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区:共建两岸创新创业圈着力推进闽台深度融合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2-15 点击:次
福州新区按照《福州新区总体方案》和《福州新区创建双创示范基地工作方案》的要求,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提质增效,坚持服务为先,全力推进福州新区“双创”示范基地的建设。
福州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福州新区、自贸试验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全国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厦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五区叠加”的战略机遇,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人才奖励、创新激励、载体扶持、投融资扶持、产业发展等方面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措施文件。同时,通过媒体广泛宣传,促进创新创业的广大主体对这些政策措施都知晓、能理解、会运用,进一步调动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完善公共服务,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完善“互联网+”创新创业服务。经认定为省级互联网孵化器的,由省科技厅给予一次性补助30万元。在获得省奖励的基础上,由市科技局给予一次性50%的配套奖励。目前已有5家众创空间被评为省级互联网孵化器。对接“福州市网上办事大厅”、“中国福州”和“6·18虚拟研究院”等信息平台,结合APP移动端、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客户端,完善线上与线下实时互动的“双创”服务支撑体系。
二是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机制。福州新区内申报并被列入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知识产权示范的企事业单位分别奖励30万元、20万元和10万元。2016年,福州新区新增专利申请量7010个,专利授权量3673个。创新知识产权投融资方式,建立知识产权质物处置机制。目前共有5家企业累计获得专利权质押贷款7919万元,2家企业列入2016年第一批福建省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贴息项目,获得省、市项目扶持资金65.7万元。24家企业235件专利投保了专利保险,缴纳保费12.22万元,保障金额199.5万元。
三是推进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福州新区坚持把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作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完善相关产业配套、改善投资环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截至目前,福州新区已建成3家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9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四是加快科技成果在新区落地转化。落实省级企业技术创新、市级产学研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购买研发设备,组织实施重大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专项、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共性和关键技术开发项目等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项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2016年,福州新区共推动183项省级企业技术创新、市级产学研项目实施,并扶持补助项目14项共计485万元。
五是推进载体建设,构建“双创”支撑平台。加强对众创空间的扶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市级众创空间,先期给予建设资金补助10万元。符合条件的众创空间,属政府投资建设的,给予入驻创业企业2~5年的房租减免,非政府投资建设的,可给予每平方米每月不超过30元的房租补贴;对创投机构投资的初创期、成长期科技企业,可给予3年全额房租补贴。现已成功引入3W、启迪之星等国内外优秀创业服务团队。其中福州海西创业基地获批省级示范创新创业中心,高新区创业基地认定为福州市创新创业示范中心。截至目前,福州新区已有众创空间备案42家,其中省级众创空间6家,市级众创空间27家,众创空间服务人员超过500人,在孵企业(团队)1232家,创业团队和企业吸纳就业人数超过78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