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贵阳高新区:创“四位一体”引才新模式

来源:未知 日期:2018-11-01 点击:

  近年来,贵阳高新区抢抓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机遇,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有所为”的引才理念,通过实施问诊、筑巢、项目、服务“四位一体”引才新模式,持续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作用,累计吸引3368名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落户,不断放大招才引智“强磁场”。 
 
  实施“问诊”引才,破除束缚转型发展的理念观念障碍。围绕公共决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中重点难点,实施发展顾问专家制度,建立专家信息资源库,聘请专家“长期坐诊”,引进前苏联专家23名、大数据人才300余名,为园区发展献计献策。结合前沿理论、技术攻关等痛点,组织培训“外出求诊”,先后在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10余所知名高校举办培训班10余期,培训2100余人次,加强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针对创业项目、创新发展、人力管理等突出问题,整合区创业服务中心、人才促进会等业务优势,举办讲座“现场问诊”,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来区讲学,举办讲座活动40余场次、培训5000余人次,提供技术、管理、培养等解决方案100余个。 
 
  实施“筑巢”引才,破解发达地区高精尖人才流动壁垒。抢抓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机遇,打造全省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吸引上海微知、湖南双高等20余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入驻,累计集聚大数据高层次人才1392人。今年上半年,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营业收入达1.5亿余元,税收达760余万元。加快建设贵州科学城、南园智谷等产城融合科技载体,推进人才小镇、人才社区规划,推动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人才成长发展平台,实现“产学研用”良性互动。目前已建立研发机构134家、院士工作站14个,建成各类孵化器和加速器49个,23个实体众创空间投入运营,聚集全国600个创客团队。整合全球贵州博士俱乐部、贵商俱乐部、出彩贵州人俱乐部等社会组织优质资源,加快黔籍人才、海归人才“回流”“返潮”,为家乡建设发展集聚力量。目前,聚集黔归人才359名,海归人才367名。 
 
  实施“项目”引才,放大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的人才吸附效应。每年通过登门走访、座谈、书面征求、媒体公开等渠道,向企业收集重点科技项目、技术难题及用人需求,编制高新区高端人才需求和人才项目汇编,为企业引进科研成果和高端人才牵线搭桥。2018年共收集整理100余家企业近500个岗位人才需求2000余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类人才项目20余个。上半年,引进高层次人才300名,签约人才项目32个。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步考核,成立10余个招商小分队,采取“项目+团队”、“资本+人才”的方式,通过引进人才项目,同步引进高端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 
 
  实施“服务”引才,打造贴心、便捷、高效的一流人才生态。实施“领导一对一挂包联系”制度。每位工管委领导联系1—2名高层次人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深入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帮助解决个人生活、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实行“业务部门一对一跟踪服务”。组建由组织部、产发、投促、科技、创服等部门联合的人才工作服务团,深入企业精准对接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开展“一对一”和组团式跟踪服务。推行“高层次人才一对一专员服务”,为高层次人才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为高层次人才解决创新创业重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的贴心度,营造人才安心安业安身良好氛围。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贵阳高新区:创“四位一体”引才新模式

2018-11-01 来源:未知 点击:

  近年来,贵阳高新区抢抓新一轮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机遇,按照“不求所有、但求所用,不求所在、但有所为”的引才理念,通过实施问诊、筑巢、项目、服务“四位一体”引才新模式,持续突出企业主体作用和市场配置作用,累计吸引3368名国内外高层次人才落户,不断放大招才引智“强磁场”。 
 
  实施“问诊”引才,破除束缚转型发展的理念观念障碍。围绕公共决策、产业发展、项目建设中重点难点,实施发展顾问专家制度,建立专家信息资源库,聘请专家“长期坐诊”,引进前苏联专家23名、大数据人才300余名,为园区发展献计献策。结合前沿理论、技术攻关等痛点,组织培训“外出求诊”,先后在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四川大学等10余所知名高校举办培训班10余期,培训2100余人次,加强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针对创业项目、创新发展、人力管理等突出问题,整合区创业服务中心、人才促进会等业务优势,举办讲座“现场问诊”,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来区讲学,举办讲座活动40余场次、培训5000余人次,提供技术、管理、培养等解决方案100余个。 
 
  实施“筑巢”引才,破解发达地区高精尖人才流动壁垒。抢抓人力资源服务协同发展机遇,打造全省首个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吸引上海微知、湖南双高等20余家人力资源服务企业入驻,累计集聚大数据高层次人才1392人。今年上半年,园区人力资源服务企业营业收入达1.5亿余元,税收达760余万元。加快建设贵州科学城、南园智谷等产城融合科技载体,推进人才小镇、人才社区规划,推动与清华大学等高校实训基地建设,完善人才成长发展平台,实现“产学研用”良性互动。目前已建立研发机构134家、院士工作站14个,建成各类孵化器和加速器49个,23个实体众创空间投入运营,聚集全国600个创客团队。整合全球贵州博士俱乐部、贵商俱乐部、出彩贵州人俱乐部等社会组织优质资源,加快黔籍人才、海归人才“回流”“返潮”,为家乡建设发展集聚力量。目前,聚集黔归人才359名,海归人才367名。 
 
  实施“项目”引才,放大特色产业和重点项目的人才吸附效应。每年通过登门走访、座谈、书面征求、媒体公开等渠道,向企业收集重点科技项目、技术难题及用人需求,编制高新区高端人才需求和人才项目汇编,为企业引进科研成果和高端人才牵线搭桥。2018年共收集整理100余家企业近500个岗位人才需求2000余人,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类人才项目20余个。上半年,引进高层次人才300名,签约人才项目32个。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同步考核,成立10余个招商小分队,采取“项目+团队”、“资本+人才”的方式,通过引进人才项目,同步引进高端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 
 
  实施“服务”引才,打造贴心、便捷、高效的一流人才生态。实施“领导一对一挂包联系”制度。每位工管委领导联系1—2名高层次人才,定期开展走访慰问,深入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建议,及时帮助解决个人生活、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实际问题。实行“业务部门一对一跟踪服务”。组建由组织部、产发、投促、科技、创服等部门联合的人才工作服务团,深入企业精准对接人才创新创业需求,开展“一对一”和组团式跟踪服务。推行“高层次人才一对一专员服务”,为高层次人才配备人才服务专员,为高层次人才解决创新创业重难点问题,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的贴心度,营造人才安心安业安身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