科技金融沙龙等助企活动,为企业发展资本赋能。
 
  02
 
  《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实施细则(试行)》围绕我市24条重点产业链部署,紧扣市重点低效片区(园区)开发建设,计划3年内建设10个左右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简称“园中园”),建设成为集产业链集聚、企业培育、科技服务、金融支撑、创业孵化为一体的专业标杆科技创新产业园区。
 
  ↓↓↓
 
  建设目标
 
  在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省级高新区、科教产融合园区等范围内建设“园中园”,以科技型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楼宇空间、硬件配套等基础设施,围绕1-2个主导产业细分领域,集聚核心要素特色资源,延伸产业链条和服务网络,搭建“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联合体,形成科技型企业集聚、新兴产业莲勒发展的创新创业微生态,3年内建设10个左右“园中园”。
 
  主要任务
 
  “园中园”分为都市科技创新园和专业科技产业园两种类型都市科技创新园聚焦1-2个主导产业,依托园区专业化运营管理机构,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打造创新创业青年人才集聚高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街区。专业科技产业园聚焦1个主导产业,由园区龙头企业发挥引领辐射作用,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组团发展,实现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
 
  ★优化产业布局,创设特定空间。在中心城区(老城区)重点布局都市科技创新园,在其他具有较好产业基础的区域重点布局专业科技产业园。
 
  ★实施招大引强,抓好重大科技项目落地。围绕全市24条产业链,按照园区主导产业定位,明确招商目录,制定招商政策,打造集科技金融、成果转化、人才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招商服务平台。实施“以商招商”,建立招商引资联动机制,加强项目动态跟踪,按照产业领域招引“链主”企业,在细分领域纵深挖掘链条资源。
 
  ★聚焦动能转换,发展特色产业链。围绕青岛市重点产业链,加强前沿技术领域布局,聚焦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智能制造装备、虚拟现实等产业链,在细分领域确定一个主导产业深耕细作,培育具有较强引领力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和新兴产业。
 
  ★激发创新活力,加速企业集聚发展。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以头部企业为核心,集聚一批主业突出、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成长型企业。
 
  ★营造产业生态,增强创新服务能力。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高标准建设集开发运营、招商引资、企业服务等功能于体的园区综合服务平台。打造良好科技服务体系,引育一批市场化的专业服务机构,增强科技研发、科技金融、中试孵化、检验检测、工业设计、知识产权等服务能力。
 
  ★完善园区智慧管理平台,强化数字赋能。完善“园中园”运行监测机制,依托青岛高新区“一区多园”智慧管理平台,对“园中园”企业的营业收入、利税、研发投入、研发人员、知识产权、投融资活动等发展内容进行数据化、精准化的监测与系统分析,为企业发展提供数据支撑服务。
 
  产业方向
 
  ★园区须具有一定的产业规模,主导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强,已基本形成特定的产业链条和产业生态,社会化服务支撑作用明显。
 
  ★园区入驻科技型企业不少于10家,其中都市科技创新园聚焦主导产业链科技型企业比例不少于70%;专业科技产业园聚焦主导产业链科技型企业比例不少于80%。
 
  ★园区拥有省级以上重大科研项目(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及前沿交叉科研平台等)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不少于1个。
 
  申报条件
 
  ★运营单位注册登记地、纳税地和统计地均在青岛市,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具备科学详细的运营管理方案,产业定位符合区域主导产业方向。
 
  ★专职运营管理人员(指具有创业、投融资、企业管理等经验或经过创业服务相关培训的专职工作人员)不少于6人。
 
  ★都市科技创新园拥有可支配场地面积不少于1万平方米,其中用于科技企业的场地面积(含公共服务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75%。专业科技产业园拥有可支配场地面积不少于5万平方米,其中用于主导产业的场地面积(含公共服务面积)不低于总面积的60%。
 
  ★场地属运营单位自有物业的,要求产权清晰,在5年内不得变更用途;属租赁物业的,要求有效租赁合同期不少于3年,在租赁期内不得变更用途。
 
  ★运营单位近三年经营规范,无重大安全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
 
  组织管理
 
  ★申报。青岛市科学技术局发布申报通知,符合申报条件的园区按要求将相关材料提交各区(市)主管部门审核推荐,提交至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审核。青岛市科学技术局组织相关部门、第三方机构对申报园区进行实地考察、专家评审,择优将若干园区纳入“园中园”。
 
  ★管理。经认定的园区按照年度提报园区发展报告,青岛市科技局委托第三方机构每年组织专家对认定的园区进行综合评价,连续两年评价不合格的,取消“青岛市科技创新产业园区”资格。
 
  政策保障
 
  ★对认定的园区,市区两级有关部门在产业准入和项目招商等方面积极引导,优先享受平台建设、企业培育、人才引进等政策,推动特色园区建设和发展。
 
  ★园区入驻企业享受园区培育计划、园区“揭榜挂帅”、关键技术攻关等科技项目立项支持,重点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辅导服务。
 
  ★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在园区内积极推广科技金融特色产品。常态化组织开展科技企业融资对接、项目路演、科技金融沙龙等助企活动,为企业发展资本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