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work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高邮高新区产城融合英姿初现

来源:未知 日期:2017-10-23 点击:

  今年8月,高邮市委书记勾凤诚调研时勉励高新区:“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打造最具产业特色、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发展前景的经济板块。”高邮市委副书记、市长潘学元激励高新区把“五个梦、五个快”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
  
  高邮高新区人人争先锋,处处闪亮点,点燃整座新城的“发展热度”。“我区在全省高新区争先进位,位次逐年前移,连续第四年获得高邮市经济发展综合考评一等奖。”提起近年来的发展成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送桥镇党委书记顾吉林的脸上充满了自豪。
  
  高站位, 奏响产城融合“交响乐”
  
  在经济社会转型大潮中,高邮高新区的智慧城市产业横空出世,成为幸福新区的强力支撑。区管委会副主任、送桥镇镇长韦恒林在阐述“产业强区富民之路”时特别说明,“作为高新区的主导经济,我们要推动智慧城市产业往高端发展,拉高新区站位。”
  
  定目标。明确“科技新区、智慧新城”的目标定位,加快打造“改革创新先试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宜居宜游宜创新城区”。该区先后获得“中国路灯制造基地”“国家火炬特种电缆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江苏省两化融合试验区”等11张“国牌、省牌”。
  
  优规划。在高新区40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内重新布局一城(新城市)一区(高新区)一带(T型旅游带)。在2014年新加坡邦城规划公司完成各类规划编制的基础上,今年同济大学又对高新区概念性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神居山文化旅游度假区规划、交通工程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进行优化提升,以高起点规划引领产城融合发展。
  
  畅交通。坚持“开城先开路”,总投资5亿元的13条道路全面贯通,实现一路一灯、一路一木、一路一景。东西大道南延工程开工建设,新城区至郭集特色工业园、至天山工业集中区道路加快推进,高新区至S244连接扬州市区扬子江北路的快捷通道完成线形方案设计。通用机场完成选址工作。
  
  拓空间。按照依法拆、利民拆、民主拆的原则,为高新区发展腾出空间、打开通道。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围绕农民转化为市民,同步推进土地流转、农民就业、菜地安排、红白喜事会所等配套建设,做到农民不种田、收益不减少。
  
  促转型。出台《高新区工业经济“双百十”行动计划》,智慧照明产业、特种电线电缆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高邮灯具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评定。
  
  建新城。以新城区为主战场,规划馆、名人馆、供电所、安置小区、人民医院、体育休闲公园、城市客厅广场建成使用,万丰城市综合体、送桥法庭即将交付,林禾大厦、初级中学、双语幼儿园抓紧开工建设,高中档住宅区、文体中心、农贸市场、客运站、消防交通联合指挥中心、防汛防旱指挥中心等重点工程序时推进。扎实推进原乡镇政府驻地三个美丽小镇维护提升,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和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破难题。积极推进融资平台建设,成立国有企业扬州科丰高新产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累计争取到项目贷款23.27亿元,其中20年中长期政策性贷款15亿元。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安置小区、道路建设等15亿元城镇化PPP项目在扬州市率先试水、有序推进。积极争取同一乡镇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和神居山万顷良田项目实施,破解用地难题。出台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勇创新。创新区镇运行模式。在高邮市率先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不断优化工作运行方式。创新便民服务模式。率先组建3个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整合设置11个便民服务窗口,与行政服务分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联动。设立服务企业办公室,创建人才科技网络服务平台和外来企业微信群、本土企业微信群、在外创业人士微信群,使之成为“传播政策的公众平台、政府服务的集聚平台、企业诉求的帮办平台、关注家乡的互动平台”。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小拇指漫画说法”成为江苏省普法教育的亮点,“有理大家评”活动成为扬州市化解矛盾纠纷的创新案例,“六民”大监督、村(居)律师信访代理员制度成为高邮市样板,吴登云事迹展览馆、高新区规划馆、送桥名人馆“三馆”正常对外开放,持续释放正能量。
  
  看数字,
  
  演绎产城融合“倍增长”
  
  穿行于高邮高新区的工厂车间、科研中心,人们才真正领会了“激情与速度”的内涵。一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儿”,仅用4年多的时间就变得“身强力壮”。
  
