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重庆高新区 让“双创”之火在巴渝大地激情燃烧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0-26 点击:

  昔日,巴渝儿女艰苦创业、砥砺奋进,将重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重镇,让重庆这颗璀璨明珠闪耀在我国的西南版图;如今,科技创新与产业革命百花竞艳,城市与区域竞合百舸争流,重庆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建设中国西部创新中心,以当仁不让的雄姿勇立潮头。
  
  作为重庆创新创业的“发动机”和“领头羊”,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联动”的叠加优势,培育创新企业、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打造成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的创新创业新高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重庆高新区已然成为重庆市‘双创’大潮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高新区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其政策、人才、平台、金融、服务等资源优势,通过创新创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起良好的众创生态链,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搭建一流的创新创业平台、聚集一流的创新企业,让创新创业之火在巴渝大地愈燃愈烈。
  
  加强制度供给
  
  创新主体如雨后春笋
  
  创新主体是提升区域发展动能的强大引擎。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围绕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加强政策供给,着力激活企业这一科技创新的细胞,创新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此,重庆高新区出台了《科技创新促进办法》《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扶持办法》,实施“十百千万”主体培育工程,提高研发投入、专利申报等扶持力度,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目前,园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9件,为重庆市平均水平4倍,并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高新区在重庆市率先推出科技创新券(渝新券)制度,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券(渝新券)管理办法》,调整财政“后补助”为“前担保”,为创新主体购买专利申请、研发设计、分析测试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提供制度性保障,既降低了创新成本,又集聚了优质创新服务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创新主体创新热情。目前渝新券累计发放价值超过7000万元。
  
  作为重庆高新区土生土长的企业,重庆凯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是一家应用级的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识别的高新技术企业。据了解,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成功用于安防、教育领域,先后获得12项产品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6项高新技术产品,并成功登陆“新三板”。
  
  “公司一直秉承自主研发、科技创新。而园区的‘双创’政策正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重庆凯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曲景春表示,在重庆高新区的支持下,公司成立了全国首个人脸与图像识别产业园,并获批建设重庆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助力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
  
  孵化器30年:重庆高新区 让“双创”之火在巴渝大地激情燃烧
  
  凯泽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是重庆高新区积极培育创新主体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重庆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3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84家,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1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量连续4年、总量连续2年排名重庆市第一……各类市场主体“百花齐放”,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力。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为进一步充分激发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重庆高新区加大引进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力度,实现了高端人才的加速聚集。
  
  重庆高新区加大创新创业、安家补助、分配激励、引才奖励等扶持力度。组织参加各类人才交流活动,广泛对接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园区创新创业。制定了《重庆高新区人才服务指南》,形成吸引人才集聚的强大磁场,营造了引才、尊才、用才、惜才的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截至目前,重庆高新区累计引进培育中央“千人计划”人选6人、国家“万人计划”人选4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5人、两院院士6人。大量创新人才的引进,带动了园区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在这里蔚然成风。
  
  “重庆高新区创新创业的当务之急是培育创新主体。”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高新区将按照“科技型企业—牛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培育路径,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政策体系,培育打造创新水平高、成长性好、科技支撑作用强的创新型企业群体。
  
  完善创业孵化载体
  
  构建双创生态圈
  
  加快汇聚园区创新发展的强大新动能,离不开创业孵化载体的搭建。近年来,重庆高新区不断完善“双创”载体建设,搭建起一系列质与量并重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全链条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形成了错位互补、联动发展的共生共荣生态圈。
  
  作为重庆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庆育成发展有限公司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精准地汇聚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建设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导师在产业对接、企业运营管理、团队建设、融资对接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围绕孵化载体建设运营、孵化服务平台运营和科技金融产业运营三大主营业务,打造“6新”(运营新型企业成长载体、打造新型产业服务平台、汇聚新型资源要素、孵化新型创新主体、培育新型跨界融合业态、助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创新创业产业共生生态圈。
  
