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深圳龙岗:打造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来源:未知 日期:2017-07-07 点击:

  目前,位于深圳龙岗坪地国际低碳城核心区的柔宇柔性显示基地即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期,预计明年二季度可批量生产,投产后年产值将达200亿元。
  
  “5年前,我刚到深圳创业时,第一站就是龙岗。”海外归国人才、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表示,龙岗对海外人才非常重视,服务很周到,创业过程中很多事都亲临一线协调处理。
  
  同样的理由,光启创始人刘若鹏也将全球首条精度达到微米级、年产能达10万平方米的超材料生产线设在龙岗。光启的另一项以航空为主打业务、核心区面积为1.57平方公里的阿波罗基地同样落户龙岗。
  
  刘自鸿、刘若鹏的故事,仅是龙岗多措并举创新海外人才服务,创新驱动引智聚才的一个缩影。
  
  当前,龙岗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深圳东进战略等历史机遇,处于蓄势腾飞的黄金期,不少海归人才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龙岗。而依托生态环境、服务配套等优势,龙岗已经悄然成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高地。截至目前,在龙岗全职工作的“两院院士”及国际知名科学院院士4名,市“孔雀计划”人才和高层次人才703名,广创团队和孔雀团队25个,为龙岗加快建设深圳东部中心提供人才支撑。
  
  政策引领
  
  创新实施“深龙英才计划”
  
  
  这批海归人才创办的企业发展为何如此迅速?首要得益于政策红利。
  
  龙岗一方面大力落实《深圳市出国留学人员创业前期费用补贴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摸底调查,了解留学回国人员来龙岗创业情况,从而加大推荐申报力度。另一方面,2016年10月,龙岗区创新实施“深龙英才计划”,落实市、区多项人才利好政策,吸引集聚各类人才来龙岗创新创业。自2011年以来全区46家“海归”创业企业获市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前期费用补贴达1145万元。
  
  其中获得一等资助的企业有8家,资助总额375万元;二等资助有7家,资助总额200万元;三等资助31家,资助总额570万元。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技术13家,新能源新材料8家,先进制造技术有6家,生物医药医疗有6家。
  
  “留学国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学历层次较高,有博士12家,博士后2家,硕士29家。”龙岗区人事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多措并举
  
  打造海外人才服务新局面
  
  今年来,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围绕建设人力资源强区的目标,从园区创建、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推动孵化等方面多措并举,努力打造海外人才服务新局面。
  
  截至目前,龙岗区共建立8个留学生创业(产业)园,累计孵化企业数355家,年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33家,超亿元产值的达6家。一大批海归骨干企业,如德邦界面、惠美亚、英族、立德电控、博圣康生物、柔宇科技、云天励飞、质能达微电子等公司已成为龙岗区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龙岗借助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国深圳海外创新人才大赛等国际高端平台,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据统计,近5年借助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现场引进意向人才2456人,通过举办两届中国海外创新大赛,共吸引34个项目与龙岗区重点园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龙岗还依托天安云谷智慧园区,打造高规模、国际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一批优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目前已经引进德科、金饭碗、何马网等22家在海内外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争取市创新发展环境建设资金,完善全区留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提升留学生创业企业孵化成功率。截至目前,各园区累计获资助250万元,约350名留学回国人员创办企业进驻,其中孵化成功企业累计108家。
  
  持续深化
  
  强化海外人才龙岗磁场效应
  
  不畏浮云遮望眼,如何以更宽阔的视野谋篇布局,配置全球创新资源?龙岗的答案是,持续深化服务,继续强化海外人才龙岗磁场效应。
  
  今年以来,龙岗建立留学生创业(产业)园对接机制,走访重点园区及企业,了解留学回国人员服务需求。落实事权下放政策,通过优化网上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简化申请材料,实行全流程网上办理等途径,大大提升留学回国人员引进效率。今年共有410名留学回国人员通过网上申报绿色通道快速落户龙岗区。
  