  2013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原送桥镇、郭集镇、天山镇,设立新送桥镇。2013年11月,经高邮市委批准,送桥镇与2007年设置的扬州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实行“区镇合一”管理模式。2014年4月,扬州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更名为高邮湖西新区。2016年5月,省政府批准湖西新区筹建省级高新区。2016年12月15日,江苏省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挂牌。
  
  经过近几年转型提升,高邮高新区拥有各类注册企业4102家,其中集团84家;规上工业企业14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是全国著名的路灯制造之乡、华东知名的特种电线电缆生产基地、江苏有名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源地之一。拥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5家、院士工作站2家,中国驰名商标2个、江苏省名牌产品20个、江苏省著名商标26个。授权专利321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0多件。持续推进创新平台建设,2万平方米益豪科技综合体建成使用,林禾科技创新园、创新创业创客基地抓紧推进,武汉理工大学产业研究院、同济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挂牌入驻。
  
  截至2016年底区划调整三年多来,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8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特别是中航VCI金属复合涂层材料项目,实现了央企落户该区零的突破;摩丁普兴废气再循环冷却器项目,刷新了外资项目落户高新区的记录。今年1-9月,高新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个,申报国家高新区26家,工业开票销售、入库税收、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幅均超过70%。
  
  破浪行,
  
  引领产城融合“再出发”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物竞天择,舍我其谁”的理念,已成为高邮高新区上下的共识。 面对未来,高新区没有留恋过去的辉煌,而是背起行囊再出发。“十三五”期间,他们将立足“高”、突出“新”、打造“优”,抓好“四件大事”,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在主导产业上下好“先手棋”。以智能制造为统领,围绕大数据、互联网精准发力,做强做大智慧照明产业集群,转型提升特种电线电缆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加快培育汽车零部件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紧扣产业链条,瞄准重点企业,实施精准招商,引进一批有体量、有份量、有质量、有科技含量的战略性项目。集成政策,培育一批开票销售超亿元、超5亿元、超10亿元的企业,与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合力共建集研发、知识产权、智造、检测直至价格发布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招引建设智慧物流园,启动灯具城扩建工程。做足绿色产业文章,建成6000亩神居硒谷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神居山-状元湖-状元沟-高邮湖”T型旅游带,建设环高邮湖全域旅游区域,为培育文旅、养生养老产业奠定基础,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在园区建设上跑出“加速度”。以“特色园、园中园”建设为抓手,引入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和本土优势企业加盟园区开发,建设一个集研发、孵化、智造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到2020年,形成以6家科技上市企业或“新三板”挂牌企业为龙头、70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拥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30个,建成创新载体30万平方米以上,引育高层次人才100人以上,各类产业促进服务机构超过10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00件以上。
  
  在智慧新城上打造“新标杆”。以状元水库周边为主阵地,实施“蛙跳式”布局,推进“填充式”建设,重点打造全国唯一的中国光明特色小镇,描绘好新城的“脸谱”,让新城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积极拥抱“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建设物联网应用平台,打造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小区。加快推进空间融通,重点建设高新区直达扬州市区扬子江北路的扬州北部快捷通道,接轨扬州城,实现同城化。建成通用机场。
  
  在擦亮生态名片上按下“快进键”。坚持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实施绿色围城、生态公园、森林村居、景观河湖、生态产业五大工程,建设“绿带”环区、“绿道”满区、“绿点”遍区的高新区。围绕状元湖、状元沟、高邮湖“三点一线”,通过文化、科技、生态的串联融合,建设移步易景生态长廊和环湖生态旅游区,布局养生养老和文旅产业,让人们享受绿色氧吧,观赏湖光山色,体验多样文化,漫步光电走廊,情醉休闲养生。
  
  一曲产城融合的交响乐章,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奏响最强音。她必将和着时代丰厚而激越的旋律,舞得更美、传得更远。

 

主页 > 新闻中心 > 高新区新闻 >

高邮高新区产城融合英姿初现

2017-10-23 来源:未知 点击:

  今年8月,高邮市委书记勾凤诚调研时勉励高新区:“加快产城融合步伐,打造最具产业特色、最具创新活力、最具发展前景的经济板块。”高邮市委副书记、市长潘学元激励高新区把“五个梦、五个快”作为矢志不渝的追求。
  