  截至目前,重庆育成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科技企业孵化园区面积达13900余平方米,常驻在孵企业67家,累计毕业企业24家,其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8家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成功挂牌上市,累计26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融资总金额达3155万元。
  
  例如,重庆派馨特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基于自主知识产权,提供面向轻量化产品的搅拌摩擦焊接装备与技术,包括搅拌摩擦设备、搅拌头、搅拌摩擦焊工艺技术、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据了解,该公司2015年12月入驻重庆高新区,重庆育成公司以持股孵化的方式为其申请启动资金100万元。经过一年多的孵化发展,该公司已研发制造出第一台搅拌摩擦焊设备,申请发明专利4项。
  
  重庆育成发展有限公司探索的创新创业孵化路径,是重庆高新区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的典型代表。
  
  目前,重庆高新区建成IT微企孵化园、创客邦孵化基地、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留学生创业园、高创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双创”载体和孵化器,搭建起英特尔、蚂蚁激客等众创空间,签约引进了一诺加速器、清华启迪科技园等创业孵化载体。同时,积极争取北航、洪泰、创业黑马等建设众创孵化平台。截至目前,重庆高新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3个,市级以上众创空间8个,已经形成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
  
  “孵化载体的搭建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注重软件设施的提升。”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高新区整合政策、平台、投融资、创新创业辅导、资源对接等全生命周期的“双创”资源,逐步构建起了一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大型“双创”孵化体系和优势互补、开放兼容、共利共生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破解资金难题
  
  打造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创新创业离不开资金的强有力支持,钱从哪里来,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难题。特别是投入持续时间长、见效慢、风险大的创新创业项目,不少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重庆高新区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全方位整合银行、担保、保险和创投等资源,集科技金融网络平台、金融产品服务、金融中介服务、信用评价等多项服务功能,搭建起“贷款服务、担保服务、风险投资”一体化的融资平台和多元化融资体系,降低园区企业创新创业的投融资成本。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九龙坡区政府、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共同签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合作备忘录。三方将携手合作,在重庆高新区打造科技金融示范区。
  
  据了解,重庆高新区将以打造科技金融示范区为契机,探索推出更加符合科技创新型企业特点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同时,将进一步改善间接融资服务,充分开发利用各类涉企信用信息,促进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为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重庆高新区不断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探索投融资新路径。
  
  “园区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不同的融资需求。”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有种子基金支持;在成长期有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在加速期有PE基金支持。此外,还可通过“新三板”等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支持,形成资本持续助力。
  
  据了解,重庆高新区积极承接重庆市创业种子投资基金试点工作,以公益参股等方式支持创业团队和创新型小微企业,着力扭转“有风险不投、无风险争投”的传统创业投资困境。
  
  比如,重庆博欧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4月正式入驻园区,是一家专注于物流SaaS、供应链金融服务,将软件、运营与服务整合为一体,为物流企业提供即开即用、按月租赁、低成本的企业信息化和物流金融服务平台。
  
  该公司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资金周转紧张的难题,为此重庆高新区为企业提供创业种子基金30万元,并通过渝新券为企业免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赋率。目前该公司的团队人数已达19人,申请软件著作权6项,2016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00万元。
  
  同时,重庆高新区率先启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建立3亿元的担保基金,颠覆式创新轻资产债权融资模式,为企业带来轻资化、信用化、便利化的债权融资新体验,已向41家企业贷款5540万元。整合打造科技金融超市。与30余家金融机构组建科技金融服务联盟,开发出“助保贷”“银政通”“租赁通”等50余个金融产品,受益企业平均增速达30%以上。
  
  此外,重庆高新区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以“公允价值评估+履约保证保险+全程风险管控+违约质物处置”为融资模式的融资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常态化。编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推动建设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征信服务平台和线下空间载体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高新区不断深化股权投融资产品、融资渠道和对接机制创新,整合引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股权资金,培育创投产业集群,探索“创投+持股孵化”培育新路径,为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的股权融资生态,打造成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搭平台优服务
  