  依托中国深圳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广场,搭建专业、高效、快捷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为国内外人才提供涵盖人才引进、职业培训补贴、外国专家、涉外就业及专业技术资格核定等94项业务的人才服务,切实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自“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运行以来,服务总人数逾21800人,各类人才对平台的服务均表示满意,特别是人才引进积分入户业务,受到了广泛好评。
  
  案例
  
  天安数码城:
  
  构建硅谷式创新生态体系
  
  
  园区搭建美国硅谷、以色列、日本等国际直通车,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服务留学创新创业。借鉴硅谷、北京中关村的“创业一条街”经验,着力打造的“龙岗创业大道”,帮助创业者将知识、技术,最快速最有效地转化为资本、价值和生产力。持续开展创业团队路演,推动海外留创人员创业项目投资对接。构造完备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最具幸福感的企业员工服务体系、最富正能量的企业家社交圈层,做创新企业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2016年,首届中国深圳海外创新人才大赛在龙岗举行,大赛结束后,2大获奖项目落户龙岗天安数码城园区,分别是:施文典团队,大赛冠军创业项目——CytoChip(一滴血带诊断走进患者),成立寸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王阳团队,大赛第三名创业项目——超高效电机的设计研发与产业化,成立明程电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大运软件小镇:
  
  助海外人才圆梦结果
  
 
  近一年来,园区帮助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政府扶持1.36亿元,申请了367套安居房,目前留学人员在这里创办了16家公司。
  
  邓飞,中国籍首席科学家,美国特拉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兼职教授。2016年6月8日,他在位于龙岗的大运软件小镇创办了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经过研发攻关,目前具备三大国际领先核心技术优势,解决了碳纳米管纤维产业化的诸多难点,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蝶变,近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未来,烯湾科技将实现中国在高性能纤维领域的弯道超车,开创复合材料行业未来,引领下一个万亿级市场。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深圳龙岗:打造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高地

2017-07-07 来源:未知 点击:

  目前,位于深圳龙岗坪地国际低碳城核心区的柔宇柔性显示基地即将进入设备安装调试期,预计明年二季度可批量生产,投产后年产值将达200亿元。
  
  “5年前,我刚到深圳创业时,第一站就是龙岗。”海外归国人才、柔宇科技创始人刘自鸿表示,龙岗对海外人才非常重视,服务很周到,创业过程中很多事都亲临一线协调处理。
  
  同样的理由,光启创始人刘若鹏也将全球首条精度达到微米级、年产能达10万平方米的超材料生产线设在龙岗。光启的另一项以航空为主打业务、核心区面积为1.57平方公里的阿波罗基地同样落户龙岗。
  
  刘自鸿、刘若鹏的故事,仅是龙岗多措并举创新海外人才服务,创新驱动引智聚才的一个缩影。
  
  当前,龙岗迎来粤港澳大湾区、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深圳东进战略等历史机遇,处于蓄势腾飞的黄金期,不少海归人才纷纷把目光投向了龙岗。而依托生态环境、服务配套等优势,龙岗已经悄然成为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高地。截至目前,在龙岗全职工作的“两院院士”及国际知名科学院院士4名,市“孔雀计划”人才和高层次人才703名,广创团队和孔雀团队25个,为龙岗加快建设深圳东部中心提供人才支撑。
  
  政策引领
  
  创新实施“深龙英才计划”
  
  
  这批海归人才创办的企业发展为何如此迅速?首要得益于政策红利。
  
  龙岗一方面大力落实《深圳市出国留学人员创业前期费用补贴资金管理办法》,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加强摸底调查,了解留学回国人员来龙岗创业情况,从而加大推荐申报力度。另一方面,2016年10月,龙岗区创新实施“深龙英才计划”,落实市、区多项人才利好政策,吸引集聚各类人才来龙岗创新创业。自2011年以来全区46家“海归”创业企业获市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前期费用补贴达1145万元。
  
  其中获得一等资助的企业有8家,资助总额375万元;二等资助有7家,资助总额200万元;三等资助31家,资助总额570万元。主要涉及电子信息技术13家,新能源新材料8家,先进制造技术有6家,生物医药医疗有6家。
  