  高邮高新区人人争先锋,处处闪亮点,点燃整座新城的“发展热度”。“我区在全省高新区争先进位,位次逐年前移,连续第四年获得高邮市经济发展综合考评一等奖。”提起近年来的发展成就,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送桥镇党委书记顾吉林的脸上充满了自豪。
  
  高站位, 奏响产城融合“交响乐”
  
  在经济社会转型大潮中,高邮高新区的智慧城市产业横空出世,成为幸福新区的强力支撑。区管委会副主任、送桥镇镇长韦恒林在阐述“产业强区富民之路”时特别说明,“作为高新区的主导经济,我们要推动智慧城市产业往高端发展,拉高新区站位。”
  
  定目标。明确“科技新区、智慧新城”的目标定位,加快打造“改革创新先试先行区、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宜居宜游宜创新城区”。该区先后获得“中国路灯制造基地”“国家火炬特种电缆特色产业生产基地”“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江苏省两化融合试验区”等11张“国牌、省牌”。
  
  优规划。在高新区40平方公里核心区范围内重新布局一城(新城市)一区(高新区)一带(T型旅游带)。在2014年新加坡邦城规划公司完成各类规划编制的基础上,今年同济大学又对高新区概念性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神居山文化旅游度假区规划、交通工程建设规划等一系列规划进行优化提升,以高起点规划引领产城融合发展。
  
  畅交通。坚持“开城先开路”,总投资5亿元的13条道路全面贯通,实现一路一灯、一路一木、一路一景。东西大道南延工程开工建设,新城区至郭集特色工业园、至天山工业集中区道路加快推进,高新区至S244连接扬州市区扬子江北路的快捷通道完成线形方案设计。通用机场完成选址工作。
  
  拓空间。按照依法拆、利民拆、民主拆的原则,为高新区发展腾出空间、打开通道。在征地拆迁工作中,围绕农民转化为市民,同步推进土地流转、农民就业、菜地安排、红白喜事会所等配套建设,做到农民不种田、收益不减少。
  
  促转型。出台《高新区工业经济“双百十”行动计划》,智慧照明产业、特种电线电缆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集聚效应更加明显,高邮灯具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通过国家质检总局评定。
  
  建新城。以新城区为主战场,规划馆、名人馆、供电所、安置小区、人民医院、体育休闲公园、城市客厅广场建成使用,万丰城市综合体、送桥法庭即将交付,林禾大厦、初级中学、双语幼儿园抓紧开工建设,高中档住宅区、文体中心、农贸市场、客运站、消防交通联合指挥中心、防汛防旱指挥中心等重点工程序时推进。扎实推进原乡镇政府驻地三个美丽小镇维护提升,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和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
  
  破难题。积极推进融资平台建设,成立国有企业扬州科丰高新产业投资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累计争取到项目贷款23.27亿元,其中20年中长期政策性贷款15亿元。探索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安置小区、道路建设等15亿元城镇化PPP项目在扬州市率先试水、有序推进。积极争取同一乡镇内村庄建设用地布局调整试点和神居山万顷良田项目实施,破解用地难题。出台各类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激励政策,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勇创新。创新区镇运行模式。在高邮市率先实行“区镇合一”管理体制,不断优化工作运行方式。创新便民服务模式。率先组建3个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整合设置11个便民服务窗口,与行政服务分中心、镇便民服务中心联动。设立服务企业办公室,创建人才科技网络服务平台和外来企业微信群、本土企业微信群、在外创业人士微信群,使之成为“传播政策的公众平台、政府服务的集聚平台、企业诉求的帮办平台、关注家乡的互动平台”。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小拇指漫画说法”成为江苏省普法教育的亮点,“有理大家评”活动成为扬州市化解矛盾纠纷的创新案例,“六民”大监督、村(居)律师信访代理员制度成为高邮市样板,吴登云事迹展览馆、高新区规划馆、送桥名人馆“三馆”正常对外开放,持续释放正能量。
  
  看数字,
  
  演绎产城融合“倍增长”
  
  穿行于高邮高新区的工厂车间、科研中心,人们才真正领会了“激情与速度”的内涵。一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儿”,仅用4年多的时间就变得“身强力壮”。
  