  让创新变得更简单
  
  为吸引更多的“双创”主体汇聚,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重庆高新区搭建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容,实行全方位、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务模式,让创业变得更简单。
  
  在服务平台搭建方面,最大的亮点,要数重庆高新区精心打造的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
  
  据了解,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是由重庆市科委牵头,重庆高新区和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共建,是重庆市首个一站式“互联网+”综合科技服务平台。该大市场建筑面积1624平方米,采取“线下实体大厅+线上网络平台+专业市场联盟”的运营模式,融入“互联网+科技服务”思维,构筑全方位、全领域、全流程的“1+8”(即政务服务+科技咨询评估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人才服务、创新工场服务、法律工程财会服务等专业市场服务)科技服务体系,为创新主体搭建低成本、便利化、一站式、交互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创新信息不对称、资源对接难等问题,成为重庆市技术交易市场主平台、创新服务“超级众创空间”。
  
  重庆科技大市场负责人说,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通过构建“科技成果交易、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人才保障和科技金融支撑”的全方位云平台体系,实现了“政、产、学、研、金、介、用”多维度的科技服务及科技创新全要素交易。目前,重庆科技大市场累计为8000余家创新主体提供技术及服务供需信息2万余项,实现交易额超过60亿元。
  
  为帮助园区企业快速发展,重庆高新区制定了《创业导师管理办法》,在创业导师、辅导员和联络员筛选条件、创业导师服务模式、创业导师投资方式方面进行细化,不断扩大创业导师服务队伍和服务,已组建了29人的创业导师团队,其中智能硬件技术导师9人,投融资领域导师7人,法律、财务、金融领域导师5名,成功企业家导师8人,基本形成了“商业导师+技术导师+创投导师”相结合的导师体系。目前重点辅导企业达40家。
  
  同时,重庆高新区率先开展微企园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构建了涵盖政策、融资、技术、创业导师、商务、市场、双创活动、双创学院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标准化孵化服务产品体系,打造了服务准入、服务提供、服务支持、服务监管“四位一体”的服务品质管控体系,以一流的“三阶链式孵化”服务模式,有力地助推创新主体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不同阶段的快速成长。
  
  此外,重庆高新区不断整合优化服务体系,目前已经签约4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丰富的服务产品。同时,设立企业联络专员,提升园区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深度,加强企业联络员专业服务能力,实行企业点对点跟踪服务,推进“1+1+1”服务模式,1天响应,1人对接,1个机构服务,确保园区服务需求覆盖率达到100%。
  
  任重而道远,更须奋鞭策马。下一步,重庆高新区将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西部创新中心窗口为抓手,擎起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旗,深入推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加快“一心一城”建设,以石桥铺、二郎片区为主体,推动建成重庆市创新的试验田、要素的富集地、成果的扩散源、发展的新引擎、科技金融的集聚区,成为西部创新中心最高效、完善、活跃的智能软硬件创新创业中心;以金凤、白市驿、含谷片区为主体,推动建成彰显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功能的重庆科学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驱动发展新地标,努力跻身国内一流的高科技园区。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重庆高新区 让“双创”之火在巴渝大地激情燃烧

2017-10-26 来源:未知 点击:

  昔日,巴渝儿女艰苦创业、砥砺奋进,将重庆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重镇,让重庆这颗璀璨明珠闪耀在我国的西南版图;如今,科技创新与产业革命百花竞艳,城市与区域竞合百舸争流,重庆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建设中国西部创新中心,以当仁不让的雄姿勇立潮头。
  
  作为重庆创新创业的“发动机”和“领头羊”,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双自联动”的叠加优势,培育创新企业、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载体、集聚创新要素,打造成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的创新创业新高地。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重庆高新区已然成为重庆市‘双创’大潮中一道最靓丽的风景线。”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高新区始终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发挥其政策、人才、平台、金融、服务等资源优势,通过创新创业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起良好的众创生态链,营造一流的创新创业环境、搭建一流的创新创业平台、聚集一流的创新企业,让创新创业之火在巴渝大地愈燃愈烈。
  