  “留学国包括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学历层次较高,有博士12家,博士后2家,硕士29家。”龙岗区人事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
  
  多措并举
  
  打造海外人才服务新局面
  
  今年来,龙岗区人力资源局围绕建设人力资源强区的目标,从园区创建、搭建平台、创新载体、推动孵化等方面多措并举,努力打造海外人才服务新局面。
  
  截至目前,龙岗区共建立8个留学生创业(产业)园,累计孵化企业数355家,年产值千万元以上企业33家,超亿元产值的达6家。一大批海归骨干企业,如德邦界面、惠美亚、英族、立德电控、博圣康生物、柔宇科技、云天励飞、质能达微电子等公司已成为龙岗区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
  
  与此同时,龙岗借助国际人才交流大会、中国深圳海外创新人才大赛等国际高端平台,大力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据统计,近5年借助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现场引进意向人才2456人,通过举办两届中国海外创新大赛,共吸引34个项目与龙岗区重点园区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龙岗还依托天安云谷智慧园区,打造高规模、国际化、专业化的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集聚一批优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目前已经引进德科、金饭碗、何马网等22家在海内外具有品牌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
  
  争取市创新发展环境建设资金,完善全区留学生创业园孵化体系,提升留学生创业企业孵化成功率。截至目前,各园区累计获资助250万元,约350名留学回国人员创办企业进驻,其中孵化成功企业累计108家。
  
  持续深化
  
  强化海外人才龙岗磁场效应
  
  不畏浮云遮望眼,如何以更宽阔的视野谋篇布局,配置全球创新资源?龙岗的答案是,持续深化服务,继续强化海外人才龙岗磁场效应。
  
  今年以来,龙岗建立留学生创业(产业)园对接机制,走访重点园区及企业,了解留学回国人员服务需求。落实事权下放政策,通过优化网上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限,简化申请材料,实行全流程网上办理等途径,大大提升留学回国人员引进效率。今年共有410名留学回国人员通过网上申报绿色通道快速落户龙岗区。
  
  依托中国深圳人力资源服务智慧广场,搭建专业、高效、快捷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为国内外人才提供涵盖人才引进、职业培训补贴、外国专家、涉外就业及专业技术资格核定等94项业务的人才服务,切实提升人才公共服务水平。自“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运行以来,服务总人数逾21800人,各类人才对平台的服务均表示满意,特别是人才引进积分入户业务,受到了广泛好评。
  
  案例
  
  天安数码城:
  
  构建硅谷式创新生态体系
  
  
  园区搭建美国硅谷、以色列、日本等国际直通车,聚集国内外创新资源要素,服务留学创新创业。借鉴硅谷、北京中关村的“创业一条街”经验,着力打造的“龙岗创业大道”,帮助创业者将知识、技术,最快速最有效地转化为资本、价值和生产力。持续开展创业团队路演,推动海外留创人员创业项目投资对接。构造完备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最具幸福感的企业员工服务体系、最富正能量的企业家社交圈层,做创新企业的孵化器和加速器。
  
  2016年,首届中国深圳海外创新人才大赛在龙岗举行,大赛结束后,2大获奖项目落户龙岗天安数码城园区,分别是:施文典团队,大赛冠军创业项目——CytoChip(一滴血带诊断走进患者),成立寸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王阳团队,大赛第三名创业项目——超高效电机的设计研发与产业化,成立明程电机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大运软件小镇:
  
  助海外人才圆梦结果
  
 
  近一年来,园区帮助海外高层次人才申报政府扶持1.36亿元,申请了367套安居房,目前留学人员在这里创办了16家公司。
  
  邓飞,中国籍首席科学家,美国特拉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兼职教授。2016年6月8日,他在位于龙岗的大运软件小镇创办了深圳烯湾科技有限公司。经过研发攻关,目前具备三大国际领先核心技术优势,解决了碳纳米管纤维产业化的诸多难点,实现了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的蝶变,近期完成了新一轮融资。未来,烯湾科技将实现中国在高性能纤维领域的弯道超车,开创复合材料行业未来,引领下一个万亿级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