  2013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原送桥镇、郭集镇、天山镇,设立新送桥镇。2013年11月,经高邮市委批准,送桥镇与2007年设置的扬州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实行“区镇合一”管理模式。2014年4月,扬州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更名为高邮湖西新区。2016年5月,省政府批准湖西新区筹建省级高新区。2016年12月15日,江苏省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挂牌。
  
  经过近几年转型提升,高邮高新区拥有各类注册企业4102家,其中集团84家;规上工业企业14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是全国著名的路灯制造之乡、华东知名的特种电线电缆生产基地、江苏有名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源地之一。拥有市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5家、院士工作站2家,中国驰名商标2个、江苏省名牌产品20个、江苏省著名商标26个。授权专利3210件,其中授权发明专利30多件。持续推进创新平台建设,2万平方米益豪科技综合体建成使用,林禾科技创新园、创新创业创客基地抓紧推进,武汉理工大学产业研究院、同济大学技术转移分中心挂牌入驻。
  
  截至2016年底区划调整三年多来,累计新开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47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5亿元以上项目4个;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38个、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个。特别是中航VCI金属复合涂层材料项目,实现了央企落户该区零的突破;摩丁普兴废气再循环冷却器项目,刷新了外资项目落户高新区的记录。今年1-9月,高新区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13个,申报国家高新区26家,工业开票销售、入库税收、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幅均超过70%。
  
  破浪行,
  
  引领产城融合“再出发”
  
  “上善若水,海纳百川,物竞天择,舍我其谁”的理念,已成为高邮高新区上下的共识。 面对未来,高新区没有留恋过去的辉煌,而是背起行囊再出发。“十三五”期间,他们将立足“高”、突出“新”、打造“优”,抓好“四件大事”,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民生。
  
  在主导产业上下好“先手棋”。以智能制造为统领,围绕大数据、互联网精准发力,做强做大智慧照明产业集群,转型提升特种电线电缆产业、太阳能光伏产业,加快培育汽车零部件产业和新材料产业。紧扣产业链条,瞄准重点企业,实施精准招商,引进一批有体量、有份量、有质量、有科技含量的战略性项目。集成政策,培育一批开票销售超亿元、超5亿元、超10亿元的企业,与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合力共建集研发、知识产权、智造、检测直至价格发布为一体的龙头企业。招引建设智慧物流园,启动灯具城扩建工程。做足绿色产业文章,建成6000亩神居硒谷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神居山-状元湖-状元沟-高邮湖”T型旅游带,建设环高邮湖全域旅游区域,为培育文旅、养生养老产业奠定基础,把“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
  
  在园区建设上跑出“加速度”。以“特色园、园中园”建设为抓手,引入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和本土优势企业加盟园区开发,建设一个集研发、孵化、智造于一体的现代产业园区。到2020年,形成以6家科技上市企业或“新三板”挂牌企业为龙头、70家高新技术企业为支撑的创新型企业集群,拥有省级以上研发中心30个,建成创新载体30万平方米以上,引育高层次人才100人以上,各类产业促进服务机构超过10家,新增授权发明专利100件以上。
  
  在智慧新城上打造“新标杆”。以状元水库周边为主阵地,实施“蛙跳式”布局,推进“填充式”建设,重点打造全国唯一的中国光明特色小镇,描绘好新城的“脸谱”,让新城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积极拥抱“互联网+”和物联网时代,建设物联网应用平台,打造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小区。加快推进空间融通,重点建设高新区直达扬州市区扬子江北路的扬州北部快捷通道,接轨扬州城,实现同城化。建成通用机场。
  
  在擦亮生态名片上按下“快进键”。坚持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实施绿色围城、生态公园、森林村居、景观河湖、生态产业五大工程,建设“绿带”环区、“绿道”满区、“绿点”遍区的高新区。围绕状元湖、状元沟、高邮湖“三点一线”,通过文化、科技、生态的串联融合,建设移步易景生态长廊和环湖生态旅游区,布局养生养老和文旅产业,让人们享受绿色氧吧,观赏湖光山色,体验多样文化,漫步光电走廊,情醉休闲养生。
  
  一曲产城融合的交响乐章,正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奏响最强音。她必将和着时代丰厚而激越的旋律,舞得更美、传得更远。