  加强制度供给
  
  创新主体如雨后春笋
  
  创新主体是提升区域发展动能的强大引擎。近年来,重庆高新区围绕加强企业创新主体培育,加强政策供给,着力激活企业这一科技创新的细胞,创新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为此,重庆高新区出台了《科技创新促进办法》《高成长性科技企业扶持办法》,实施“十百千万”主体培育工程,提高研发投入、专利申报等扶持力度,极大地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目前,园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21.9件,为重庆市平均水平4倍,并成功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区。
  
  值得一提的是,重庆高新区在重庆市率先推出科技创新券(渝新券)制度,制定出台《科技创新券(渝新券)管理办法》,调整财政“后补助”为“前担保”,为创新主体购买专利申请、研发设计、分析测试等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提供制度性保障,既降低了创新成本,又集聚了优质创新服务资源,进一步提升了创新主体创新热情。目前渝新券累计发放价值超过7000万元。
  
  作为重庆高新区土生土长的企业,重庆凯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2月,是一家应用级的计算机视觉与图像识别的高新技术企业。据了解,该公司自主研发的人脸识别技术已成功用于安防、教育领域,先后获得12项产品专利、11项软件著作权、6项高新技术产品,并成功登陆“新三板”。
  
  “公司一直秉承自主研发、科技创新。而园区的‘双创’政策正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支持。”重庆凯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曲景春表示,在重庆高新区的支持下,公司成立了全国首个人脸与图像识别产业园,并获批建设重庆市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助力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
  
  孵化器30年:重庆高新区 让“双创”之火在巴渝大地激情燃烧
  
  凯泽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是重庆高新区积极培育创新主体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重庆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93家,市级科技型企业384家,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19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新增量连续4年、总量连续2年排名重庆市第一……各类市场主体“百花齐放”,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力。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为进一步充分激发创新主体创新动力,变“要我创新”为“我要创新”,重庆高新区加大引进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力度,实现了高端人才的加速聚集。
  
  重庆高新区加大创新创业、安家补助、分配激励、引才奖励等扶持力度。组织参加各类人才交流活动,广泛对接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到园区创新创业。制定了《重庆高新区人才服务指南》,形成吸引人才集聚的强大磁场,营造了引才、尊才、用才、惜才的良好人才发展环境。
  
  截至目前,重庆高新区累计引进培育中央“千人计划”人选6人、国家“万人计划”人选4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5人、两院院士6人。大量创新人才的引进,带动了园区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创新创业在这里蔚然成风。
  
  “重庆高新区创新创业的当务之急是培育创新主体。”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重庆高新区将按照“科技型企业—牛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培育路径,积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政策体系,培育打造创新水平高、成长性好、科技支撑作用强的创新型企业群体。
  
  完善创业孵化载体
  
  构建双创生态圈
  
  加快汇聚园区创新发展的强大新动能,离不开创业孵化载体的搭建。近年来,重庆高新区不断完善“双创”载体建设,搭建起一系列质与量并重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等全链条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形成了错位互补、联动发展的共生共荣生态圈。
  
  作为重庆高新区重点打造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重庆育成发展有限公司紧紧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精准地汇聚国内外创新要素资源,加快建设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强化导师在产业对接、企业运营管理、团队建设、融资对接等方面的指导服务,围绕孵化载体建设运营、孵化服务平台运营和科技金融产业运营三大主营业务,打造“6新”(运营新型企业成长载体、打造新型产业服务平台、汇聚新型资源要素、孵化新型创新主体、培育新型跨界融合业态、助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创新创业产业共生生态圈。
  
  截至目前,重庆育成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科技企业孵化园区面积达13900余平方米,常驻在孵企业67家,累计毕业企业24家,其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家,8家企业在多层次资本市场成功挂牌上市,累计26家企业获得风险投资,融资总金额达3155万元。
  
  例如,重庆派馨特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基于自主知识产权,提供面向轻量化产品的搅拌摩擦焊接装备与技术,包括搅拌摩擦设备、搅拌头、搅拌摩擦焊工艺技术、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
  
  据了解,该公司2015年12月入驻重庆高新区,重庆育成公司以持股孵化的方式为其申请启动资金100万元。经过一年多的孵化发展,该公司已研发制造出第一台搅拌摩擦焊设备,申请发明专利4项。
  
  重庆育成发展有限公司探索的创新创业孵化路径,是重庆高新区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孵化体系的典型代表。
  
  目前,重庆高新区建成IT微企孵化园、创客邦孵化基地、国际科技企业孵化园、留学生创业园、高创园、生物医药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等“双创”载体和孵化器,搭建起英特尔、蚂蚁激客等众创空间,签约引进了一诺加速器、清华启迪科技园等创业孵化载体。同时,积极争取北航、洪泰、创业黑马等建设众创孵化平台。截至目前,重庆高新区拥有国家级孵化器3个,市级以上众创空间8个,已经形成了“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孵化链。
  
  “孵化载体的搭建不仅需要硬件设施的完善,更注重软件设施的提升。”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高新区整合政策、平台、投融资、创新创业辅导、资源对接等全生命周期的“双创”资源,逐步构建起了一个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大型“双创”孵化体系和优势互补、开放兼容、共利共生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破解资金难题
  
  打造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创新创业离不开资金的强有力支持,钱从哪里来,是每个企业面临的难题。特别是投入持续时间长、见效慢、风险大的创新创业项目,不少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破解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面临的资金难题,重庆高新区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全方位整合银行、担保、保险和创投等资源,集科技金融网络平台、金融产品服务、金融中介服务、信用评价等多项服务功能,搭建起“贷款服务、担保服务、风险投资”一体化的融资平台和多元化融资体系,降低园区企业创新创业的投融资成本。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业管理部、重庆九龙坡区政府、重庆高新区管委会共同签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创新发展合作备忘录。三方将携手合作,在重庆高新区打造科技金融示范区。
  
  据了解,重庆高新区将以打造科技金融示范区为契机,探索推出更加符合科技创新型企业特点的新产品和新服务,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模式。同时,将进一步改善间接融资服务,充分开发利用各类涉企信用信息,促进金融服务模式创新。
  
  为推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重庆高新区不断强化科技金融支撑,探索投融资新路径。
  
  “园区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新创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不同的融资需求。”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有种子基金支持;在成长期有风险投资基金支持;在加速期有PE基金支持。此外,还可通过“新三板”等资本市场获得融资支持,形成资本持续助力。
  
  据了解,重庆高新区积极承接重庆市创业种子投资基金试点工作,以公益参股等方式支持创业团队和创新型小微企业,着力扭转“有风险不投、无风险争投”的传统创业投资困境。
  
  比如,重庆博欧科技有限公司于2016年4月正式入驻园区,是一家专注于物流SaaS、供应链金融服务,将软件、运营与服务整合为一体,为物流企业提供即开即用、按月租赁、低成本的企业信息化和物流金融服务平台。
  
  该公司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资金周转紧张的难题,为此重庆高新区为企业提供创业种子基金30万元,并通过渝新券为企业免费申报高新技术企业,降低了企业所得税税赋率。目前该公司的团队人数已达19人,申请软件著作权6项,2016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00万元。
  
  同时,重庆高新区率先启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试点,建立3亿元的担保基金,颠覆式创新轻资产债权融资模式,为企业带来轻资化、信用化、便利化的债权融资新体验,已向41家企业贷款5540万元。整合打造科技金融超市。与30余家金融机构组建科技金融服务联盟,开发出“助保贷”“银政通”“租赁通”等50余个金融产品,受益企业平均增速达30%以上。
  
  此外,重庆高新区探索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建立以“公允价值评估+履约保证保险+全程风险管控+违约质物处置”为融资模式的融资服务平台,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常态化。编制《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建设方案》,推动建设集线上综合服务平台、征信服务平台和线下空间载体的科技金融创新中心。
  
  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重庆高新区不断深化股权投融资产品、融资渠道和对接机制创新,整合引进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股权资金,培育创投产业集群,探索“创投+持股孵化”培育新路径,为创新主体营造良好的股权融资生态,打造成为科技金融服务中心。
  
  搭平台优服务
  
  让创新变得更简单
  
  为吸引更多的“双创”主体汇聚,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重庆高新区搭建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容,实行全方位、一站式、保姆式的服务模式,让创业变得更简单。
  
  在服务平台搭建方面,最大的亮点,要数重庆高新区精心打造的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
  
  据了解,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是由重庆市科委牵头,重庆高新区和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联合共建,是重庆市首个一站式“互联网+”综合科技服务平台。该大市场建筑面积1624平方米,采取“线下实体大厅+线上网络平台+专业市场联盟”的运营模式,融入“互联网+科技服务”思维,构筑全方位、全领域、全流程的“1+8”(即政务服务+科技咨询评估服务、技术转移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仪器设备共享服务、科技金融服务、创新人才服务、创新工场服务、法律工程财会服务等专业市场服务)科技服务体系,为创新主体搭建低成本、便利化、一站式、交互式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切实解决创新信息不对称、资源对接难等问题,成为重庆市技术交易市场主平台、创新服务“超级众创空间”。
  
  重庆科技大市场负责人说,重庆科技服务大市场通过构建“科技成果交易、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人才保障和科技金融支撑”的全方位云平台体系,实现了“政、产、学、研、金、介、用”多维度的科技服务及科技创新全要素交易。目前,重庆科技大市场累计为8000余家创新主体提供技术及服务供需信息2万余项,实现交易额超过60亿元。
  
  为帮助园区企业快速发展,重庆高新区制定了《创业导师管理办法》,在创业导师、辅导员和联络员筛选条件、创业导师服务模式、创业导师投资方式方面进行细化,不断扩大创业导师服务队伍和服务,已组建了29人的创业导师团队,其中智能硬件技术导师9人,投融资领域导师7人,法律、财务、金融领域导师5名,成功企业家导师8人,基本形成了“商业导师+技术导师+创投导师”相结合的导师体系。目前重点辅导企业达40家。
  
  同时,重庆高新区率先开展微企园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构建了涵盖政策、融资、技术、创业导师、商务、市场、双创活动、双创学院的全方位、多层次的标准化孵化服务产品体系,打造了服务准入、服务提供、服务支持、服务监管“四位一体”的服务品质管控体系,以一流的“三阶链式孵化”服务模式,有力地助推创新主体在“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不同阶段的快速成长。
  
  此外,重庆高新区不断整合优化服务体系,目前已经签约40余家专业服务机构,提供丰富的服务产品。同时,设立企业联络专员,提升园区服务的响应速度和服务深度,加强企业联络员专业服务能力,实行企业点对点跟踪服务,推进“1+1+1”服务模式,1天响应,1人对接,1个机构服务,确保园区服务需求覆盖率达到100%。
  
  任重而道远,更须奋鞭策马。下一步,重庆高新区将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西部创新中心窗口为抓手,擎起重庆市创新驱动发展的大旗,深入推进大众创业大众创新,加快“一心一城”建设,以石桥铺、二郎片区为主体,推动建成重庆市创新的试验田、要素的富集地、成果的扩散源、发展的新引擎、科技金融的集聚区,成为西部创新中心最高效、完善、活跃的智能软硬件创新创业中心;以金凤、白市驿、含谷片区为主体,推动建成彰显国家科学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成果转化中心、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等功能的重庆科学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驱动发展新地标,努力跻身国内一流的高科技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